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鲁隐公的“黑名单”是什么意思?里面为什么没有姬允?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448
转发:0
评论:0
鲁隐公的“黑名单”是什么意思?里面为什么没有姬允?,在鲁惠公执政期间鲁国与郑国打过一场战争,《左传》里说是“公之为公子也,与郑人

  在鲁惠公执政期间鲁国与郑国打过一场战争,《左传》里说是“公之为公子也,与郑人战于狐壤,止焉。”这场战争鲁国的主要将领中有个鲁惠公的庶长子姬息,也就是后来的鲁隐公。这位公子姬息在狐壤之战中被郑国人俘虏,“郑人囚诸尹氏,赂尹氏而祷于其主钟巫,遂与尹氏归而立其主”,鲁公子姬息显然跟郑国这位不得志的尹氏很是投契,在尹氏的帮助下从郑国逃亡出来,回到了鲁国,还把尹氏家族的图腾钟巫供奉在自己的家中。

  这件事情就为鲁隐公后来的悲剧埋下了伏笔,但在还没有成为国君的公子姬息看来是无法预料的,对于尹氏帮助自己逃离郑国的事情非常感恩,更是每年与尹氏共同参与祭祀钟巫的活动,甚至到成为鲁国国君而后这样的活动依然没有停止。姬息是鲁惠公的庶长子,按照周人礼法来说,姬息是不能够继承君位的,但似乎鲁惠公名义上的夫人不多,第一个夫人孟子早逝,陪伴孟子的滕女声子嫁给了鲁惠公,滕女的地位不高,是不能继承君位的。

  鲁惠公的第三个夫人是仲子,生下了姬允,也就是后来的鲁桓公。而这位夫人仲子的地位要高得多,本来仲子是要嫁给姬息的,结果由于仲子长得漂亮,刚到鲁国就被鲁惠公看上纳为夫人。仲子是经过各种严格的迎娶程序而来的,重要的是此时的鲁国夫人孟子已经逝世,仲子被纳为夫人就是鲁惠公的第一夫人,生下的姬允就是正统的嫡子,在礼法中来说就是有继承权的。

  如果没有姬允,姬息自然可以名正言顺的成为国君。如今有了姬允,姬息的地位就显得很是尴尬。这个时代中原地区最有话语权的不是周天子,而是郑庄公。而郑国又在持续开疆拓土,这对鲁国并不是什么好事情。鲁惠公死后朝政大臣认为姬允年幼,便同意推举姬息摄政鲁国。姬息成为摄政的第三年,天下发生了一件大事情,就是周郑易质。周天子与郑国交换人质,以缓和双方关系。周王子狐到郑国为质,郑公子忽到成周围质。

  周郑易质的劲爆新闻对姬息绝对是有刺激的,一方面姬息肯定认识到周天子衰微的现状,一方面姬息也便要稳固鲁国的国际关系。终姬息摄政的十一年间,鲁国大多时候采取的是结盟政策,而非对外战争。鲁惠公晚年时期与郑国、宋国都有过战争,而姬息摄政而后就与郑国、宋国和好,恢复了盟友关系。这种外交策略为鲁国带来了短暂的十余年和平发展的机会,因此即便姬息最后被弟弟姬允弑杀,鲁国人对姬息一定还是有所认同的,所以后来才会还有人给这位摄政者姬息取了谥号为“隐”。

  有个公子挥在结盟齐郑参与中原战争的时候,立了功劳就有点居功自傲,在鲁国朝堂上有点得意妄为。这恰恰说明姬息对朝政的控制力是不完全的,甚至是存在很多问题的。姬息作为一个公子可能还行,要作为一代国君的素质似乎还非常不够。不管是“祭钟巫”,是“观渔于棠”,还是“易天子之太山之邑祊及许田”,都明显透露出这位摄政者的不成熟。祭祀别国的图腾,以一代摄政跑到民间去观赏渔猎,没有得到天子允许私自与诸侯交换国土,这些问题都成为鲁人讥诮姬息的理由。

  但严格意义上说姬息的摄政时期内没有犯过什么大错误,只是没有处理好与弟弟姬允的关系,导致朝中的不稳定因素有机可乘。《史记》里有“有先君命。吾为允少,故摄代。今允长,吾方营菟裘之地而老焉,以授子允政”,姬息摄政的后期甚至已经准备好要还政于姬允,甚至还在边境的菟裘修筑城池以养老,可惜的是这种打算被有心之人公子挥以为借口,鼓动姬允与庶兄反目成仇,乃至最终取而代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鲁隐公跟姬允是什么关系?
鲁隐公的“黑名单”中为什么没有“姬允”,究竟是谁在偷着乐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在鲁惠公执政期间鲁国与郑国打过一场战争,《左传》里说是“公之为公子也,与郑人战于狐壤,止焉。”这场战争鲁国的主要将领中有个鲁惠公的庶长子姬息,也就是后来的鲁隐公。这位公子姬息在狐壤之战中被郑国人俘虏,“郑人囚诸尹氏,赂尹氏而祷于其主钟巫,遂与尹氏归而立其主”,鲁公子姬息显然跟郑国这位不得志的尹氏很是投契,在尹氏的帮助下从郑国逃亡出来,回到了鲁国,还把尹氏家族的图腾钟巫供奉在自己的家中。这件事情就为鲁隐公后来的悲剧埋下了伏笔,但在还没有成为国君的公子姬息看来是无法预料的,对于尹氏帮助自己逃离郑国的事情非常感恩,更是每年与尹氏共同参与祭祀钟巫的活动,甚至到成为鲁国国君而后这样的活动依然没有停止。姬息是鲁惠公的庶长子,按照周人礼法来说,姬息是不能够继承君位的,但似乎鲁惠公名义上的夫人不多,第一...
· 鲁隐公
生平公元前722年,鲁惠公死,嫡妻所生的公子轨当时还年幼,所以国人共立息姑摄政,行君事。在位十一年,隐公始终牢记自己是摄政行君事,一心等待公子轨长大,把国君的位置禅让给他。因此,当公子翚提出请求杀死公子轨时,隐公断然拒绝;结果公子翚怕消息走漏,反而先跟公子轨合作,把隐公刺杀而死,公子轨即位,是为鲁桓公。隐公行君事期间,重视政治、外交,鲁国国力较强。隐公除了到棠地观人捕鱼,被认为不合于礼法之外,处理政事、军事都还比较谨慎公正,与邻国修好,所以周围小国如滕国、薛国等国都到鲁国朝拜。与郑国、齐国等强国也结好。在位期间的卿为公子翚、无骇、公子益师、公子彄、挟、公子豫。家庭父亲:鲁惠公弗湟母亲:声子弟妹:鲁桓公允施父纪伯姬纪叔姬在位年与西历对照表在位年与西历对照表参见《史记·鲁周公世家》韩兆琦著,《新译史记读本》,台北,三民书局,2008年2月初版参考
· 封建礼制下的:鲁隐公
春秋史是以鲁国国史为基础编撰的,起始年为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这位鲁隐公却是一个命运悲催的人物,他忠于传统礼法,偶尔也会挑战传统礼法,也因此成为受害者。鲁隐公名叫息姑,周公旦八世孙,是鲁惠公与一个名叫声子的媵妾所生。息姑长大,到了娶妻生子的年龄,其父亲鲁惠公准备为他娶一个名叫仲子的宋国贵族女子。宋女仲子的美貌让鲁惠公起了色心,原本的儿媳被他纳为妾。惠公是一国之主,他的权威谁也无法取代,息姑准备迎娶的妻子瞬间变成了庶母,他只好默默忍受。息姑与宋女仲子从未谋过面,没有感情,娶不上这个,还有下一个。封建社会的女性即使地位再高,也只能是男权社会下的政治或玩物。然而,这一次奇葩婚姻却为鲁隐公的人生悲剧埋下伏笔。鲁惠公与宋女仲子生下一子名叫允。息姑的母亲声子和公子允的母亲仲子都为媵妾,论尊卑,仲子地位高一些,按照当时周王朝延续下来的传统礼法,“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公子允被立为太子...
· 鲁隐公是什么样的人?他为什么会被推上皇位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鲁隐公,一个敦厚的老实人,一个被推上皇位的,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众所周知,孔子写的《春秋》是以鲁国的旧事为依据的,所以是以鲁国的国君为时间线索记事的。孔子写的春秋记述了鲁隐公到鲁哀公的244年的历史。我们今天就来讲《春秋》中记述的第一个鲁国国君,鲁隐公。说起鲁国的历史,鲁国是一个姬姓的国家,是文王的儿子周公旦的后人。周公曾经辅佐周王朝,成王封他的儿子在曲阜为侯爵,然后周公的儿子又分封了伯禽作为商奄的人民的统治者,到少皞这个地方去,而从伯禽到鲁隐公一共经历了十三位君主。我们今天的主角鲁隐公名叫息姑,是伯禽的七世孙,在周平王四十九年即位。鲁隐公的一生,实际上是一个非常悲惨的一生。他或许是一个非常向往平静生活的人,却因为生在帝王家而被卷入了一场场的政治斗争,最终还不明不白地丧了命。鲁隐公他的母亲是他的父亲的继室,最开始也不过只是一个陪嫁的媵妾。所以,鲁隐公虽为长子,但并非嫡...
· 鲁国第十四代国君:鲁隐公的生平简介
鲁隐公,名息姑,鲁国第十四代国君,在位十一年。隐,是谥号。惠公死时太子允还年幼,于是隐公代掌国君之位,后为桓公所弑。孔子所作之《春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由于春秋以鲁国国史为基础而编,故当时的国际大事都是以鲁国纪年来记录的。鲁隐公也因为其纪年年号常被提及而出名了。鲁隐公息是周公八世孙,鲁惠公与继室声子之子。成年后,父惠公为其娶于宋。然宋女至鲁后,父亲惠公见宋女美丽,于是自纳之,宋女是为仲子。不久仲子为惠公生下公子允,就是后来的鲁桓公。息和允二人的母亲都是陪嫁的"媵",允的母亲仲子是右媵,地位仅次于嫡夫人,所以仲子地位比声子高贵。子以母贵,允虽然年幼然而地位尊贵,息虽然年长然而地位卑贱。但由于地位相似,所以息和允这种尊卑关系是的,鲁国人并不知晓。到惠公死时,息因年长而贤能,鲁国大夫们都举荐他,并要立他为国君。因为允当时太幼小,在这种情况下息如果推辞,那么就不知道允将来是否一定能被立为...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