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刘宗周:食古不化是一流,品行节操更一流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538
转发:0
评论:0
翻开中国的历史,能看到一个惊人的事实,即:真正的儒学大师,虽然很多人思想保守,但在品行节操上,却让人不得不肃然起敬。本文所讲的这一个人,被称为明朝最后一位儒学大师,在顽固保守方面可谓是一流,但在品行节操方面却更一流!这就是刘宗周,浙江绍兴人,开创的蕺山(jí)学派(黄宗羲等是这一学派的传人),对后世思想界影响巨大。食古不化是一流在弹劾奸臣、劝君上进方面,刘宗周做到了一个儒学大师该做的一切。当然,至于这一些行为对不对,有没有实际效果,这就不太好说了。比如,崇祯之际,刘宗周多次劝崇祯“修心”、“修德”,学习上古的尧舜治国,这样就能解决问题,显然这肯定不可能;南明之际,刘宗周弹劾马士英、高杰等,这就不太合时宜,毕竟当时团结抗清最重要。更为重要的是,在面对西方知识时,体现出了刘宗周的食古不化。当时,崇祯打算用汤若望制造火器,希望利用西洋的先进技术,但刘宗周却坚决反对重用汤若望,更坚决反对制造火器。...

  翻开中国的历史,能看到一个惊人的事实,即:真正的儒学大师,虽然很多人思想保守,但在品行节操上,却让人不得不肃然起敬。

  本文所讲的这一个人,被称为明朝最后一位儒学大师,在顽固保守方面可谓是一流,但在品行节操方面却更一流!这就是刘宗周,浙江绍兴人,开创的蕺山(jí)学派(黄宗羲等是这一学派的传人),对后世思想界影响巨大。

  食古不化是一流

  在弹劾奸臣、劝君上进方面,刘宗周做到了一个儒学大师该做的一切。当然,至于这一些行为对不对,有没有实际效果,这就不太好说了。

  比如,崇祯之际,刘宗周多次劝崇祯“修心”、“修德”,学习上古的尧舜治国,这样就能解决问题,显然这肯定不可能;南明之际,刘宗周弹劾马士英、高杰等,这就不太合时宜,毕竟当时团结抗清最重要。

  更为重要的是,在面对西方知识时,体现出了刘宗周的食古不化。当时,崇祯打算用汤若望制造火器,希望利用西洋的先进技术,但刘宗周却坚决反对重用汤若望,更坚决反对制造火器。

  对于这一点,史书有记载刘宗周的言辞:“臣闻用兵之道,太上汤武之仁义,其次桓文之节制,下此非所论矣。”“今日不待人而恃器,国威所以愈顿也。”“火器终无益于成败之数。”

  由于刘宗周的顽固保守,最终崇祯这一计划没能实行。如果实行,很可能会改变中国历史。有两点需要说明,(1)明末并不保守,刘宗周只是个别超强顽固保守之人,(2)崇祯这一设想出现于登州之变后,孔有德的叛变破坏了明朝火器计划,相当于准备再搞一次军备改革。

  品行节操更一流

  虽然刘宗周可谓一生顽固保守、食古不化,对明朝实际有一定的伤害,但在品行节操方面,刘宗周却更一流,足以让当世和后世无数人脸红。

  万历皇帝后期,刘宗周写了一篇奏章《修正学以淑人心以培养国家元气疏》,就指出“党同伐异之风行,而人心日下,士习日险”。其中,展现出刘宗周的品行,不全以东林党人为是,也不全以东林党的为非,非常客观。当然,这让刘宗周一定程度上两头不讨好。

  更为重要的是,清军入关之后,肆意屠戮大江南北时,作为一介文人的刘宗周,对此无可奈何,但却能给这一群魔乱舞的世道,做一个表率!

  1645年,清军南下之后,江南士大夫纷纷降清,做了贰臣,玷污儒学名教,背叛了平时所学之道。于是,刘宗周要以实际行动,为这一“魔鬼当道的社会”作一表率。当年7月30日,刘宗周前后两旬而死。他儿子刘勺遵照他的遗命,墓碑刻字:皇明蕺山长念台刘子之柩。

  之前,刘宗周留下一句话,让人感慨万千:至于予之自处,惟有一死。先帝(指崇祯)之变,宜死;南京失守,宜死;今监国(杭州失守,潞王投降)纳降,又宜死。不死,尚俟何日?世岂有偷生御史大夫耶?

  后记

  自刘宗周之后,中华大地上还有真正的儒学大师吗?刘宗周虽食古不化,却有品有节,依然值得后人敬仰。更为重要的是,这才是真正的中华民族的脊梁骨,士大夫纷纷投降保命时,只要投降就有荣华富贵的刘宗周,却选择了而死!

  当代新儒家学者牟宗三甚至认为,刘宗周而死后,中华民族的命脉和中华文化的命脉都发生了危机,这一危机延续至今。不说其他,清朝建立之后,还有什么能为儒教殉身、为国殉身的真正硬骨头?

  中华文明之所以能绵延几千年,就是因为这一些食古不化的硬骨头,如果都学许衡、范文程、洪承畴等人的“识时务”,估计中国也如其他古文明一样,烟消云散于历史尘埃之中了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高骈,写诗一流,打仗一流,却毁在了修仙上?
公元887年的一天,烈日炎炎,一位年过花甲的老人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乱兵破门而入,近在眼前。就在几天前,作为地方最高首领,他还享受着众人逢迎,谈笑间判人生死。一转眼,自己不仅被狂殴一气,而且刀斧入颈。这刀斧,来自曾经最亲信的下属。人生此时方觉万事皆空。这轰然倒下的,就是唐代传奇人物:高骈。一行白鹭,远山如黛,花红柳嫩,春意盎然。一位将军,轻扶侍儿,看着浓浓的春色,想到刚刚赢得了一场大战的胜利。微微一笑,人自得意。于是,随心所欲,赋诗一首。《送春》唐·高骈水浅鱼争跃,花深鸟竞啼。春光看欲尽,判却醉如泥。《唐诗画谱》中这首《送春》,看似说风景,却句句饱含禅意。笑看万物,不过尔尔,一股与生俱来的贵气扑面而来,这就是高骈。公元821年,高骈出生于幽州的禁军世家。高骈的家族显赫,祖上为山东名门“渤海高氏”,他还是南平郡王高崇文的孙子。高崇文像作为晚唐时期的诗人、名将、军事家,高骈的职位不仅仅靠祖传,而...
· 以世界一流的管理保护好世界一流的遗产
1985年,我国加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迄今为止,我国已拥有33项世界遗产,其中包括文化遗产24项⑽幕�与自然遗�?项、自然遗产5项,位居世界第三。为进一步加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工作,解决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在文化部部长孙家正的倡议下,12月18日上午,全国世界文化遗产工作会议在京召开。孙家正出席会议并代表文化部向全国文物系统的干部职工致以新年的问候。他强调,要以世界一流的管理保护好世界一流的遗产,并以世界文化遗产的管理和服务为标杆,促进和带动我国文物管理工作水平迈上一个新台阶。文化部党组成员、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主持会议。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张柏、董保华、童明康出席会议。孙家正指出,珍惜并保护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对于增强我们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和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培育我们的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品格,促进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
· 明代书画家董其昌作画一流做人更是一流
董其昌,生于明代嘉靖年间,著名书画家。在书法和绘画方面,颇有造诣,至今留下了大量的书画作品,供后人观览和研究。董其昌的画作绘画方面,擅长山水写意。在模仿前人绘画的基础之上,董其昌又加入了自己的创新和想法,用水墨画法,将石头、树木、河流等实物强劲有力的勾勒出来,并且善用水墨,使画作层次分明而有意境。除此之外,运用、点墨等绘画技巧,将景物的线条、深浅程度等勾勒出来,让画作更有写实感。董其昌认为山水画太过单调,所以,在完成画作之后,便将隽秀的书法展现于画作之上,让画作看起来更有意境,主旨更为饱满丰盈。书法方面,更被后人推崇、学习。董其昌对书法的悟性很高,从模仿颜真卿、王羲之、米芾等书法大家的作品开始,他逐渐从前人的书法中,找到自己的突破点,结合唐、宋、元等朝代书法大家的书写优势为一体,并开创了自己书法优势。字体飘逸隽秀、下笔苍劲有力。后来,康熙和乾隆都特别中意董其昌的书法,多次描摹和推崇。而后人...
· 傻是硬伤:死于缺心眼的三国一流名将
当大将首先要智勇兼备,武艺好,只是一个因素,两军对垒,能不能出奇制胜,靠的是胆识和谋略。袁绍手下大将颜良死就死在缺心眼上。颜良很厉害,也深受袁绍本人的器重,万马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真的是不费吹灰之力,可惜毙命于关羽之手,实在让人可惜。网络配图颜良很厉害,河北四名将之首,与文丑、张郃等人齐名,看看张郃最后在曹操手下何其威武,你就知道当年的颜良绝对不是吃干饭的。书上说起颜良也是赞不绝口的:操先提五万军亲临白马,靠土山紥住。遥望山前平川旷野之地,颜良前部精兵十万,排成阵势。操骇然,回顾吕布旧将宋宪曰:“吾闻汝乃吕布部下猛将,今可与颜良一战。”宋宪领诺,绰枪上马,直出阵前。颜良横刀立马于门旗下;见宋宪马至,良大喝一声,纵马来迎。战不三合,手起刀落,斩宋宪于阵前。曹操大惊曰:“真勇将也!”魏续曰:“杀我同伴,愿去报仇!”操许之。续上马持矛,径出阵前,大骂颜良。良更不打话,交马一合,照头一刀,劈...
· 刘备的佩剑是什么刘备的剑法一流的吗
《三国演义》中的刘备使用的是两把剑,名为双股剑或者雌雄双股剑,其中雄剑有三尺七寸之长,雌剑为三尺四寸之长,皆都仿造先秦的制式。雌剑是用陨铁铸成,雄剑则是以白金玄铁打造,双剑锋利无比,几乎削铁如泥。而且在剑柄外观装饰上,雌剑刻有凤凰一条,雄剑则是一条栩栩如生的游龙,这两种装饰都加大了剑的摩擦力,更易于持剑。双股剑但是真正历史上是不会存在一位将帅跨马持剑的,更别谈还要上阵杀敌了。首先在三国时期并没有能够锻造出精钢的冶铁技术,所以一般锻造出来纤细的剑身在大力的劈砍下是极易折断的,这就是不合格的兵器,将帅是不可能使用的。再者,隋唐之前尤其是先秦两汉之际,剑都是作为一种配饰品戴在身上的,它仅仅是一种身份的象征,而不是战场上的杀伐之器。拿着佩剑来杀敌,简直有辱斯文。还有一点就是,是三国时期的驭马术还是两汉时期的技术,那时候是没有唐宋时期的马镫,乘马人双脚是悬空的。在这么一种身体稳定性不佳的状态,还想挥...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