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古代官职县令和知县有什么区别?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119
转发:0
评论:0
古代官职县令和知县有什么区别?,从春秋战国时代起,秦国等诸侯国已经逐渐废除分封制,建立郡县,由中央直接统治,

  从春秋战国时代起,秦国等诸侯国已经逐渐废除分封制,建立郡县,由中央直接统治,而此时的县级最高长官就已经被称为“令”了,这是“县令”的起源。

  到了秦汉时期,常规情况下,一般对人口万户以上的县的长官称为“县令”,不满万户的则称为“县长”。

  到了南北朝时期,每个国家的疆域都很不稳定,人口也大量流失,每朝每国一般将县的最高长官统统称为“县令”。

  当然,在唐朝的时候,已经出现了偶尔有县里的其他官员临时代理县令职权的情况,这时候这个官员就被称为“知县事”,这是是“知县”一词的起源。

  总体来说,秦汉至隋唐,主流的称呼还是县令。

  而此时,由于中原王朝作为千年东亚文明圈的宗主,县令一次也被传播到了朝鲜、日本、越南等地,称为这些地区各国的一县之长的称谓。

  到了宋代,“县令”这一称谓开始出现变化。

  由于唐朝后期以及五代十国时期,藩镇割据极其严重,也导致了五代十国军阀混战的严重后果,宋太祖建立宋朝之后,一方面杯酒释兵权剥夺武将们的兵权,而对于如何抑制地方官员的权力也是苦思冥想。

  终于,赵匡胤从唐朝的“知县事”职位里受到启发,他索性不再正式任命地方官员,而是由中央派遣官员下去,代理地方的事务,称为“知事”,“知”谐音为“执”,也就是执掌、主持的意思,相应的,以前朝代的县令、太守、刺史等称谓也统统被相应的“知州”、“知府”、“知县”等“知”字头的名称代替。

  赵匡胤通过这个办法,逐渐废除了前朝的前朝的刺史、太守、县令等职位,从此,宋代以后在名义上就没有正式的地方官了,地方事务都是由中央派遣官员署理,“县令”和“知县”一字之差,其背后是中央集权发展的一个标志件。

  如果大家有印象的话,就会发现,那些明清时代的电视剧里,府县的最高长官都是“知”字头的称呼。

  不过元代县的主官改称县尹,明、清还是以知县为一县的正式长官,正七品,俗称“七品芝麻官”。

  知县虽然品级不高,但是在明清时期,要当上一名知县,却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很多读书人辛苦一辈子,等了一辈子,也没当上县太爷。

  在清代,一个人要坐上知县的位置,要么通过正常的科举之路,要么就走买官、举荐的他途。

  在清代,一个读书人,要一路通过童生试、乡试、会试三大关口,先后取得秀才、举人、进士的功名,这才拥有成为知县的资格。这每一关都很不容易,几乎都是百里挑一的竞争激烈。

  而如果要买官,在清末,捐个知县的价格需要4600两银子,这相当于130个家庭一年的生活开支,除非富贵人家,一般人家根本捐不起。

  但是,不管你通过科举,还是通过买官,你都是只获得了做知县的资格而已,接下来,你就得排队候选,等待“出缺”。

  清朝时期,全国有1500个知县的职位,但是每3年一次的会试会产生200多个进士,再加上6年一次的大挑考试以及不定期的恩科考试,即使在清朝前期,竞争者已经非常激烈,而到了清朝后期,买官之风流行,就把更为庞大的买官者放进了这个等待的池子里。而只有出现在职知县死亡或者去职了,才能补上一个候选官员,一个萝卜一个坑,这个等待的时间是极其漫长的。

  郑板桥44岁中进士,中二甲第八十八名,但他在京城等了一年,也没等到朝廷的分配,不得不回到家乡,5年后,他再次入京等待,刚好受到慎郡王允禧的重视,在允禧的推荐下,郑板桥才有机会去范县做知县。

  郑板桥运气还算不错,有一个叫刘黎阁的人,候补了26年,很多人候补了一辈子,也没等到上任的圣旨,有个叫王竹的人,候补了20年,好不容易等到了上任荆溪知县的圣旨,却在4天后就去世了。

  还有很多人,等了小半辈子,终于等来了官位,但却已经在漫长的等待中耗尽家财,而他们任职的地方往往相隔千山万水,为了赴任,他们不得不举债上任,上任后,为了还本付息,他们也只能从地方上搜刮民脂民膏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古代县令和知县相比哪一个官职更大呢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县令和知县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县令和知县是中国古代的两种官职,几乎没有人不知道,受到历史影视剧和古代小说的影响,很多人认为县令就是知县,它们都是一县之长。可是事实并非如此,从历史的进程来看,两者有明显的分别。那么,县令和知县到底有什么不同?两者之中,哪一个官职更大呢?一听“县”,许多人会想起郡县制,认为这个官职起始于秦朝。其实并非如此,战国末期就有许多诸侯国推行了郡县制,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郡县制才在全国推行。在郡县制的体系中,朝廷只管到郡、县一级,其长官由朝廷直接任命。但是,县以下还有“乡、亭、里”三级,其长官都由本地人推荐,朝廷并不干涉。秦汉时期,一县长官称为“县令”或者“县长”,但两者也有微小区别。一般情况下,人口达到万户以上的县,长官被称为“县令”,俸禄从六百石到千石不等;人口万户以下的县,长官被称为“县长”,俸禄从三百石到五百石不等。魏晋时...
· 古代知县和知府有什么区别哪一个的官职更大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知县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在历史题材影视里,知县和知府都是经常出现的角色。它们二者有什么区别呢?区别在于,一个是县的首长,一个是府的首长,一个正七品,一个从四品。知府和知县最明显的区别就是知府是府级政府行政长官,知县是县级政府行政长官。府出现在唐代,县则秦统一后所置。中国古代行政区划变化较大,如秦的郡县二级制,到东汉逐渐演变成州郡县三级制。明清时期,主要为省、府、县三级制(当然也有直隶州、直隶厅等)。自秦代正式确定郡县制之后,县一直都是历代王朝最基层政权。县之下的乡镇农村地区则为强宗大族,士绅所掌握。所以,县在中国历来都是中央政权派遣的流官管辖。当然,历代县的级别不等。也因为等级分为县长,知县,县令三类。实质上是一样,只是县令为皇帝钦命,知县是常县,县长是小县。古时候皇权不下县,县为行政体系的最后一级。宋代,知县既要管民政,财政,还要管司法,如果县内有驻军的,还...
· 县令和知县有区别吗?什么时候出现这个官职的?
县令和知县有区别吗?什么时候出现这个官职的?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县令是战国时期设立的官职,意为一县之长。知县则是秦朝设立的官职,早期知县和县令官职相同,都是县里的主官。据说知县一词的起源,是因为在宋朝派遣到县里当官的都被称为“知县事”,此后简称就叫知县。直到明清时期,知县正式被定位七品官,民间称七品官为“七品芝麻官”,这个大家应该都有所耳闻。下面就来介绍下县令和知县究竟有和区别,感兴趣的话就一起来看看吧。县令和知县是中国古代的两种官职,几乎没有人不知道,受到历史影视剧和古代小说的影响,很多人认为县令就是知县,它们都是一县之长。可是事实并非如此,从历史的进程来看,两者有明显的分别。那么,县令和知县到底有什么不同?两者之中,哪一个官职更大呢?一听“县”,许多人会想起郡县制,认为这个官职起始于秦朝。其实并非如此,战国末期就有许多诸侯国推行了郡县制,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郡县制...
·  古代的“县令””知县”一字之差,有什么区别吗?
相信在绝大多数朋友的认知中,古代的“县令”和“知县”都是一个意思,都是一县之长的称呼。造成这样的误解,大多是受古装影视剧的影响,影视剧中一会是称呼“知县”,一会又称呼“县令”,甚至将两者混为一谈。对于这一点,是完全不遵循历史的进程,违背了历史常识。那古代的“县令”和“知县”到底有何不同之处?下面糖糖来给大家说一说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区别。其实,若要分别出来“县令”和“知县”的不同之处,首先就要从它的历史背景下手。“县令”一词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魏、赵、韩以及秦四国将“县”划分为一个重要的行政单位。尤其是在秦国商鞅变法之后,将多乡并划为县,此时的县令是直隶于国君。直到战国末年,郡县两级制形成后,县成为了郡的下属,此后一直到了隋唐时期。不过,在这中间,也有“县令”和“县长”的微小区别。在《晋令》上记载:"县千户已上,州郡治五百已上,皆为令;不满此为长。"也就是说如果某县达到千户以上,被成为县令,而...
· 知县就是县令吗?这两者有什么区别?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清朝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受到清宫剧的影响,很多人认为县令就是知县。如果您这样想,那么就说明您存在认知上的误区。同为一县之长,知县和县令其实是古代的两种官职。下面就听小编我,向您详细道来。大多数人提到“县”这个字,首先会联想到,始于秦始皇时期的郡县制度。其实郡县制度,推行于战国末期的,各诸侯国中。到了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郡县制才被普及推广。在郡县制的官职体系中,郡和县级别的官员,是由朝廷直接任命。其下还有乡长,亭长,里长的官职存在。这些官员却是由当地人推选而出。{古代将这些官员,多称为吏}到了秦汉时期,作为一县长官的县令或是县长,才开始出现区别。当地方人口过万户以上的县,长官就会被称之为县令,其俸禄为六百石到千石不等。而县中人口在万户以下,其最高长官就会被称之为县长。这些县长的俸禄为三百石到五百石不等。随着魏晋时期,战乱的频繁发生,从而导致了人口的大...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