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置顶
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唐寅的《桃花庵》是看破名利的洒脱,还是对仕途无望的感叹?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023
转发:0
评论:0
唐寅的《桃花庵》是看破名利的洒脱,还是对仕途无望的感叹?,人生如白驹过隙,大好时光转瞬即逝,排除神话传说中的人物,能活百岁者都堪称罕见

  人生如白驹过隙,大好时光转瞬即逝,排除神话传说中的人物,能活百岁者都堪称罕见,短短几十年的光阴,在某一方面达到极高的成就,即可被后世人所铭记。明代大才子唐伯虎,称得上少有的全才,诗文、书法及绘画无一不精,但他并没有影视剧中的那般幸福,一生穷困潦倒。

  或许正是因为仕途上的不顺,才激发了唐伯虎的潜能,他的代表作《桃花庵》(又被称为“桃花庵歌”),在古代诗词作品中占有一席之地。对于这首诗歌,每位读者从中领悟到的东西各不相同,它究竟是唐伯虎看破名利的洒脱,还是对仕途无望的感叹呢?

  我们把时间的齿轮,拨到明朝中期,苏州一户普通人家降生了一位男婴,父亲给他起名为唐寅,字伯虎,之所以为“寅”,或许是他出生在凌晨三四点钟,朋友通常叫他唐伯虎。跟其他小朋友一样,唐伯虎小时候也非常调皮,掏鸟窝、捉蟋蟀之事没少干,但与众不同的是,他有着超高的天赋。

  童年的时光无忧无虑,却又是那么的短暂,少年时开始有了烦恼和忧虑,在父母的谆谆教导下,唐伯虎发愤图强,把考取功名利禄当作最高追求,尽管内心并不喜欢,但为了家人的期望,为了日后的生活,他必须这么做。弘治十一年,二十八岁的唐伯虎在乡试中位列第一,轰动了整个苏州府,收获了数不尽的掌声和赞美。

  更重要的是,他拿到了会试入场券的门票,可谓是羡煞旁人,没有人能够想到,这是唐伯虎人生的顶峰,随后发生的一件事,让他从山巅带入谷底。次年春天,唐伯虎本来已经金榜题名,就等着皇帝赐予官职,却因科举舞弊案的牵连,不仅失去了做官的资格,且被彻底取消了考试资格,也就是说,以后再也没有机会踏入仕途。

  唐伯虎非常的憋屈,抱怨过上天的不公,也埋怨过皇上的昏庸,但并不能改变什么。想要借酒消愁、一醉方休,却发现醒来之后更加忧愁,毕竟生活还要继续,背着仅有的几件衣物,离开京城返回故乡。妻子得罪他的遭遇后,非但不给予安慰,反而头也不回的离他而去,唐伯虎的内心像是被掏空,体会到了人情冷暖。

  经历了连番打击,唐伯虎差点没抗住,好在他靠着过人的毅力挺了过来。从此之后,他像是变了个人,在别人看来是破罐子破摔,甚至是烂泥扶不上墙,但唐伯虎并不在乎他人的看法,按照自己的方式进行生活。没钱了就变卖字画,稍微好点便纵情山水,笔和酒成为他最好的朋友。

  转眼间六年过去了,唐伯虎看起来苍老了许多,嗜酒如命的他被看作不务正业。有一天,唐伯虎揣着一坛酒,来到了苏州城外的桃花坞,当时恰逢桃花盛开之际,几杯酒下肚,顿时诗意大发,写出了通俗易懂、名流千古的《桃花庵》。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的诗句,表达了不愿同流合污的心态;“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体现了放荡不羁的性格,至今经常被引用。唐伯虎真的看透一切,视功名如粪土了吗?答案应该是否定的。他无力改变现实,除了逼着自己适应别无选择,毋庸置疑的是,此时的唐伯虎已经超越大部分人,不会被困难和挫折所击倒。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南朝三谢之一谢脁的仕途生涯及对后世的影响
仕途生涯谢朓大约在永明元年(483),他二十岁时,便“解褐入仕”。永明前、中期,他担任一些无关紧要的小官,过着轻裘肥马,广结诗友的贵族生活。永明九年(491)春,谢朓作为随郡王萧子隆的文学(官名),随同萧子隆赴荆州,留下了不少诗篇。建武二年(495)夏日,谢朓出任宣城(今安徽宣城)太守,实现了他“凌风翰”“恣山泉”的愿望。他既舍不得放弃衮衮公服,又想远离血的现实,只得追求一种“仕隐”的境界。《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一诗中,“既欢怀禄情,复协沧州趣。嚣尘自兹隔,赏心于此过。虽无玄豹姿,终隐南山雾”。就是这种矛盾心理的显现。在宣城任上,谢朓将他的诗歌创作推向了数量和艺术的高峰。流传至今的诗歌,大多是宣城时期流传下来的。所以谢朓又被后人称为“谢宣城”。建武四年(497),谢朓被任命为齐明帝萧鸾天生残废的长子萧宝义的镇北谘议、兼南东海太守。这时萧鸾已身染沉疴,而北魏军队常渡江骚扰,南北兵刃数次相...
· 大才子唐寅的画有何特色唐寅的画值多少钱
唐寅,明四家之一,被称为出现在明朝晚期的中国画坛奇才,留下众多画作,藏于世界各地多个博物馆中,他的遗世画作价格如今始终居高不下,更是在13年拍出七千多万的天价,可见其作品的艺术价值。唐寅画作唐伯虎的画作极少有年份的标注,且画风多变几乎没有规律可循,因此很难推测创作的具体年份,也很难用年代来排列,所以用题材来划分,有山水、人物、花鸟等。唐伯虎在山水画上的艺术地位,主要在于打破了门户的规划与区分,他既师从南宋院体的画派,又吸取元代文人的画风,将二者相结合,因此其画作中不仅有南宋李唐等人的工整细腻、色彩华丽,也有宋人笔法的恢宏有力、风骨奇峭,同时加之融合来源于不同大家的构图笔墨,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特点。他的画作通常布局严谨、形象生动,山石陡峭,下笔用墨淋漓尽致。另外,他对于山河有自己内心的感知,能在作品中表达其情感。唐伯虎的人物画也极为出彩,功底深厚,人物的刻画形准神妙,他的仕女画大多有两种...
· 东方朔的仕途怎么样?是自己一手断送的
跟着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东方朔醉酒后在皇宫闹事,他的仕途前程是自己一手断送的。说起东方朔可能大家不熟悉,他在汉武帝时期担任过侍郎,太中大夫等职。然而汉武帝并没有让东方朔参与朝政,而只是把他作为近臣,让他陪自己娱乐而已,并不是真的重用东方朔。东方朔觉得这与当初他自荐为官的想法不一致,所以觉得自己怀才不遇,写了《答客难》来安慰自己。那么汉武帝为什么不重用东方朔呢?其实主要问题在东方朔自己身上,他有两方面的问题,使得汉武帝不敢重用他。历史上有很多人都是因为性格,导致在生活或者工作现问题。东方朔也不例外,他也是由于性格,使得汉武帝不敢让他参与朝政。东方朔的性格开朗,言辞诙谐幽默、思维敏捷,他经常在汉武帝面前谈笑,所以汉武帝经常让东方朔为他解闷。比如东方朔在做公车令(向皇帝传递宫外消息的官员)时,由于长期见不到汉武帝,东方朔就吓唬养马的马夫,说汉武帝觉得他们没用,要把他们杀了,吓得这些人都去向汉...
· 小论汉朝的仕途
在汉朝仕途主要有两种:察举制与皇帝征召.前者是由下往上选举官吏的制度后者是由上往下选拔官吏的制度.其他的像:"辟除","私人举荐","任子"等等都比较常见.除此之外还有一种特殊仕途.它包括:"上书求官";"纳赀"等等.特殊仕途中“上书求官”最为常见,而且也有一批相当有才华的人通过这个手段让自己的才能得以在官场上施展.首先说说上书求官。《汉书・东方朔传》记载:“四方士多上书言得失,自f鬻者以千数”可见当时上书求官已经是相当频繁的事情了。而东方朔就是一个通过上书而能在朝廷中任官的人。“上书求官”在汉武帝最为常见。求官者在书中言明自己的政治主张和对国家问题的看法几解决方法。皇帝如赞赏那么便立即予以重用。像主父偃,严安,徐乐,朱买臣等一批人都是通过上书求官而在汉武帝时期作出重要贡献的人。《汉书・东方朔传》列举的一段:“‘臣朔少失父母,长养...
· 谢晋的“晋”是东晋还是西晋?
著名导演谢晋可谓家喻户晓。可是,如果我问你:谢晋的“晋”有什么寓意?恐怕就不是每个读者都能回答得上来了。实际上,谢晋导演是东晋宰相谢安的五十三代孙。《盖东谢氏族谱》中载,谢晋“廿三世,镇方又名晋,号淝捷,民国癸亥十月十四生”。谢晋所属的盖东支,始祖为曾五公——谢安的三十世孙谢珸。《盖东谢氏续修宗谱总序》:“吾祖(曾五公)宋咸淳间自始宁迁居盖东。”谢安至谢珸,三十世,从谢珸到谢晋,是廿三世,共五十三世。1923年11月21日,谢晋出生在浙江省上虞市谢塘镇一户书香门第,原名镇方,号淝捷,后改名为谢晋。淝捷即著名的淝水之战。公元383年,东晋时期北方的前秦发兵攻打南方东晋,结果,在淝水,东晋谢安指挥军队,以少胜多大败前秦,八万将士击溃八十余万敌军,淝水之战也因而闻名于世。谢晋姓名中的“晋”字,是为了纪念他们的先祖、东晋名相谢安而起的。这就是为什么谢晋认为“东山再起”的东山不在江苏南京,而在他的故...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