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南人嗜咸,北人嗜甘”是怎么回事?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292
转发:0
评论:0
“南人嗜咸,北人嗜甘”是怎么回事?,中国历史上,南北口味差异较大,有“南人嗜咸,北人嗜甘”之说。这和现在甜党、咸

  中国历史上,南北口味差异较大,有“南人嗜咸,北人嗜甘”之说。这和现在甜党、咸党的地理分布很不一样。

  1. 南人嗜咸?北人嗜甘?

  “南人嗜咸,北人嗜甘”之说在古代文人笔记中多有记载,揭示了古代社会饮食口味南咸北甜的巨大差异。

  宋代江少虞《新雕皇朝类苑》中记载:

  “宋明帝好食蜜渍鱁鮧,一食数升……大业中,吴郡贡蜜蟹二千头,蜜拥剱四瓮,又何嗣嗜糖蟹? 大底南人嗜咸,北人嗜甘,鱼蟹加糖蜜,盖便于北俗也。”

  这说的是南朝宋明帝喜食蜜渍鱁鮧,隋炀帝时吴郡进贡的螃蟹里是加糖的。据此得出的结论也就是“南人嗜咸,北人嗜甘”。

  其实,蜜蟹并非为迎合帝王“嗜甘”口味而特制的。蜜蟹的制作,主要是为了保鲜。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藏蟹法”云:

  “九月内,取母蟹(母蟹脐大圆,竟腹下,公蟹狭而长)得则着水中,勿令伤损及死者,一宿则腹中净(久则吐黄,吐黄则不好)。先煮薄糖(糖,薄饧),著活蟹于冷糖瓮中一宿。煮蓼汤,和白盐,特须极咸。待冷,瓮盛半汁,取糖中蟹内著盐蓼汁中,便死(蓼宜少着,蓼多则烂)。泥封二十日。出之,举蟹脐,着姜末,还复脐如初。内著坩瓮中,百个各一器,以前盐蓼汁浇之,令没。密封,勿令漏气,便成矣。特忌风里,风则坏而不美也。”

  糖蟹 

  在螃蟹中加糖有增加美味的作用,但更多的是利用糖的防腐功能。糖的防腐原理与盐一样,当高浓度的糖水或盐水进入食品内液后能使食品内、外部产生浓度差,从而使食品在渗透作用下脱水,形成细菌不易生长的环境,达到防腐目的。

  糖蟹(蜜蟹)也并非南方人所独有,欧阳修《新唐书》记载唐代沧州(今河北沧州)贡品中有糖蟹,江陵府贡品中也有糖蟹。可见,用糖蟹来证明“北人嗜甘”是不严谨的。

  南北朝时期,北朝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很少提及菜谱中使用糖,有力地说明在中国北部地区,糖仍非主要的调味品,如此,“北人嗜甘”的说法鲜有说服力。

  宋代施宿对“南人嗜咸,北人嗜甘”这一说法也曾提出质疑:

  “宋明帝好食蜜渍鱁鮧,然古所谓糖蟹,如何口嗜糖蟹,钟谓蟹之将糖,躁扰弥甚之类,皆谓糟蟹耳,当时语如此,沈存中以为蜜渍鱁鮧之比。又云北人嗜甘,故鱼蟹加糖蜜,皆非也。好食蜜渍鱁鮧,乃宋明帝,岂北人耶?”

  由此可见,宋明帝喜食蜜渍鱁鮧,隋炀帝喜食糖蟹并不能代表其嗜甘,更不能代表“北人嗜甘”。相反,宋代苏轼曾言“予少嗜甘,日食蜜五合,尝谓以蜜煎糖而食之可也。”又曰“吾好食姜蜜汤,甘芳滑辣,使人意快而神清。”作为南方人的苏轼,可谓嗜甘矣。

  酱方

  从《新雕皇朝类苑》、《梦溪笔谈》、《历代诗话》三段史料对比来看,关于“南人嗜咸,北人嗜甘”说法,其实均应来自同一史料,只是在成书过程中的互相援引。同时,不应忽略的是《新雕皇朝类苑》关于“南人嗜咸,北人嗜甘”说法记载中的“大底”二字。“大底”即表推测之意,可见江少虞只是推断,并无进一步考证。因此,仅凭此史料即认为我国古代饮食习俗上存在“南人嗜咸,北人嗜甘”巨大差异的说法,实难成立。

  2. 糖在烹饪中的运用

  糖在中国古代有饧、饴、餔、柘浆、石蜜、糖霜、砂糖、乳糖、蜂糖、崖糖等名称。最早的糖产生于先秦时期,由谷类制成,相当于今天的麦芽糖。大抵不早于公元前3世纪,从东南亚或印度东部,甘蔗引入中国南方。其后逐渐成为制糖主要原料。

  中国何时能自制蔗糖,这个问题学术界曾有过论战。20世纪60-80年代,吉敦谕与吴德铎展开激烈争锋,二者分别认为蔗糖的制造始于汉代与唐代,季羡林则提出“中国蔗糖的制造应始于三国魏晋南北朝到唐代之间的某一个时代”,刘士鉴在同意季文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中国在南北朝时期能自制沙糖,唐初借鉴天竺技术,使制糖工艺得到改进,糖的产量迅速提升。

  可以明确的是,自汉代以来,用麦芽糖腌制肉、鱼和贝类等食物已经很普遍。隋唐时印度人、阿拉伯人、波斯人大量来华,在异国情调的影响下,富裕阶层增加了对甜品的消费,“蜜笋”和“蜜姜”大受欢迎。但糖仍然不是中国社会的主要食品。

  13世纪中叶有两本烹调书籍提及糖的使用: 一本有16.9%的食物用了糖,另一本达25%。

  宋元时期,糖主要应用于蜜饯制作。正如上文所说,糖有防腐性,用糖腌制水果、食物,能掩盖水果酸味和过熟的味道,同时防止细菌的生长,延长容易腐烂的果物的储藏时间。

  3.《易牙遗意》中的甜食

  《易牙遗意》是一本仿古代食经之作,囊括造、脯、蔬菜、笼造、炉造、糕饼、斋食、诸汤和诸药等内容。作者韩奕是苏州府吴县人,他的父亲是名医,而韩奕也子承父业,以医为业。

  有趣的是,《易牙遗意》“脯鲊类”、“蔬菜类”记载了49 种菜肴制作方法,明确提到用盐者33种,约占67.35%,用糖者7种,仅占14. 29%,用盐进行调味的比例远远大于用糖。

  今天,以苏州为代表的吴中地区常因为菜品甜腻而被不吃甜的小伙伴吐槽。但从《易牙遗意》所载菜点制作工艺上看,在宋元时期吴地菜点中,糖在菜肴烹饪上用于调味所占比例较小。不过,糖在糕点、面饼制作上还是占有绝对统治地位的。

  《易牙遗意》“蔬菜类”之“糖蒸茄”记载:

  “每五十斤用盐一两……沙糖二斤,醋半锺,浸三宿,晒干……压扁收藏之。”

  “酿瓜”记载:

  “用盐出其水。生姜、陈皮……沙糖拌匀入瓜内,用线扎定,成个入酱缸内。”

  “糖桔”记载:

  “洞庭塘南桔一百个,宽汤煮过……皮上划开四五刀,捻去核,压干,留下所压汁,和糖二斤,盐少许,没其桔……日晒,直至卤干乃收”。又法云:“只用盐少许,以甘草末,略以汤浸其桔,取起,晾干。以火熏之。”

  “糖脆梅”记载云:“官成梅一斤……滚糖浆,候温,浸一宿漉出。再将糖浆焯过,沥干,待梅并糖浆温并浸梅在糖浆内……三五次则佳矣。”

  书中还有不少蜜饯的记载,如“蜜梅”、“糖杨梅”、“灌藕”、“甘豆糖”、“凉豆”、“玛瑙团”、“糖姜”、“糖煎冬瓜”、“蜜橙”等等,种类甚是丰富。

  在糕点制作上,甜味还是很有存在感的。“酥饼”的制作方法是用“油酥四两、蜜一两、白面一斤……蜜用二两尤好”。“风消饼”则“用糯米二升,捣极细为粉,…… 蜜半…… 与粉饼擀作春饼样薄皮”。“松糕”用“陈粳米一斗,沙糖三斤”。“生糖糕”用“粳米四升,糯米半升……蒸时用糖和粉,捏作碎块,排布粉内”。

  苏式海棠糕

  所以,《易牙遗意》“炉灶类”、“糕饵类”所记25种糕点、面食制作方法,用糖者20种,在糕点中占80%。糖在面点中使用比例大于在菜肴中调味所占的比例。

  可以说,糖虽然在中国有悠久历史,但在唐宋之前并未成为社会生活的主要食品之一,在饮食习俗上更未形成“南人嗜咸,北人嗜甘”的南北格局。随着制糖技术发展,糖产量大大提高,糖成为主要调味品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嗜极生物
嗜极生物的种类对于嗜极生物有很多种分类方法,都是根据其选择与其它生物“正常”环境不同的特性分类的。这些分类并不互相排斥。比如,在地下深处高温岩石中生活的生物既是嗜热生物,也是嗜压生物。氧气含量(最终电子受容体)营养类型温度pH值盐度渗透压(水分活度Aw,也称水活性)营养物浓度岩内生物(Endolith):生活在岩石内部的生物。石下生物(Hypolith):生活在沙漠地区或极地岩石之下的生物。压力(静水压)重力辐射真空脱水干燥极端化学环境多种极端环境新确定的嗜(-philes)极端生物类型总是在不断增加。化妆品产品的污染是罕见的,但是在发胶中发现的Microbacteriumhatanonis是一种特别的极端生物。在沥青湖彼奇湖(PitchLake)中就有微生物生活,研究表明沥青湖中的极端微生物在10到10细胞/克。最近一个具有硼耐受性的强嗜硼生物(Borophiles)细菌Bacillus...
· 嗜肺军团菌
特征描述嗜肺军团菌不抗酸,无孢子,无荚膜,类似于杆菌。不能分解明胶、糖类或是尿素,同时,不可参加酵解反应。嗜肺军团菌无色,也非自身荧光。氧化酶与过氧化氢酶测试阳性。β-内酰胺酶阳性。专性需氧,在自然界可长期存活,如在蒸馏水中可存活100天以上,污水中可存活一年,对热和一般消毒剂敏感。菌落特征为灰白色,有光泽,湿润,圆形,凸起,并有特殊臭味。革兰氏染色不明显,多用镀银法或Giemsa法染色。细胞膜结构虽然是革兰氏阴性的有机体,可是它巨大的感染力是来自于它独特的细胞外膜小叶上包含有脂多糖抗原。在细胞壁侧链上携带有这些特异性菌体抗原的基部。这些与组成糖的化学组成和排列结构有关的侧链,其成分决定了菌体抗原或O-抗原的性质,这在血清学上鉴定多种革兰氏阴型菌有很大作用。现已发现35种血清型,其中不少可再分为数种亚型。血清不仅用于血液凝集的研究,还可用于直接观察荧光标记过的组织抗体HIHI。患者体内的特...
· 公仪休嗜鱼传
【说明】这则寓言故事说,公仪休爱吃鱼,可不受鱼。公仪休不徇私受贿,这是好的,值得称赞;但他反对贪赃受贿的出发点是怕自己因受鱼而被免相,归根结底还是为了保持自己的地位。原文1、公仪休相鲁而嗜鱼,国人献鱼而不受。其弟谏曰:“嗜鱼不受,何也?”曰:“夫唯嗜鱼,故不受也。受鱼而免于相,则不能自给鱼,无鱼而不免于相,长自给于鱼。”2、公仪休相鲁而嗜鱼,一国献鱼,公仪子弗受,其弟子谏曰:“夫子嗜鱼,弗受何也?”答曰:“夫唯嗜鱼,故弗受。夫受鱼而免于相,虽嗜鱼,不能自给鱼;今毋受鱼而不免于相,则能长自给鱼。”此明于为人为己者也。3.公仪休相鲁,而嗜鱼,一国尽争买鱼而献之,公仪子不受。其弟谏曰:“夫子嗜鱼而不受者,何也?”对曰:“夫唯嗜鱼,故不受也。夫即受鱼,必有下人之色,有下人之色,将枉于法;枉于法,则免于相。免于相,虽嗜鱼,此必不能致我鱼,我又不能自给鱼。即无受鱼而不免于相,虽不受鱼,我能长自给鱼。”...
· 最变态皇帝:建齐破虏国力盛嗜酒嗜杀似魔王
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从来不缺少暴君,通常来讲暴君一般就是亡国之君,如夏桀、殷纣等。纵横五千年的编者甜心即可为大家介绍一位开国暴君,他外柔内刚,果敢能断,领兵治国堪称明君;但在国家大治后,他纵情享乐,嗜酒嗜杀,形同暴君。此人就是北齐王朝的开国皇帝高洋。高洋,字子进,529年出生,因生于晋阳,小名晋阳乐。高洋是东魏权臣高欢与娄昭君的第二个儿子。高洋幼时其貌不扬,沉默寡言,看似痴傻,经常被兄弟高澄玩弄和奚落,但其实他大智若愚,聪慧过人,明静英达,深沉有大度。当时晋阳有个和尚,人们称为阿秃师,曾给高欢的诸子算命,轮到高洋时,和尚一无所言,再三举手指天。大哥高澄嗤之以鼻,说道:“此人亦得富贵,相法亦何由可解。”但阅人无数的高欢却对高洋甚为欣赏,他曾对幕僚说:“此儿意识过吾。”网络配图高欢死后,高澄成为东魏权臣,并加紧篡位的步伐,岂料549年8月,高澄被厨奴刺死。当时事出仓促,内外震惊,20岁的高洋不动...
· 为什么说张飞的不良嗜好害了甘夫人?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小编带来的张飞有一个不良嗜好,害惨了阿斗的生母甘夫人。建兴元年五月,刘阿斗登基称帝。他派丞相诸葛亮拿着皇后的玺绶,去册封太子妃张氏为皇后。张氏能当上皇后,主要原因是她有个叫张飞的爸爸。笔者今天开始给大家回顾一下阿斗的岳父,汉桓侯张飞波澜壮阔的一生。张飞是个地主家庭出身,家中田宅广有,而且经营着肉铺的生意,干的是白刀子进红刀子出,谋财害命的干活。到了公元184年的时候,黄巾军起义爆发,天下大乱。黄巾军的兵士,大多是穷苦人出身,他们没饭吃才造反。张飞这种土豪,想活命就必须干掉黄巾军。张飞想干掉黄巾军,刘备也想干掉黄巾军,两人又都是涿郡老乡,他们为了共同的目标走到了一块。张飞、刘备哥俩加上关羽,这三个人扯起打黄巾军的大旗。从那以后,他们“寝则同榻,恩若兄弟”。哥仨一块奋斗了11年,终于得到徐州,成为雄霸一方的人物。刘备、关羽、张飞哥仨得到徐州的时候,吕布在兖州被曹操打成了丧家之犬...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