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揭秘:知识分子为何曾经被称为“臭老九”?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598
转发:0
评论:0
知识分子何以被称为“第九种人”,这要追溯到13世纪的元帝国时期。中国虽然是一个等级制社会,但历朝历代的政府并没有象印度那样明文划定公民的社会等次。由政府出面用文件形式界定帝国公民社会等次则是元帝国的独创。蒙古蛮族入主中国后,依据和蒙古人亲疏关系的远近及当亡国奴的“资历”,把帝国臣民分为四等:第一等是蒙古人;第二等是色目人(中亚细亚人);第三等是“汉人”,即金帝国所属的中国人;第四等是“南人”,即南宋帝国所属的中国人。上述的等级划分是粗线条的,元政府又依职业的性质,把帝国臣民更细致地划分为10级:一、官(政府官员);二、吏(不能擢升为官员的政府雇员);三、僧(佛教僧侣);四、道(道教道士);五、医(医生);六、工(高级工程技术人员);七、匠(低级手工技术人员);八、娼(妓女);九、儒(知识分子);十、丐(乞丐)。一向在中国传统社会最受尊敬的儒家知识分子,竟然被划分到社会的最底层,比儒家所最卑

  知识分子何以被称为“第九种人”,这要追溯到13世纪的元帝国时期。中国虽然是一个等级制社会,但历朝历代的政府并没有象印度那样明文划定公民的社会等次。由政府出面用文件形式界定帝国等次则是元帝国的独创。

  蒙古蛮族入主中国后,依据和蒙古人亲疏关系的远近及当亡国奴的“资历”,把帝国臣民分为四等:

  第一等是蒙古人;

  第二等是色目人(中亚细亚人);

  第三等是“汉人”,即金帝国所属的中国人;

  第四等是“南人”,即南宋帝国所属的中国人。

  上述的等级划分是粗线条的,元政府又依职业的性质,把帝国臣民更细致地划分为10级:

  一、官(政府官员);

  二、吏(不能擢升为官员的政府雇员);

  三、僧(佛教僧侣);

  四、道(道教道士);

  五、医(医生);

  六、工(高级工程技术人员);

  七、匠(低级手工技术人员);

  八、娼(妓女);

  九、儒(知识分子);

  十、丐(乞丐)。

  一向在中国传统社会最受尊敬的儒家知识分子,竟然被划分到社会的最底层,比儒家所最卑视的娼妓都不如,仅只稍稍胜过乞丐。其实连乞丐也比不上,因为乞丐的人身安全是有保障的,知识分子则随时有生命危险,政府一不高兴就拿他们的脑袋开玩笑……

  蒙古政府何以如此蔑视并仇视知识分子?中国传统的知识分子是科举制度的产物,是科举考试选拔出来的“人才”,包括科举及第和为科举考试作准备的人士。在蒙古故土的沙漠地区,每一个人,包括妇女儿童,都要从事生产劳动。在他们有限的知识领域内,实在想不通世界上还有专门读书和专门做官的这种行业。所以他们极端瞧不起知识分子,也仇视造就知识分子的科举制度,并在统治前期取消了这一制度。没有了科举制度,知识分子的特长便无法施展,他们又没有其它的技能,处境日益被动,最终沦落为连娼妓都不如的“贱民”。在蒙古人眼中,妓女能创造财富,可知识分子则是彻头彻尾的寄生虫,除了读书做官外什么也不会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臭老九的来历是什么?臭老九是什么意思
“臭老九”这个词,很多朋友最初是从新中国成立后的某一个特定阶段得知的。是从那时候出现了这个词吗?不是的。“臭老九”这个词在元朝就已经出现,只是并没有广泛流传。“臭老九”不是某一个人提出来的,是历史形成的民间说法。元朝是蒙古人政权,这个大家都清楚。蒙古人是马背上的民族,他们对于教育并不像中原这么重视。元朝对于职业的贵贱分了十等:一:官。二:吏(不能升为官的朝廷雇员)。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匠。八:娼。九:儒。十:丐。就这样,知识分子被元朝列为第九种,于是民间有人称知识分子为“臭老九”。可是,知识分子为什么会被列为第九种呢?原因与元朝统治者的思想有密切关系。我国的科举制度,从隋朝开始。科举制度是一种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在古代,全国的书生通过严格的科举考试来达到入朝为官的目的。只要能通过考核,不管出身门第怎样,都能一步登天,从平民成为官员,光耀门楣。要应付考试,可不是自己能自学...
· 揭秘,悯农李绅为何被称为伪君子?
李绅的悯农在文学上有着很大的文学地位,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至今也成为了最好的教育素材,悯农这首诗将食物来之不易将农民的辛苦劳作进行了刻画,寓情于景都有很深刻的教育意义和揭露意义,但是写出如此情义真挚的诗的作者本人确是一个生活奢侈之人。悯农是大诗人李绅的作品,李绅是唐朝时期著名的诗人,他是新乐府运动的重要参与者,其在文学上的贡献是巨大的。悯农是李绅的典型代表作。悯农是一组诗组,共由2首组成,以农民为主体,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将农民的生活进行了描述,从而将最深层的情感和主旨表达出来。悯农的意思就是通过描述农民艰苦劳作却依然吃不饱穿不暖最终活活饿死的场景,从而情感得到升华,将整个社会的矛盾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将整个社会的不合理制度暴露无遗,李绅在写作期间,前后对比,发人深省,从而将情感达到到了最高点。悯农中李绅同情农民的生活,将残酷剥削的现象描绘出来,这样一个体会民间疾苦的诗人,在生活中却是一个生...
· 揭秘:鳌拜为何一直被称为奸臣?
在清朝其实有一位肱骨重臣,他对清初的朝廷影响极大。他是一个可以和诸葛亮媲美的人。但为何百年以来一直被称作奸臣呢?在众多人的心中,鳌拜属于第一奸臣那种。而历史现实中,很多并不是文学作品、甚至影视当中所展现的那样。一个能历经三代朝廷变更,并且还是三代帝王的辅政之臣,这样的人被称之为是最大的奸臣,为啥他要辅助第三代帝王的时候再反呢?所以,这其中还是有待理一理:网络配图首先说说鳌拜这个人的正面形象的方面:一个为三代清廷帝王出生入死、呕心沥血、鞠躬尽瘁的忠臣良将,对清廷帝王的忠诚可比关羽,对己方阵营的功勋超过岳飞(岳飞只有战功,鳌拜既有战功又有政绩),辅佐幼主的功绩超过诸葛亮的满族英雄。总觉得鳌拜并没有篡位之心,要是想篡位早就篡位了。不可能坐等康熙把自己的羽翼壮大。其次鳌拜是托孤重臣,是康熙他爹指定的,虽然他只是个镶黄旗,但是镶黄旗当时的势力应该是完全压制其他七旗的,要是真的篡位,我并不相信当时明争...
· 揭秘动荡年代曹操为何要对知识分子痛下杀手?
在东汉末年这样一个时局混乱的动荡年代,曹操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统一中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实行的“唯才是举”的用人机制。曹操为了能广泛地吸收和笼络文人名士,哪怕这些人把他骂得狗血喷头,他也“爱怜其才”,赦之不咎。然而,曹操却对几个有才的文人表现出了让人惊讶的言行举动,对他们上演了一场场侮辱、的惨剧。这让众人不由得发出疑问:标榜爱惜人才的曹操为何会这样做呢?网络配图祢衡是一个纯粹的文人,但是他自恃其才,不知天高地厚,甚至目中无人,狂悖不羁。令人想不到的是,这位丝毫不懂政治的文学青年,竟然在曹操面前出言不逊,大放厥词,引起了曹操的强烈愤恨和不满。对付这样一个不识时务、蔑视权贵的酸人,曹操有自己独特的一套办法,那就是通过“不命坐”、“令为鼓吏”和“不起身相送”等方式,在礼法上有意怠慢,在人格上极力羞辱。当然,曹操是一个聪明人,他知道如果他杀了祢衡,定会让其他文人心寒,于是他开始“借刀杀人”,派遣...
· 揭秘姜子牙为何曾经会投靠纣王?
?细心的读者会发现,《封神演义》第十五回,姜子牙因仙业考核不合格,属末位淘汰之列,被请下山门。初次下山之时,元始天尊送给他一句“成汤数尽,周室当兴,你与我代劳封神,下山扶助明主”。这句没头没尾的话,粗粗想来有些莫名其妙,甚至说故弄玄虚。怎么代劳封神?具体封什么神?封神工具是什么?天尊都没有明讲。有人讲,神仙总喜欢把话说一半,悟得透悟不透靠悟性。这话也不太对。及至小说三十七回,时子牙业已辅佐周武王,因收容政治犯黄飞虎,同宗主国商汤帝国闹翻,随即遭到以帝国将领张桂芳为首的将领讨伐。姜子牙这人的法力,大家都知道,学艺不精,半吊子功夫,只好回昆仑山请求救援。天尊端坐上位,正色道,“你今上山正好,命南极仙翁,取封神榜与你,可往岐山造一封神台。台上张挂封神榜,把你的一生事,俱完毕了。”这是时隔十年之后,天尊再一次见到子牙,并同他交谈,而讲得第一句话,便是将十年前搁下的半句话续上,“取封神榜与你,往岐山...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