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父系氏族社会是如何生活的?最后又是怎么解体的?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3564
转发:0
评论:0
父系氏族社会是如何生活的?最后又是怎么解体的?,父系氏族公社是继母系氏族公社之后原始社会发展的最后一个阶段,也是向阶级社会过

  父系氏族公社是继母系氏族公社之后原始社会发展的最后一个阶段,也是向阶级社会过渡的时期。由于男子在农业畜牧业及手工业生产中逐渐居于主导地位,人们的生活来源主要依靠男子而不再是妇女,男子逐渐取代妇女在氏族中占据了支配地位,形成了以男子为中心的新的社会组织形式父系氏族公社。与此同时,婚姻形态也由对偶婚向一夫一妻制过渡,妻从夫居,世系以父系计算,财产由父系继承。父系氏族公社进一步发展,以父权为中心的个体家庭成为氏族的最基本的组成细胞,原始社会趋向解体。大约在5000年前,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氏族部落,先后过渡到了父系氏族社会。从全国各地发现的大量遗址可以得到科学的考证。

  最主要的遗址有:大汶口文化:遗址首先在山东泰安县大汶口发现,同类文化分布于黄河下游南岸的广大地区,包含了大约经历5000年左右的文化遗存。龙山文化:遗址首先在山东章丘县龙山镇发现同类文化分布于黄河中下游广大地区。龙山文化内涵比较复杂,包含着许多具有自己的特征、文化传统和分布领域的考古学文化遗存。齐家文化:遗址首先在甘肃广和县齐家坪发现,同类文化分布于黄河上游的甘肃洮河、大夏渭河、青海湟水一带。屈家岭文化:遗址首先在湖北京山县屈家岭发现,同类文化分布于秦岭以南的江汉地区。良渚文化:遗址首先在浙江杭县良渚发现,同类文化分布于苏南、浙东一带。

  东南沿海的印纹硬陶文化:总的文化情形以几何印纹硬陶为共同特征,但各地又有自己的特色。其中江西修水北背文化、广东马坝石峡文化福建闽侯县石山文化比较典型。父系氏族公社时期,社会生产力进一步提高。根据这些文化遗址,在这个时期,农业与家畜饲养业已很发达。农作物品种已有粟、稻、花生、芝麻、蚕豆、甜瓜、菱角。南方多稻,北方多粟,种植面积十分广泛。考古发现,不少墓葬中有成组的酒器,这说明当时的粮食产量丰富并有剩余。生产工具中有大型磨光石斧、石耜、石犁、石锄等,人们用双齿木耒翻土,用鹿角中耕,用穿孔石刀收割。家畜饲养业的发展也比母系氏族公社时进了一步,马、牛、羊、鸡、犬、豕六畜,都已家人、养,其中尤以猪为多。

  目前发现的大汶口墓葬,有三分之一以上随葬猪骨,最多的达14个。西北地区多养羊,南方多养水牛。但是,家畜饲养业并没有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农业生产仍占主导地位,渔猎和采集经济仍然起一定作用。在我们的祖先进入父系氏族社会的时候,工业已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成为一种专业化劳动。纺织业、磨制石器和骨器业,特别是技术复杂的制陶业,过去原属公社的共同事业,现已变成少数有专长的人从事的个体家庭手工业。考古发掘发现,陶窑已分散到各自的屋前室后,公共窑场消失了。以制陶业为代表的手工业,已经逐渐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成为专业化劳动。从手工制造到轮制,由慢轮到快轮,是制陶业的一大进步,既提高了产量,又提高了质量,丰富了产品类型。

  高温烧制和密封窑室技术的掌握,不仅制出了高质量的灰陶、黑陶,而且还用瓷土烧制了白陶,为陶器过渡到瓷器提供了物质技术资料。陶器不仅形制多样,品种繁多,而且造型美观,纹饰精细。山东龙山文化中的黑陶,精致、轻巧、薄如蛋壳,号称蛋壳陶,最薄的仅0.1厘米。铜器已经出现了,马家窑类型遗址出土的铜刀,是已知我国最早的铜器,距今约5000年。仰韶文化姜寨遗址,出土的一件黄铜片,如果出土层位无疑,则我国冶铜业将提早到商代以前2000多年。这时期的文字较母系氏族社会有了进步如大汶口文化晚期的两个遗址的陶器符号,有日下和山的形状,有锛和斧的形状具有明显的象征性,是与甲骨文中的象形文字很接近的文字。

  随着农业的发展,人们从观察天象中获得了初步的天文知识。河南郑州大何村遗址出土的新石器时代陶片,有太阳、月亮和星座的彩绘纹饰,还有如前述山巅与太阳的文字符号,这些不仅说明当时我们的祖先对于天象有了初步的了解,而且明显地反映了日照与土地具有关系的意识。传说的庖牺氏“仰则观于天”,尧帝“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可能是有一定的历史根据的。造型艺术除装饰性的绘画与雕刻继续得到发展外,还出现了非装饰性的岩画江苏连云港市郊将军岩上,发现了一组岩画,其构象来看,是一副农作图。有人面像、农作物、兽面纹以及其他各种符号。人面像有十来个,最大的高9分米,宽11分米。整个画面长22米,宽15米,图像造型采用了线刻的手法。

  医药知识也开始萌芽,《吕氏春秋·古乐篇》说陶唐时人们发明了一种舞蹈可以防治关节炎一类的疾病。类似的传说,还有“神农尝百草始有医药”等。医药知识萌芽于漫长的采集与狩猎生活的实践中,《神农本草经》这部医学书,虽然不是神农时代著成,但无疑总结进去了原始时代所长期积累的医药知识。人们相信万物有灵,祖先永在,却又不能直接用语言交流。他们认识到自身是软弱的,希望测知神灵的旨意,占ト就是满足这种意识的一种宗教仪式。人们用猪、羊、牛、鹿等动物的肩胛骨,经火烧灼后,以其纹理来判断预卜的答复旨意。龙山文化和齐家文化遗址中发现不少ト骨,占ト大概在父系氏族社会时就已经流行了,直到近现代在许多民族中还存在着占ト这种巫术。

  父系氏族制的特征,首先是产生以男性计算世系的父权制。男子在生产和生活中占据了主导地位,掌握了谋生的手段,而当男子希望把财富传给子女的想法导致把世系由女系过渡到男系时,这便第一次奠定了父权的坚固基础。其次是因此而出现了一夫一妻制。为了确保子女一定的父系血缘,要求婚姻关系建立在独占同居的基础上,而且男子的地位还要求把从妻居改变为从夫居,对偶婚便逐渐过渡到一夫一妻制家庭。从此,丈夫在家中也掌握了权柄,而妻子则被贬低,被奴役,变成丈夫的奴隶,变成生孩子的简单工具了。父权社会的生产力水平,使产品开始出现剩余,分工和交换也因此发生,从而导致贫富分化和私有制的萌芽,原始公社趋于解体。不过在生产力尚未发达的早期,血缘纽带还未突破,公社所有制仍是氏族的原则。

  随着父系氏族的确立,父系家族公社(或称家长制家庭公社)便逐渐构成了社会的基本若干出自同一父系祖先的父系家族公社,构成父系氏族公社。氏族有自己的名称,实行氏族外婚,有公共土地和公共墓地。由全体成员推举出来的氏族长,是整体对外举行氏族传统活动以及处理氏族内部纠纷等事务的主持人。父系氏族(或胞族)组成部落。在父系氏族公社及其解体时期,生产的发展所提供的剩余产品,使私有制的产生具有了物质条件。私有制已经产生,贫富分化的现象也已出现交换作为私有制的产物,也发生了。相传“祝融作市”,又说尧舜时曾有“贩于顿丘”,“债于傅虚”的事情,交换的发展又促进了私有制的发展。由于生产力的提高,人的劳动产生了价值,使剥削成为可能,从而发生了把战俘或养子作为奴隶的现象。贫富分化的加剧,使一些负债人以抵债或被收养的名义成为奴隶。社会上出现了最初的阶级划分—一即奴隶主和奴隶。农村公社的产生,也就标志着原始公社制的解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卫献公是如何复位的?最后又是怎么倒台的?
1.卫献公复位卫殇公继位后,把宿地给了孙文子。第十二年,宁喜与孙文子争宠导致他们互相明争暗斗,卫殇公就让宁喜打孙文子。孙文子就跑到晋国,请晋国送卫献公回国。可是卫献公在齐国,齐景公知道后,就和卫献公一起去晋国请晋国帮助卫献公回卫国。晋平公就诱骗卫国说要与卫国结盟,卫殇公就去见晋平公,晋平公就逮捕了卫殇公和宁喜,并送卫献公回国。卫献公就复位了。卫献公复位后第一年,就杀了宁喜。第三年,吴国的延陵季子出使路过卫国,见到蘧(qú)伯玉和史䲡(qiú)说:“卫国君子多,这个国家不会有灾难。”然后他又路过宿地,孙文子就为他击磬,延陵季子就说:“乐音悲哀,卫国的祸乱就要从这里发生了。”不久,卫献公去世,其子恶继位,就是卫襄公。2.卫灵公神话般的出生卫襄公在位时有一个很受宠的妾怀孕时梦见有人对她说:“我是康叔,一定会让你的儿子拥有卫国。”这个妾醒了后很惊讶,就去问孔成子。孔成子说:“康叔是卫国的始祖。”后...
· 动物界中的“父系氏族社会”是怎样的?
我们都知道,在人类的发展史中,人类社会刚开始是由母系氏族社会所支配,大家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后来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父系氏族社会慢慢地取代了母系氏族社会,从此孩子都跟父亲的姓氏,女性的地位慢慢下降。动物界的“社会现状”则跟人类的刚好相反,很多哺乳类动物和一些鸟类通常都是“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因为它们交配之后,母亲需要承受一段时间怀孕、生育的痛苦,而父亲不需要承受这些痛苦,双方的付出比例不一,收获却一样。因此孩子出生后,母亲会因为曾经的付出而更加珍惜自己的孩子,而父亲呢,早就在孩子没出生时就因为不想承担抚养孩子的责任远走高飞了。但是我们今天的主题是“动物界中的‘父系氏族社会’”,因此不得不提到另外一种动物:后颌鱼。这种鱼类和其他动物不太一样,后颌鱼的宝宝们出生之后并不是由母亲抚养长大,而是由父亲抚养成长的,但是这并不能说明鱼宝宝们的父亲有多么的负责,而是因为它们不得不承担起这一份责任。大多...
· 苏美尔人是如何兴起发展的?最后又是怎么灭亡的
兴起最早的苏美尔时期由数个独立的城市国家组成,这些城市国家之间以运河和界石分割。每个城市国家的中心是该城市的保护神或保护女神的庙。每个城市国家由一个主持该城市的宗教仪式的祭司或国王统治。比较大的城市有埃利都、基(喀)什、拉伽什、乌鲁克、乌尔和尼普尔。这些城市因水权、贸易道路和游牧民族的进贡等事务进行了几乎一千年的、为时持久的互相争战。苏美尔王表中包括一些早期的王朝,其中大多数可能是传说性的。最早的王朝经考证,是历史上存在过的国王,如喀什国王恩美巴拉格西。他的名字也在吉尔伽美什的史诗中被提到,因此也有人认为他是一位乌鲁克国王。拉伽什的王朝建立了许多重要的大建筑物。最早的有记录的帝国之一是艾那顿王建立的,他几乎占领了整个苏美尔,包括喀什、乌鲁克、乌尔和拉萨,他减少了对拉伽什的大敌温马的进贡,他的领域还包括伊勒姆和波斯湾沿海地区。乌鲁克的祭司国王鲁嘎尔-萨格-西(Lugal-Zage-Si)推翻...
· 占城是如何建立起来的?最后又是怎么灭亡的
吴哥王朝的国王都是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中在十王战争中战败的俱卢族(Kuru)武将阿奴文陀(Anuvinda)的子孙。建国在公元2世纪末以前,占城地区被中国的汉朝置于统治之下,属交州日南郡。由于西临扶南,新兴的林邑国立刻从扶南国中吸收了大量印度文化的元素。诸如婆罗门教信仰以及种姓制度等。婆罗门教成为了林邑的国教。在文化上,林邑国在固有信仰上吸收了婆罗门教文化,形成了富有占城特色的婆罗门教文化。在语言文字上,林邑国参照了梵语的字母,创立了自己特有的字母——占婆字母。占族人区连是象林县功曹之子,他趁东汉衰弱之机,于192年在日南郡的象林县(今顺化)率数千人起兵,杀死县令。交趾刺史樊演征交趾郡、九真郡之兵前往征讨,但汉军因为害怕远征而发生哗变,导致了失败。汉顺帝欲发荆州、扬州、兖州、豫州四万人马前去,但最终被大臣李固劝止了。从此以后,该地区就从中国独立了出来,被称作林邑国。林邑国领土的扩张在26...
· 父系氏族社会起源于什么时候?怎样发展的?
约5500年至4000年前,母系氏族社会为父系氏族社会所取代,我国远古人类进人了父系氏族社会,从此,男权的时代开始了。后期仰韶文化、黄河下游的大汶口文化、山东的龙山文化、长江中游的大溪文化和下游的良渚文化等均属于父系氏族社会文化的代表。起源大约在距今5000年左右,遍布的氏族部落,先后进入了父系氏族社会。相当于这一历史时期的文化遗存,主要有黄河流域的大汶口中、晚期文化,龙山文化,马家窑文化的马厂类型;长江流域的屈家岭文化,良渚文化;以及珠江流域的石峡文化等。父系氏族社会仍延续母系氏族社会的生产资料公有制。父系氏族社会按男方血统计算世系,则是与母系氏族社会的本质区别。在父系氏族社会里,男子成为社会和家庭的主宰,财产由确定生父的亲子继承,妇女沦为男子的附庸。生产的发展和私有制的出现,是促使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转化的关键因素。父系氏族社会和母系氏族社会是前后衔接的两个发展阶段。农业、畜牧业...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