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在中国谁是第一个接触电话的人?谁又是第一个使用的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163
转发:0
评论:0
在中国谁是第一个接触电话的人?谁又是第一个使用的,电话是如今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交流工具。追溯源头的话,是美国人安东尼奥·

  电话是如今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交流工具。追溯源头的话,是美国人安东尼奥·穆齐最早发明了这个造福全人类的工具。1876年3月,亚历山大·贝尔申请了电话的专利权。

  早期电话的原理是将说话声音的复合振动,传输到固体上,通过电脉冲在导电金属上传递。

  你知道吗?中国人接触电话,是在晚清时期。谁第一个见到电话机?谁又第一次使用电话机?第一个使用电话的人,说了什么?今天这篇小文就讲讲这方面的故事。

  贝尔制造的第一部电话。

  1876年,宁波海关官员李圭奉命前往美国,参加在费城举办的“万国博览会”。在这次展览会上,他见到能传话的电话机,并写进了他所著的《环游地球新录》一书中。

  我们推测,李圭所见到的电话机就是贝尔改进并推出不久的机型。只是当时条件有限,李圭无缘体验通话效果。他是目前有史料可查的第一个见到电话的中国人。

  就在李圭见到电话的第二年,即1877年10月16日,清朝第一任驻英国公使郭嵩焘应邀参观伦敦电气厂。厂主毕谛特意安排了一个项目,那就是请郭嵩焘体验打电话(郭称之为“声报机器”)。

  1876年的李圭。

  毕谛在楼上楼下设置了两台电话机,相距数十丈。郭嵩焘拿起话筒,让中国使馆翻译官张德彝到楼下去接听。

  郭问:“你听闻乎?”

  张曰:“听闻。”

  郭:“你知觉乎?”

  张:“知觉。”

  郭:“请数数目字。”

  张:“一二三四五六七。”

  这是有史料可查的中国人首次使用电话的记录。郭嵩焘在当天的日记里绘声绘影地记录了这次简短的通话,并写道:“其语言多者亦多不能明,惟此数者分明”。可见,由于技术不成熟,电话的通话效果还不太理想。

  郭嵩焘。

  在张德彝的笔下,电话名曰“德利风(telephone)”。他说:“前丁丑年(1877年),当余在英时,见西人创一种传声筒,曰德利风。用者无非于楼之上下,房之内外,彼此传声交谈,即如睹面,已觉便当。且无论识字与否,有是器具,即可传音矣。”

  电话在欧洲发明没几年,就进入清朝境内,当然,它首先出现在租界。

  1881年,丹麦大北电报公司在上海公共租界架设电线杆,装设电话25家。第二年,该公司又在外滩创设第一家电话局。

  晚清电话机。

  同样是1882年,英国人皮晓浦也在租界试装电话。黄式权在《淞南梦影录》中记载道:“其法沿途竖立木杆,上系铅线二条,与电报无异。惟其中机括,则迥不相同,传递之法,不用字母拼装,只须向线端传语,无异一室晤言。据云十二点钟内,可传遍地球五大洲。”

  晚清时期,先进的人们都能对电话这个新事物给以肯定,对其未来的发展抱以信心。但是,当时绝大多数中国人,还无法接受这个“奇技淫巧”。郭嵩焘就因为崇拜赞扬欧美的高科技,在国内受到广泛的攻击,1879年被迫辞职回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晚清第一个使用电话的人是谁?他说了什么
电话是如今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交流工具。追溯源头的话,是美国人安东尼奥·穆齐最早发明了这个造福全人类的工具。1876年3月,亚历山大·贝尔申请了电话的专利权。早期电话的原理是将说话声音的复合振动,传输到固体上,通过电脉冲在导电金属上传递。你知道吗?中国人接触电话,是在晚清时期。谁第一个见到电话机?谁又第一次使用电话机?第一个使用电话的人,说了什么?今天这篇小文就讲讲这方面的故事。1876年,宁波海关官员李圭奉命前往美国,参加在费城举办的“万国博览会”。在这次展览会上,他见到能传话的电话机,并写进了他所著的《环游地球新录》一书中。我们推测,李圭所见到的电话机就是贝尔改进并推出不久的机型。只是当时条件有限,李圭无缘体验通话效果。他是目前有史料可查的第一个见到电话的中国人。就在李圭见到电话的第二年,即1877年10月16日,清朝第一任驻英国公使郭嵩焘应邀参观伦敦电气厂。厂主毕谛特意安排了一个...
· 武松第一个提出招安,为何又是他第一个反对?
秋风萧瑟,筵宴散尽,酒意阑珊之时,两位江湖好汉正推心置腹。其中一位,八尺身躯凛凛,相貌堂堂,眼若寒星,眉如刷漆,武松是也。武松凄然道:“天可怜见,异日不死,受了招安,那时却来寻访哥哥未迟。”网络配图对方这位,正是江湖上人称孝义黑三郎山东呼保义及时雨宋公明,宋江也。宋江慰荐抚循:“兄弟既有此心归顺朝廷,皇天必祐。”时光荏苒,又是一个秋日,又是一次筵宴。梁山泊好汉们聚集忠义堂,在肉山酒海,觥筹交错,曲歌筝弹中,宋江作一词《满江红》,铁叫子乐和唱至“望天王降诏,早招安,心方足”,行者武松第一个跳出来,大叫道:“今日也要招安,明日也要招安去,冷了弟兄们的心!”何以首提招安的是武松,第一个明确反对招安的亦是武松?武松上二龙山落草之前,对既有体制是敬畏的,顺从的,认可的,甚至是极度钦慕的。武松在清河县,因酒醉与县衙里管机密房的一小公务员相争,一时怒起,一拳便将那人打得昏死过去。在尚未确认是真死还是昏死...
· 武松第一个提出招安为何又是他第一个反对?
秋风萧瑟,筵宴散尽,酒意阑珊之时,两位江湖好汉正推心置腹。其中一位,八尺身躯凛凛,相貌堂堂,眼若寒星,眉如刷漆,武松是也。武松凄然道:“天可怜见,异日不死,受了招安,那时却来寻访哥哥未迟。”对方这位,正是江湖上人称孝义黑三郎山东呼保义及时雨宋公明,宋江也。宋江慰荐抚循:“兄弟既有此心归顺朝廷,皇天必祐。”时光荏苒,又是一个秋日,又是一次筵宴。梁山泊好汉们聚集忠义堂,在肉山酒海,觥筹交错,曲歌筝弹中,宋江作一词《满江红》,铁叫子乐和唱至“望天王降诏,早招安,心方足”,行者武松第一个跳出来,大叫道:“今日也要招安,明日也要招安去,冷了弟兄们的心!”何以首提招安的是武松,第一个明确反对招安的亦是武松?武松上二龙山落草之前,对既有体制是敬畏的,顺从的,认可的,甚至是极度钦慕的。武松在清河县,因酒醉与县衙里管机密房的一小公务员相争,一时怒起,一拳便将那人打得昏死过去。在尚未确认是真死还是昏死的情况下...
· 第一个在养心殿办公的人-魏忠贤
自从公元1722年雍正皇帝将寝宫和办公室都搬到养心殿后,它的名声日隆。今天各种长度不一的清宫戏更将养心殿的大名推到妇孺皆知的高度,许多游人来到故宫,第一要看金銮殿——太和殿,第二就是要看养心殿的。但是,雍正并不是第一个赋予养心殿神圣使命的人,在他搬进这里100多年前,有一个人,已经将此地作为帝国政治的中心。《明宫史》写道:“养心殿……殿门内向北者则司礼监掌印秉笔之值房也。其后层尚有大房一连,紧靠隆道阁后,祖制宫中膳房也。魏忠贤移膳房于怡神殿,将此房改为秉笔值房。”第一个在养心殿办公的人,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大太监魏忠贤。万历十七年(1589),河北肃宁一个姓魏的青年告别了妻子、女儿,背上整个家族拼凑的一包散碎银两,向京城走去。他的目的地是紫禁城,此刻他最大的梦想是在那里做一名宦官。一路上他默默祈求上苍保佑梦想成真,因为他已无路可退。22岁对于宦官来讲实在太老了。但魏某高大俊朗的身材发挥了作...
· 武松第一个提出招安为何他又是第一个反对呢?
秋风萧瑟,筵宴散尽,酒意阑珊之时,两位江湖好汉正推心置腹。其中一位,八尺身躯凛凛,相貌堂堂,眼若寒星,眉如刷漆,武松是也。武松凄然道:“天可怜见,异日不死,受了招安,那时却来寻访哥哥未迟。”网络配图对方这位,正是江湖上人称孝义黑三郎山东呼保义及时雨宋公明,宋江也。宋江慰荐抚循:“兄弟既有此心归顺朝廷,皇天必祐。”时光荏苒,又是一个秋日,又是一次筵宴。梁山泊好汉们聚集忠义堂,在肉山酒海,觥筹交错,曲歌筝弹中,宋江作一词《满江红》,铁叫子乐和唱至“望天王降诏,早招安,心方足”,行者武松第一个跳出来,大叫道:“今日也要招安,明日也要招安去,冷了弟兄们的心!”何以首提招安的是武松,第一个明确反对招安的亦是武松?武松上二龙山落草之前,对既有体制是敬畏的,顺从的,认可的,甚至是极度钦慕的。武松在清河县,因酒醉与县衙里管机密房的一小公务员相争,一时怒起,一拳便将那人打得昏死过去。在尚未确认是真死还是昏死...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