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王安石改革的失败是因为反对者吗?其实不然,败在改革的支持者身上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537
转发:0
评论:0
王安石改革的失败是因为反对者吗?其实不然,败在改革的支持者身上,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人称半山居士,唐宋八大家之一,封舒国公,后又改封荆国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人称半山居士,唐宋八大家之一,封舒国公,后又改封荆国公,宋徽宗时追封为舒王,故又称王荆公、舒王。临川县城盐埠岭(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在宋神宗的支持下,以“富国强兵”为宗旨,于熙宁年间大规模推行改革变法运动,史称“熙宁变法”。先后推出均输法、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免役法、市易法和方田均税法等重大改革举措,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社会等诸多领域,影响之大之广,前所未有。改革变法历时十六年,始终遭到了旧党的强烈反对,随着宋神宗的病亡,变法最终以失败告终。千百年来,王安石始终是一个极具争议的人物。

  按照王安石的制度设计,这次改革是完全兼顾了国家的利益和群众的利益,是双赢的。以“青苗法”为例,原先每到春天青黄不接时,农民都要向地主土豪借贷,借贷利息往往高达三分或五分。也就是说,秋后农民收获的一半左右要归地主老财。而王安石制定的“青苗法”规定,由国家向农民贷款,利息两分,这样的利息与地主放贷的利息相比,还是要低不少。如此看来,农民受益,国家得利,应该是双赢。确实,中央的政策是好的,所以,王安石改革的指导思想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这次改革的受益者是国家和农民,而地主却成了改革的“受害者”。他们不能放高利贷了,他们吃亏了,他们自然就会反对。所以,王安石在推行改革的过程中,确实遭到了前所未有的阻力。在地方,大中小地主与豪强坚决抵制改革;在中央,不少朝廷命官,包括司马光、苏东坡、欧阳修也坚决反对,这是一股特别强大的力量。

  然而,王安石改革的失败,并不是因为反对者的强大。王安石推动改革,意志坚定,雷厉风行,“虽千万人吾往矣”。在王安石那里不管你权力有多大,地位有多高,私交有多深,关系有多铁,谁反对改革,就把谁拉下马。司马光是他的好朋友,对不起,请你下台;欧阳修是他的恩人,对不起,请你出局。王安石有最大的当权派宋神宗的支持,他几乎把所有的改革绊脚石都统统踢开了,改革派占据了中央和地方的权力机关,政令基本畅通。事实上,王安石的改革并未胎死腹中,而是轰轰烈烈地推行了十年。

  但,王安石的改革最后还是失败了。他的失败,既不是败在他的改革方向上,也不是败在他的反对者手上,而是败在改革政策的支持者和推行者手上,甚至是他理想中的受益者手上。

  还是以“青苗法”为例,王安石把放贷权从地主豪强那里收归了政府。从表面上看,农民可以避过高利贷的盘剥,而直接向政府低息贷款了。但政府是虚化的人,政府里的干部才是政府的化身,名义上的政府权力由实际上的干部掌握,贷款就是要到这些干部手里来贷。你要贷款,可以,但你要给我一点好处费。而农民原先向地主借贷时,是市场经济,是不需要交好处费的,利息高是高了一点,但这家太高了,还可以找下一家,讲好价钱就行了,是一锤子买卖。可现在不行了,政府放贷,一家独大,别无分号,准确地说,是由政府的干部垄断了放贷权。这使得农民送给干部的好处费,有时远远高出利息,再加上原本就不低的两分利息,农民实际的支付,就可能大大高于原先向地主的支付。据有人考证,农民支付的行贿成本和偿还政府的利息累加起来,有些地方竟高达政府利息的三十五倍。这就意味着农民开春借一万元,到了秋收,连本带利就要还八万元,真是卖儿卖女也难还上。王安石原先设计的改革受益者—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变成了彻彻底底的冤大头,完完全全的受害者。

  这还只是发生在放贷环节的受害。有放就有收,收贷环节的情况可能比地主收贷时更糟糕。除了要向农民收取额外的脚力钱外,干部还开始使用蛮力收款了。因为王安石在改革设计里规定,没有收回贷款利息的,干部要从自己腰包里掏钱补上。这本来是防止干部“不作为”的措施,现在却成了干部进村入户,撮谷牵牛,使用蛮力的“压力和动力”。以前地主收款霸蛮,使用打手打人,农民还可以上官府去告他。现在好了,干部是在代替政府收款,你到哪里去告?苏东坡在给皇帝的奏折中写道:“水旱杀人,百倍于虎,而人畏催欠,乃甚于水旱。臣窃度之,每州催欠吏不下五百人,以天下言之,是常有二十万虎狼在人间,百姓何由安生?”有二十万虎狼在人间,百姓怎么能安生呢?当宋神宗从安上门门监郑侠手上看到《流民图》上成千上万衣不蔽体的流民时,这个宋朝最大的改革派也是泪流满面,觉得这种改革不能再搞下去了。

  是改革的方向错了吗?是改革的反对力量太强大了吗?都不是!这次改革失败的主要原因,恰恰出在改革的支持者、执行者身上。

  青苗法把地主的贷款权收归于抽象的国家,实际上是由国家的官吏来执行。当权力转移到官吏手上后,如果这种权力不受制约,那么权力就会被滥用,腐败就会滋生。这是王安石在设计制度时没有想到的一个漏洞吗?作为政治家,对这些是应该看得到的,是应该防范的,起码在执行过程中是可以及时修正的。

  但是,有时政治家会在制度设计时留一些改革的漏洞,让执行者在漏洞中得到好处。因为他需要有人来为他做事。也就是说,在一些政治家的眼中,漏洞制造的腐败,是改革的润滑剂和助推力。王安石是不是如此观,我们不得而知,但王安石的变法却在很大程度上借助了这种腐败的力量来推动。结果,变法反而被腐败弄失败了,直至一败涂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亚德里亚堡之战失败的原因是什么?是因为军事改革吗
改革,一直都是帝国遭遇重大危机后的求生方式。强如罗马帝国,也不能例外。然而改革本身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甚至反而会引起更大规模的崩溃。公元3-4世纪的罗马军制改革,无疑就是越改越差的典型案例。改革的成果如何,在著名的阿德里安堡战役中,暴露无遗。公元3世纪开始,频繁的内战和挫败的外战一起,交错影响着罗马帝国的国运。大规模内战消耗了各地的国力,诱使蛮族入侵并战胜了日趋疲软的罗马军队。反过来外敌的入侵,又破坏了充当兵源地的边境行省,进一步摧毁了帝国中央的权威和军事实力。破败的地方经济,使军事首领们比过去更有动力去篡位,从而引发频繁而剧烈的恶性循环。帝国的数位皇帝都只能在各个边境上同对手周旋,疲于奔命。为了应对这样的局势,戴克里先皇帝将军队进行了大规模改组。他认为内乱的根源是边境将领拥有极大的权力,外战失败则是因为部署在边境的军团调动极为不便。因此将军队分为边防军和野战军,前者由行省指挥官统帅,被布...
· 王安石的改革为何会失败?国家治理体系落后了
宋朝是在澶渊之盟达成后,经过比较长时间的承平时期,积累的问题越来越多。到西夏战争爆发之后,宋军接连溃败,丧师失地,一直到启用韩琦、范仲淹先后担任陕西边防统帅,才基本上稳住阵脚。但西夏战争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是全面的,不止是军事上的失败。这些问题简单来说,也就是当时人所说的冗官、冗兵、冗费的问题。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财政供养的官员、军队很多,但真正在干活的官员却不多,能打仗的军队也不多,日常消耗性的开支比较大,造成国家财政处于比较紧张的状态。但同时,现在大家也都知道,宋朝的经济是比较繁荣的,人口规模达到了一亿。这主要是因为五代时期对长江以南广大地区进行了更为深入和全面的开发,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都达到了新高度。经济很繁荣,但财政却一直很紧张,所以当时很多人都看到了问题所在,认为需要改革。第一次改革就是宋仁宗任用韩琦和范仲淹、富弼等人进行的改革,史称庆历新政,但因为触及既得利益调...
· 王安石——教育之改革
?推动改革不断深入,必须要为改革储备各种人才。变法之初,由于司马光等‘老成’之人极力反对,无奈之下,王安石只好启用了一批下层官僚。这批颇有吏才的变法官员,在道德上、人格品质上,难免会良莠不齐。熙宁三年间发生的一件事,深深地刺痛了王安石:这一年,进士及第者三百余人。只是在究竟定哪个人为状元一事上,考官意见不统一。主考官吕惠卿见叶祖洽文中有‘祖宗以来至于今,纪纲法度因循苟简而不举者,诚为不少。祖宗多因循苟简之政,陛下即位,革而新之……’对新法大唱赞歌之句,立即引为知己毫不犹豫地将叶祖洽擢为状元,上官均第二、陆佃第三。哪知道复审的考官刘贡父却不这样认为,而是将上官均列为第一。附合吕惠卿意见的官员呈报之时又改回为叶祖洽第一,哪知道另二位御试官杜大临、苏轼阅后甚是不悦,‘编排上官均第一、祖洽第二、陆佃第五’。另一个考官宋敏求干脆认为‘河北、陕西、河东士子,性朴而辞藻不工,故登第者少’他希望多擢用北方...
· 张居正改革失败是必然的吗?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张居正改革失败是必然的吗?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张居正改革人亡政息,最核心的弊端,又不是他个人的问题,而在于明帝国的机制问题。正是这种扭曲的机制,使得当时此后任何改革之争,不管利弊,最终都将衍为权力之斗。中国封建王朝的历代政治问题,至为可悲的是,都没有办法离开腐朽的体制问题,去谈其余问题。因为除开了王朝体制问题,其余所有问题,虽大小不一,可基本都算细枝末节,是具体操作上的当否讨论,构不成致命要害。任何一个封建朝代的体制,本质上是国家权力机构的组织及其运转的程序与方式。它在无形中,时刻主导和制约着朝野内外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在现代文明社会,就是社会的公共权力,可在明代这般的集权王朝,体制就是某一人的私有权力,是家法。张居正改革,失败的核心原因,就出在于这种畸形的国家机制。它使得本来良性的改革之争、有分歧的国是之争、并没那么绝对的理念之争,全面扭曲变形,被完全简约...
· 历史解析——王安石的“大规模”改革
?在范仲淹进行局部性改革的关键性几年间,蔡襄(1012—1067)——一位杰出的书法家,但同时又是一名自以为是的政策专家——尖锐地批评他自己所在官僚阶层的不专业性。他本人是进士。他认为,为适应科举考试而产生的通才教育不能满足官员在其今后的职业生涯中面对各种专业性任务的需要。士大夫参加科举考试并根据其文学才能被授予不同官职,但在他们履职期间,他们却被要求去处理财政、边防、州县行政以及其他各种与生产生活有关的事务。大多数宋朝知识分子都同意,教育制度和社会中的大多数人可以通过制度的重新设计而获益,但他们对具体的改革方式和改革内容并不赞同。保守派官员司马光和苏轼认为,只要复兴儒家理念就可以让社会发生必要的变化。范仲淹的新政改革努力失败之后,部分官员更倾向于进行有选择性的改革。但是在11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出现了第三个派别,以王安石为主,要求进行根本性的变革,包括对科举考试进行全面改革。在其他方...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