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子之之乱的详细过程是怎样的?最终结果是什么?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591
转发:0
评论:0
子之之乱的详细过程是怎样的?最终结果是什么?,子之之乱是发生在东周战国时期(公元前320年-公元前314年)燕国的一次动乱

  子之之乱是发生在东周战国时期(公元前320年-公元前314年)燕国的一次。燕国在当时列国中比较弱小。燕王哙死,子之被杀,国土被齐国、中山国攻破,几乎亡国。赵国想吞并中山国,不愿燕国就此,赵武灵王见燕国无王,于是把流亡在韩国的公子职请到赵,立为燕王,派将军乐池送回燕国,这就是燕昭王 。

  始末

  苏秦合纵结燕

  话说苏秦、张仪告别师傅鬼谷子下山,张仪独自去了魏国。苏秦回到洛阳老家,老母在堂,父亲外出经商,大哥已经死了,大嫂守寡在家,还有两个弟弟苏代、苏厉。一别数年,今日重会,举家欢喜。全家人很快为苏秦操办了婚事,然而,苏秦并没有成家立业的心情,他还是想出游列国。他开口向父母请求,变卖家财,以为资身之费。母、嫂及妻,俱力阻之,曰:"季子不治耕获,力工商,求什一之利,乃思以口舌博富贵,弃见成之业,图未获之利。他日生计无聊,岂可悔乎?"苏代、苏厉也劝说:"兄如善于游说之术,何不就说周王,在本乡亦可成名,何必远出?"苏秦被一家阻挡,乃求见周显王,说以自强之术。显王留之馆舍。左右皆素知苏秦出于农贾之家,疑其言空疏无用,不肯在显王前保举。苏秦在馆舍羁留岁余,不能讨个进身。于是发愤回家,尽破其产,得黄金百镒,制黑貂裘为衣,治车马仆从,遨游列国,访求山川地形,人民风土,尽得天下利害之详。如此数年,未有所遇。闻卫鞅封商君,甚得秦孝公之心,乃西至咸阳。而孝公已薨,商君亦死,乃求见惠文王。惠文王宣秦至殿,问曰:"先生不远千里而来敝邑,有何教诲?"苏秦奏曰:"臣闻大王求诸侯割地,意者欲安坐而并天下乎?"惠文王曰:"然。"秦曰:"大王东有关河,西有汉中,南有巴蜀,北有胡貉,此四塞之国也。沃野千里,奋击百万,以大王之贤,士民之众,臣请献谋效力,并诸侯,吞周室,称帝而一天下,易如反掌。岂有安坐而能成事者乎?"惠文王初杀商鞅,心恶游说之士,乃辞曰:"孤闻'毛羽不成,不能高飞。'先生所言,孤有志未逮,更俟数年,兵力稍足,然后议之。"苏秦乃退,复将古三王五霸攻战而得天下之术,汇成一书,凡十余万言,次日献上秦王。秦王虽然浏览,绝无用苏秦之意。再谒秦相公孙衍,衍忌其才,不为引进。苏秦留秦复岁余,黄金百镒,俱已用尽,黑貂之裘亦敝坏,计无所出。乃货其车马仆从,以为路资,担囊徒步而归。

  父母见其狼狈,辱骂之。妻方织布,见秦来,不肯下机相见。秦饿甚,向嫂求一饭,嫂辞以无柴,不肯为炊。真个儿:富贵逢人成骨肉,贫穷骨肉亦途人。试看季子貂袭敝,举目虽亲尽不亲。秦不觉堕泪,叹曰:"一身贫贱,妻不以我为夫,嫂不以我为叔,母不以我为子,皆我之罪也!"于是简书箧中,得太公《阴符》一篇,忽悟曰:"鬼谷先生曾言:'若游说失意,只须熟玩比书,自有进益。'"乃闭户探讨,务穷其趣,昼夜不息。夜倦欲睡,则引锥自刺其股,血流遍足。既于《阴符》有悟,然后将列国形势,细细揣摩,如此一年,天下大势,如在掌中。乃曰:"秦有学如此,以说人主,岂不能出其金玉锦绣,取卿相之位者乎?"遂谓其弟代厉曰:"吾学已成,取富贵如寄,弟可助吾行资,出说列国。倘有出身之日,必当相引。"复以《阴符》为弟讲解。代与厉亦有省悟,乃各出黄金,以资其行。

  秦辞父母妻嫂,欲再往秦国,思想:"当今七国之中,惟秦最强,可以辅成帝业。可奈秦王不肯收用。吾今再去,倘复如前,何面复归故里?"乃思一摈秦之策,必使列国同心协力,以孤秦势,方可自立。于是东投赵国。时赵肃侯在位,具弟公子成为相国,号奉阳君。苏秦先说奉阳君,奉阳君不喜。秦乃去赵,北游于燕,求见燕后文公,左右莫为通达。居岁余,资用已罄,饥饿于旅邱。旅邱之人哀之,贷以百钱,秦赖以济。适值燕后文公出游,秦伏谒道左。文公问其姓名,知是苏秦,喜曰:"闻先生昔年以十万言献秦王,寡人心慕之,恨未得能读先生之书。今先生幸惠教寡人,燕之幸也。"遂回车入朝,召秦入见,鞠躬请教。苏秦奏曰:"大王列在战国,地方二千里,兵甲数十万,车六百乘,骑六千匹,然比于中原,曾未及半。乃耳不闻金戈铁马之声,目不睹覆车斩将之危,安居无事,大王亦知其故乎?"燕文公曰:"寡人不知也。"秦又曰:"燕所以不被兵者,以赵为之蔽耳。大王不知结好于近赵,而反欲割地以媚远秦,不愚甚耶?"燕文公曰:"然则如何?"秦对曰:"依臣愚见,不若与赵从亲,因而结连列国,天下为一,相与协力御秦,此百世之安也。"苏秦娓娓道来,一举一动莫不声情并茂,一招一式莫不才华横溢。易王之母文公夫人一切尽收眼底,倾慕之心不觉悠然而生。燕后文公曰:"先生合纵以安燕国,寡人所愿,但恐诸侯不肯为从耳。"秦又曰:"臣虽不才,愿面见赵侯,与定从约。"燕文公大喜,资以金帛路费,高车驷马,使壮士送秦至赵。

  苏秦来到赵国时,奉阳君赵成已经死了,赵肃侯闻燕国送客来至,遂降阶而迎曰:"上客远辱,何以教我?"苏秦奏曰:"秦闻天下布衣贤士,莫不高贤君之行义,皆愿陈忠于君前,奈奉阳君妒才嫉能,是以游士裹足而不进,卷口而不言。今奉阳君捐馆舍,臣故敢献其愚忠。臣闻'保国莫如安民,安民莫如择交。'当今山东之国,惟赵为强。赵地方二千余里,带甲数十万,车千乘,骑万匹,粟支数年。秦之所最忌害者,莫如赵。然而不敢举兵伐赵者,畏韩、魏之袭其后也。故为赵南蔽者,韩、魏也。韩、魏无名山大川之险,一旦秦兵大出,蚕食二国,二国降,则祸次于赵矣。臣尝考地图,列国之地,过秦万里诸侯之兵,多秦十倍,设使六国合一,并力西向,何难破秦。今为秦谋者,以秦恐吓诸侯,必须割地求和。夫无故而割地,是自破也。破人与破于人,二者孰愈?依臣愚见,莫如约列国君臣会于洹水,交盟定誓,结为兄弟,联为唇齿。秦攻一国,则五国共救之,如有败盟背誓者,诸侯共伐之。秦虽强暴,忌敢以孤国与天下之众争胜负哉?"赵肃侯曰:"寡人年少,立国日浅,未闻至计。今上客欲纠诸侯以拒秦,寡人敢不敬从!"乃佩以相印,赐以大第。又以饰车百乘,黄金千镒,白璧百双,锦绣千匹,使为"从约长"。

  苏秦乃使人以百金往燕,偿旅邸人之百钱。正欲择日起行,历说韩、魏诸国。忽赵肃侯召苏秦入朝,有急事商议。苏秦慌忙来见肃侯。肃侯曰:"适边吏来报:'秦相国公孙衍出师攻魏,擒其大将龙贾,斩首四万五千,魏王割河北十城以求和。衍又欲移兵攻赵。'将若之何?"苏秦闻言,暗暗吃惊:"秦兵若到赵,赵君必然亦效魏求和,'合从'之计不成矣!"正是'人急计生",且答应过去。另作区处。乃故作安闲之态,拱手对曰:"臣度秦兵疲敝,未能即至赵国,万一来到,臣自有计退之。"肃侯曰:"先生且暂留敝邑,待秦兵果然不到,方可远离寡人耳。"这句话,正中苏秦之意,应诺而退。苏秦回至府第,唤门下心腹,至于密室,吩咐曰:"我今予汝千金,汝可扮作商贾,变姓名为贾舍人,前往魏邦,寻访张仪。倘相见时,须如此如此。若到赵之日,又须如此如此。汝可小心在意。"贾舍人领命,连夜望大梁(今开封)而行。张仪随贾舍人投奔苏秦,苏秦佯装怠慢实则相助,促使张仪转赴秦国。秦惠文王拜张仪为客卿,与之谋诸侯之事。及至张仪得知一切皆是苏相国安排,心中深感叹服,决心报答"季子玉成之德,遂劝秦王放弃伐赵行动。贾舍人回报苏秦,秦乃奏赵肃侯曰:"秦兵果不出矣。"于是拜辞相继到达韩国、魏国、齐国、楚国,他们都同意加盟。回到赵国后,赵肃侯封苏秦为武安君,紧接着,遣使约五国之君俱到洹水相会。燕文公先到,诸侯齐聚。苏秦建议六国君主一概称王,并捧盘请六王歃血结拜誓盟,共谋"合纵摈秦"之策。六王合封苏秦为"从约长",兼佩六国相印,金牌宝剑,总辖六国臣民。又各赐黄金百镒,良马十乘。苏秦谢恩。

  六国"合纵"会盟之后,苏秦就派人把纵约文件送给秦惠文王。惠文王大惊,相国公孙衍主张用"连横"离散其纵约。张仪则以"远交近攻"劝说秦惠文王将女儿嫁给燕后文公的太子,还将襄陵等七城还给魏国以议和,魏国则把公主许配给秦太子。第一个签署合纵盟约的赵王闻讯后,马上召见苏秦责备说:"子倡为纵约,六国和亲,相与摈秦,今未逾年,而魏燕二国皆与秦通,纵约之不足恃明矣。倘秦兵猝然加赵,尚可望二国之救乎?"苏秦惶恐道:"臣请为大王出使燕国,必有以报也。"于是苏秦告别赵王奔赴燕国。

  燕国太子娶来秦惠王的女儿后不久,燕后文王就去世了,太子哙继位,称燕易王。齐宣王田辟疆趁燕举国发丧之机,发兵夺取燕地十座城池。易王哙正一筹莫展国事烧心,忽见武安君苏秦到来,高兴异常。燕易王对苏秦说:"始先君以国听子,六国和亲。今先君尸骨未寒,而齐兵压境,取我十城,如洹水之誓何?"苏秦说:"臣请为大王使齐,奉十城以还燕。"燕易王许之。苏秦到齐,见了宣王,先拜了两拜表示祝贺,接着就仰起头来念悼辞。齐王手按铁戈向后退了几步,问道:"你这是怎么回事,先贺喜接着就念悼辞?"苏秦答道: "人之饥所以不食乌喙(音wū huì:一中植物,有大毒)者,以为虽偷充腹,而与死同患也。今燕虽弱小,强秦之少婿也。王利其十城,而深与强秦为仇。今使弱燕为雁行,而强秦制其后,以招天下之精兵,此食乌喙之类也。"齐王曰:"然则奈何?"对曰:"圣人之制事也,转祸而为福,因败而为功。故桓公负妇人而名益尊,韩献开罪而交愈固,此皆转祸而为福,因败而为功者也。王能听臣,莫如归燕之十城,卑辞以谢秦,秦知王以己之故归燕城也,秦必德王。燕无故而得十城,燕亦德王。是弃强仇而立厚交也。且夫燕、秦之俱事齐,则大王号令,天下皆从。是王以虚辞附秦,而以十城取天下也。此霸王之业矣。所谓转祸为福,因败成功者也。"齐王大说,乃归燕城。以金千斤谢其后,顿首涂中,愿为兄弟请罪于秦。苏秦不辱使命,易王遂即拜其为国相。易王之母后文王夫人,一向爱慕苏秦仪表,喜闻其辞令,倾心其才干,崇敬其爵位,钦佩其功名。自文公薨离,深感温存缺失,倍觉寒暑易节,春光短暂、人生朝露。文夫人遂使左右召苏秦入宫,一则倾诉衷肠,二则借机欢爱,卿卿我我好不痛快。臣不言王非,子不责母过。易王闻而不言,知而不语,全然听之任之,甚至更加厚待苏相国。

  此时,有人在易王面前诽谤苏秦说:"武安君,天下不信人也。王以万乘下之,尊之于廷,示天下与小人群也。" 武安君对燕易王说:"臣东周之鄙人也,见足下先君,身无咫尺之功,而先君迎臣于郊,显臣于廷。今臣为足下使,利得十城,功存危燕,足下不听臣者,人必有言臣不信,伤臣于王者。臣之不信,是足下之福也。(假)使臣信(真的)如尾生,廉如伯夷,孝如曾参,三者天下之高行,而以事足下,不可乎?"燕王曰:"可。"曰:"有此,臣亦不事足下矣。"苏秦曰:"且夫孝如曾参,义不离亲一夕宿于外,足下安得使之之齐?廉如伯夷,不取素飡(cān餐),污(污)武王之义而不臣焉,辞孤竹之君,饿而死于首阳之山。廉如此者,何肯步行数千里,而事弱燕之危主乎?信如尾生,期而不来,抱梁柱而死。信至如此,何肯扬燕、秦之威于齐,而取大功乎哉?且夫信行者,所以自为也,非所以为人也,皆自覆之术,非进取之道也。"且夫三王代兴,五霸迭盛,皆不自覆也。君以自覆为可乎?则齐不益于营丘,足下不逾楚境,不窥于边城之外。且臣有老母于周,离老母而事足下,去自覆之术,而谋进取之道,臣之趍(趋)固不与足下合者。足下(皆)[者],自覆之君也;仆者,进取之臣也,所谓以忠信得罪于君者也。"易王曰:"夫忠信,又何罪之有也?"对曰:"足下不知也。臣邻家有远为吏者,其妻私人。其夫且归,其私之者忧之。其妻曰:'公勿忧也,吾已为药酒以待之矣。'后二日,夫至。妻使妾奉巵酒进之。妾知其药酒也,进之则杀主父,言之则逐主母,乃阳僵弃酒。主父大怒而笞之。故妾一僵而弃酒,上以活主父,下以存主母也。忠至如此,然不免于笞,此以忠信得罪者也。臣之事,适不幸而有类妾之弃酒也。且臣之事足下,亢义益国,今乃得罪,臣恐天下后事足下者,莫敢自必也。且臣之说齐,曾不欺之也。使之说齐者,莫如臣之言也,虽尧、舜之智,不敢取也。"易王哙被苏秦的一席话深深打动,于是更加信任苏相国。

  燕易王哙之母文夫人多次召见苏秦,难免出现流言蜚语甚至招来恶意中伤,苏秦真的是越来越担心了,渐渐地也就不敢再去。但苏秦还是做贼心虚处处设防,于是就挖空心思谋求万全之策。他推荐子之担任国相,还与子之结为儿女亲家,又使弟弟苏代、苏厉与子之结为兄弟,想以此来降低风险以求自保。为了真正实现自保,苏秦干脆决定摆脱干系一走了之。他向易王请愿,说:"燕、齐之势,终当相并。臣愿为大王行反间于齐。"易王问:"反间如何?"苏秦回答:"臣伪为得罪于燕,而出奔齐国,齐王必重用臣。臣因败齐之政,以为燕地。"易王许之,乃收秦相印转授子之,秦遂奔齐。齐宣王重其名,以为客卿。秦因说宣王以田猎、钟鼓之乐。宣王好货,因使厚其赋敛;宣王好色,因使妙选宫女;欲俟齐乱,而使燕乘之。宣王全然不悟,相国田婴,客卿孟轲极谏,皆不听。宣王薨,子愍王即立。初年颇勤国政,娶秦女为王后,封田婴为薛公,号靖郭君,苏秦客卿,用事如故。

  魏襄王薨,子哀王立。楚怀王遣使吊丧,因征兵伐秦,哀王许之。韩宣惠王、赵武灵王、燕昭王皆乐于从兵。楚使者至齐,齐愍王集群臣问计。王左右皆曰:"秦甥舅之亲,未有仇隙,不可伐。"苏秦力主 "合纵"坚执以为可伐。而国相孟尝君则与众不同,他说:"言可伐与不可伐,皆非也。伐则结秦之仇,不伐则触五国之怒。以臣愚计,莫如发兵而缓其行,兵发则不与五国为异同,行缓则可观望为进退。"愍王以为然。即使孟尝君帅兵二万以往。孟尝君方出齐郊,遽称病延医疗治,一路耽搁不行。却说韩、赵、魏、燕四王,与楚怀王相会于函谷关外,刻期进攻。怀王虽为"从约长",那四王各将其军,不相统一。秦守将樗(chū臭椿)里疾大开关门,陈兵索战,五国互相推诿,莫敢先发。相持数日,樗里疾出奇兵,绝楚饷道,楚兵乏食,兵士皆哗。樗里疾乘机袭之,楚兵败走。于是四国皆还。孟尝君未至秦境,而五国之师已撤矣。此乃孟尝君之巧计也。孟尝君回齐,齐愍王叹曰:"几误听苏秦之计!"乃赠孟尝君黄金百斤,为食客费,益爱重之。苏秦自愧以为不及。楚怀王恐齐、秦交合,乃遣使厚结于孟尝君,与齐申盟结好,两国聘使往来不绝。

  自齐宣王田辟疆之世,苏秦专贵宠用,左右贵戚,多有护者。及愍王时,秦宠未衰。今日愍王不用苏秦之计,却依了孟尝君,果然伐秦失利。孟尝君受多金之赏,左右遂疑愍王已不喜苏秦矣,乃募壮士,怀利匕首,刺苏秦下朝。匕首入秦腹,秦以手按腹而走,诉于愍王。愍王命擒贼,贼已逸去不可得。苏秦曰:"臣死之后,愿大王斩臣之头,号令于市曰:'苏秦为燕行反间于齐,今幸诛死,有人知其阴事来告者,赏以千金。'如是,则贼可得也。"言讫,拔去匕首,血流满地而死。愍王依其言,号令苏秦之头于齐市中。须臾,有人过其头下,见赏格,自夸于人曰:"杀秦者,我也!"市吏因执之以见愍王,王令司寇以严刑鞫(jū审问)之,尽得主使之人,诛灭凡数家。史官论苏秦虽身死,犹能用计自报其仇,可为智矣!而身不免见刺,岂非反覆不忠之报乎?苏秦死后,其宾客往往泄苏秦之谋,言:"秦为燕而仕齐。"愍王始悟秦之诈,自是与燕有隙,欲使孟尝君将兵伐燕。苏代说燕王,纳质子以和齐。燕王从之,使苏厉引质子来见愍王。愍王恨苏秦不已,欲囚苏厉。苏厉呼曰:"燕王欲以国依秦,臣之兄弟陈大王之威德,以为事秦不如事齐,故使臣纳质请平。大王奈何疑死者之心,而加生者之罪乎?"愍王说,乃厚待苏厉。厉遂委质为齐大夫。苏代留仕燕国。史官有《苏秦赞》曰:"合从离横,佩印者六;晚节不终,燕齐反覆。"

  子之受禅乱政

  自苏秦离开燕国就任齐国客卿,燕国迎来了一个相对和平时期。燕易王哙感到内忧不存外患已解,便只顾荒于酒色,贪图安逸,待到年事已高,就更不肯临朝听政。相国子之身长八尺,腰大十围,肌肥肉重,面阔口方,办事利索,处置果断,深得易王哙的信任和倚重。他久执国柄位高权重,不免专横跋扈,大臣们没有不怕的。有一次子之坐在堂上撒谎说:"跑出去的是什么?是白马吗?"侍从都说没看见。有一个人跑出去追赶,回报说:"有白马。"子之通过这个伪命题来考查侍从是否真忠实。或曰"子之相燕,宜以诚以信,何以诈妄为?己正而认或不从,况教之以诈哉!宜其乱人国也。凡乱人国者,皆巧诈用智之人也。"实际上,子之看到易王哙一天天变老,遂逐渐萌生篡燕之意。苏代、苏厉与子之相厚,每对诸侯使者,扬其贤名。易王使苏代如齐,问候质子,事毕归燕。王哙问曰:"闻齐有孟尝君,天下之大贤也,齐王有此贤臣,遂可以霸天下乎?"代对曰:"不能。"哙问曰:"何故不能?代对曰:"知孟尝君之贤,而任之不专,安能成霸?"哙曰:"寡人独不得孟尝君为臣耳,何难专任哉!"苏代曰:"今相国子之,明习政事,是即燕之孟尝君也。"哙乃使子之专决国事。

  忽一日,哙问于大夫鹿毛寿曰:"古之人君多矣,何以独称尧舜?"鹿毛寿亦是子之之党,遂对曰:"尧舜所以称圣者,以尧能让天下下于舜,舜能让天于禹也。"哙曰:"然则禹何为独传于子?"鹿毛寿曰:"禹亦尝让于天下益,但使代理政事,而未尝废其太子。故禹崩之后,太子启竟夺益之天下。至今论者谓禹德衰,不及尧舜,以此之故。"燕王曰:"寡人欲以国让于子之,事可行否?"鹿毛寿曰:"王如行之,与尧舜何以异哉?"哙遂大集群臣,废掉姬平的太子地位,而禅王位于子之。子之窃喜却佯为谦逊,至于再三,然后敢受。乃郊天祭地,服衮冕,执圭,南面称王,略无惭色。哙反北面列于臣位,出就别宫居住。苏代、鹿毛寿俱拜上卿。将军市被心中不忿,乃帅本部军士,往攻子之,百姓亦多从之。两下连战十余日,死伤数万人,市被终不胜,为子之所杀,抛尸示众。鹿毛寿言于子之曰:"市被所以作乱者,以故太子平在也。"子之因欲收太子平。姬平装扮成老百姓逃往无终山避难。平之庶弟公子职,是秦惠王女儿燕易王后所生,出奔流亡韩国。燕国大乱,百官离心离德,国人无不怨愤。

  得知燕国政局动荡出乱,孟轲对齐宣王说:"现在去讨伐燕国,这正是周文王、武王伐纣那样的好时机,千万不能失掉啊。"齐国众将也对齐王说:"趁这个机会出兵攻打燕国,一定能把燕国打垮。"齐王于是派人对燕太子平说:"我听说太子主持正义,将要废私立公,整顿君臣的伦理,明确父子的地位。我的国家很小,不足以做为您的辅翼。即使这样,我们也愿意听从太子的差遣。"太子姬平应允。齐宣王遂命令大将匡章率领五都的军队,连同北方边境的士卒,足有十万,从渤海进兵,一起讨伐燕国。匡章出兵,凡五十日,兵不留行,长驱而入,直达燕都。燕人恨子之入骨,士兵不战而降,百姓箪食壶浆,城门大开以迎齐师。子之之党,见齐兵众盛,亦皆耸惧奔窜。子之自恃其勇,与鹿毛寿率兵拒战于大衢。兵士渐散,鹿毛寿战死,子之身负重伤,犹格杀百余人,力竭被擒。燕易王哙自缢于别宫。苏代奔周。接下来,匡章捣毁燕王之宗庙,掠夺燕国之重器,尽收燕府之财宝,将子之关入囚车押赴临淄。燕地三千余里,大半俱属于齐,匡章留屯燕都,以徇属邑。此周郝王元年(前314年)事也。齐宣王亲数子之之罪,凌迟处死,以其肉为醢,遍赐群臣。子之为王才一岁有余,痴心贪位,自取丧灭,岂不愚哉!

  昭王即位复国

  齐宣王田辟强向孟轲征求意见说:"有人劝我不要吞并燕王国,有人劝我吞并。不过我告诉你,以一个拥有一万辆战车的国家,攻击另一个也拥有一万辆战车的国家,只五十天工夫,就完全征服,纯靠人力是不可能的,一定出于上帝的旨意。违背上帝的旨意,就会受到惩罚,你以为如何?"孟轲回答说:"吞并它而燕国人民快乐,就吞并它。""以一个一万辆战车的国家,征服另一个一万辆战车的国家,人民夹道欢迎,并不是为了别的,只是为了拯救他们跳出水深火热。假定水更深而火更热,情形就会倒转过来,人民会向别人夹道欢呼。"齐宣王遂命大将匡章迎立太子平,但齐兵视燕为敌国,仍然烧杀掠抢无恶不作。燕国臣民虽然痛恨子之,但见国土沦丧生灵涂炭,无不怨及姬平同仇齐寇。

  此时,各国正在加速会商如何支援燕王国对抗侵略,田辟强再征询孟轲的意见说:"国际情势紧张,有些国家可能向我发动攻击,我应该如何反应?"孟轲说:"我听说过仅有七十里土地,却统一了中国的故事,商王朝一任帝(汤)子天乙,就是如此。还没有听说过一个拥有一千里的国家,却怕别人怕得要命。《书经》上有句话:'盼望君王,君王来后,我们平民就可以复苏。'现在燕王国君王虐待他们的人民,你发兵前往,人民认为你是拯救他们于水深火热之中,所以夹道欢呼,迎接仁义的军队。到了后来,仁义的军队忽然变了模样,他们的父兄、囚禁他们的子弟、破坏他们的祭坛、抢夺他们的财宝,那怎么可以?全世界本来已很畏惧齐王国强大,如今领土又扩张了两倍,而又不行仁政,你可就成了吸铁石,吸引天下所有的武器,向你集中攻击。不过,现在还来得及补救,立刻下令释放被捕的老人和儿童,停止掠夺,跟燕王国有影响力的人士接触,恢复他们的独立,为他们设立新的君王,然后光荣撤退。这样,仍有希望维持齐王国的威信。"田辟强拒绝接受这项建议。

  燕国局势混乱,但赵国想吞并中山,不愿燕国就此,于是赵武灵王把流亡在韩国的公子职请到赵国,立为燕王,派将军乐池送回燕国。而这一举动遭到了燕国太子姬平的反对。姬平随即对姬职发起进攻。在战争中初期,公子职不利。易王后力挺自己的儿子姬职为王,她向自己的父亲秦惠文王赢驷求援,请求发兵武力支援。赢驷为了支持自己的女儿和外孙子,便联合魏国的军队一起向燕国进攻。经过激烈战斗,联军终于将姬平的军队击溃,姬平被杀。赢驷成功将姬职护送到燕国境内,在有易城就任燕王,这就是燕昭王也称燕昭襄王。这一点,在1977年洛川严庄村战国墓出土的"郾王职作武业著(鐯)剑"( 专家们确认是以燕昭王的名义监制成,赠给亲信佩带的宝剑;由燕国传入秦国并随葬入墓。此剑现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和辽宁省北票市东官营子出土的"郾王职作御司马"戈等青铜铭文兵器中,已得到证实。燕国复国,秦燕结盟。后来有易城被称为燕下都。

  昭王姬职继位以后,敦隗传檄燕都,告以恢复之义,各邑已降齐者,一时皆叛齐为燕。匡章不能禁止,遂班师回齐。昭王仍修理宗庙,志复齐仇,乃卑身厚币,欲以招来贤士,谓相国郭隗曰:"之耻,孤早夜在心。若得贤士,可与共图齐事者,孤愿以身事之,惟先生为孤择其人。"郭隗曰:"古之人君,有以千金使涓人求千里之马。途遇死马,旁人皆环而叹息,涓人问其故,答曰:'此马生时,日行千里,今死,是以惜之。'涓人乃以五百金买其骨,囊负而归。君大怒曰:'此死骨何用,而废弃吾多金耶?'涓人答曰:'所以费五百金者,为千里马之骨故也。此奇事,人将竟传,必曰:"死马且得重价,况活马乎?"马今至矣。'不期年,得千里之马三匹。今王欲致天下贤士,请以隗为马骨,况贤于隗者,谁不求价而至哉?"于是昭王特为郭隗筑宫,执弟子之礼,北面听教,亲供饮食,极其恭敬。复于易水之旁,筑起高台,积黄金于台上,以奉四方贤士,名曰招贤台,亦叫黄金台。于是燕王好士,传布远近。剧辛自赵往,苏代自周往,邹衍自齐往,屈景自卫往。昭王悉拜为客卿,与谋国事。昭王在位期间,燕将秦开大破东胡、重新迁都蓟城、上将军乐毅联合五国攻齐,占领齐国七十多城(齐国疆土只剰莒、即墨二城),造就了燕国盛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乃颜之乱的过程是什么样的乃颜之乱的结果如何
经过世祖应战针对乃颜之乱,忽必烈早就有所准备和行动。曾派伯颜等人窥觇乃颜动静,掌握了叛军活动的可靠情报。同时又下诏“驰女真、水达达地弓矢之禁”,并以其“连岁饥荒,移粟赈之,仍尽免今年公赋及减所输皮布之半”,力图缓和东北土著的不满情绪,拆散其与叛军的联合。故当乃颜发难的消息传来后,忽必烈从容部署,立即筹办征讨事宜。他一方面调兵遣将,“以不鲁合罕总探马赤军三千人出征”,作为平叛的先遣队伍;另一方面,由于蒙古军与乃颜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忽必烈听取叶李、伯颜等人采用汉军的建议,驿召左丞李庭至上都,统诸卫汉军一起出征。同时,积极整顿内部,遣也先传旨谕北京等处宣慰司,凡录乃颜所部者禁其往来,以防止潜在的叛军进行活动。又派人打入敌方,派阿沙不花等游说诸王,“纳牙悦许之,于是诸王之谋皆解”,有效地瓦解了叛方的同盟。进剿乃颜在这一切就绪后,忽必烈于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五月自上都出发,其统率之军队为博罗欢...
· 火神淀之乱过程简介火神淀之乱的结果是什么样的
公元951年(天禄五年),后汉枢密使郭威兵变即位,建立后周。后汉河东节度使刘崇自立于晋阳,称北汉。刘崇使其子致书辽世宗,称侄皇帝,约辽世宗率兵南下合击后周。时值灭晋战不久,诸部厌兵,不欲南下。世宗强令出兵,自将南伐。军至归化州祥古山火神淀(今河北宣化西),祭东丹王,群臣皆醉。安瑞王子泰宁王耶律察割等乘机杀世宗于行宫,察割自立为帝,史称“火神淀之乱”。耶律屋质逃出,联合太宗子寿安王耶律璟平乱,杀察割、牒腊等。耶律璟即位,是为辽穆宗。后果继世宗继位的辽穆宗为辽代最为昏庸无道的暴君之一,在位十九年,残害人命,滥用酷刑。人民反抗不断,使辽朝陷入了动荡中衰。应历十九(969)穆宗被杀,世宗之子辽景宗耶律贤即位,但因为景宗幼年也因火神淀之乱而受到惊吓,因此体弱多病,使景宗皇后萧绰有机会走上了政治舞台。评价景宗的《大辽帝国》系列演讲中,提到:“世宗皇帝犯了三次错误:1、第一则是决定南下;2、第二是开宴会...
· 沙漠之狐行动的详细经过是怎样的?最终结果如何
1998年12月17日,第7、28轰炸机联队的B-1B开始向世人展示其强大的作战能力。这两个联队各派遣了1架B-1B(呼号为Slam01、02)从巴林的Sheikh岛空军基地起飞,攻击巴格达附件的一个目标。在此次攻击行动中同时出动两架轰炸机并不是不同寻常,只是因为B-1B机能成员经常以双机队形出动训练和作战。B-1B的攻击得到第12空中控制中队1架E-8C联合侦察瞄准攻击雷达系统飞机的帮助,这架从沙特阿拉伯苏丹王子空军基地起飞的侦察机为B-1B提供了实时的目标信息。第76航天作战中队也为B-1B提供了卫星图片以便于机组人员在攻击前进行任务计划和攻击后对轰炸行动进行毁坏评估。12月17日这一天,呼号为Slam01、02的B-1B轰炸机的机组人员在当地22时30分进入作战室,他们在作战室里进行30分钟的攻击编队组成的研究。在行动中,这两架B-1B将得到2架F-14“雄猫”战斗机、1架EA-6B...
· 汉中之战的详细过程是怎样的?
汉中之战的详细过程是怎样的?中国的历史十分悠久,一千八百年前中国曾经历了一段极为特殊的三国鼎立时期,在这一时期爆发了许多著名的战役,从而有不少优秀的人才脱颖而出,为各国领袖所重用并成为各主公的得力干将。汉中之战作为三国时期一场大规模的战役,其持续时间之久、影响范围之大举世闻名。那么汉中之战的详细过程究竟是怎样的?汉中之战的最终结局又是怎样的?汉中之战汉中之战是东汉末年,蜀国刘备和魏国曹操为了争夺汉中之地发动了一场大战。这场战役是由刘备主动发起的,最终以刘备攻取汉中为最终结局。汉中之战的发起时间为公元217年,结束时间为公元219年,整场战争的持续时间为两年左右,依据战况的不同,可以将汉中之战的整个过程分为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的持续时间为公元217年至公元218年,这个阶段为整个汉中之战的启动期,刘备派遣张飞率兵攻打下辩为整个战争开启的标志,虽然刘备率先发起了进攻,但遭到魏国将领曹休、曹洪...
· 侯景之乱的具体过程是怎样的
历史上侯景是怎么样一个人梁朝的建立者是梁武帝萧衍,他在统治前期很注重文化方面的建设,所以统治阶层的文化素养普遍较很高。梁武帝的儿子昭明太子召集文人编了一本《文选》,收罗了梁朝以前的精彩散文,在历史上有相当高的评价。可以这么说,南朝梁是历史上文化繁盛的一个朝代,曾让中原士人为之向往。不过,自从侯景入梁之后,一切繁华化如云烟。那么,历史上的侯景是怎么样一个人呢?侯景射猎图侯景是武人出身,走路也一瘸一拐,可能因此有点自卑。侯景初到南梁的时候,想和梁的士族攀上关系,就向皇帝请求娶一位王谢两家的女儿为妻。不过,梁朝一向注重门第,王谢家族自魏晋以来就是江南大族,梁武帝认为侯景出身不够好,就拒绝了这门亲事,这就在侯景的心中埋下了一刻仇恨的种子。后来,侯景带兵打到建康时,为了报复竟将王谢两家人几乎杀绝。不仅如此,他还强迫傀儡皇帝萧纲将14岁的女儿溧阳公主嫁给了他,萧纲无权无势,只好从了他。侯景性格的另一特...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