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明朝有着怎样的酒桌文化?和现代有什么不同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360
转发:0
评论:0
明朝有着怎样的酒桌文化?和现代有什么不同,明朝人设宴喝酒,劝客人干杯,不管是南方人还是北方人,一般都说“千岁”,不说“

  明朝人设宴喝酒,劝客人干杯,不管是南方人还是北方人,一般都说“千岁”,不说“干杯”。为了愉悦气氛,喝酒的时候,通常会掷色子、猜枚、投壶、抹牌来助兴。南京、苏州的士大夫饮酒,一般只是掷骰子助兴,松江等地的人饮酒时则采用投壶、猜枚来助兴。

  图1:明代饮酒图

  但是掷色子、猜枚、投壶,这些都是民间一些富豪或者普通人玩的方式。根本不符合士大夫的风雅。投壶起源于祭征虏的雅歌投壶,一旦用到饮酒上,就开启了起坐喧哗之端;猜枚为藏阉射覆的遗制,用之饮酒,不但有损闲心,而且攘臂张卷,殊为不稚。因此,士大夫饮酒时多采用行酒令的方式来助兴,而且以较为风雅的诗文酒令为主。

  饮酒是古人非常重视的事情。《诗》曰,既立之监,复佐之史。历朝历代也都有各自饮酒助兴的方法,汉代刘章用军法行酒,唐人饮酒时则设默录事。明朝人饮酒,设令官,又设一人为监令,不可谓不严。尤其是常熟人饮酒时的行令,更是成为一种苦事。据记载,常熟士人饮酒立令,相当严厉,杯中余沥有一滴,则罚一杯。若至四滴五滴,也罚如其数。一切均由酒录事监管。

  这种严酷的酒令只限于常熟一城。与其毗邻的吴江,虽也有一些完整的酒令,但并不如此严酷。在吴江,举凡设席饮酒、会客,均用干、格、起、住四字作为酒令。所谓“干”,就务要一饮而尽,不流涓滴;所谓“格”,则他人不得拦格,完全听凭饮者自斟;所谓“起”,意思是不许饮酒的人起身;所谓“住”,即不得叫住。犯此四字,都要罚主人出席,令自饮一杯,又由宾客推举能饮酒者一人或两人,称为“监令”,一席听凭监令察觉,举凡语言喧哗、礼容失错,都要议罚。有时监令自犯,那么众宾客加以检举。中间有人不善饮酒,就察告席长。据说,此令一出,“四座肃然,主人安坐而客皆醉”。

  士大夫饮酒行令。虽说也是文字游戏,却讲究清雅。如田艺荡与人饮酒,正好秋宵赏月,忽然轻云酷之。于是出一四声令。令曰:“云掩皓月。”要求接令者以四声为韵,一韵不叶,罚一杯;不成句,则罚四杯。还不许重出一字,相当难行。座客续令者有“天朗气烈”“秋爽兴发”“蟾皎桂馥”“风冷露洁”“情美醉极”。在饮酒行令中,还有一些文字游戏,如“顶真续麻”“急口令”“拆白道字”等。

  所谓顶真续麻,是从宋代就开始流行的文字游戏的一种。其玩法是:下句头一字,乃上句末一字。急目令,其实就是绕口令。拆牌道字,又称“拆白道字”,也是宋朝开始流行的一种文字游戏。在明代,这种文字游戏在民间仍然流行。据《如梦录》一书记载,开封城内就流行行令、猜枚、拆白道字,此戏一般将一字拆为两字,成句后说出来。

  从弘治年间开始,由于朝政宽大,官员大多喜爱游玩饮酒,一时间蔚然成风。当时北京的一些富家,也趁官员在朝天宫、隆福寺等处学习礼仪,趁机摆出丰富的酒席,随后邀请士大夫赴宴,席间有教坊司的子弟唱歌助兴。京师官员的游宴吃酒,得到了明孝宗的默许与支持。考虑到官员同僚宴会大多在夜间,骑马醉归,无处讨灯烛。为此明孝宗下令,各官饮酒回家,街上各个商家铺户都要用灯笼传送。

  图2:弘治皇帝

  图3:隆福寺

  士大夫家居,平常日子一也有家宴。在松江,士大夫宴会,一般不让子侄辈陪坐。不过也有例外,如顾东桥每有宴席,就让儿子坐在自己旁边。顾东江每次宴会,也会让儿子坐在桌边。可见,在士大夫的家宴中,子侄辈也可同坐,与客人谈谐共饮。

  士大夫不仅为应付官场交际而举行宴会,往往在家中,或在旅游途中,也进行宴会饮酒。如公安派文士袁宗道在游北京小西天东峪寺时,就在寺门空地上与同好诸公开筵饮酒。士大夫举行宴会的场所,除公署、私室之外,更多的是在名刹、园林中,这是明代士人的风气。如袁宗道曾与友人在北京崇国寺葡萄林下饮酒聚会,又与诸友在张园会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明代有着怎样的丧葬习惯?皇室和民间的有什么不同
明代的丧葬习俗与前朝相似,皇帝死后也会有妃嫔殉葬,但是不论嫔妃死在皇帝之前还是死在皇帝之后,都可以陪葬。明代帝王除朱元璋安葬在南京的孝陵外,其余都安葬在北京天寿山、金山口一带。明代皇帝死后,通常有后妃陪葬,陪葬的后妃不经过墓道,而是在外垣之内、宝山城之外、明楼之前。朱元璋死后,大量后妃、宫人殉葬,建文帝和永乐帝为了表示抚恤,下令这些宫人的家人世袭锦衣卫千户或百户。后宫嫔妃殉葬的陋习一直到明英宗驾崩之前才下诏废除,自此以后殉葬彻底不存在了。图1:明孝陵倘若皇后生病久了,无法痊愈,便由礼部和工部的官员会同钦天监,带上熟知风水的官员前往天寿山选择吉地。通常皇后薨逝后,殡殿为未央宫,哭祭则在思善门。到了嘉靖年间,这些规定有所改变,但是总体还是相同,只是将丧期从十二天改为十天,十天后官员便戴乌纱帽、佩黑角带、素服上朝参拜。明代皇家的丧葬受到佛教影响较大,按照规定,皇帝或皇后死后,每座寺庙都要敲钟三万...
· 羌族文化羌族的酒文化有着怎样的历史
羌族酿酒的历史也非常悠久,原因之一是古羌人的一支首先从事农业。原因之二是,“禹兴于西羌”,而我国酿酒先圣仪狄是禹之臣,杜康是禹的后裔。羌族男人皆有海量,所以虽喜豪饮,但却很少烂醉滋事。羌族一般饮用的酒称为咂酒,咂酒的制法是用青稞煮熟拌上酒曲,封入坛内,发酵7—8天后即可饮用。饮用时向坛子中注入点水,用细竹管吸饮,男女老少轮流吸,吸完再添水至味淡后食渣,俗称此为“连渣带水,一醉二饱”。饮时先由在场的最年长者讲说四言八句合辙押韵的吉利话,作为“祝酒词”,然后按年龄长幼依次轮咂。平辈们在一起饮咂酒,可以每人插一长竹管于坛中,同时饮用。每逢节日、婚丧、祭祀、聚会、待客或换工劳动,除饭菜丰盛外,还必备美酒。结婚吃“做酒”,宴客吃“喝酒”。羌族民间还有“重阳酒”,“玉麦蒸蒸酒”。重阳节酿制的酒称为重阳酒,需储存一年以上方可饮用,重阳酒因储存时间较长,酒呈紫红色,酒醇味香,是重阳节期间必不可少的美酒,此...
· 占城和明朝的关系怎么样?占城和明朝有着怎样的来往
《明史》记载了郑和第一次下西洋的经过:永乐三年六月,命郑和及王景弘等通使西洋。将士卒二万七千八百余人,多赍金币。造大舶,修四十四丈、广十八丈者六十二。自苏州刘家河泛海至福建,复自福建五虎门扬帆,首达占城,以次遍历诸番国。五年九月,和等还,诸国使者随和朝见。《明史》的这段记载突出了占城在此次航行的重要地位,无独有偶,郑和在第七次出使西洋之前,曾停泊在福建长乐,等待顺风时便起航。在此期间,郑和写下了《天妃灵应之记》并立碑于长乐南山宫殿中,碑文也是把占城国放在了其航程的第一站,碑文曰:自永乐三年奉使西洋,迨今七次,所历番国,由占城国、爪哇国、三佛齐国、暹罗国,直逾南天竺、锡兰山国、古里国、柯枝国,抵于西域忽鲁谟斯国、阿丹国、木骨都束国,大小凡三十余国,涉沧溟十万余里。郑和的翻译官——马欢,浙江会稽人,字宗道,自号会稽山樵,回族,因通晓阿拉伯语,担任“通事”(翻译官)一职,曾三次跟随郑和远航,他历...
· 水族酒文化水族的酒文化有着怎样的历史
水族自称“虽”,汉语译称“水”,是全国少数民族之一,也是我国古骆越人的后裔,水族人民喜食糯米,除一部分做成糯米饭,大多都是用来酿制糯米酒。水族的酒味美甘醇,特别是三都水族自治县九吁地区的九吁酒,更是远近驰名。在水族地区,不论是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还是各种各样的独特风俗中,酒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甚至在人生历程中,水族已经把酒当作一种标志,用以象征人的生命从一个阶段步人另一阶段。酒伴随着水族人走过出生、婚嫁、死亡的各个阶段,贯穿了水族的历史进程。水族酿酒历史悠久,主要以糯米酒为多,其味醇和,后劲绵长,特别是三都九阡地区的九阡酒,自明清起,便以味美甘醇远近驰名。传统的九阡酒由各个家庭自己酿制,家庭主妇以优质糯米为原料,自己采集草药制成酒曲,并以麦牙炒色。酒制成后色泽金苋,香味扑鼻,入口甘醇,后劲十足。很多人家喜欢将九阡酒窖藏,甚至在女儿出嫁时就酿酒窖藏,至女儿长大成亲时方取出待客。水族是一个...
· 怒族文化怒族有着怎样的酒文化
酒文化是怒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酒与怒族人就象鱼和水、茶和盐巴一样关系十分密切。酒文化贯穿在怒族人的衣食住行各个方面,因此说,酒和怒族人有着密不可分的特殊关系。在怒族民间。生产劳动、迎送亲友、接待宾客、婚丧嫁娶和欢度喜庆佳节都离不开酒,而且酒成了人与人之间传达友情。增进友谊,增加亲合力,消除误会的催化剂。在怒族的酒文化中。按一天内的时间分:早上有“早酒”,白天有“晌午酒”,晚上有“夜酒”,临睡前还有“睡前酒”。按喝酒时的状态分:空腹喝是“空肚子酒”,有酒没菜是喝“寡酒”,醉后喝的是“醒酒”。按人际间的亲疏分:第一次相识喝的是“见面酒”;熟人见面喝“碰杯酒”;交朋友要喝“交臂酒”;有朋自远方来,喝的是“接风酒”:送别要喝“送别酒”;相交日久感情深笃的人。要勾肩搭背脸贴脸腮贴腮地要喝“同心酒”;老朋友在一起要喝“双杯倒”或“三杯倒”;感情深要喝“益拉秀”(意为杯见底);亲友远行要喝“送行酒...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