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恽铁樵:中医学家,早年从事编译工作,后弃文业医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030
转发:0
评论:0
恽铁樵:中医学家,早年从事编译工作,后弃文业医,恽铁樵,中医学家。早年从事编译工作,后弃文业医。从事内、儿科,对儿科尤为擅长

  恽铁樵,中医学家。早年从事编译工作,后弃文业医。从事内、儿科,对儿科尤为擅长。创办“铁樵中医函授学校”,致力于理论、临床研究和人才培养。著有《群经见智录》等24部著作,有独特新见。竭力主张西为中用,对中医学术的发展有一定影响。

  恽铁樵(1878年~1935年) 中国医学家。名树珏。别号冷风、焦木、黄山,江苏省武进县孟河人。出身于小官吏家庭,自幼孤苦,5岁丧父,11岁丧母,由族人抚养长大。励志读书,13岁就读于私塾,16岁考中秀才。

  1903年,考入南洋公学,攻读外语和文学。

  1906年,毕业后,先后赴湖南长沙某校及上海浦东中学执鞭任教。

  1911年,应商务印书馆张菊生先生聘请,任商务印书馆编译。

  1912年,主编《小说月报》,以翻译西洋小说而风靡一时。后因长子病故,发愤学医,曾就学于名医汪莲石。

  1920年,辞去《小说月报》主编职务,正式挂牌行医,尤其擅长儿科。当余云岫《灵素商兑》以西医理论攻击中医时,作《群经见智录》予以驳斥。

  1925年,与国学大师章太炎及其弟子张破浪等在上海创办“中国通函教授学社”,也即后人所熟知的“铁樵函授中医学校”。

  1932年,恽铁樵身体过于劳累,渐感不支。应章太炎先生邀请,恽氏曾到苏州章氏寓所休养。待身体状况稍事好转,又返回上海,继续行医、办学。

  1933年,办铁樵函授医学事业所,受业者千余人。医学著述很多,著作有22种,编成《药盦医学丛书》。由于过度透支,长年积劳成疾,恽氏晚年瘫痪在床。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他仍然坚持口授著书,不曾懈怠。终因病情每况愈下。

  1935年7月26日,在上海辞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中医学―明清名医―恽铁樵
恽铁樵(1878~1935),名树珏。江苏省武进县孟河人。1903~1906年入上海南洋公学专修英文,毕业后任教,1909年抵上海,任浦东中学教职,曾抽暇翻译欧美小说,发表之后风行一时。后受知于张菊生,入商务印书局任编译,1912年主编《小说月报》(由商务发行)。挥氏曾蜚声文坛,不惑之年,爱子相继病殇,因而发愤学医。恽氏问学于伤寒名家汪莲石,并常与姻亲丁甘仁先生切磋医学。1920年辞去《小说月刊》主编,正式挂牌行医,不久医名大振,尤其擅长儿科。其后,西医传播渐广,中医备受排斤、歧视。余云岫著《灵素商兑》诋毁中医。恽氏通过亲身医疗实践,深切地认识到“中国医学为极有用之学术”。“与西国医学比较,委实互有短长”,因而挺身而出,提笔与之论战。1922年著《群经见智录》,直斥余氏论调。嗣后,恽氏在其著述《伤寒论研究》(1923年)等书中,阐述了如何宏扬祖国医学的见解以及改进中医的主张。指出中医学进步...
· 中医文化―恽铁樵与《人生意味》
恽铁樵(1878-1935年),名树钰,别号黄山、樵木、冷风,江苏武进人。自幼孤苦,父母早亡。幼读经书,兼诵医籍。16岁中秀才。1903年入南洋公学,专攻英文。毕业后在长沙、上海等地任教。1911年,入商务印书馆为编辑员,次年始主编《小说月报》,开始文学生涯。恽氏素重章法,喜桐城派文风,热心于文学创作和翻译,写了《爱筏》、《血花一幕》等数十篇小说,翻译莫泊桑、巴尔扎克、陀斯妥也夫斯基之《豆蔻葩》、《黑衣娘》、《波痕荑因》等名著,蜚声海内。1916年恽氏因长子患白喉病逝,遂锐志攻医,研究医经。曾问业于婺源汪莲石,深通《内经》、《伤寒论》之旨。恽氏在后半生中,全力投身于中医事业。临床之余,兼就上海各中医院校讲席,并创办中医函授学校,编辑出版《铁樵医学月刊》。主张以中医本身学说为主,改进中医,成为改进中医的倡导者。恽氏治学谨严,重视实践,勇于创新,为近代中医界精通文学又受过系统近代科学训练的第一...
· 鲁迅第一个文学伯乐是谁?恽铁樵为何欣赏鲁迅
首先,鲁迅自己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还是著名的文学伯乐,培养、发现、扶助、推举了许多许多文学俊杰,如左联五烈士(主要是柔石、殷夫即白莽、胡也频)、唐弢、巴人(王任叔)、萧军、萧红、叶紫、丁玲、白薇、姚克、周文、蒋光慈、郁达夫、胡雪峰、瞿秋白、聂绀弩、楼适夷、黎锦明、台静农、韦素园、林克多、许钦文、蹇先艾、高长虹等等。与此同时,鲁迅自己在人生道路上,也得到过很多人的教诲和帮助,小时候的保姆“长妈妈”、私塾老师寿镜吾,后来留学日本时的恩师章太炎、日本医学老师藤野严九郎,欣赏和推举他的蔡元培先生,好友许寿裳等等;鲁迅在早期文学创作上也有很多伯乐,如鼓励他从事文学工作并写出《狂人日记》的钱玄同(金心异),发表《阿Q正传》的北京晨报副刊编辑孙伏园(也是鲁迅的学生),应该还有《新青年》杂志主编陈独秀,等等。但是,鲁迅的第一个文学伯乐并不是他们,而是一个并不十分著名的名字——恽铁樵。恽是一个很稀少的姓氏,...
· 中医文化―医林漫画―神断预后
神断预后我国古代神医通过“察颜观色”就可以决生死,知未来。这并非仅仅是一种占卜术的神机妙算,而是对人体病理的科学把握和多年临床经验的娴熟运用。东汉医学家张仲景被人们称为中医的“医圣”。他预言王仲宣生死的故事,可谓神奇。一次张仲景偶遇王仲宣,那时王仲宣只有二十岁出头,张仲景对他说:“你有病,到四十岁时眉毛脱落,半年后就将死亡。你从现在起服用玉石汤,可以幸免一死。”王仲宣听了这样不顺耳的话,当然心中不快,虽然接受了张仲景开的药方却没有真的服药。过了三天,仲景又见到了王仲宣,就问他:“汤药吃了吗?”王仲宣回答:“已经服过了。”仲景说“看你的神情面色好像并没有服药,你为何轻视自己的生命呢?”王仲宣本不相信仲景所言,就避而不答。二十年后,王仲宣果然眉毛脱落,在眉落后一百八十七天死去,果真证实了张仲景的预言。中医有句术语叫“其华在面”,华,光彩之意,即指显露于面部的色泽变化。由于头部的血脉极为丰富,所...
· 中医文化―医林漫画―神医
咱听过很多老中医妙手回春、救活死人的故事,传起来神乎其神,让听的人都没啥相信是真实的,只是一种传说而已。现在咱讲的这段中医故事,却是真实的。在明朝万历、天启年间,泉州府晋江县福全乡有一个很出名的医生,叫蒋际酉,字沂泉,算起来也是名门望族的子弟,伊是明朝尾东阁大学士蒋德的堂阿叔,但是蒋际酉从早无意功名,以悬壶济世、治病救人为己任,苦心钻研岐黄之术,是一个很高明的医生,尤其擅长针灸,很多病人得到伊的医治,起死回生。伊不但医术高明,而且医德高尚。伊没像现时医院的医生,有工资奖金,收入就靠先生礼,但却从没乱收人的红包。对穷苦百姓,有病来就医,伊态度和善,没另眼看待,不但没收先生礼,还倒贴工贴药。有的病人倒在厝内,得倘来,伊就行路去出诊,没叫人打轿来扛伊,没半点仔名医的架子。有的病人是突然间得着急症,没管风歹天,也没管三更半暝,还是偏僻山缝,现请现行,从来没多收先生礼,所以蒋先生的名声很好。有一次,...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