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禅让真的像历史所描述的那样美好吗?其实背后的不为人所知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807
转发:0
评论:0
禅让真的像历史所描述的那样美好吗?其实背后的血腥不为人所知,禅让,即传说中的部落联盟推举首领的制度。相传尧为部落联盟首领的时候,四岳(四

  禅让,即传说中的部落联盟推举首领的制度。相传尧为部落联盟首领的时候,四岳(四方部落首领)推举舜为继承人,尧对舜进行3年考核后,让他辅助自己办事。尧死了以后,舜继位。舜也同样用推举的方法,经过治水考验,以禹作为自己的继承人。禹继位后,又举皋陶为继承人,皋陶早死,又以伯益为继承人。

  但是,历史上是否真的存在过“禅让”?许多人对此持否定的态度。原因是,“禅让”的传说最早是在《论语》中提到的,在此之前从没有人提到过。后来到战国孟子以后,“禅让”的故事不仅逐渐完善起来,并且开始变得有声有色,所以,很多人认为“禅让”是儒家学者虚构的,并非历史的真实。

  然而,从历史发展的规律分析,这样的传说并非空穴来风,完全出于人为杜撰。实际上,“禅让”的传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原始社会末期部落联盟推举首领制度向王位世袭制过渡的真实。.由于儒家学者在描述这个故事的时候,赋予其中太多的主观主义的理想色彩,掩盖了其中的与暴力,所以才会使人难以置信。

  真实的“禅让”故事一定会伴随着与暴力。因为这个时期正处在原始社会末期向奴隶社会过渡阶段,此时,私有观念、权力占有欲、奴隶制度等萌芽都已经产生。担任一定的职务、攫取一定的权力不仅可以为个人带来一定的私利,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可以确保本氏族部落的生存利益,保证本氏族部落在部落联盟中的安全与强大。这种社会背景决定了部落联盟首领的推举肯定不会是、其乐融融的,一定会发生越来越激烈的争斗,并伴随着。

  尧、舜、禹“禅让”的终结者是大禹的儿子启。相传,当大禹年老的时候,众人又推举了伯益作为接班人。在此之前还推举了皋陶。皋陶号称中国第一个法官,是法官的鼻祖,但他命短,没有等到大禹“禅位”就死了。大禹在位的时候,曾多次取得对外战争的胜利,声望日高,权势渐重,他所在部落势力强大,所以大禹百年后,启便改变了“禅让”的传统,自己做了首领。至于伯益的下场有两种说法,一种是他主动让位给启,换得平安无事;另一种是他气愤不过,率领部众来讨伐启,结果兵败被杀。

  伯益是谁?他是古代蠃姓各族的祖先,善于畜牧和狩猎,他的后代中最著名的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秦始皇嬴政。如果伯益当上部落联盟的首领,或成为君主的话,嬴姓人统治天下的时间就得提早近2000年了。

  大禹和启的父死子继,终于将尧、舜扭扭捏捏地欲传位于子的想法变成了现实,启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君主,成为夏朝的第一个国君。不过,也有人认为夏朝应该从大禹开始算,所以称夏朝为禹夏。但一般还是认为大禹是氏族社会时期的华夏部落联盟的最后一位首领,他不算是君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穿过回到汉代真的很好吗事实却不是想的那样的
还不知道:穿越汉朝会是什么样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说起穿越,很多人都觉得现实世界无聊透顶、沉闷至极,渴望穿越到古代去,然而,穿越真的是什么好差事吗?拿汉朝举例,穿越后,如果你是平民,你会被日常的贫瘠折磨得很困苦。1、饮食饮食上,番茄、地瓜、辣椒、胡椒,要很久很久才会传到中国,而且没有大米吃,更别提吃肉了,不过还是可以吃到烧烤。在汉朝,牛是非常重要的劳动力,如果你刚好穿越到平民家,牛的地位可能比你还高,为了保护生产力,在很久之后的清朝还会因为吃驴而杀人,更别提吃牛了,当然,如果你的心态够好,你可以告诉自己,至少天是蓝的。2、战争汉朝是一个非常尚武的时代,人们甚至有些渴望战争,战争可以带来功名利禄、国土税收,汉朝时全民皆兵,规定从23岁起,必须服兵役,所以你无路可逃,必须参军,也必须参战,至于能不能活下来,祝你好运。3、服装汉服很美,但如果你只是一个老百姓,并非贵...
· 尧舜禅让到底是怎么样的?传统历史描述中的尧舜禅让!
尧舜禅让到底是怎么样的?传统历史描述中的尧舜禅让!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纵观中国历史,世袭制是历代封建王朝沿用的王位继承制,而相传在遥远的上古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创造了与世袭制这种“家天下”不同的“公天下”时代。继黄帝之后,成为天下共主的尧和舜,就曾用“传贤不传子”的禅让方式来传承王位。那么,尧和舜是如何挑选接班人的?关于他们,还有哪些故事流传至今呢?注:关于禅让,如今已经有更为确切的“尧幽囚、舜野死”。本文所阐述的是传统史观中的公天下表述。尧的成长史涿鹿之战后,天下有了相当长的一段平静时期。老百姓们该放牧的放牧,该种地的种地。部落之间的隔阂虽然存在,但因为有了黄帝这样的联盟首领,大家也就和平共处了下来。这样的和平景象并没有随着黄帝的去世而一同消散。黄帝死后,黄河流域又先后出现了三位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他们分别是尧、舜、禹。这哥仨全是传说中的圣贤人物。黄帝去世以后,他的孙子颛顼继承了...
· 秦军真的像电视的那样战无不胜吗其实有五场大战是惨败的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秦国军队的文章,欢迎阅读哦~秦惠文王之后秦国开始大举东出,此后秦国用了90年的时间一统山东六国,期间秦国军队展现出了强大的战斗力,累计斩首六国军队不下200万人。最近讲述这一过程的重头戏《大秦帝国之崛起》正在热播中,不过遗憾的是片中的战争戏份实在是简陋至极,实在是让熊熊失望。而关于当时的秦军战斗力,网上几乎是一边倒地叫好,不过正如孙子所云世上未有常胜之军,秦军在这90年的东征西讨中也曾遭遇过不少失败,本期熊熊点兵,熊熊(微信号:熊熊点兵)就来谈谈这一时期秦军的五大败仗。函谷关之败公元前301年,齐魏韩联军于垂沙击败楚国,秦国担心齐魏韩楚结盟,于是试图交好齐国而抗击出国。在此大局之下,秦昭襄王邀请齐国孟尝君入秦为相,但孟尝君未得信任反被差点杀掉,侥幸逃回齐国的孟尝君极为愤怒,于是再次联合魏韩进攻秦国。秦当时的策略是以赵和宋为盟,对抗齐魏韩,然而赵宋各有打算,赵国乘...
· 墨家和秦国的关系怎么样?真如电视里所描述的那样差吗
在如今大量影视作品和小说漫画渲染下,战国时期的墨家,在人们心中,早已变成了金庸式的侠客组织。他们四处打着“兼爱非攻”的旗号,到处行侠仗义。尤其是在很多作品中,还经常出现墨家与秦国对抗,阻止秦国去吞并其他国家,或者是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还坚持帮着六国遗民复国。总之,在这些现在的这些作品中,墨家基本就已经放在了秦国的对立面。但是事实真的是这样的吗?▲动漫作品里的墨家战国时代的墨家,与儒家并称“世之显学”,不过就像很多演艺作品中所讲的那样,墨家和儒家,其实还有这非常大的区别。墨家由于没有像儒家那样完整的师承,并且缺乏正史的记载,因而现在仅能通过一些先秦诸子百家的《著作》中的只言片语,以此来推断墨家的发展和衰亡。在与墨子时代相差不大的的庄子,在他的《庄子·天下篇》中,记载了当时墨家:“相里勤之弟子,五侯之徒,南方之墨者苦获、已齿、邓陵子之属,俱诵《墨经》而倍谲不同,相谓"别墨",以坚白同异之辩相...
· 历史上的宰相真的像电视剧里那样,对皇上俯首称臣吗?
华夏文明是我们中华儿女宝贵的财富,古代历史也被频频搬上荧幕供观众遐想。我们常常看到,在一些古装历史剧中,皇帝被尊以至高无上的地位,无人能与其比肩。而被冠以“一人之下,万人之下”的宰相一般都是扮演辅佐皇帝,维系帝业的角色,那么现实中的宰相都是忠心耿耿,对皇帝俯首称丞的吗?我国的宰相制度始于秦始皇,在一统六国之后,面对空前的广阔疆域以及一系列社会问题,秦始皇认为:““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意思就是只有独揽大权方能保证疆域稳定。面对繁重的朝堂事务,秦始皇设立三公,即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监察等各处事务。其中的丞相是百官之首,负责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不难看出,秦始皇设立的丞相制度将丞相之职放置高位,以致丞相“总百官,揆百事”,位尊而权重。秦始皇的本意是想借丞相之手,统领百官,执掌朝臣事务,减轻自身重担的同时又可以聚拢朝臣,巩固统治。不想在之后的历史发展中,拥有...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