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他本是一和尚,因一首诗名扬天下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680
转发:0
评论:0
他本是一和尚,因一首诗名扬天下,在唐朝时期,诗歌艺术达到巅峰,尤其是李白在这个巅峰插上了万众瞩目的旗帜。在诗

  在唐朝时期,诗歌艺术达到巅峰,尤其是李白在这个巅峰插上了万众瞩目的旗帜。在诗仙陨落之后,唐朝的诗人们继续向那面旗帜攀登,各种流派层出不穷,在中唐时期,元稹、白居易就倡导新乐府运动,强调诗文应该浅白,但也有人发出不同的声音。

  比如有一个叫做无本的和尚,就完全不同。他早年与苦吟派诗人孟郊相识,都喜欢刻意追求诗句的工整,惯于打造出奇的诗句。这一天,他在路上想到自己昨天拜访朋友时所作的诗歌之中,有一个字举棋不定。无本和尚一边笔划,一边苦苦思索,不知不觉却惹下大祸。

  原来,此时正好是京兆尹韩愈出行,像这么大的官,自然是锣鼓开道,让百姓回避。无本和尚太过专注,竟然没有听到喧天的锣鼓声,冲撞了京兆尹的车驾。

  现在看来,这算是一件小事,道个歉也就过去了。然而在礼法制度森严的古代,这事情可大可小。韩愈虽然人品出众,并不是小肚鸡肠之人,但也不是没有官威,自然有些生气。然而,当他听说无本和尚是因为诗句中的一个字而惹祸,便饶有兴趣地问是什么诗,什么字。无本和尚这才将《题李凝幽居》呈上:

  闲居少邻并, 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 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 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 幽期不负言。

  据无本和尚声称,这首诗他很满意,但就是对“僧敲月下门”这句之中,到底是用“推”好,还是“敲”好,很难抉择。韩愈不仅官做得大,而且还是当时的文坛领袖,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他略一沉思,主张还是用“敲”比较好。

  当时韩愈的理由有二,一是因为拜访好友,尤其是在深夜,即使无人在家,即使是很熟悉,也要敲门,这是礼貌。二是因为敲门就会发出三五响声,在万籁俱寂的夜晚,些许响声正好是静中有动,更有几分情趣,更为生动。

  这段趣闻,在后世就演化为“推敲”的故事。即便是这个字,直到今天还有争议,还有人认为,用“推”比“敲”更合适。这都是个人根据自身的理解,对与美学和诗歌的感受,都很正确,没有绝对的标准。

  这件事,让无本和尚不仅没有受到惩罚,相反还和韩愈成为了好友。韩愈本来就喜欢提携后辈,对这种才子当了和尚,感到非常可惜。在他的极力劝说之下,无本和尚还俗,恢复了自己的本名——贾岛。为了能够入仕,贾岛便积极参加科举考试。

  也有史书认为,韩愈和贾岛的相识是另外一番景象。当时贾岛在京城当和尚,而当时的长安,有不准和尚午后出行的禁令。贾岛年轻气盛,作诗大发牢骚,没想到这首诗的越传越广,竟然让当时的京兆尹韩愈得知。韩愈由此见到了贾岛,并以为知己,劝他还俗,积极应考。

  不管是哪种说法,贾岛终于成功地认识韩愈。在唐朝,科举考试已经成为了出任官员的重要途径,但并不完善,能否成功,还需要有人大力推荐。本来,韩愈的推荐,力度就非常大,应该说为贾岛铺平了通往官场的大道。

  然而,韩愈却没有料到,或者说他在看走了眼。贾岛虽然才华横溢,也勤奋刻苦,后人称为“诗奴”。然而,他却有着极为严重的纠结症,选择“推”还是“敲”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这种毛病,在平时的生活中并没有大碍,甚至能够创作出名扬天下的作品。然而在考场之上,哪有时间给你纠结?

  因此,贾岛一生,科举考试屡战屡败,拿不出像样的成绩单,辜负了韩愈的一番栽培。更为重要的是,贾岛为人太没有城府,太爱抱怨。看到宰相裴度的豪宅,他写出《题兴化园亭》来嘲讽,惹得裴度大怒。另外,贾岛在考场中写出《咏蝉》被指认讽刺公卿,甚至还爆出他冲突过微服私访的唐宣宗,这让他的前程尽毁。

  一次得罪显贵,是因为遇到了韩愈这样的名士。显然好运气没有继续光顾他,多次的得罪权贵,让贾岛梦断考场,终生不得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清查升寿诗一首
查升,(1650-1707)字仲韦,汉中,号声山,浙江海宁人。累官少詹事,能诗词,工书法,精小楷,曾入直南书房,得董其昌神髓,康熙帝屡次称赏他。《寿诗一首》为其得意之作,可谓:“声山一本于董,而灵秀亦相似。”
· 清查升寿诗一首
查升,(1650-1707)字仲韦,汉中,号声山,浙江海宁人。累官少詹事,能诗词,工书法,精小楷,曾入直南书房,得董其昌神髓,康熙帝屡次称赏他。《寿诗一首》为其得意之作,可谓:“声山一本于董,而灵秀亦相似。”
· 他是唐朝诗人张继,因一首诗而留名千古
唐朝是诗人辈出的时代,各类诗人与词人凭借自己的独特的诗词作风在文坛占据高地,流芳百世。但也有这样一位诗人,他不像李白、杜甫那样有着众多脍炙人口的代表作,他的代表作,只有一首,但仅仅是凭借这样的一首,便让他足以留名千古,他便是唐朝诗人张继。这首诗之所以能如此深刻地刻画出当时的情境,代入读者的情感,其实是与它背后的故事息息相关,比起诗句本身,《枫桥夜泊》背后的故事更让人触动。读书人一生想要实现的宏图之一便是考取功名,进入仕途,这对张继来说也不例外。他背负着亲人的期望,通过十几年的勤奋学习,踏上了进京赶考的未知路途。文人无数,竞争激烈,想要在万人之中脱颖而出,其实难度非常大。相比别人,张继身上担负的压力格外大,这压力的来源之一便是他对恋人王晓薇的承诺。王晓薇与张继年龄相仿,正值青春,美丽动人,家世不凡,是典型的名门闺秀。这样的女子自然吸引了无数青年才俊,他们争先踏入王家的门楣,向王晓薇提亲。但王...
· 七言诗一首
七言诗一首清明感怀鲜花笑在山色里,
· 求一首自己写的诗词求一首自己写的悲伤诗词
求一首自己写的诗词求一首自己写的悲伤诗词『花开正好』表几句情话吧,为那一次次美好时光优雅,风流倜傥亦是风标关于喜欢是怎样的东西,我不知道在你之前,喝酒看日出活的潦草听说金沙万里挑一,希望甚缈适逢年方廿九,你也花开正好这个夏天促使我奔跑,跌倒还笑深闺不知,一朝喜相逢,无药可救你神一样的存在,梦里花开多少人有美丑,花有荣枯,此为常调我不解,你布鞋拖沓竟也慵懒曼妙长发拂面令我心生柔软,如浪抚沙雕谁愿听闻炊烟袅袅,家常便饭太老套但见你笑容可掬,秀色饮珍肴鉴于你一个牢骚,可赐我贫瘠富饶或许你过客匆匆,路人眼里或仙或妖我也懂慧极必伤情深不寿,君子所好但我仍耿耿于怀,杖敲夕阳,独自终老自己写一首古诗词!菩萨蛮三更已逾辗转难,一宿北风吹帘寒.彻夜思绪繁,无言到天明.枕席翻透凉,新愁何处藏?梦中欲语迟,烟消云梯残.求一首写自己梦想的小诗,只要写一个梦想,短一点当一名作家是我的梦想,希翼。我要用我的文字,为世...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