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燕侯克的“百家姓”,他们臣服了燕国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404
转发:0
评论:0
燕侯克的“百家姓”,他们臣服了燕国,据传燕侯克是召公的嫡子,当年召公受封燕国,但召公并没有到封地就任,而是派燕侯

  据传燕侯克是召公的嫡子,当年召公受封燕国,但召公并没有到封地就任,而是派燕侯克到燕地建国,周成王还把羌、马、摣、雩、驭、髟六族送给了燕侯克管理,这在克罍中有着明确记载。那么,六支部族是什么样的群体呢?他们对燕侯克到底有着什么样的影响?

  上古时代有很多民族,他们分布于不同的地区,有些相似的习俗。那时候没有成熟的农耕文明,很多部族都是过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尤其是夏商两朝,就连王族子弟也在频繁迁徙都城,基本上还处于非常原始的状态,除了平原地区,很多高山、峡谷、草原、滩涂之地都生活着不同的民族,真正的王国机制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政治统治更多依靠的是武力,依靠的是暴力控制中的,因此夏商之时,部族与部族之间的征战往往也以为目的。

  在这种格局之中,很多部族还没有真正发展起来,就消失不见,大部分连名字也没有留下来。而那些留下来的部族,则成为新王朝的臣服者。新王朝对待这些部族,往往不会将他们留在原来的地方,而是会迁徙其地,还在周围部署监控力量,以彻底的控制他们。鲁国控制了菴国旧民,晋国控制了怀姓九族,而燕国人也控制了六个民族,史载“羌,马,摣、雩、驭、髟“六族。那么,这些部族是什么样的族群呢?

  燕国

  这里的羌族显然跟后来的羌族不同,《诗经》记载:“昔有成汤,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据我们所知不止夏商,就是周人时代早期,我们今天所说的祖先们大多活跃的地方是在东部地区,就是包括黄河中游及以下和长江中游及以下的呈南北扁形的广阔范围之内,也就是说周人的所谓羌人,更多可能是来自这个区域。

  今天的所谓羌人则大多指的是四川、甘肃乃至陕西地区的一些族群,当然这也跟周人时代的中后期的发展有关,由于战争的频繁和诸侯国的互相蚕食,整个地区只剩下仅存的几个国家,其余的那些部族们则向北,或者向西逃亡,其中就有西方为羌的说法。但是有一点似乎一直没有发生变化,那就是羌人似乎都是善于牧羊的族群,因此燕侯克所控制的羌族,应该也是善于牧羊之族群,至于这个族群是否来自西方巴蜀或陕甘之地,则还有待商榷。如果他们是来自西方,则很有可能是被周人所放逐。

  至于马族,则更是稀缺。这个族群跟羌族比较起来,就更是要少见得多。甚至后人就认为马这个姓氏的起源是在战国时代,赵奢因受封为马服君,后来有崇拜者以此为姓,是为马姓渊源。可是在更早的商周之际,就有马族的存在,在燕国建立而后,即成为燕侯克管辖范围内的臣民。《周礼》中记载:司马,谓总武事也。马族既然以马为名,当然跟马有紧密关系,若非以马为图腾者,也是善于养马的族群。周人以马为战争利器,就连军事总领也是司马,可见对马之重视。因此这个马族很有可能是送给燕侯克,希望其能充分利用起来,作为训练成为驻守燕国和开疆拓土的前锋部队。燕国早期的军事战争中,马族的身影定不会少。

  部族之战

  摣族则更为小众,在古汉字词典中摣的意思是叉开双手抓东西,从这种解释来看我们没有办法分析其部族源头,但是从象形的概念上来看的话,这支民族一定不是什么文明程度很高的民族,尤其是跟特别推崇礼仪的周人比较起来,摣族人似乎要愚昧和草莽的多,那么很有可能这支部族不是生活在当时的主流地区的,多半是来自边境之地。当然,在为燕人管控而后,这支部族的名字也不再出现在史书中,就连这个汉字也几乎消失,只是后来的南方地区,摣则只是转变成了少有的方言为人们所使用,所谓楚之闲凡取物沟泥中谓之抯,可谓是小众部族。

  至于雩族,则在发展历程上更要早得多,在殷商甲骨卜辞中就曾经记载过雩族人到殷商王城参加祭祀活动,还为殷商王族奉献出很多龟甲。在上古祭祀活动中,一般都用牛胛骨或龟甲来进行占卜,而龟甲是比较少见的上乘材料,这即说明雩族人多半是殷商王朝忠诚的附庸部族。而雩族既然可以大量奉献龟甲,有一种可能是存在的,即雩族是生存在大江大河边的部族,实际上来说殷商王朝的政治覆盖尚且没有完全达到南方长江流域,因此雩族更可能是黄河流域的部族。而当周人建立燕国,让燕侯克负责管理雩族,其中最为重大的职责必然就是是对这支部族的监控。

  《 周礼》载:“则帅巫而舞雩”,史书中还有"雩,夏祭乐于赤帝,以祈甘雨也"、“大雩者何, 旱祭也”等类似的说法,这即是在说雩族多半还是一支擅长祭祀活动的族群。若非拥有一个强势和能干的国君,似乎很难控制这样的族群。驭族,若从字义上来看,大致说的就是驾驶马车的人,在《周礼》中就有对驭夫的称呼,“掌驭贰车从车使车,分公马而驾治之”,那么驭族自然也是善于养马和驯马的族群,那么驭族就更符合那种逐水草而居的部族特点,多半也是较为善战的族群。这里就比较有意思了,周成王为燕侯克所划分的部族中,大多都是擅长战争和祭祀的族群,而周人的观念中“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这对燕侯克乃至燕国都算是一种政治上的绝对支持。

  上古之世

  髟族则更能反映这种猜测,所谓髟族,就是梳着长发的族群,这个族群可能跟戎狄部族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而且很可能跟周人的生活习俗不同。在后来的数千年里,这种髟式发型就成为化外之民的代表,是往往跟中原政权对立的族群。这种观念一定是来自长期印象的累积而形成,因此燕侯克所管理的这支部族,最终到底有没有彻底的臣服于燕国,似乎是个秘案。后来的春秋战国时代,燕国长年受到戎狄部族的侵扰,就说明在燕国境内的戎狄部族已经成长为较有力量的部族,其中髟族有没有发挥作用亦未可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大燕国--燕姓的渊源
大燕国--燕姓的渊源燕姓出自姬姓。周武王姬发打败商纣得天下后,分封各路诸侯。其中有一位叫姬](音shi)的贵族被封到燕地(今河北省北部和辽宁省西部一带)为王。战国末年(公元前222年),燕国被秦国所灭。而姬]的燕王之孙将后代以国名作为姓氏,称为燕。周召公姬](前十一世纪),召公姓姬名](音「是」shiA),周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因其采邑在召(今西歧山西南),曾辅助周武王灭商,被封于燕(今河北省北部),是后来燕国的始祖。据《史记》记载,周武王灭商以后,封宗室召公于燕,在今北京及河北中、北部(周武王之灭纣,封召公于北燕)。燕国的都城在“蓟”(之初位于今北京房山区琉璃河镇东的董家林村,随后迁都北京市宣武门、和平门一带,西城区广安门、陶然亭一带。)。周的贵族和当地旧商的贵族以及当地土著建立了联合政权。最终使该地区原来的东胡民族逐渐融入华夏族。燕国建国以后与中原各地来往甚少,文化较中原落后,在春...
· 大燕国--燕姓的渊源
大燕国--燕姓的渊源燕姓出自姬姓。周武王姬发打败商纣得天下后,分封各路诸侯。其中有一位叫姬](音shi)的贵族被封到燕地(今河北省北部和辽宁省西部一带)为王。战国末年(公元前222年),燕国被秦国所灭。而姬]的燕王之孙将后代以国名作为姓氏,称为燕。周召公姬](前十一世纪),召公姓姬名](音「是」shiA),周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因其采邑在召(今西歧山西南),曾辅助周武王灭商,被封于燕(今河北省北部),是后来燕国的始祖。据《史记》记载,周武王灭商以后,封宗室召公于燕,在今北京及河北中、北部(周武王之灭纣,封召公于北燕)。燕国的都城在“蓟”(之初位于今北京房山区琉璃河镇东的董家林村,随后迁都北京市宣武门、和平门一带,西城区广安门、陶然亭一带。)。周的贵族和当地旧商的贵族以及当地土著建立了联合政权。最终使该地区原来的东胡民族逐渐融入华夏族。燕国建国以后与中原各地来往甚少,文化较中原落后,在春...
· 前燕、南燕、后燕、北燕你知道这些燕国谁先谁后吗?
现在的历史自媒体除了野史还是野史,今天开始小编给大家整理下各个朝代的开国君主和最后一位“亡国”君主,因为历史上小的王朝有很多,我们以称帝为标准,中间如果有掉下或者遗漏的,大家留言,我继续搜集资料,喜欢的可以关注。一、前燕,前燕(337年-370年)是十六国时代由鲜卑族贵族首领慕容皝所建立的政权,其国号为“燕”。其全盛时的统治地区包括冀州、兖州、青州、并州、豫州、徐州、幽州等部分。历三世三主,共三十四年。前燕以其所在地为战国时燕国旧地,故国号为“燕”。前燕1、开国皇帝,慕容皝(huang)(297年—348年10月25日),即前燕文明帝,字元真,小字万年,昌黎棘城(今辽宁义县)人,鲜卑族,西晋辽东公慕容廆第三子,十六国时期前燕的建立者。在位337年―348年12年。这位皇帝在位期间攻入高句丽都城丸都,慕容皝掘开高钊父亲高乙弗利的墓穴,用车载着尸体及其母妻和珍宝,劫掠了五万余男女百姓,焚烧掉高...
· 十六国时期,后燕和西燕哪个才是燕国正统?
五胡十六国时期是指:西晋灭亡和南北朝之间这一时期。在这一时期,南方为东晋,北方为五胡十六国。而十六国的说法则来自北魏史学家崔鸿的《十六国春秋》,崔鸿的标准是“能建邦命氏,成为战国者”。其实这一时期的割据政权远不止十六个,而这十六个国家也并不都是五胡所建。西燕(公元384年—394年),鲜卑慕容泓所建。公元370年,前秦苻坚灭前燕,徙鲜卑四万多户于长安及近畿各地,鲜卑部众因受到奴役均希望东归。慕容氏宗室关系图公元383年,淝水之战,前秦战败,前燕皇帝慕容暐弟慕容泓听说慕容垂于河北起兵反秦,遂屯兵华阴。西燕与后燕公元384年,慕容泓自称大将军﹑雍州牧﹑济北王,以兴复燕国为号召,起兵反秦。慕容泓被杀后,政局动荡,直到慕容永即位后,西燕政权才稳定下来。西燕慕容永与后燕慕容垂都是前燕的宗室,所以就有了法统之争。在公元394年,慕容垂击败并斩杀慕容永,西燕被后燕吞并。所以西燕并未算入十六国里面。严格来...
· 他是燕国谋臣,后为燕国的未来谋成一件大事
战国时期,秦由于国家改革军事实力暴走上升,成为七国之中实力最为强劲的一个国家,这时秦王冒出称帝的念头,而且想拉上齐王,这时燕国的一个人,改变了整个当时格局。秦国可以称帝,因为秦国没有朋友,就算哪个诸侯国依附于他,那也只是惧怕而已,所以它爱称帝就可以称帝,用不着顾忌。齐国就不同了,齐国与魏国、韩国、赵国关系都不错,要是突然称帝,凌驾于其他国家之上,那说不定会引来反对的声浪,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外交关系会有中断的危险。正当齐湣王迟疑不决时,这时有人来报:燕国使臣苏代求见。苏代曾是齐国的谋臣,只是如今他已投奔燕国。这次他是作为燕昭王的特使出使齐国,身负一项重要的使命。当时齐湣王正在为是否称帝而迟疑不决,听说苏代在章华东门外等候召见,他心中不禁一喜。苏代的智慧,绝非常人所能及,正好可以听听这位智者的意见。齐湣王召苏代入见。一见面,齐湣王便非常热情,开门见山地说:“嘻,好啊,您来了呀!正好秦国派魏冉前...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