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唐慎微:字审元,成都人,北宋著名药学家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512
转发:0
评论:0
唐慎微:字审元,成都人,北宋著名药学家,唐慎微,字审元。出身于世医家庭,对经方深有研究,知名一时。元佑年间(1086

  唐慎微,字审元。出身于世医家庭,对经方深有研究,知名一时。元佑年间(1086~1094)应蜀帅李端伯之招,至成都行医,居于华阳(当时成都府东南郊),一说蜀州晋原(今四川崇庆)人,后迁居成都。遂为华阳人。唐氏虽语言朴讷,但睿智明敏,医术精湛,医德高尚。患者不分贵贱,有召必往,风雨无阻。为读书人治病从不收钱,只求以名方秘录为酬,因此学者喜与交游。每于经史诸书中得一方一药,必录而相咨。从而积累了丰富的药学资料。

  经多年收集整理,编成《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简称《证类本草》)三十一卷,目录一卷。

  《证类本草》共三十二卷,六十余万字,是我国宋以前本草学集大成之著作。问世后,历朝修刊,并数次作为国家法定本草颁布,沿用近五百年之久。

  该书使我国本草从此具备了药物学的规模。除收载药物齐全外,还记载了药物性能功效、应用方法、药物来源、栽培训养、药材鉴别、泡炙制剂等方面的知识。另外,《证类本草》中,收录了仲景以来至北宋时期如《雷公炮灸》及《唐本草》 、《食疗》等系列历代名家的方论、民间验方和自己的临证验之有效的处方,共三千余条,分别附于有关药物之下,便于医生在学习时使用。唐氏以此收载药房,开创“方药对照”研究之先河。成为后世本草学著作编写的范例。

  《证类本草》规模巨大、内容详博、药物众多、方药并举,集宋代以前中药学成就之大成,是一部研究中药学的重要历史文献。而且对后人在现代中医药健康养生领域研究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唐慎微在《证类本草》中,不仅合并了宋代掌禹锡的《嘉祐本草》和苏颂著的《图经本草》的全部内容,而且旁征博引,精细考察,采用“图文对照”形式,辑录了宋以前各家医药著作,从而为后世保存了大量的医药文献。《神农本草经》、《本经集注》、《新修本草》、《炮炙论》、《开宝本草》、《海药本草》等已散失的珍贵本草文献的主要内容,都依靠《证类本草》得以保存下来,利于后世辑复。

  《证类本草》载药1580种,其中新添药物就有476种,较前世本草大有突破。该书对药物形态、真伪、炮制和具体用法等药物知识,兼收并蓄、汇编一体,使人开卷了然。

  《证类本草》除引用《神农本草经》等历代本草医书外,还广泛搜集了古代的经史、笔记和文集等有关药物的记载,故后世已经失传和散佚的古书,也可从其引文中略窥便概。

  故王筠默在《浙江中医杂志》1980年第4期择文说:“该书摘录古代文献十分慎重认真,详实完整记录原著,从而保留下很多古书的原始面貌,使千百年后的读者在古代文献大量散失的情况下,仍可籍以了解有关原文,益觉珍贵。因此其文献学的价值远远超出其后明清时代其他本草学著作。”

  宋以前的本草,一般只是朴实地记载药物功能主治,不附处方,医生在学习和使用时还需重检方药,极为不便。而《证类本草》采录了经典医著和历代名医方论,搜集大量单方、验方,共约三千余条,分别载入有关药物项下,使学者开卷之后,能一览用途用法。在体例上也做了不少革新,如将药物理论和药物图谱汇编成一书;对古书作了许多文字修订及“续添”增补等等。

  《证类本草》重视药材道地,所记道地计有144名,较唐代孙思邈《千金翼方》所记的“其出药地凡一百三十三州”情况有所发展。慎微为四川人,故对四川道地药材记载尤为详实,如戎州(今宜宾市)产巴豆;梓州(今三台县)、龙州(今平武、江油县)产附子、川楝子、猪苓;茂州(今茂县)、眉州(今眉山县)产独活、升麻、决明子、使君子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药学家唐慎微
唐慎微,字审元,成都人,北宋著名药学家。他对发展药物学和收集民间单验方作出了非常大的贡献,开创了药物学方剂对照之先河。而且在多年广泛采集的基础上,约与公元1082年编成《经史证类备急本草》。1人物简介唐慎微,字审元。出身于世医家庭,对经方深有研究,知名一时。元佑年间(1086~1094)应蜀帅李端伯之招,至成都行医,居于华阳(当时成都府东南郊),一说蜀州晋原(今四川崇庆)人,后迁居成都。遂为华阳人。唐氏虽语言朴讷,但睿智明敏,医术精湛,医德高尚。患者不分贵贱,有召必往,风雨无阻。为读书人治病从不收钱,只求以名方秘录为酬,因此学者喜与交游。每于经史诸书中得一方一药,必录而相咨。从而积累了丰富的药学资料。经多年收集整理,编成《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简称《证类本草》)三十一卷,目录一卷。2主要经历唐慎微,生于嘉v年间(约公元1056一1063年)。元v年间(约公元1086――1093年)应蜀帅李端...
· 药学家唐慎微
唐慎微,字审元,成都人,北宋著名药学家。他对发展药物学和收集民间单验方作出了非常大的贡献,开创了药物学方剂对照之先河。而且在多年广泛采集的基础上,约与公元1082年编成《经史证类备急本草》。1人物简介唐慎微,字审元。出身于世医家庭,对经方深有研究,知名一时。元佑年间(1086~1094)应蜀帅李端伯之招,至成都行医,居于华阳(当时成都府东南郊),一说蜀州晋原(今四川崇庆)人,后迁居成都。遂为华阳人。唐氏虽语言朴讷,但睿智明敏,医术精湛,医德高尚。患者不分贵贱,有召必往,风雨无阻。为读书人治病从不收钱,只求以名方秘录为酬,因此学者喜与交游。每于经史诸书中得一方一药,必录而相咨。从而积累了丰富的药学资料。经多年收集整理,编成《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简称《证类本草》)三十一卷,目录一卷。2主要经历唐慎微,生于嘉v年间(约公元1056一1063年)。元v年间(约公元1086――1093年)应蜀帅李端...
· 北宋著名药学家唐慎微的传奇故事他是怎么写成《证类本草》的?
唐慎微是北宋时期著名的药学家,他编撰著成的《经史证类备急本草》,是药物学历史上的一个丰碑,对发展药物学和收集民间单验方作出了非常大的贡献,开创了药物学方剂对照之先河。唐慎微出生于一个医学世家,自幼开始接触药物药方,跟随长辈学习医人治病。小的时候就跟随长辈一起外出就医,在这期间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知识。等到长大之后,随着医学知识的积累和经验的不断累积,终成一代名医。他医术高明,医德高尚,治病救人不看贵贱,一律平等对待。每次有人请他问诊,不管是刮风还是下雨,他都一定前去。在当时唐慎微可以说是一个传奇人物,流传了不少的传奇故事。据说宇文虚中的父亲患了风毒之病,请了好几个大夫都不见好,宇文虚中后来想到了唐慎微,于是请了唐慎微来给自己的父亲看病。唐慎微的医术是真的好,自他接手宇文虚中的父亲之后,立刻问诊开药,不多久宇文虚中的父亲就好了。但是他这个病病根不容易斩断,于是唐慎微临走之前,又给宇文虚中留下一个...
· 北宋著名药学家唐慎微的传奇故事他是怎么写成《证类本草》的?
唐慎微是北宋时期著名的药学家,他编撰著成的《经史证类备急本草》,是药物学历史上的一个丰碑,对发展药物学和收集民间单验方作出了非常大的贡献,开创了药物学方剂对照之先河。唐慎微出生于一个医学世家,自幼开始接触药物药方,跟随长辈学习医人治病。小的时候就跟随长辈一起外出就医,在这期间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知识。等到长大之后,随着医学知识的积累和经验的不断累积,终成一代名医。他医术高明,医德高尚,治病救人不看贵贱,一律平等对待。每次有人请他问诊,不管是刮风还是下雨,他都一定前去。在当时唐慎微可以说是一个传奇人物,流传了不少的传奇故事。据说宇文虚中的父亲患了风毒之病,请了好几个大夫都不见好,宇文虚中后来想到了唐慎微,于是请了唐慎微来给自己的父亲看病。唐慎微的医术是真的好,自他接手宇文虚中的父亲之后,立刻问诊开药,不多久宇文虚中的父亲就好了。但是他这个病病根不容易斩断,于是唐慎微临走之前,又给宇文虚中留下一个...
· 唐慎微传奇
唐慎微,字审元,北宋蜀州晋原(今四川崇庆)人,生于元v年间(1086──1094)。他家世世代代以医为业,自己又精通经方,在当地很有名气。尽管如此,他仍然好学不倦,又拜李端伯为师,并因此从晋原迁到成都华阳。据当地一位很有名气的大臣宇文虚中回忆,他小的时候曾见过唐慎微。唐慎微貌不惊人,甚至可以说是丑陋。从外表来看,他举止朴拙,且不善言词,但内心却极为明敏,有着一颗善良的心。如果有人求他出诊,他决不会考虑病人的身份、地位和财富,而是有求必往,不避寒暑雨雪说到医疗技术,唐慎微在当时可算得上是一位传奇人物。据记载他治病是百不失一。宇文虚中的父亲曾患风毒之病,经唐慎微治疗后很快痊愈。但这种病不易断根,唐慎微就亲笔写了一封信交给他,并在信封上注明某年某月某日。可以开封。到了这个日子,宇文虚中父亲的风毒之病果然再次发作。按唐慎微的嘱咐,患者打开了封存已久的留书,只见上面写着三个方子:第一个方治疗风毒再作...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