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陈修园:中国清代医学家,名念祖,字修园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332
转发:0
评论:0
陈修园:中国清代医学家,名念祖,字修园,陈修园(1753~1823),中国清代医学家。名念祖,字修园,又字良有,号慎

  陈修园(1753~1823),中国清代医学家。名念祖,字修园,又字良有,号慎修。长乐(今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人。生于乾隆十八年(1753),卒于道光三年(1823)。

  陈修园自幼一边攻读儒经,一边学医,曾拜泉州名医蔡茗庄为师学医。乾隆五十七年(1792)中举,曾任直隶省威县知县等职,在任上曾自选有效方剂救治水灾后罹患疫病的百姓。嘉庆二十四年(1819)以病告归,在长乐嵩山井山草堂讲学,培养医学生,一时学医弟子极多。

  陈修园(1753~1823),中国清代医学家。父陈廷启,号二如,早逝。祖父陈居廊,博学通医。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就读于福州鳌峰书院。苦攻经史之余,还钻研医学,专心研究古代医学经典,颇有心得。见原书文辞深奥,遂加以浅注,或编成歌诀,著《伤寒论浅注》、《长沙方歌括》传世。

  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中举。后会试不第,寄寓京师。适光禄寺卿伊朝栋患中风症,手足瘫痪,汤水不入,群医束手。念祖投以大剂而愈,声名大噪。后回长乐,任吴航书院山长。

  嘉庆三年(1798年),主讲泉州清源书院。嘉庆六年(1801年),再入京会试,不第,参加大挑,成绩甲等,以知县分发直隶保阳(今河北省保定)候补。时值盛夏,瘟疫流行,念祖用浅显韵语编成《时方歌括》,教医生按法施治,救活甚众。直隶总督熊谦得痹症,手指麻木,延及臂腕。念祖教以常服“黄芪五物汤”,并开方补肾养肝,病遂愈。其间还治愈当地妇女阴挺症。嘉庆十三年(1808年),吏部郎谢在田头项强痛,心下满,不利,服表药无汗,反而烦躁,六脉洪散。经念祖处以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再投以栀子豉汤,病不再发。

  嘉庆十七年(1812年),署磁州,改任枣强,升同知,擢代理正定知府。公务繁剧,仍撰写医书,为人治病。

  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以年老请休,在福州石井巷井上草堂讲学,培养医学人才;并曾治愈琉球国王之风症。

  在北京,碰到一个叫伊去林的人患中风证(相当高血压后脑溢血),半身不遂,昏迷不醒,十多天未进食,京城的名医都没有办法。陈修园诊断后,当即开药给病人灌服,病人不但醒了过来,还逐渐恢复了健康。这件事一举轰动京城,一时找陈修园看病的人盈门塞巷,络绎不绝。

  后来,有位大官强令陈修园做他的私人医生,陈修园不愿意,便借口有病,于乾隆癸丑(1793年)秋回家乡福建。嘉庆六年(1801年),他被任命担任直隶威县(今河北威县)知县。当时直隶各地农村妇女患阴挺(即脱垂)的人很多,直隶臬台(按察史)付廉久闻陈修园大名,见他来到直隶任职,对他尤其敬重,多次向他请教治疗此病的方法,陈修园给他讲了这种病的病因、病理,提出了一些治疗的方法。按他的方法治疗效果很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欧阳修的陵园
简要介绍:欧阳修陵园,位于河南省新郑市区西13公里辛店镇欧阳寺村。该园环境优美,北依岗阜,丘陵起伏,南临沟壑,溪流淙淙。陵园内安卧有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历史学家和金石学家,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以及其妻子和子孙。概况:欧阳修陵园又称欧阳,忠公陵园,是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历史学家、金石学家欧阳修祠堂和家庭墓群所在地。位于新郑市城西12公里的欧阳寺村。2006年5月25日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欧阳修陵园占地约万余平方米,整体布局坐北朝南,建筑为木结构仿宋风格。主要由山门、中殿、大殿、东西配殿及墓冢组成。在南北中轴线上建有外照壁、大门、内照壁、东西厢房、大殿,直通陵墓。四周建有垣墙包围。整个陵园肃穆庄重,品味很高,吸引了无数名士前来吊祭、拜谒。外照壁和内照壁外照壁高5米,长6米。大门三间,门前左右有台阶,阶旁各有一衔环石狮。内照壁与围墙同高,将庭院分为前后两部分,...
· 故居名胜-邓承修故居壶园
(壶园)位于惠州市淡水镇上拨子围。名壶园,是邓承修故居之一,总面积约420平方米,四周设有围墙。仿北京四合院作法。开东门,镶“壶园”石匾。进为大院,两边有抄手廊联通南北建筑,北面是两层楼房,南面是一座三开间的平房,正门对过(即北抄手廊)中间有一亭,造型古朴典雅。整座建筑保存了大量的艺术构件:有多种几何图案及花草纹的挂落、横披;刻有花草图案的挑檐梁、砑翱坛山似菱形的斗、栩栩如生的木狮子。封檐板纹饰丰富精细,有蝙蝠、八宝、梅兰菊竹。山墙博风灰塑花草绶带,垂背头上灰塑了鳌鱼、龙头。建筑保存基本完好。邓承修故居加紧修缮。年久失修的壶园,这回终于可以修复了。壶园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它的主人是清代“铁面御史”邓承修,告病还乡后创办了崇雅书院,为乡梓育教人才。惠阳区去年启动修缮邓承修故居,因仍有租客居住,今年方有实质性动工修复,预计年内可完成修缮。相传慈禧派人为壶园设计图纸从淡水白云五路拐入猪行东街,走...
· 复修迁潜十世祖礼和公墓园记
复修迁潜十世祖礼和公墓园记储氏礼和公系庄城二十五世,迁潜十世祖,其墓地座落在岳西县毛尖山乡板舍村蜈蚣形。因年久失修,墓园湮没。公之后裔甚众,且人才济济。二○○二年秋冬在浩川、昭映、德苴、昭送、诚礼、诚佳、文康、世泽、诚取、华峰、昭年等倡议下,集资近一万八千元。由昭年、诚足、德田、昭子等主持施工,对墓矿、拜台等全面整修。更立新石碑,碑联为:明月星光辉吉地;青山绿水护佳城。峻工以后不仅恢复了墓园原貌,且气象一新,蔚为壮观肃穆。捐款者名字刻上了功德碑。功德碑对联为:祖德绵千载;英才遍九州。复修迁潜十一世祖智鸿、智鹗公墓园记储氏智鸿公系庄城二十六世,迁潜十一世祖,其墓地座落在岳西县毛尖山乡板舍村犬形山。因年久失修,致荒冢凄凄,裔孙祭祀见此不忍。遂决意集资复修,族人捐资达两万七千余元,将坟矿、拜台、兜巾全面整修。焕然一新,蔚为壮观肃穆。并重新更新石碑,捐款人名均刻上功德碑,以昭功德。峻工后于二○○九...
· 莨纪念馆落户长清园博园
在长清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卢故城(莨)纪念馆已确定落户《第七届中国(济南长清)国际园林花卉博览会》(简称园博园)院内,具体位置是园博园齐鲁展园淄博园与临沂园之间。园博园座落在长清大学科技园中心位置,占地面积5000余亩,水面面积1500余,室外永久性建筑95个。集全国各地及部分国外的标志性历史文化建筑于一体,其历史文化底蕴非常丰富。近期长清区博物馆、文化馆、科技馆和孔子广场又先后在园博园内开工建设。园内土地全部为国有园林建设用用地,是纪念馆建设的最理想之地。2013年12月21日,世界卢氏源流研究会会长、纪念馆筹委会主任卢武植,世卢会名誉会长卢显焕、国际局长卢仁天、世卢会副会长、香港宗亲总会副理事长卢木权,安徽卢氏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卢绍生、办公室主任卢荣波和来自山东各地的世卢会理事卢效江、卢云平及卢诗泳、卢宗仁等代表来到长清园博园。在长清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长清区大学院区建设指挥部...
· 潘季驯纪念园
潘季驯纪念园潘季驯纪念园位于吴兴区东部新城西山景区(八里店镇三墩自然村),占地13860O,建筑面积550O,投资890万元,于2013年6月开始动工兴建。潘季驯纪念园是在原有潘季驯墓地原址上规划建设而成,主要建筑包括享堂、陈列馆、治水长亭、望湖轩、纪念碑亭、牌坊及木栈道等。潘季驯纪念园借助现有的地形风貌,构筑并营造了墓地保护区、入口纪念观赏区和滨水活动区三个主要活动空间,是一个纪念缅怀潘季驯,表彰他对社会、历史发展的贡献和供后人敬重与瞻仰的纪念性公园;同时又围绕水利文化主题思想建造供现代人们游览观赏的公共活动空间,发掘提升吴兴的文化内涵,成为吴兴东部新城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有影响力的人文景观。潘季驯纪念园与潘季驯的故居、潘氏祠堂、潘状元坟和藏书楼(桂花厅)遗址及墓区西北约五公里处的毗山慈云寺(原为潘氏家庙)、再往西约2公里的潘公桥(毗山和潘公桥现均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形成一道辐射湖州东部...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