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清朝内务府是什么级别?官位权利有多大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261
转发:0
评论:0
清朝内务府是什么级别?官位权利有多大,在努尔哈赤时期,清朝基本属于草创阶段,很多机构都不完善。尤其是宫廷机构。因为

  在努尔哈赤时期,清朝基本属于草创阶段,很多机构都不完善。尤其是宫廷机构。因为当时根本用不上,努尔哈赤的宫殿,只是几间青砖瓦房。

  到了皇太极时,才效仿明朝制度,把很多机构都逐渐设立起来。内务府就是在当时设立的。这个机构,并不是效仿明朝,而是起源于八旗贵族使用的包衣制度。

  八旗贵族让奴仆帮助自己处理家务。皇太极设立内务府,帮助自己处理宫廷事务。皇太极其实也有私心。他想借此掌握财政大权。努尔哈赤时期,为了拉起队伍,凝聚人心,下令规定,如果在战争中虏获金银财宝等贵重物品,需要跟八旗贵族共同平分,剩下的东西再分给将士。

  当然,一切开支,也得八旗贵族共同负担。而皇太极是想借着内务府,拿走分配财务的权力,借此把更多大权抓在自己手中。

  不过,清朝入关后,曾把宫廷机构完全照搬明朝,并在顺治年间推行。但是,康熙年间,内务府被重新恢复,重新掌管宫廷事务。因为这套制度起源于包衣制度,再加上八旗中,上三旗是归皇帝直接管辖的。

  所以,内务府除了负责宫廷事务外,还要负责管理上三旗庞大的包衣成员。而且,内务府涉及的事务,十分广泛。按照《大清会典》记载“凡府所属吏、户、礼、、兵、刑、工之事,皆掌握焉。”

  也就是说,掌管宫廷事务的内务府,效仿外朝的六部,设立不同机构。所有事务,都是内务自行处理。这种做法,让内务府的机构变得十分负责。

  在内务府内,下设机构达50多个,设立的官吏数量有三千余人。这几乎是外朝六部官员的两倍。

  这些官员处理的事务,从皇家饮食、茶马御枪、牛羊马匹,乃至检查宫女太监是否懒惰、升任降职等,都包含在内务府中。

  当然,最重要的事情,还是跟钱有关。这既关系到内务府最初设立的根源,也是因为皇室开销,离不开钱的支持。

  而作为内务府的长官,内务府总管的职位,在清朝官制规定中,地位可不低,属于正二品官阶。在地方上,就是跟总督、山东巡抚一个级别。在京官中,就是跟大理寺正卿、太子少师一个级别了。

  因为是皇帝身边的近臣,所以即便是总督官阶同级别的封疆大吏,对内务府总管也都是客客气气。清朝的时候,这个职位,基本都是满族王公大臣担任。

  清朝设立内务府的一大初衷,也是希望能把宫廷皇家收入开支跟国库区分开。如果照此实施,对于国库而言,绝对是有利的。

  只是,这个做法,一直不算特别成功。因为国库如果缺钱,依然要找户部拨款。而户部得到皇帝命令,又不能不拨,最多就是软磨硬泡,拖延时间。

  按照清朝规例,户部跟内务府的财政收入是不同的。户部收入各省地丁、关税、盐课。而内务府的收入,主要来源于皇家名下的庄园土地。但是这个收入,远远不能满足皇族开销。后来又把东北地区的人参和貂皮,划归内务府垄断。

  此外,内务府还把官房买卖、租赁出去,获得一笔不菲的收入。雍正元年,朝廷又把原本归户部管辖的财政,划归内务府。而仅是处理财政收入一项,内务府需要设立的机构,就有钱粮衙门、牺牲所、奉宸苑、官房租库等机构。

  但是,这依然无法满足皇宫各项开支。康熙时期,户部每次都需要调拨20万两左右,才够满足内务府开支。乾隆初年,也基本是这一惯例。

  但是,内务府偶尔也会向户部索要40或50万两的拨款,才可以满足皇宫开销。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乾隆后期,才有所改善。

  不过,当时并非是皇室开支收敛,崇尚节俭。而是内务府收入逐年增加。也因为当时东北的人参价格暴涨,两淮地区又缴纳大笔盐政。

  此外,内务府还有税关收入、当铺收入,以及商人报效。按照记载,乾隆后期,仅是内务府下设广储司,收入就达200多万两。

  在满足宫廷各项用度后,内务府每年会多余出一笔银子。于是,乾隆下令,将内务府多余收入,划归户部。至此,这个做法成为常例。直到咸丰年间,战乱频起,内务府收入下降,才重新转向户部伸手划拨款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内务府的人都是太监吗?内务府的权力有多大
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很多宫廷剧,里面就有内务府总管这个职务,他们安排皇帝陛下的生活起居,也打理后宫诸多事务,众多妃嫔们对内务府总管也是尊敬有礼,不敢得罪。但是,电视剧里大多数内务府总管都是太监,那么内务府的总管真的是太监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如果内务府总管都是太监的话,那么太监的职级也太高了。对历史有一定了解的人都知道,绝大多数宦官的内心是阴暗的,他们可能已经没有了生理需求,那么他们的欲望就会转移,要么转移向权利地位,要么转移向金钱。人都是充满渴望,连我们正常的人都有各种渴望和诉求,更何况是有缺陷的太监呢?(二)什么是内务府总管呢?什么又是内务府?内务府的权利又有多大?内务府总管为内务府主官,准确的说,内务府是清朝特有的行政机构,主管官拜二品,深受皇上宠信,也是皇帝身边的绝对红人。内务府管宫内所有太监和宫女。内务府总管可是一个“肥差”,许多人都趋之若鹜的官位。虽不可权倾朝野,但那朝野之上的人...
· 古代郎中是什么职位?到底有多大权利?
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古代有一官职,听起来像是不入流的江湖医生,实际上权力却大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倘若说起“郎中”二字,人们都会想到医生,而这个词语在古代的时候,确实是医生的一种别名。但是人们不知道的是,郎中除了医生的含义之外,其实还是古代一种官职,并且这个官职之人实际上拥有着很大的权力。郎中在古代的时候基本相当于员外等级,就是分掌各司事务,其职位仅次于丞相、尚书、侍郎的高级官员。这种官职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即帝王侍从官的通称,它的职责原为护卫、陪从,随时建议,备顾问及差遣。秦汉之时沿用了战国时期的称呼,到了晋武帝的时候,他设立了尚书诸曹郎中,郎中为尚书曹司之长。而从隋唐到清朝期间,各个部门都设立有郎中一职,分掌各司事务,为尚书、侍郎之下的高级官员,到了清朝末期的时候,这个职位才被废除。在《韩非子·孤愤》中有这样的记载:“郎中不因则不得近主,故左右为之匿。”旧注:“郎中,为郎居...
· 尚方宝剑是什么?它有多大的权利
还不知道影视剧上可以斩杀昏君和奸臣的尚方宝剑,它到底有多大的特权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想必很多人在电视上都看过尚方宝剑,它的作用可以说是威力无边,是所有“兵器”当中的老大。之所以这么说,并不是因为它本身有多厉害,而是因为它的象征意义。人们经常说它既可以斩昏君,也可以斩奸臣。皇帝的权力已经足够高了,可是依然抵不过此剑的威力,如果身为皇帝却过于昏庸,同样有可能被它诛杀。那么这把宝剑的特权,是否真的能够有电视上所说的那么神奇呢?到底能不能斩杀高级官员呢?其实它早在汉朝时期就已经出现了,不过最初并非叫这个名称,而是被称为斩马剑,因为它在闲置的时候,被放置在名为“尚方”的机构中,所以干脆在斩马剑的前面加上“尚方”二字。这个机构是在秦朝时期特例的,专门为皇帝铸造器具,凡是皇帝所用的器具,都是由这个地方铸造并且保管,从这里打造出来的剑被称为“尚方剑”,因为是御用的,所以又在...
· 包青天官位到底多大?
包青天包拯是历史上著名的清官,他经手的案子不会有半点偏差,不会错怪一个好人,也不会放过过一个坏人。那么,他既然执法这么公正严格,包拯是几品官呢?你知道吗?包拯的老婆又是谁呢?工资有多少呢?一起来一探究竟吧。1、包拯简介包拯(999年5月28日-1062年7月3日),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肥东)人,北宋名臣。天圣五年(1027年),包拯登进士第。累迁监察御史,曾建议练兵选将、充实边备。历任三司户部判官,京东、陕西、河北路转运使。入朝担任三司户部副使,请求朝廷准许解盐通商买卖。改知谏院,多次论劾权贵。授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移知瀛、扬诸州,再召入朝,历权知开封府、权御史中丞、三司使等职。嘉v六年(1061年),任枢密副使。因曾任天章阁待制、龙图阁直学士,故世称“包待制”、“包龙图”。嘉v七年(1062年),包拯逝世,年六十四。追赠礼部尚书,谥号“孝肃”,后世称其为“包孝肃”。有《包...
· 历史上有哪些官位看似很小,实则权利很大
明朝有个官位其实很厉害,但是我找了半天也不知道这官位叫什么名字,或许根本就没有名字。这个官位其实就是一种技术,掌握了这个技术就可以平步青云,位极人臣。不过这门技术只适用于明朝的一个皇帝,嘉靖皇帝。这门技术叫青词撰写员。青词这东西发轫于唐朝,李肇在他的《翰林志》中写道:凡太清宫道观荐告词文用青藤纸,朱字,谓之青词。用朱砂写在绿纸,红字绿纸,所以又被称为绿章。这种青词是写给老天的表章,要求很严格:文用四六,音律相协,或十二句,或十六句。修撰者务在实朴,言简意深,不可繁华多语。纸用一张,取阳数也,不用二幅,盖耦数也。纸高一尺二寸,密行书写,阔不容指,上空八分,下通走蚁,前留二寸,后空半张,以待太上判命。书法与书章并同,切在志诚,不可灭裂。戒之!慎之!”所谓“文用四六”,纸高一尺二寸,要用一种特殊的文体来写,这种文体叫骈俪体,骈俪体流行于南北朝时期,骈俪体要求四六对仗,又称为四六体。写青词时一张纸...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