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徐达攻破曲阜,令衍圣公觐见,他为何称病不去?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018
转发:0
评论:0
徐达攻破曲阜,令衍圣公觐见,他为何称病不去?,中国封建社会历朝历代可以说对孔子后裔都加官封爵。纵观中国历史,最为尊孔的有三

  中国封建社会历朝历代可以说对孔子后裔都加官封爵。纵观中国历史,最为尊孔的有三种人:一是入住中原的少数民族,如北魏的鲜卑人、女真人、蒙古人以及后来的满族人;一种就是文化水平比较高的统治者,如北魏孝文帝、唐玄宗、宋真宗、清高宗的等,一是,文化水平不高的开国皇帝,如汉高祖、明太祖等。而明太祖朱元璋却是历史上最优待孔子后裔的皇帝。

  洪武元年(1368年),徐达率军攻破了济宁城,衍圣公孔克坚因有病在身,派其子孔希学率领知县孔希举等人在城门迎接。徐达要有病在身的五十五代孙孔克坚前去南京觐见,但孔克坚称病在身让其子代为前去南京觐见。孔克坚也可能是真有病在身,也可能让其子去试探这位明朝的新皇帝对孔家的态度。他心里确实没底,因为他曾在前朝为官,并称其当时的朱元璋农民起义军为流贼,还曾信誓旦旦地对元朝皇帝说,以天子当与社稷宗庙共存亡,不可轻弃,言外之意,他们孔家也应与当今天子一样与宗庙总存亡。

  孔克坚感到如果明朝知悉自己曾经对他们的态度,自己性命不保不说,可能会连累这个延续两千多年的孔氏家族。所以,他只能称病不去觐见,一旦自己说错话,后果不堪设想。但又不能不去,不去的话,这明显是与朱元璋对着干,那也将是死路一条。于是,他派了自己的儿子前去南京觐见朱元璋,徐达的大军就在门外,谁敢违抗。徐达让孔克坚去南京觐见,当然这也是朱元璋的意思。于是,徐达的大军先护送着孔希学前去觐见。孔希学到了南京,向朱元璋说了自己的父亲因病不能前来觐见。

  朱元璋一听相当恼火,亲自写信给孔克坚:“尔祖宗垂教万世,子孙宾职王家,代有崇荣,非独今日。吾奉天命安中夏,虽起庶民,然古人而称帝者汉之高祖是也。闻尔辞疾,未知实否。若无疾称疾以慢吾国,不可也”。从朱元璋给孔克坚的诏令中,可以看出,朱元璋猜测孔克坚是在装病,故意不来,如果称病再不来觐见,那后果将自负。朱元璋已经把话说得相当委婉,并没有直接道出严重后果是什么?他为孔克坚留有余地,如果来的话,一切都好说,如果不来,那后果就由皇帝来定了。《万历十五年》曾记载过,在对奏本朱批“知道了”,其实就是不执行不责备不追究的意思。所以,皇帝的诏令有时都需要深刻领悟。

  其实朱元璋和孔克坚都有自己的小算盘。孔克坚的心思,上面已经提到,而朱元璋的小心思又是什么呢?

  朱元璋,一是认为孔克坚作为孔子的后裔,世代荣贵,身份高贵,不来觐见,是不是看不起他这位庶民起身的皇帝,这让朱元璋的自尊心怎么能受得了。二是,朱元璋知道,衍圣公来觐见自己,说明自己和至圣先师的后裔孔家的和谐关系。这一层关系又表现了自己尊崇孔圣人,信奉儒家思想,支持中国传统文化,这样才能笼络全国的文人。一切的一切都是为自己的统治而着想。

  孔克坚知道这位草民皇帝生气了,此时不管是自己有病没病,都要快马加鞭前往南京觐见。在南京的谨身殿,朱元璋接见了孔克坚。此时,朱元璋早已看不到先前生气的表情。因为他也知道与孔家闹翻了,毕竟是两败俱伤,没有任何好处。现在,政权刚刚建立,不仅需要武力征战,更需要笼络人心。所以,朱元璋与孔克坚的交谈也相当的轻松。

  上曰:“老秀才,进前来,你多少年纪也?”

  对曰:“臣五十三岁也。”

  上曰:“我看你是有福快活的人,不委付你勾当,你常常写书与你的孩儿,我看资质也温厚,是成家的人。你祖宗留下三纲五常垂宪万世的好法度,你家里不读书,不守你祖宗的法度,如何中?你老也常写书教训着,休怠惰了,于代里你家里再出一个好人也不好?”

  对曰:“臣将主上十四日戒谕备细写将去了。”

  上喜曰:“道与他,多读书,少吃酒。”

  因为先前,朱元璋已经见到过孔克坚的儿子孔希学,所以在交谈中对孔希学很认可。之后,因孔克坚有病的原因,朱元璋让孔希学承袭了衍圣公。这场衍圣公与朱元璋的心理战,最终还是有惊无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衍圣公
简表宋朝以前秦始皇时,封九世孙孔鲋为鲁国文通君,拜少傅。汉高祖十二年,封孔鲋弟孔腾为奉祀君。汉元帝时,封十三世孙孔霸为褒成君,日后下令以孔霸食邑八百户奉孔子祀,孔霸命长子孔福回曲阜奉祀。汉成帝封十四世嫡长孙孔吉为殷绍嘉侯,奉殷商天子成汤祀,为汉之二王三恪。汉平帝元始元年封十六世孙孔均为褒成侯,汉明帝封十八世孙孔损为褒亭侯,汉安帝封十九世孙孔曜为奉圣亭侯外,两汉封号仍以褒成侯为主。曹魏改号宗圣侯。晋、宋改号奉圣亭侯。北魏称崇圣侯,北齐改恭圣侯。北周时,晋封邹国公。隋朝,文帝封邹国公,炀帝改绍圣侯。唐初,封为褒圣侯,唐玄宗开元中,孔子被谥为文宣王,乃改褒圣侯为公爵,改称文宣公。衍圣公宋仁宗至和二年,因不可以祖谥而加后嗣,改孔子四十六世孙孔宗愿文宣公为衍圣公,后一度改为奉圣公,但最终改回衍圣公,之后历代相沿不改。宋高宗南渡,衍圣公孔端友随其播迁,居浙江衢州,是为孔氏南宗。北方则立孔端友弟孔端操为...
· 朱元璋为何要羞辱宋濂和"衍圣公"?
在千百年来一直号称以孔子思想为道统的古代,朱元璋逼迫病中的衍圣公来向他这个新主朝贺,是对斯文的严重侮辱。孔子早就说过,治国的理想境界是“近者悦,远者来”,哪有以暴力作后盾,逼别人来的呢?朱元璋为什么要这么做?网络配图读中国历史,当代人常会奇怪,君王淫威之下的人们肯定是极度缺乏尊严,天天垂头丧气的,特别是在自尊方面比较敏感的文人,但事实是,旧时代的士子们似乎并不觉得自己活得有多么窝囊,哪怕直接面对高高在上的君王,自认为该争的也还是要争个不亦乐乎,甚至常常至死方休。为什么会有这样一种奇怪的现象?那是因为,中国的读书人死扭着“一根筋”。这根“筋”就是:他们倔强地认为,“治统”在皇帝那儿,但“道统”却在自己手里。宋濂是公认的大儒,又是明王朝的开国功臣,有明一代的典章制度都是经由宋濂之手建立的。朱元璋找人给自己的儿子当老师,首选仍然是宋濂。但从实际考察,明太祖是并不怎么尊敬这位“宋先生”的。宋濂在子...
· 曲阜谒圣·外一首
【小序】余向有志于儒学与我中华文化。西历二零零三年十月一日余赴京,后经天津、济南,辗转至孔子故里——东方圣城曲阜。在曲阜居一日余,拜谒了三孔(孔庙、孔府、孔林)、颜回庙、周公庙等。瞻仰古木参天、碑石林立、古老庄重而恢弘的庙宇,追思春秋儒学,缅怀先师遗风,澡身浴德,诚惶诚恐,乃作诗三首以纪之。
· 洪武帝朱元璋为何要羞辱宋濂和“衍圣公”
读中国历史,当代人常会奇怪,君王淫威之下的人们肯定是极度缺乏尊严,天天垂头丧气的,特别是在自尊方面比较敏感的文人,但事实是,旧时代的士子们似乎并不觉得自己活得有多么窝囊,哪怕直接面对高高在上的君王,自认为该争的也还是要争个不亦乐乎,甚至常常至死方休。为什么会有这样一种奇怪的现象?那是因为,中国的读书人死扭着“一根筋”。这根“筋”就是:他们倔强地认为,“治统”在皇帝那儿,但“道统”却在自己手里。网络配图宋濂是公认的大儒,又是明王朝的开国功臣,有明一代的典章制度都是经由宋濂之手建立的。朱元璋找人给自己的儿子当老师,首选仍然是宋濂。但从实际考察,明太祖是并不怎么尊敬这位“宋先生”的。宋濂在子虚乌有的胡惟庸谋反案中,如果不是马皇后力保,就差点受牵连掉了脑袋,这且不说,我们只要看看朱元璋对宋濂的评价就清楚了。《明史》中记载,朱元璋召见一个叫桂彦良的儒生,当面夸奖他说:“江南大儒,惟卿一人”,桂彦良颇...
· 山东省-济宁-曲阜孔令贻
孔令贻(1872—1919)字孙,号燕庭。孔子七十六代嫡孙,袭封衍圣公。曲阜县(今曲阜市)人。4岁丧父。1877年(光绪三年)5岁接任世袭衍圣公,就读于家学。1888年(光绪十四年),受“陛见”,赐御书“斯文在兹”匾额及“福”、“寿”二字,赏《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朱子全书》各1部以及绢笺、笔墨、文绮等。在京期间与吏部右侍郎孙毓汶之女结婚。1889年(光绪十五年),奉谕为翰林院侍讲,正式主持衍圣公府府务。1892年(光绪十八年),署理四氏学堂学务。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西方传教士欲在曲阜古泮池兴建教堂,他与知县及地方士绅协力,在古泮池北岸建起“文昌祠”以抵制传教士。1904年(光绪三十年),津浦铁路线路勘测中,欲由歇马亭经孔林西直达邹县,他以“破坏圣脉”、“震动圣墓”为由,奏请朝廷批准,使铁路线改道兖州。同年,被山东巡抚保荐为曲阜官立四氏师范学堂总理,他“亲身在堂,督率教习”,还将衍圣...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