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司马光推动汉服复兴的,首开汉服复古先河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842
转发:0
评论:0
司马光推动汉服复兴的,首开汉服复古先河,汉服,全称是“汉民族传统服饰”,又称汉衣冠、汉装、华服,汉服定型于周朝,传承

  汉服,全称是“汉民族传统服饰”,又称汉衣冠、汉装、华服,汉服定型于周朝,传承于秦朝。汉代衣冠直接继承自秦朝,如汉蔡邕《独断》卷下:“天子常服,汉服受之秦”。汉朝形成完备的冠服体系。

  在历史上推动汉服复兴的,第一次有具体历史记载在宋朝,司马光当时制作了件宋朝人已经很少穿的衣服,在“独乐园”穿着古代服饰缅怀逐渐消逝的古人精神。

  北宋思想家邵雍之子邵伯温,在其著作《邵氏闻见录》中记载司马光穿古服被父亲指责之事:“司马温公依《礼记》作深衣、冠簪、幅巾、缙带。每出,朝服乘马,用皮匣贮深衣随其后,入独乐园则衣之。常谓康节(邵雍)曰:“先生可衣此乎?”康节曰:“某为今人,当服今时之衣。”

  深衣是汉服底下的一种衣服形制,最早的文字记载来自于《礼记》,根据《礼记.王制》有载:“有虞氏皇而祭,深衣而养老。”虽然带有些许神话色彩,但也说明了深衣是个具有相当久远历史的服饰。

  据研究,深衣产生于服装萌芽的商周时期,在春秋战国时期发展成熟,秦汉时期流行,于魏晋时期逐渐失宠。深衣在魏晋以后不再是服饰主流,但它的影响却是非常深远。如魏晋时期的大袖长衫、隋唐时期的宽袍、宋代的襕衫、元代的长袍、明代的补服、清代的旗袍等,处处可见深衣的影子。

  北宋仁宗嘉佑七年(公元1062年),司马光上疏,表达对衣饰的看法:“有服古之衣冠于今之世,则骇于州里矣;服今之衣冠于古之世,则僇于有司矣。衣冠焉有是非哉?习与不习而已矣。夫民朝夕见之,其心安焉,以为天下之事,正应如此,一旦驱之使去此就彼,则无不忧疑而莫肯从矣。昔秦废井田而民愁怨,王莽复井田而民亦愁怨。赵武灵王变华俗效胡服而群下不悦,后魏孝文帝变胡服效华俗而群下亦不悦。由此观之,世俗之情,安于所习,骇所未见,固其常也。”

  司马光的看法,也可以套用在现代努力推动汉服的年轻人身上。服饰并没有对错,只是习惯或不习惯的区别罢了,对于陌生、从未见过的事物感到惊骇也是人之常情。在北宋司马光之后,南宋大儒朱熹也有制作深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汉服
简介汉服,泛指汉人的服饰,也是一种中国朝代服饰以及相对于中国少数民族服饰的汉人服饰的概念。历史上,日本的和服、朝鲜半岛的韩服、越南的越服、琉球的琉装等皆受到中国王朝服饰体制及汉人服饰的影响。定义争议《中国衣冠服饰大辞典》将汉服定义为:①辽代服制中的汉族服饰;②汉代服饰;③泛指一般的汉族服装。近年来有“汉服运动”支持者的观点认为,“汉服”是“以华夏汉族的礼仪文化为基础,通过历代汉人王朝推崇周礼、象天法地而形成的具有独特华夏民族文化风貌性格、明显区别于其它民族传统服装的服装体系。”中国复旦大学杨志刚教授认为,“这其实是个伪命题,汉服从来就没有一个固定的概念,汉族人的服装,从汉唐至宋,一直到明清,均没有一个固定的样式,都在不停地变化。”南京大学教授刘迎胜认为,“‘汉服’其实一个很虚无的概念,因为服装总是在不断地发展。”《中国新闻周刊》汉服专题报导引述“汉服复兴者”称,“在现代汉语辞典里,并没有‘...
· 汉服是如何出现的?汉服的历史是什么?
中国的传统服饰------华夏民族衣冠服饰历史上可追溯至三皇五帝时代,大约在夏商时期服饰制度初见端倪,到了周代渐趋完善,并被纳入“礼治”范围。当时的服饰依据穿着者的身份、地位而有所不同。从考古资料来看,夏商周时期,中原华夏族的服饰形式贵族主要采用上衣下裳制,上衣的形状多为交领右衽,用正色,即青、赤、黄、白、黑等五种原色;下裳类似围裙的形状,腰系带,下系芾,用间色,即以正色相调配而成的混合色。平民服饰以小袖为多,衣长通常在膝盖部位,腰间则用条带系束。河南安阳出土的石雕奴隶主雕像,头戴扁帽,身穿右衽交领衣,下着裙,腰束大带,扎裹腿,穿翘尖鞋。这大体反映了商代服饰的情况。周初制礼作乐,对贵族和平民阶层的冠服制度作了详细规定,统治者以严格的等级服饰来显示自己的尊贵和威严。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一种名为“深衣”的新型连体服饰,它同当代的连衣裙结构类似,上衣下裳在腰处缝合为一体,领、袖、裾用其它面料或刺绣...
· 秦汉服饰
这一时期的衣料较春秋战国时期丰富,深衣也得到了新的发展。特别在汉代,随着舆服制度的建立,服饰的官阶等级区别也更加严格。秦汉服装面料仍重锦绣。绣纹多有山云鸟兽或藤蔓植物花样,织锦有各种复杂的几何菱纹,以及织有文字的通幅花纹。西汉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张骞奉命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中国与西方各国的陆路通道,成千上万匹丝绸源源外运,历魏晋隋唐,迄未中断,史称丝绸之路。于是,中华服饰文化传往世界。自秦而汉,深衣有了一些发展和变化。从东汉社会上层来看,通裁的袍服转入制度化。秦代服制与战国时无大差别,保持深衣的基本形制。西汉男女服装,仍沿袭深衣形式。不论单、绵,多是上衣和下裳分裁合缝连为一体,上下依旧不通缝、不通幅;外衣里面都有中衣及内衣,其领袖缘一并显露在外,成为定型化套装。下着紧口大裤,保持“褒衣大裙”风格。足下为歧头履。腰间束带。秦代服制,服色尚黑。汉代有了舆服制度。...
· 秦汉服饰
秦汉服饰汉代戴帽、穿曲裾的男子(陕西咸阳出彩绘陶俑)。汉代的男子的服装样式,大致分为曲裾、直裾两种。曲裾,即为战国时期流行的深衣。汉代仍然沿用,但多见于西汉早期。到东汉,男子穿深衣者已经少见,一般多为直裾之衣,但并不能作为正式礼服。本图正是这种曲裾服饰。
· 秦汉服饰
一般服装复原的汉代三重衣曲裾袍秦代至西汉早期沿袭战国时代楚国流行的曲裾袍,不仅男子可穿,同时也是女服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服式,形像资料中有很多反映。这种服装通身紧窄,长可曳地,下摆一般呈喇叭状,行不露足。衣袖有宽窄两式,袖口大多镶边。直裾袍直裾袍又称襜褕,男女均可穿著。这种服饰早在西汉时就已出现,但不能作为正式的礼服。原因是当时有裆裤子尚未普及,大部分裤子皆无裤裆,仅有两条裤腿套到膝部,用带子系于腰间。这种无裆的裤子穿在里面,如果不用外衣掩住,裤子就会外露,这在当时被认为是不恭不敬的事情。所以外要穿着曲裾袍。以后,随着服饰的日益完备,裤子的形式也得到改进,出现有裆的裤子。由于内衣的改进,曲裾绕襟深衣已属多余,所以至东汉以后,直裾袍逐渐普及,并替代了深衣。到东汉,男子穿深衣者已经少见,一般多为直裾之衣,但并不能作为正式礼服。襦裙汉代襦裙上襦下裙的女服样式,早在战国时代已经出现。到了汉代,由于深衣...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