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朱震亨:字彦修,元代著名医学家,学者遂尊之为“丹溪翁”或“丹溪先生”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897
转发:0
评论:0
朱震亨:字彦修,元代著名医学家,学者遂尊之为“丹溪翁”或“丹溪先生”,朱震亨(1281~1358年),字彦修,元代著名医学家,婺州义乌(今浙江金华

  朱震亨(1281~1358年),字彦修,元代著名医学家,婺州义乌(今浙江金华义乌)人,因其故居有条美丽的小溪,名“丹溪”,学者遂尊之为“丹溪翁”或“丹溪先生”。

  朱震亨医术高明,临证治疗效如桴鼓,多有服药即愈不必复诊之例,故时人又誉之为“朱一贴”、“朱半仙”。他先习儒学,后改医道,在研习《素问》、《难经》等经典著作的基础上,访求名医,受业于刘完素的再传第子罗知悌,成为融诸家之长为一体的一代名医。朱震亨以为三家所论,于泻火、攻邪、补中益气诸法之外,尚嫌未备滋阴大法。力倡“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之说,创阴虚相火病机学说,申明人体阴气、元精之重要,被后世称为“滋阴派”的创始人。与刘完素、张从正、李东垣并列为“金元四大家”,在中国医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弟子众多,方书广传,是元代最著名的医学家。

  著有《格致余论》、《局方发挥》、《丹溪心法》、《金匮钩玄》、《素问纠略》、《本草衍义补遗》、《伤寒论辨》、《外科精要发挥》等。

  从儒转医

  因他出生的赤岸镇有一条溪流名叫丹溪,所以学者多尊称朱震亨为“丹溪翁”或“丹溪先生” 。 朱震亨自幼聪明,年长者对他都很器重,但他年

  稍长后却弃而不学,变得崇尚侠气,争强好胜,若乡中望族仗势欺侮,“必风怒电激求直于有司,上下摇手相戒,莫或轻犯”。他36岁时,闻有朱熹四传弟子许谦居于东阳八华山中,“学者翕然从之,寻开门讲学,远而幽、冀、齐、鲁,近而荆、扬、吴、越,皆不惮百舍来受业。及门之士,著录者千余人”。不禁叹道:“丈夫所学,不务闻道,而唯侠是尚,不亦惑乎?”于是抠衣往事,就学于许公门下。听其所讲“天命人心之秘,内圣外王之微”,方悔恨昔日之“沉冥颠沛”,不由汗如雨下。自此茅塞顿开,日有所悟。如此数年之后,学业渐成,一日地方官设宴招待应举之士,朱震亨应试书经,但偶遇算命先生,先后两卦均言不利。朱震亨竟以为天命,遂绝仕进之念,以为“苟推一家之政,以达于乡党州闾,宁非仕乎?”于是乃就祖宗所建“适意亭”遗址上,造祠堂若干间,于其中“考诸子家礼而损益其仪文”。又在祠堂之南复建“适意亭”,使同族子弟就学其中。

  常为百姓

  朱震亨常为百姓挺身向前,凡遇“苛敛之至,先生即以身前,辞气恳款,上官多听,为之损裁”。此外,他还积极组织大家一起兴修水利,为民谋福。当地有个“蜀墅塘,周围凡三千六百步”,能灌溉农田六千多亩,但因堤坏水竭,屡致旱灾。在朱震亨的带领下,大家协力修筑堤防,并开凿了三条渠道,根据水量而舒洩之,使百姓均得受益。

  从医原因

  导致朱震亨从儒转医,有几方面的原因。首先是他素怀惠民之心,“吾既穷而在下,泽不能致运。其可远者,非医将安务乎?”另一方面,在他30多岁时,母亲有疾,诸医束手,亦使其有志于医。遂取古代经典医籍细细观之,三年而有所得。又过了两载,竟然自己处方抓药,治愈了老母的旧疾。又因其师许谦本不以名利为务,教授学生“随其材分”而定,“咸有所得” 。又说:“吾卧病久,非精于医者不能以起之。子聪明异常人,其肯游艺于医乎?”此言正中朱震亨下怀,于是尽焚以往所习举子业,一心致力于医。

  昼夜研习

  当时盛行陈师文、裴宗元在宋大观年间制定的《和剂局方》(共297方)。朱氏昼夜研习,知其不足所在,但乡间无良师可从,于是治装出游,访求名师,“但闻某处有某治医,便往拜而问之”。他渡过浙江,走吴中、出宛陵、抵南徐、达建业。后又到定城,始得刘完素的《原病式》和李东垣方稿。但始终未遇到理想的老师。直到泰定二年(1325年),才在武林听说有名罗知悌者,为“宋理宗朝寺人,业精于医,得尽刘完素之再传,而旁通张从正、李杲二家之说”,但性格狭隘,自恃医技高明,很难接近。朱震亨几次往返登门拜谒,均未得亲见,趑趄三月之余。但他心诚意真,求之愈甚,每日拱手立于门前,置风雨于不顾。有人对罗先生祥加介绍 朱震亨的为人与名声后,始获相见。谁知却一见如故。罗知悌对朱震亨说:学医之要,必本于《素问》、《难经》,而湿热相火为病最多,人罕有知其秘者。兼之长沙之书,祥于外感;东恒之书,重在内伤,必两尽之,治疾方无所憾。区区陈、裴之学,泥之必杀人。闻此,朱氏向日之疑尽皆冰释。罗先生时已年过古稀,卧于床上,并不亲自诊视,只是让弟子察脉观色,但听回禀便处方药。随其学习一年之余后,朱震亨医技大进,尽得诸家学说之妙旨。回到家乡,乡间诸医“始皆大惊”,不知他在外边学了多大本事,但看其处方用药,又嘲笑不已,以为不伦不类。但朱震亨正是用这种被众医斥之为离经叛道的方法治愈了许谦的痼疾。四方求治者、求学者盈门不绝。朱震亨总是有求必应,不避风雨,致使贴身仆人均难受其苦,怨声不绝。

  整理心得

  朱震亨晚年整理自己的行医经验与心得,写成许多著作。临终前没有其他嘱咐,只将随他学医的侄儿叫到面前诲之曰:“医学亦难矣,汝谨识之。”言讫,端坐而逝。

  朱震亨通过多年临床实践,朱氏自创新说,自成一家之言,创立了有名的“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及“相火论”学说,并于杂病提出了以气、血、痰、郁的辨证治疗方法,于医学理论的发挥及杂病的治疗作出了贡献,被誉为“金元四大家”之一。著有《格致余论》、《局方发挥》、《金匮钩玄》、《本草衍义补遗》等。此外,流传有关丹溪之书亦很多,其中以《丹溪心法》、《丹溪心法附余》最有代表性,但均非丹溪本人所著,系后人将朱氏临床经验整理而成。

  后人敬仰

  朱震亨的坟墓在赤岸镇东行四公里的东朱村,面对八面青山。其坟曾几经修葺,至今香火不绝,表达了后人的深切怀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金元四大医家之元代名医朱丹溪
朱丹溪(1281--1358),名震亨,字彦修,义乌(今浙江义乌市)赤岸人。他所居的赤岸村,原名蒲墟村,南朝时改名赤岸村,继而又改为丹溪村。所以人们尊称他为“丹溪先生”或“丹溪翁”。朱丹溪倡导滋阴学说,创立丹溪学派,对祖国医学贡献卓著,后人将他和刘完素、张从正、李东垣一起,誉为“金元四大医家”。成长经历童年磨难朱丹溪祖父名环,父名元,母戚氏。祖父辈均以孝闻名乡里。朱丹溪的堂曾祖朱杓,精通医学,著有《卫生普济方》,重医德。堂祖父叔麒,宋咸淳进士,晚年从事医学,医德十分高尚,他们均对丹溪有一定的影响。元至元十八年(1281)十一月二十八日,朱丹溪诞生于义乌县赤岸村。朱丹溪自幼聪敏好学,日记千言。元贞元年(1295),丹溪父亲因病去世。丹溪和两个弟弟都尚年幼,全家靠戚氏一人支撑。朱丹溪的童年既经历了艰辛的磨难,又得到了母亲的良好的教育与熏陶。发奋为学在逆境中成长的朱丹溪,性格豪迈,见义勇为,从“...
· 朱丹溪:理学名儒 苍生大医
朱丹溪(1282~1358),名震亨,字彦修,因居地有水名“丹溪”,故人称丹溪先生。婺州义乌(今浙江省义乌县)人。金元四大家之一。青少年时期钻研儒家经典。35岁师从著名理学家许谦。43岁从罗知悌学医。罗精于医学,其学宗法刘河间,旁通于张子和、李东垣二家之说,认为“学医之要,必本于《素问》、《难经》,而湿热相火为病最多。”丹溪尽得其传。丹溪的主要著作有《格致余论》(1347)、《局方发挥》)(1347)、《本草衍义补遗》、《金匮钩玄》3卷(1358)。其门人整理编纂的《丹溪心法》可以体现他的医疗经验,对后世影响较大。他的学说主要内容有:一、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论。丹溪“阳有余阴不足”的观点,是基于人体生长发育的事实:男子十六岁而精通,女子十四岁而经行;男子六十四岁而精绝,女子四十九岁而经断。人至四十岁,阴气自半而起居衰。说明阴气之成止为三十年之运用,而已先亏,所以“阳道实,阴道虚”,“阳常有余而...
· 元代神医朱丹溪是历史上滋阴派的代表人物
了解神医朱丹溪生平经历得知,神医朱丹溪是元代著名的医学家。朱丹溪生于公元1281年,卒于1358年,享年77岁。以今天的地名来说,神医朱丹溪是浙江义乌人,人称丹溪先生或丹溪翁。朱丹溪倡导“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之说,因此朱丹溪是滋阴派的创始人。值得一提的是,朱丹溪和刘完素、张从正、李东垣被称为“金元四大家”。朱丹溪画像朱丹溪在医学上的成就推动了中国医学史的发展,因此他在中国医学史上占有重要一席之地。神医朱丹溪一生著有多部医学书籍,《丹溪心法》、《本草衍义补遗》、《外科精要发挥》等都是朱丹溪的代表作品。朱丹溪青年时期并没有学习医术,为了走上仕途出人头地,朱丹溪整日学习儒家经典。朱丹溪三十五岁时,跟随理学家许谦学习,等到43岁时,朱丹溪拜罗知悌,跟随他学习医学。据说,朱丹溪有着高超的记忆力,看过的书都能背诵出来。朱丹溪三十岁时,见母亲整日被脾病所折磨,心急如焚之下,朱丹溪开始查看医书。朱丹溪发现...
· 浙江省-金华-义乌市朱丹溪
简介朱丹溪(1281--1358),名震亨,字彦修,义乌(今浙江义乌市)赤岸人。他所居的赤岸村,原名蒲墟村,南朝时改名赤岸村,继而又改为丹溪村。所以人们尊称他为“丹溪先生”或“丹溪翁”。朱丹溪倡导滋阴学说,创立丹溪学派,对祖国医学贡献卓著,后人将他和刘完素、张从正、李东垣一起,誉为“金元四大医家”。成长经历童年磨难朱丹溪祖父名环,父名元,母戚氏。祖父辈均以孝闻名乡里。朱丹溪的堂曾祖朱杓,精通医学,著有《卫生普济方》,重医德。堂祖父叔麒,宋咸淳进士,晚年从事医学,医德十分高尚,他们均对丹溪有一定的影响。元至元十八年(1281)十一月二十八日,朱丹溪诞生于义乌县赤岸村。朱丹溪自幼聪敏好学,日记千言。元贞元年(1295),丹溪父亲因病去世。丹溪和两个弟弟都尚年幼,全家靠戚氏一人支撑。朱丹溪的童年既经历了艰辛的磨难,又得到了母亲的良好的教育与熏陶。发奋为学在逆境中成长的朱丹溪,性格豪迈,见义勇为,...
· 源流-翁源鲁溪朱氏源流
宗族修谱规则历代之履历行状举事直书谱内承祧于本姓内过继者要合昭稷若异姓抱来者要精明笃实故本姓过继者于生父名下曰拔嗣某嗣父名下曰嗣子以见血统可对异姓抱来者于嗣父名下曰抱嗣某以明楚材晋用祖朱煌煌遵循勿替自徽移闽开基始祖:讳:松,谥:献靖,字:乔年,号:韦斋,妣:祝氏.周氏.生晦庵,公世居婺源,宋进士,常知铙州守建阳泉州等处历官二十九年至吏部暑尚书,公赠斋国公,妣赠斋国安夫人,妣公同葬永平乡祖山龙形。第二世祖:宋朝赠太师封徽国公,谥:文公,讳:熹,字:仲晦,号:晦庵,妣:刘氏赠封徽国安夫人,生在公缅,文公绍兴丁卯秋通籍建阳举于乡明年成进士,初仕亦官泉州同安县主簿,父子皆有政绩,可纪欣喜建宁山川之秀土俗之宜而居建阳之崇安,至绍熙庆元间累封婺源开国男食邑三户,又除宝文阁待制知江宁府湖北安抚三乞,致仕诏充秘阁修撰如故祠宫观后以禁伪学罢庆元五年始许仕六年三月甲子卒年七十有一墓建阳唐石里之大林谷祖山龙形,...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