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古代官员退休后,为何一定要回故乡?归故乡有着什么寓意吗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224
转发:0
评论:0
古代官员退休后,为何一定要回故乡?归故乡有着什么寓意吗,古代的官员和现在的官员不一样。现在的官员退休后,一般会一直生活在退休的城市里

  古代的官员和现在的官员不一样。现在的官员退休后,一般会一直生活在退休的城市里。而古代的官员则都会回到家乡。无论是繁华的大都市,还是在京城,最终都不会生活在那里,而是一定要回到自己的故乡去。那么,古代的官员为什么会做这样的选择呢?

  先要说明的是,古代官员的退休情况和我们现在官员是不一样的。古代官员一般没有退休年龄限制。干到身体实在支撑不住的时候,向皇帝打报告,皇帝同意了,你就可以退休。或者虽然身体很好,但已经不受皇帝待见了,也会退休。

  古代退休名叫“致仕”,不懂得这个词的人,还以为是刚当官进入仕途呢。

  (致仕还乡,图取其意)

  古代官员退休,为什么一定要回到故乡呢?我认为有以下一些原因。

  一、“叶落归根”的意识。

  所谓“树高千丈,叶落归根”。一棵树从发芽到抽枝牵蔓,无论这棵树长多高,当叶子枯黄的时候,它都是要落下来,回到它出生的泥土的。古人也一样,年轻的时候出去闯荡江湖,做官奔事业。但是老了以后,他就应该回到自己出生的家乡。

  还有,中国古代是“祖先崇拜”,是“家天下”的社会,家庭、家族这些观念十分强烈。一个人生下来后,就会进入族谱。去世以后,他的墓地应该进入家族的祖坟地,他的灵位也会放进家族的祠堂里。

  当一个官员身体不行了,需要“致仕”的时候,他其实也就面临着死亡的问题。也就是说,他去世以后,应该埋葬在哪里。当然了,肯定是在祖坟里。但是如果生活在外地,去世了,怎么把遗体运回家乡呢?古代的交通不发达,这显然是一件极困难的事情。再说了,在古人的观念里,一个人去世后,他的遗体是不能随便动的。如果住在外地,去世后才被运回故乡,显然是不合适的。

  二、“乡村贤达”的作用。

  古代官员退休以后,他不是就完全没事干了,他一般都会回到家乡,继续发挥作用。发挥什么作用呢?

  古代社会的政治机构,一般到县一级就截止了。也就是说,知县一级是最小的官员,被称为“七品芝麻官”,县以下就没有朝廷委派的官员了。(当然也有吏,但吏和官是不一样的,吏是没经过科举考试的。)

  但是古代的乡村地域面积又十分广阔,而且交通也不发达,地方上肯定会有扯皮纠纷等各种事情。这些事情要解决,靠一个县政府,显然是不行的。所以,一般都会靠“乡村贤达”。

  “乡村贤达”有落第秀才,有读过书的地主。但如果当地有退休的官员,这种退休的官员,则发挥着最重要的作用。

  退休官员作为“乡村贤达”,在处理事情的时候,他们利用的是他们的威望。因为这个威望,他们成了判断尺度。他们说什么就是什么,他们做出的决定,也没人敢不同意。正因为他们说一不二,因此有这样的退休官员在乡下,乡下因此显得非常稳定。

  三、“农耕财产”的要求。

  古代是农耕社会。农耕社会和商业社会是不一样的。商业社会里,一个人奋斗一生,挣下的财产,是有多少房有多少商铺等等。农耕社会的财产,主要就是购买了多少土地。而这些土地,当然不可能买在城里,因为城里没有土地。也不会买在异乡,因为自己的子女和家人都不在异乡,而是在家乡。

  既然一个人当官挣的财产,都在家乡,妻子儿女也都生活在家乡。因此,官员退休以后,也都是会回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古代官员退休后为什么一定要回家乡?
古代官员没有明确的退休年龄。一般情况下,身体出现了严重的状况,实在干不动了,才会向皇帝申请。皇帝同意了,你才可以退休。皇帝要是不同意,你还得继续干。可能有人会说,干不动了才退休,那不是霸占年轻人的岗位吗?其实并没有。古代官员在位置上待的时间,算起来,真正不算长。不长的原因,一是当官的时候,年纪都比较大了。古代是要经过很复杂的考试,进士及第以后,才能出来当官的。考试本来就难,真正考上,一般都老大不小,干不了几年了。二是在官位上,还常常会被皇帝贬谪。一贬谪,就得在家里赋闲一段时间,或者发配到偏远的地方去反省,反正得离开官位。三是父母去世,官员们一般都需要“丁忧”。“丁忧”的时间,一般长达三年。双亲加起来,也就是六年。在这六年的时间里,官员都只能呆在家里。所以,实际算起来,古代官员干工作的时间真的并不长。古代官员退休以后,一般都会回到自己的老家。那么,为什么古代官员退休要回老家呢?难道在工作的地...
· 揭秘:古代官员退休,为什么都要回家乡?
我们在看电视剧的时候会发现无论是哪个朝代的官员,只要他们退休都会告老还乡,那么就有人问,在官员退休后为什么一定要回故乡,留在就任的地方养老不行吗?根据这个问题,笔者给出以下四个方面的解释。第一方面,古代人的家庭观念很强,现代人孩子成年以后独自建立家庭,被称为分家,但是在古代不一样,古代是几世同堂,几十个人共同生活在一个大家庭中。因此古代人有很强的家庭观念,尤其是在外的游子,他们都渴望能够落叶归根,那么古代的官员也是一样的,他们希望在自己出生的地方慢慢的老去,因此,古代的官员退休以后,都会选择回到自己的家乡。古代人出生后便会将自己的名字写进族谱,以证明这个人是这个大家庭的一部分,在他死后他的牌位也要进祠堂,要接受子孙后代的供奉。因此,这些官员去世后坟墓也是要迁进祖坟的,如果这些官员在退休后不回老家,而是住在城市或者是就任的地方,在他们去世以后尸体也不好运输。毕竟古代的交通相当不发达,尸体在运...
· 古代官员退休后都干些啥?
古代官员有“致仕悬车”的做法,既然退休了,就安享晚年,不出来打拼了。汉元帝时的御史大夫薛广德退休,坐着皇帝赏赐的车子回到家后,就把“安车”(高级轿车)挂了起来,表示自己退隐江湖,不再出山了。这也是一种荣誉展示,那是皇帝赏赐的高级轿车啊!读中国古代历史,了解更多历史真相——古代官员退休生活历史上的官员,文化素养普遍较高,退休后,常常著述立说,传播文化。当然,也有好多退休官员依然关心政事,积极发挥“余热”。东汉桓帝延禧九年(166年),部长级高官杜密告老还乡。但他常常到地方官府里谈事情,说东道西。同乡还有个官员叫刘胜,退休后,就不问官场之事,“闭门扫轨,无所干及”。地方长官很烦杜密,就委婉地对杜密说:“现在,朝里的公卿大夫们都夸赞刘胜是个清廉高洁的人啊!”杜密一听就明白了,回答说:“刘胜是朝廷大官,受到你们地方官员的礼遇,但是,他明知是好事、好人却不表扬、推荐,听到不好的事情也一言不发。为了保...
· 中国古代官员退休后的待遇
一、夏、商、周时期官员退休后的待遇夏、商、周时期实行“世禄制”,即各级封君享受自己封地上的收入,除按规定向上一级封君交纳一定的贡赋和提供一些劳役外,其余的部分归封君享用,官位及俸禄可世袭。夏、商、周均有官员年老致仕的制度,“七十致政”即官员到七十岁即可退休。官员退休后,可到各级学校去传播知识。二、秦汉时期官员退休后的待遇秦汉实行“爵禄制度”,爵在世禄制下与官职、俸禄基本统一,到秦汉时二者分离。秦汉之爵分为军功爵和赐爵,主要依据功劳而定,赐爵面广,爵位与官职无固定联系。爵和禄各成系统,爵表示特权,禄则是供职后的待遇。秦时官阶和俸禄均以“衡”的单位“石”来表示,到汉代逐渐将官阶与俸禄分用两种方法表示,官秩(秩为官员等级标准,禄为官员的报酬)以石表示,如万石、二千石,官俸则用“量”的单位“斛”来计算,如最高秩万石月俸350斛。汉代官员俸禄差别很大,最高秩和最低秩之间相差近百倍,低级官员俸禄太低,...
· 故乡算子李
故乡算子李祭祖文赫赫吾祖,源于陇西。元朝初年,举家东移。长途跋涉,落地博邑。结草为庐,恳荒造田,早出晚归,劳作不已。春华秋实,繁衍生息。始祖李,年少志伟,天赋异禀,贤德作为。儒学经典,心悟其道,精研算学,慧眼堂奥。发明速算,不同凡响,妙珠神算,誉播四方。皇上晓喻,选贤任能,委以平章。主理财政,轻瑶薄赋,鼓励农耕。算无遗策,府库充盈;清政廉洁,甘霖兆民。帝重其术,钦赐嘉号:曰算子李。遂为村名,传至于今。二世祖兴平南将军。二世祖旺,两淮运使。三世祖温,护驾将军,均载县志。名门望族,遐迩闻名。敦宗睦族,桑梓高风。嗣后各代,尊师重学,讲求礼仪,兴嗣宗拓,七百年余。近代以来,国运不济,惨遭列强,欺侮掠抢。李氏各辈,力挺正义,效命疆场,前赴后继。今逢盛世,国家兴旺,华夏崛起,不可阻挡。民族复兴,千秋大业,吾氏后辈,更需尽力。拼搏奋斗、力拔头筹;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念祖恩泽,惠及后世,皇天厚土,念兹在兹...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