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武举制度的改革,不比科举简单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274
转发:0
评论:0
武举制度的改革,不比科举简单,武举是以选拔军事人才为目的的科举考试制度。唐武则天长安二年(702)始置。应

  武举是以选拔军事人才为目的的科举考试制度。唐武则天长安二年(702)始置。应武举者,宋人习武图于每年十月由州府举选送至京师,十一月于尚书省兵部进行考试。武举考试的内容有长垛、骑射、步射、马枪、翘关(举重)、言语、材貌等。兵部考试合格者依其身份不同而有不同的待遇,或送吏部参加铨选,或授予散官。德宗时,曾一度停废;宪宗元和三年(808),又复置。

  宋承唐制,天圣七年(1029)置武举。武举在北宋、南宋两朝都曾实行。武举也分省试、殿试。一般是先试骑射,然后笔试策问,最后以对策的成绩决定录取与否,而以骑射弓马的成绩决定等级高低。  宋朝初年,鉴于唐末五代武人专横割据之祸,宋太祖提出“宰相须用读书人”的尚文抑武主张。宋太祖赵匡胤是经陈桥兵变、登上皇位的。后又杯酒释兵权,将兵权牢牢抓在手中,他太知道把握军权的重要了。在他采用将武将养起来的办法后,怎么可能再招来一批呢?他宁肯充实加强皇家卫队,招募剽悍士兵来做自己的保镖。到宋太宗时,娱乐升平日久,武备愈来愈废弛,“业无可采,上马则陨”。以后又尚浮言、轻武备,武科久久不被人们所关注。

  天圣八年(1030),宋仁宗设武科取士,“亲试武举十二人,先阅其骑射而后试之”。庆历三年(1043)五月,又下诏设置武学于武成王庙(姜太公庙)。此为我国建立武学之始。宋朝统治者为武举而设的学校——武学,采用的教材是《武经七书》,使武举人才的培养有了较为坚实的基础。武学,作为宋代的军事学校,纳军事人才的培养于教育系统之中,这是宋代对中国古代教育制度的一个贡献,也是宋代时武举制度臻于完备的一个例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解密:古代科举考试中的武举制度由何时开始?
武则天科举制首先是从文举开始的,选拔的都是经国治世的文才,因此文举是科举制的主要组成部分。唐代文举的科目是很多的,明经、明法(通晓法令者)、明字(通晓书法者)、明算(通晓术算者)、进士、俊士(才能俊秀者)等五十多种,后来渐渐演变为只重视明经、进士两科。这两科最初只是试策,也就是根据经义和时务写作论文,后来逐渐转变为进士科注重诗赋,明经科注重“帖经”和“墨义”。所谓帖经,就是将经书任意揭开一页,将左右两边遮住,中间只露出一行,再用纸帖盖三字,令应试者填充(填空)。所谓墨义,则是对经文的字句作简单的笔试(默写)。帖经与墨义,只要熟读经传和注释就可以考中,而写作诗赋则需要具有一定的文学才能,所以进士科及第很难,当时流传的“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指的就是这个意思。武则天是中国唯一的女皇帝,武举制度也是她执政时期开始的。武举主要选拔将才,与文举比较,其重要性不及文举,武举出身的地位也不及文举的进...
· 唐代科举制度为何变异?科举的改革对后世有什么影响?
唐代科举制度为何变异?科举的改革对后世有什么影响?众所周知,中国古代最为重要的官吏选拔制度是隋朝开创的科举制,这一选官取士制度在唐朝得到承袭并完善。此后历代沿袭,直至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正式废除为止,科举制度在历朝统治中发挥着难以替代的重要作用。不过世人却忽视了最重要的一点,唐代科举制除了考试方式和没有变革“科举”这一名称外,整个选人用人的制度从内容到形式都发生实质性改变。也就是说,唐代科举制与隋朝初创时的科举制相比,已经发生了变异。▲唐代科举场景绘画唐朝对隋代科举的演变,仅相当于借用了这项制度的名称、方法和组织形式,对以前官员选拔标准、用人价值观进行了大量摒弃放弃——而这恰恰是科举选官的核心所在。这些改变最终使得科举制成为唐朝实现强有力的中央集权的基本制度之一,造就了唐王朝的数个盛世。唐朝统治者命令相关部门对考试科目进行大规模取舍,摒弃之前看重孝、德、礼、义等核心价值取向的察...
· 唐玄宗时期的科举制度都改革了哪些方面?
唐玄宗是唐朝最著名的皇帝,也是唐朝在位最久的皇帝,是唐睿宗的第三子,自幼多才多艺,精通音乐、书法,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君王,享年78岁,在位期间改革兵制、开拓疆土、任用贤臣,为唐朝的繁荣发展做出了贡献。唐玄宗李隆基712年至756年在位,庙号“玄宗”,母亲为窦德妃。因为他的谥号为“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所以也称之为唐明皇。在唐玄宗简介中最主要的是其生平经历介绍。唐玄宗李隆基于垂拱元年685年出生于洛阳东都;永昌年689年,过继给李旦的长兄李宏为嗣。之后被封为临淄王、楚王。从唐玄宗简介中了解到,唐玄宗登位,唐玄宗于唐隆元年,即710年六月期间和太平公主联手发动“唐隆政变”,在政变中杀掉了韦后。712年李旦禅位于李隆基,之后赐死太平公主,取得了最高的统治权利,并在长安太极宫登基称帝。初登皇位,任人唯贤,拨乱反正,任用姚崇、宋璟等贤相,国家上下一片祥和之象,历史上称这个时期为开元盛世。在之后的统治过...
· 宋朝的科举制度,科举的作用
千年科举历史的分水岭我们探究宋代士人的心性——这个“心性”不是儒教用语,而是mentality(心理状态)的译语——时,最大的问题是科举。作为一个士,存在的意义就在于成为官僚居人之上,而宋代在制度上使之成为可能的是科举考试。同是父亲早逝、后被母亲和母亲周围的人(娘家或后夫)养育的范仲淹和欧阳修的成功故事象征性地说明了科举的权威。两人都是科举中进士,后在官界步步高升,最终成为士大夫们的领袖人物,君临士大夫阶层。范仲淹的政敌吕夷简、欧阳修批判的骈文家杨亿,虽然都有守旧派的印象,但是其实都是科举中举后进入官界的新官僚。唐代科举允许事前请托。考生把平时做的诗写的文章进呈给考官推销自己的现象很普遍。宋代真宗时禁止,考官只能阅匿名的考卷。更有欧阳修当考官的嘉祐二年(1057),科举考试突然要求用古文写答案,一直学习骈文写作的考生们一时大闹。但是这次考试却有苏轼、苏辙兄弟以及张载、吕惠卿等后来扛起时代大...
· 创于唐朝的武举制度,都考些什么?
唐代武举分为两种,一种是高宗时期的“制举”,专选军事将领;另一种是武则天时期开始的“贡举”,面向所有人选拔武士。虽然与文举比较,其重要性不及文举,武举出身的地位也不及文举的进士,但是也为习武之人能够入仕提供了一个跳板。那么,唐朝的武举考试,都要比试什么呢?1、射箭中国历代都很重视射箭。唐代也不例外。武制举要考“平射”,“筒射”,这两种射箭考试。射箭考试所用的靶子称为“长垛”,是一面9米直径的巨型布制靶子。靶子有五圈,中间一圈直径1.8米,第二圈直径3.6米,第三圈直径5.4米,第四圈直径7.2米,第五圈直径9米,射距约为157.5米。平射的要求是箭的弹道平直,抛物线不能太大。筒射比较特殊。所用的箭不过一尺长,合30厘米。这样的长度是不可能拉满弓的(三桂我身高1.75米,用的箭至少要80厘米)。因此要用到“筒”,即一条纵向从中间劈开的半片竹子,用绳子绑在右手手腕上,作为短箭发射时的轨道。武制...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