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江苏巡抚”是什么级别?比“户部侍郎”高吗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199
转发:0
评论:0
“江苏巡抚”是什么级别?比“户部侍郎”高吗,江苏巡抚、户部侍郎,这两个职位在过去都是非常重要的官职。因为它们都管着朝廷的

  江苏巡抚、户部侍郎,这两个职位在过去都是非常重要的官职。因为它们都管着朝廷的钱袋子。它们最初的起源各不相同。

  户部侍郎可以追述到周代,而江苏巡抚则是在明代才设立的,清朝才正式成为省级地方军政长官。所以,为了进行更好的对比,我们把时间统一定在清朝内。

“江苏巡抚”是什么级别?比“户部侍郎”高吗

  先来说说江苏巡抚。作为江苏一省的地方军政长官,江苏巡抚跟其他省份的巡抚,略有不同。一般而言,清朝设立总督、巡抚时,都会让总督兼任驻地的巡抚职位。

  比如闽浙总督驻地福州,就会兼任福建巡抚。但是,在两江总督驻地江苏省的情况下,清朝依然单独设立江苏巡抚,只是驻守在不同城市。

“江苏巡抚”是什么级别?比“户部侍郎”高吗

  这种特殊对待,更多是因为,整个江南地区在清朝地位独特。江南地区每年给朝廷的盐粮赋税,数不胜数。国库如果没了江南赋税,恐怕就要立刻垮下半壁江山。

  所以,朝廷沿用历代修建运河水系,又花大价钱维护,让江南地区的货运航船往来如流。当然,这种航运畅通,也促使江南地区货运畅通,商贸兴荣,更加富裕起来。

“江苏巡抚”是什么级别?比“户部侍郎”高吗

  而江苏省则是江南地区中,最为富庶的地方。不过,江苏巡抚在官阶跟其他地方的巡抚并没有什么不同,都是从二品官阶。跟正二品的山东巡抚相比,官阶还稍微少了一个级别。

  不过,在职权上,江苏巡抚有很多不同。以漕运为例。清朝每年需要以漕运的方式走水路,给京城运送粮食。江苏省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站点。江苏巡抚会被朝廷委派,整理漕运事务。

“江苏巡抚”是什么级别?比“户部侍郎”高吗

  因为漕运关系到很多利益往来,非常容易产生弊端。而朝廷又要求漕运的通畅顺行。所以,委派官员整顿,就成了必然。

  两江总督因为职权原因,更偏向军事。漕运这类民政事务,就多委派江苏巡抚负责。雍正时期的尹继善、道光时期的陶澍,都曾在江苏巡抚的任职上,大力整顿漕运。

“江苏巡抚”是什么级别?比“户部侍郎”高吗

  除此之外,江苏巡抚还必须负责辖区内的自然灾害,司法刑名。林则徐任江苏巡抚时,曾多次遇到较大的灾荒。道光二年五月,苏南连续暴雨,房屋倒塌,土地淹没,无数百姓无家可归。次年夏天,江苏省又连降大雨,湖水暴涨,冲垮堤岸,粮价飞涨,民生苦不堪言。

  林则徐就推行过一系列赈灾活动。他免除关税,在江苏省引入米商,再让富人地主开仓放粮,同时向朝廷上奏,缓征或免除江苏省的赋税。这些都是江苏巡抚职权所在。只是有人做得好,有人做得差。

“江苏巡抚”是什么级别?比“户部侍郎”高吗

  跟江苏巡抚不同,户部侍郎作为京官,可以不必直接参与地方事务。但是,户部毕竟掌管全国土地、赋税、户口、俸饷及一切财政事务。他们推行的政策,又必然会影响地方事务。而户部侍郎作为从二品官阶的职位,在户部中,地位仅次于户部尚书。对户部事务,有一定影响力。

“江苏巡抚”是什么级别?比“户部侍郎”高吗

  清朝时,官员开支需要向户部报销。报销时,那些准备报销的部门,需要把款项进行统计、填写,然后送到户部,交由户部审核。户部接到后,要检查准备报销的项目是否符合规定。如果审核通过,就要写一道希望报销的奏折交给皇帝,由皇帝批阅。

  如果皇帝同意,户部就会下放批文,整个报销过程就结束了。当然,如果户部认为这个报销项目不符合规定,也可以直接驳回,让准备报销的部门重新核实。只有户部、皇帝都同意,整个报销手续才算完成。

“江苏巡抚”是什么级别?比“户部侍郎”高吗

  因为皇帝基本都会同意,所以报销过程中,户部的审核批驳就非常重要了。尤其是批驳。如果户部愿意的话,可以用各种理由,比如不符合规定、涉嫌造假账嫌疑,让他们重新报批。

  而这个程序,所有官员都要经历。无论巡抚、总督,都是如此。所以,清朝的时候,为了避免被驳回,很多花钱的部门,都会再准备一笔“部费”的活动经费,用来贿赂户部官员,方便审核通过。

“江苏巡抚”是什么级别?比“户部侍郎”高吗

  而且,像户部侍郎这样的京官,原本工资待遇是很低的。因为他们不像江苏巡抚这样的地方官,可以每年领到大笔养廉银。

  但是,户部侍郎却可以从江苏巡抚这样的地方官手中,每年拿到“炭敬”“冰敬”两笔公开的贿赂。所以,户部侍郎跟江苏巡抚虽然在官阶上相同,但这两个职位的关系,又有太多令人揣摩的地方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知州”是什么级别的官吗?比“知县”高吗?
州县是过去中国非常重要地方行政区。历来有“天下之治始于州县”的说法。作为清朝州县的长官,知县跟知州的地位尤为特殊。清朝中枢颁布政策后,都是以文书推动,通过层层叠压,把事情交到基层官吏手中,由他们做实际执行。朝廷的政策,都是靠这些低级地方官员在下面疏通贯彻。按照《清史稿.职官三》的说法,知州是“掌一州治理,属州视县”,而知县是“掌一县治理,决讼断辞,讨滑除奸、兴养立教,凡贡士、养老、祀神,靡所不综”。知县跟知州的区别,就在这里。但如果要更详细的了解这两个官职的不同,就要从整个清朝的制度中梳理分析。先来说说清朝的地方行政区划分。清朝内地的行政区划分中,有省、道、府、厅、州、县六种地方行政区。这六种地方行政区并非直接的上下级关系。如果顺序划分,可以分为省、道、府、县。厅跟州,都有直隶于省,跟隶属于府的情况。直隶州跟直隶厅,都是跟府同级。两者的区别在于,直隶州往往会设县,直隶厅一般不设县。隶属府的...
· “户部尚书”是什么级别?和“两江总督”比哪个官职更高?
在过去,户部管着朝廷的钱袋子。所以,也可以说是中枢六部中,最有钱的部门。户部掌管着全国的户口、土地田亩数量,以及其他各项收费开支。清朝时,户部收入主要来自各省关税、盐课、田赋等项目。作为户部的实际掌舵者,户部尚书的权力大小,跟户部职权,以及户部在朝局中的影响力,有直接关系。户部下,分别设立银库、缎匹颜料库三个库房。银库掌管全国财富,各省的田赋、漕赋、盐课、关税、杂赋,以及宝泉局铸造的银两,都集中在银库内。库藏的话,除了银两,还有粮食。粮食主要储存在京仓、通仓、常平仓、裕备仓和旗仓。这些都由户部尚书负责处理。在地方上,清朝户部采用分司治事情的办法。按照省区的标准,清朝在全国各地设立14处清吏司,它们掌握各省文案奏章、民赋收支奏册。同时,八旗官兵的土地、俸禄军饷,也由户部管辖。不过,这些地方上的下属部门,基本只能处理朝廷章程规定内的日常事务,没有太多决策的权力。比如山东清吏司,作为户部属司,根...
· 清朝江苏巡抚和户部侍郎相比谁的官职更大一些呢
还不知道:江苏巡抚到底的官职有多大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江苏巡抚、户部侍郎,这两个职位在过去都是非常重要的官职。因为它们都管着朝廷的钱袋子。它们最初的起源各不相同。户部侍郎可以追述到周代,而江苏巡抚则是在明代才设立的,清朝才正式成为省级地方军政长官。所以,为了进行更好的对比,我们把时间统一定在清朝内。先来说说江苏巡抚。作为江苏一省的地方军政长官,江苏巡抚跟其他省份的巡抚,略有不同。一般而言,清朝设立总督、巡抚时,都会让总督兼任驻地的巡抚职位。比如闽浙总督驻地福州,就会兼任福建巡抚。但是,在两江总督驻地江苏省的情况下,清朝依然单独设立江苏巡抚,只是驻守在不同城市。这种特殊对待,更多是因为,整个江南地区在清朝地位独特。江南地区每年给朝廷的盐粮赋税,数不胜数。国库如果没了江南赋税,恐怕就要立刻垮下半壁江山。所以,朝廷沿用历代修建运河水系,又花大价钱维护,让江南地区的...
· 户部侍郎
参见户部:户部尚书侍郎
· 同样都是清朝巡抚,山东巡抚为什么高出一个级别?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清朝的文章,欢迎阅读哦~清朝时期,巡抚主管一省军政、民政,以“巡行天下,抚军安民”而得名,属于封疆大吏。晚清名臣中,胡林翼做过湖北巡抚,左宗棠做过浙江巡抚,李鸿章做过江苏巡抚,沈葆桢做过江西巡抚,张之洞做过山西巡抚,刘铭传做过台湾巡抚。曾国藩差点做过湖北巡抚,咸丰皇帝已经将任命书发下去了,却因一念之差,将任命书收回,改任兵部侍郎。于是,曾国藩与湖北巡抚擦肩而过。按照清朝制度,巡抚的级别为从二品,与布政使属于一个级别。不过,令人不解的是,山东巡抚却是正二品,比其他巡抚高出一个级别,与总督平起平坐。这是怎么回事呢?山东巡抚级别高于其他巡抚,是从明朝时期就有了的做法。1368年,明朝设置山东布政使司,即山东省。1440年,明朝在山东布政使外,还设立了山东巡抚一职,这个职务的全称是“巡抚山东等处地方督理营田兼管河道提督军务”。山东巡抚最初与山东布政使合署办公,后来逐渐开...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