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对石介的死,吕夷简和夏竦是怎么做的?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250
转发:0
评论:0
对石介的死,吕夷简和夏竦是怎么做的?,吕夷简为宋代名相之一,他在辅佐年少的仁宗的时候,在太后临朝听政的情况下,能正

  吕夷简为宋代名相之一,他在辅佐年少的仁宗的时候,在太后临朝听政的情况下,能正确地处理北宋社会诸多的矛盾,从而保证了北宋社会安定、经济的发展。

  其中吕夷简最动人的,还是他能够公正、不计恩怨的包容,才是他优秀的品质。与另一位宰相夏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宋朝的时候,在仁宗的庆历年间,国子监直讲石介作了《庆历圣德颂》,大赞革新派,贬保守派,褒贬地非常直率,尤其对枢密使夏竦的批评和斥责是尤为严厉的。于是,夏竦就怀恨在心了。

  后来由于石介受到了牵连而遭祸,被判罪罢官回乡了,由于郁闷而不得志,不久便去世了。

  恰好在这个时候,山东举子孔直温谋反,孔直温谋反败露后,被抄家的时候,发现了石介和孔直温以前有书信往来。

  于是,夏竦想起了以前石介针对自己种种不满,于是便借此事,大发议论,大做文章,说石介根本没有死,,实际上是往北逃到了契丹胡人哪里去了。

  宋仁宗听了夏竦的话,不由得大发雷霆,便立即下诏将石介的儿子流放到了江淮,由地方加以管制,不能自由行动。

  宋仁宗又立即派中使去把石介的棺木打开,检查是否虚实。

  当时的吕夷简正任京东转运使,当他听说了这件事情,心中是气愤难平的。他感觉夏竦做得是有些过分。

  当中使正要按照宋仁宗的指令行事的时候,吕夷简及时的制止了。

  中使感觉很为难,毕竟圣明难为!

  吕夷简看出了中使的心思,便对他说:“如果把棺材打开是空的,石介真的跑到了契丹哪里去了,就是将他的子孙全部斩尽杀绝,也不算残酷。那万一石介真的死了,朝廷又无故打开了人家的坟墓,你这么做又使圣明蒙羞了,是不能以此示范后人的。”

  中使为难地说:“那我又如何回复朝廷的圣旨呢”?

  吕夷简说:“石介死了,必然有负责验尸的人,并且加之内亲和外戚,以及参加葬礼的学生,不止数百人。至于埋棺材,也必然雇佣殡葬铺的人。现在你可以发公文,命令他们全部听审,假如没有不同的说法,就命令他们立下军令状,官府再出具证书加以证明,这样做,也就足以回复圣旨了。”

  中使听了吕夷简的分析,感觉分析的很有道理,就爽快地答应了!

  吕夷简的这个方法,简直是精妙绝伦。不仅使逝者安息,而且也让中使,能够完美的完成使命。

  中使于是就按照吕夷简所说的办了,并报告了宋仁宗,宋仁宗此时也觉察到了夏竦是在诬告,于是立即传旨,把石介的儿子和妻子都释放了,让他们还乡。

  就因为这件事情,冯梦龙评论说:“如果吕夷简不为石介的冤情昭雪,石介的冤情可能会永远地埋入地下了,会永久不见天日。当初,石介受到宠幸作《庆历圣德颂》的时候,正是吕夷简被罢相的时候。但吕夷简不念私仇,而是顾念国家大体。

  吕夷简的这番作为,确实是有宰相肚里能撑船的度量。

  夏竦和吕夷简同为宰相,他们的品行通过这一件事情,便昭然若揭了,吕夷简不但有涵养雅量,而且能够秉公办事,最终能成为一代名臣。

  而夏竦呢,因为他的心胸狭隘记仇,他的名声也就随着时间的冲刷,慢慢消失殆尽在历史的长河里,没有了踪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吕夷简和范仲淹是什么关系?吕夷简对宋朝国政的影响
吕夷简和范仲淹都是北宋时期名臣,若论在后世的名声,范仲淹自然比吕夷简更被大家所熟知。但是若是论在当时的影响力,吕夷简可能甩了范仲淹一条街。吕夷简在北宋一朝位至宰相,在宋仁宗时期三次入中枢,前后执政时间长达十三年,成为宋朝立国之后,任相时间仅次于赵普的人。范仲淹在北宋一朝位至参知政事,地位相当于副相,并且还遭到过贬谪。要说到他们这两人之间的关系,那就有的聊了。他们之间有尽释前嫌的时候,同时因为政见的不同,也不免争锋相对。吕夷简和范仲淹最初交恶,源于宋仁宗废除郭皇后一事。吕夷简和范仲淹两人持不同的意见,在朝堂上争锋相对,最后形成党争。范仲淹因为此事,还在吕夷简的上奏弹劾之下,被宋仁宗贬责。郭皇后是宋仁宗的皇后,本人飞扬跋扈,嫉妒成性,并不是一位合格的皇后。以她个人的品行,不足以母仪天下,坐上一国皇后的位置。宋仁宗对郭皇后本来就不满意,郭皇后还偏偏要作死。导致宋仁宗决意要废后,是因为郭皇后不仅嫉...
· 吕夷简
吕夷简(978—1040年),字坦夫,祖籍莱州(今属山东);宋代著名政治家。真宗年间以刑部郎中权知开封府。仁宗立,任宰相。他辅佐年幼的仁宗,在太后临朝听政的情况下,正确处理北宋国内国外诸多矛盾,保证了北宋社会安定,经济发展,为宋代名相之一。吕夷简出身仕宦之家,其祖父龟祥曾任安徽寿州知州,故移家寿州。他是真宗初年进士,历任通州通判、滨州知州、祠部员外郎、刑部员外郎兼侍御史。吕夷简才识卓优、清慎勤政,当时便有“廉能”之誉。知滨州时,他上疏请免掉农具税,真宗为之颁行天下。在祠部员外郎任上,他批评真宗建筑宫观是劳民伤财,请罢除冬天河运木石。真宗称赞他“有为国爱民之心”,数次委以大任。他曾出使契丹议和划界,返朝后升任知制诰之职,成为真宗的近臣。真宗末年,他升为龙图阁直学士迁刑部郎中,权知开封府。真宗把他的名字写在屏风上,朝野盛传吕夷简将要大拜为相。1022年,真宗崩。年幼的仁宗即位,刘太后临朝称制。...
· 吕夷简
生平简介咸平三年(1000年)中进士。曾继晏殊出任西溪(今江苏东台)盐官。在西溪时,是爱民的好地方官,当时西溪人家都种植牡丹花,夷简也好此道,远近传为美谈。仁宗天圣七年(1029年),夷简拜相,主持中书省达二十年,是宋朝开国以来最长久的宰辅,史传对其评价不错“自仁宗初立,太后临朝十余年,天下晏然,夷简之力为多”,史称“夷简当国柄最久,虽数为言者低,帝眷倚不衰”。王夫之评说,“大臣进位宰执,而条列时政以陈言,自吕夷简始”。夷简政治上偏于保守,因附和仁宗罢黜皇后郭清悟,遭到攻讦,所谓“夷简之罪,莫大于赞成废后”。对西夏用兵,增加岁币,支出大增。当时北宋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激化,要求改革之声浪不绝于耳,吕夷简指责宋祁、范仲淹这些不满统治现状的人是“朋党”,对他们加以打击排斥。欧阳修批评吕夷简“二十年间坏了天下。其在位之日,专夺国权,胁制中外,人皆畏之”。庆历三年(1043年),宋仁宗决意改革,罢了...
· 北宋吕夷简的政治贡献吕夷简的为政举措有哪些
吕夷简(978年-1044年10月3日),字坦夫,寿州(治今安徽凤台)人。祖籍莱州(今属山东),后移家寿州(治今安徽凤台)。北宋著名政治家,司空吕蒙正之侄,光禄寺丞吕蒙亨之子。咸平三年(1000年),吕夷简登进士第,初补绛州军事推官。后以刑部郎中权知开封府。宋仁宗即位,进右谏议大夫,以给事中职参知政事。天圣六年(1028年),拜同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明道二年(1033年)罢相,不久复职。景祐二年(1035年),加右仆射,封申国公。次年,因与王曾争事,二人同时罢相。康定元年(1040年),由判天雄军复入相。庆历元年(1041年),徙封许国公,判枢密院,改兼枢密使。次年,因病以太尉致仕。庆历四年(1044年)卒,年六十六。赠太师、中书令,谥文靖。嘉祐八年(1063年),配享仁宗庙庭。宝庆二年(1226年),理宗图其像于昭勋阁,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吕夷简辅佐年幼的仁宗,在太后临朝听政的情况...
· 北宋吕夷简的后世地位吕夷简的墓地在哪里
吕夷简(978年-1044年10月3日),字坦夫,寿州(治今安徽凤台)人。祖籍莱州(今属山东),后移家寿州(治今安徽凤台)。北宋著名政治家,司空吕蒙正之侄,光禄寺丞吕蒙亨之子。咸平三年(1000年),吕夷简登进士第,初补绛州军事推官。后以刑部郎中权知开封府。宋仁宗即位,进右谏议大夫,以给事中职参知政事。天圣六年(1028年),拜同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明道二年(1033年)罢相,不久复职。景祐二年(1035年),加右仆射,封申国公。次年,因与王曾争事,二人同时罢相。康定元年(1040年),由判天雄军复入相。庆历元年(1041年),徙封许国公,判枢密院,改兼枢密使。次年,因病以太尉致仕。庆历四年(1044年)卒,年六十六。赠太师、中书令,谥文靖。嘉祐八年(1063年),配享仁宗庙庭。宝庆二年(1226年),理宗图其像于昭勋阁,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吕夷简辅佐年幼的仁宗,在太后临朝听政的情况...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