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吴三桂造反前上交了大将军印,为什么还能调动军队?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290
转发:0
评论:0
吴三桂造反前上交了大将军印,为什么还能调动军队?,吴三桂自从在山海关放清军入关,共同击败李自成后,获封平西王。此后,与其他投降

  吴三桂自从在山海关放清军入关,共同击败李自成后,获封平西王。此后,与其他投降清朝的明朝将领一样,为了表忠心,吴三桂南下清剿南明和各路起义军的残余势力。先后在山东驱逐李自成部下,随英亲王阿济格西征李自成大本营,镇守关中清剿反清势力,入川攻打张献忠余部。最后再率众南征云贵,攻打南明小朝廷。也就正是在这个时候,朝廷授予吴三桂平西大将军一职。也就是那枚官印的由来。

  有人说吴三桂在康熙二年便已经上缴了平西大将军兵符。那么吴三桂是如何能够在康熙皇帝撤除三藩时调动西南地区的军队呢?其实道理很简单。

  大家可能都以为将士听命于兵符而不认人。但在现实中将是大多数听命于将军而不认兵符,甚至不认皇帝。同一个战壕里面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过命关系。使得将士们大多会听命于曾经带领自己南征北战的将军的命令,即使这位将军没有兵符印信,这才是历史中最常见的现象。

  而且吴三桂所调的兵马并非是朝廷的兵马。明确的说,吴三桂所调的兵马全部都是隶属于平西王帐下的兵马。因此吴三桂对这批兵马拥有着绝对的号令和威信。正是因为这些兵马对吴三桂的服从,才使得在三藩之战开始之初。吴三桂迅速的拿下了南方地区,饮马长江。可以说是胜利在握。剑指首都可以说是指日可待。但是最终吴三桂还是失败了。

  究其原因,还是吴三桂出师无名。天下大乱久矣,人心思定,百姓居安。吴三桂此时扛起反清复明的口号,则显得十分的不合时宜。而且吴三桂降了又反。为天下人所耻笑,自然为天下人所抛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造反之前上缴了平西大印,为何吴三桂还是能想反就反?
造反之前上缴了平西大印,为何吴三桂还是能想反就反?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原因很简单,因为吴三桂对于麾下的军队从来不是依靠清廷赋予的平西王大印,而是吴家对于这支军队从头从上到下的严密控制。也就是说,吴三桂麾下的平西王大军,是兵为将有的军阀式武装,这支军队只听命于将主吴三桂,对于清廷反而并不在意。关宁集团当然,这也正是刚刚登基没多久、初掌握大权、年轻气盛的康熙所不能容忍的,在康熙看来,天下是由满洲人组成的八旗打下来的,汉人本来就低人一等。然而,吴三桂为首的三藩不但事实上形同割据,麾下还有一支只知平西王、不知朝廷的大军,自然分外不能容忍。正所谓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酣睡,在康熙的一步步逼迫之下,最终忍无可忍、退无可退的吴三桂起兵反抗,由此拉开了持续8年之久的三藩之乱。吴三桂吴三桂能够轻而易举的举兵反清,所凭借的,就是他对军队的绝对控制。其实,吴三桂对于麾下军队的控制并非是清朝开始的,而是在他...
· 靠抓阄调动军队的宰相
王钦若是宋真宗非常欣赏的亲信,最会揣摩皇帝的心思。咸丰年间,已经做到了参知政事(副宰相)的高官。澶渊之战前,王钦若曾经建议宋真宗放弃国都南逃金陵(王是金陵人),被寇准严词驳斥,差点掉了脑袋。但是他总是在宋真宗身边喋喋不休,惑乱军心,于是寇准“推荐”他去镇守军事重镇天雄军(大名府一带)。天雄军位于澶州以北,是澶州的门户,战略位置极其重要,北宋政府在此驻扎精兵十余万人。王钦若是如何指挥作战的呢?“史书这样记载:。探符就是抓阄,王钦若不是根据敌我作战态势调动军队指挥作战,而是要将领们通过抓阄方式分派任务。当时有个将领叫孙全照,忠勇而有谋略,对此举动很是不屑。孙全照说:“我是将门子弟,我不抓阄。各位将军请自便,你们不愿意镇守的地方交我。”因为天雄军北门正对敌军,是辽军的主攻方向,没有将领愿意驻守,于是守北门的任务就交给了孙全照。王钦若呢?他仗着主帅的便利,选择带兵守南门,实则是为弃城逃跑选择了最佳...
· 既然虎符能够调动军队为何仿造一个调动他们呢
虎符能调动军队为何仿造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史记.五帝本纪》中写道,“天谴玄女下,授黄帝兵符,伏蚩尤。”从远古时代开始,虎符就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它承载的是皇权的力量,是兵权的强大。一块小小的虎符却见证了朝代的风云变幻,它不动时,就是和平,它若出动,那就是一场场的战争。权力充满着无穷的魅力,可是为什么在古代的历史上,却从未有人仿造虎符,夺取那摄人的权力呢?上图_秦阳陵虎符虎符的智慧兵权除了掌握在统治者手中,还掌握在将军们的手里。古代帝王为了限制将军做些图谋不轨之事,就用虎符来制衡他们的权力。通常是将虎符一分为二,一半掌握在统治者手里,一半掌握在将军的手里,只有将虎符聚集在一起时,才能调动军队的力量。早期的虎符是用竹子做的,因为有竹节,所以虎符也被称为“虎节”。如果想要仿造虎节,那并不困难,可是就算仿造了出来,也不能行使兵权,因为还缺...
· 古代兵符可以调动军队如果没了为什么不再造一个呢
为什么兵符没了不能再伪造一个,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兵符是古代皇帝和将领调动军队的信物,有了这个才能调动军队,如果没有这个,即使有兵符也无法调动军队,那么为什么不伪造一个兵符调动军队呢?首先从技术层面来说兵符的材料非常特殊,非金非玉,不是普通人就能得到的,所以大部分想要伪造兵符的人都无法解决材料问题,自然就无法伪造了。兵符是在一个模子中制造出来然后分成两半,随后模子就被销毁了。要想再造一个一模一样的难度非常大。兵符通常都是要么不换,一换全换。所以从技术层面来讲,兵符是很难伪造的。然而更为重要的,是对于权力的理解问题。并不是一个人拿着兵符就有用,也不是一个人没有兵符就真的无法调动军队。这中间其实反应的一个问题是,不是兵符赋予了力,而是人赋予了兵符的权力。为什么一个人拿了兵符就有权力调动军队?不仅仅是因为这个人有兵符,更是因为这样的人被大家...
· 清朝的军队一般由谁管?谁才有权力调动军队
清朝自成立后,对于军队的管理,就比较头疼。因为江山是靠军队打下的,朝廷不可能没有优待。可是,这种优待造成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兵凶将悍,横行民间,不遵守法纪,产生祸乱。其实,这并非只是清朝面临的问题。过去中国历史上,历朝历代,建国以后,基本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处理军队问题。有些朝代选择把军队放到外面开疆拓土,让他们到塞外撒野。有些朝代选择杯酒释兵权,削弱军队的地位。清朝走了一个中间路线。他们采取用文官节制武将的办法。这也不是清朝原创,自宋朝以来,以文官节制武将的办法,就开始长期实行。康熙、顺治时期,就先后有御史、兵部官员上疏,希望朝廷可以效仿明朝的办法,让总督、巡抚,节制绿营军队中的提督、总督。总督、巡抚这两个职位,最早是朝廷特派地方的。它们比武将更容易获得信任。为了稳定江山,清朝皇帝也采取了这一建议。不过,当总督开始陆续掌握军权,成为地方同时执掌几个省份、地区军政大权的封疆大吏时,同样会...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