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古代水银是怎么来的 他们又是存放下来的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724
转发:0
评论:0
古代水银是怎么来的他们又是存放下来的,秦始皇地宫一直以来都是一个极其神秘的存在,哪怕到了科技发达的今天,仍然无法窥

  秦始皇地宫一直以来都是一个极其神秘的存在,哪怕到了科技发达的今天,仍然无法窥其全貌。根据司马迁《史记》记载,里面建造的极其宏伟,就是一个缩小的外部花花世界,在里面,模拟外界江河湖海的形态,用水银灌注。

  虽然《史记》是一部伟大的作品,司马迁也是一名了不起的史学家,但是看过《史记》的人大体会了解,司马迁更是一个文学家,他记载历史十分生动饱满,人物对话仿佛他就在场一般,而有很多记载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有些接近于神话故事,有些主观情绪浓重。关于地宫水银的描述,可能就有些过于夸张了。

  首先说一下秦始皇陵,整个陵园占面积56.25平方公里,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北京西城区也不过50多点平方公里。当然,整个陵区面积不算,单单看地宫面积,也就是可能安葬秦始皇灵柩和他缩小版的外部世界的地方,根据最新的勘探结果显示是四万多平方米,这个大小似乎不足为奇,但是如果在里面营造出一个江河湖海,这得占多大面积呢?考虑到秦国发源地是在内陆,在他的概念里海洋也许不会太大,不过秦始皇毕竟东巡过,也是见识过大海的,总归对大海会有概念。《史记》里说里面水银如江河大海,那这个体量绝对小不了,就算水域面积只占十分之一,而这十分之一面积布满水银,那也十分吓人了。

  为何这么说呢,可以先来了解一下水银的特性。水银就是汞,是一种密度很大的液体贵金属。为何说它贵是贵金属呢,因为水银在地球上含量很低,如果根据今天的年产量来看,水银的年产量比黄金还少,有个数据2014年全球水银产量也不过一千八百多吨。水银的密度又出奇的大,是水的13.6倍,也就是说一立方米的水银有13.6吨,全球一年的水银也不过一百三十多立方米,如果把这些水银集合起来,建一个一米深的水银池塘,不过是十多米见方的大小。而根据现在探测附近地表汞含量还有当时的生产力进行推测,有关专家给出地宫的汞体量有个几十吨到一百吨左右,也就几立方米的体积大小。这样的体量在整个地宫里面,别说是大海了,恐怕只能铺几条小溪流。

  今天看来,秦始皇地宫里有如大海一般多的水银的可能性十分低,但是古人的确对水银偏爱有加,因为水银份量很重外表漂亮还可以防腐。古人加工水银的方法,根据相关记载,基本就是从辰砂里面进行提炼的,由于水银挥发性强,将辰砂煅烧获得气体水银然后冷却回流就可以得到。像贵州,四川,重庆,陕西等地都产辰砂。而根据《史记》说明,秦始皇的汞很可能是巴地的寡妇清提供的,大概在今天重庆涪陵一带。

  至于水银的保存,其实并不容易,水银是液体金属,容易挥发,但是它不易溶于水,所以可以把水银放容器里,表面再加层水。由于水密度远小于水银,水在水银上面阻止了水银的挥发,可以起到不错的保存作用,上面密封即可。还有一种,辰砂变成水银并不复杂,但是辰砂这种固体显然比水银这种液体更容易运输和保存,保持水银的辰砂状态也不错。像在葛洪这样的大炼丹家手里,辰砂可以随时转化成水银,在他眼里,辰砂可是比黄金还宝贵的炼丹圣品。

  当然了,秦始皇地宫里到底是怎样一副景象,最终还是以开采结果为准。期待有一天技术水平足够发达了,可以在不破坏秦始皇陵原貌的情况下,让大家一睹秦始皇地宫的真正面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古代是怎么做出水银的?他们又是如何保存的?
大家对于秦始皇的地宫一直都是充满了好奇的,根据史记的记载,在他的地宫当中存入了大量的水银。并且上面是这样写的,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由此看来,地宫中的水银量是非常大的,甚至可以以江河大海来媲美。根据后来的科学发现,地宫中确实有着非常明显的贡物质,并且根据地宫的分布来看,这些贡连接的地方分别就是渤海,黄海。而且历史中也的确有记载,秦始皇曾经去到渤海湾,因此他可能将这个地方纳入了地宫设计。即使退一步来讲,地宫中存在的水银并没有江河那么多,即使只有1/10,那数量也是相当可观的。秦始皇在自己的地宫中加入这么多的水银,自然不是为了营造一种气势感,而是为了保持自己的尸身不烂,也为了防止有人盗墓。当地宫中到处都弥漫着贡气体之时,能让人的尸身以及陪葬品都能被长久的保持下来。并且汞这种东西是含有剧毒的,如若被大量的吸入,那就会让人至死,也是因此,还无人敢去盗秦始皇的墓地。实际上,将水银加入地宫当中的方法并...
· 古代皇帝是如何保证侍卫们的忠心他们又是怎么做的
影视剧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皇帝身边有武功高强的贴身侍卫,他们尽心尽力保护皇帝的安全,是皇帝身边最后一道防线,帮助皇帝脱离困境。但有的时候也会发生贴身侍卫被收买,反过来成为限制皇帝的危险武器,贴身侍卫的反水不只发生在影视剧中,在历史上也有很多侍卫被收买的情况,皇帝们是如何保证侍卫们的忠心,避免被他们伤害?古代皇帝们对自己的侍卫很不放心,在宫中也有很多对侍卫的限制,比如没有自己的命令遇到事情不能进入皇宫,将侍卫们拒之门外保护自己是皇帝常常做出的指令,但遇到病发或者潜伏的刺客时,这种命令让皇帝苦不堪言,所以更好的保证侍卫们的忠心,还需要其他手段。最常见的手段就是选用和自己一起长大的亲密伙伴成为侍卫,明朝嘉靖皇帝是最安全的皇帝,权力最大的锦衣卫头领是自己的发小,陆炳和嘉靖从小在一起长大,嘉靖行宫遇到火灾都是陆炳奋不顾身冲进火堆中把他救了出来,有发小做侍卫,皇帝很安全。康熙在扳倒鳌拜的时候也是重新培养...
· 修建皇陵的工匠们是怎么活下来他们是怎么骗过去的
还不知道:修建皇陵的工匠们是怎么活下来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越是位高权重的人,对自己生前死后越是看重,生前他们享尽荣华富贵,一生安逸无忧,而死后,他们又会牢牢的将自己的陵墓锁好,藏起来,防止后来者探查。这些陵墓的大门,在闭合的时候,往往都会采用从里面关闭的方法来将大门锁起来,这种做法最大的好处就是让陵墓大门可以真正的完全闭合,外人不能取巧进入,但缺点也很明显,负责修建陵墓大门的人,也是需要用陪葬来关闭大门的。中国古代诞生过不知道多少瑰丽的艺术秘宝,中国古代的工匠也不知有过多少神奇的技艺,从鲁班那时候开始,中国古代的神奇技艺就一直被人传颂着,那么,这些被所在陵墓之中的工匠真的就会老老实实在里面坐以待毙吗?结果当然是否定的,统治者固然残暴,就像是秦始皇时期,为了修建陵墓,从全国调来了几十万人共同修建,最后要锁门了,更是将十数万人锁死在了里面,防止陵墓的相关信息泄露...
· 秦始皇陵有多少水银?古代的水银是如何提炼的?
秦始皇陵有多少水银?古代的水银是如何提炼的?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秦始皇陵有很多谜团至今没有解开,有正是因为这些谜团,让人们对秦始皇陵多了很多猜测,据探查,秦始皇陵地下存在有大量的水银,目的一是要保护尸身,二是防止盗墓,水银毕竟是含有剧毒,盗墓贼如果潜入的话,地底下常年空气不流通,大量的水银会让空气中充满毒气,也是一种很好的保护措施。只不过,两千多年前,为什么就能提取出这么大量的水银呢?根据中国古代的风俗和习惯,每一个皇帝在自己仙去之后都会聚集自己生前所有的金银财宝,还要给自己挖一个所谓的帝王陵墓来存放自己的“遗产”,寓意着自己死了之后也要和生前过上一样富丽堂皇的生活,目前为止最神秘的秦始皇的陵墓,构造更加复杂和奇特,而且还非常好的利用了一种化学元素——汞,而且数量还非常不少,究竟有多少呢?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其实也很常见,它就是我们用在温度计之中的水银,纯汞在常温下呈液态,而且流...
· 为何古代战争不能绕过城池要一座座的攻下来
在古代的战争题材电视剧当中,你可能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在每次的战争中,不论敌我,都会将进军道路上的城池一座座给攻下来,而不会绕过去,进而进攻下一个。除非说是这座城池久攻不下,他们才会在被逼万分无奈之下选择绕过去。那么,为何他们不选择绕过去,而往往是选择去正面硬碰,不惜损失惨重呢?原因很简单,就是为了降低古代军队在集结和支援过程中的风险。可能很多人不是太理解,接下来看就好了。古代行军打仗,是不会轻易的全军出击的,特别是步兵,不会像现在的全部聚集在大广场上面,然后出发。他们都是一波波的出发的,各地的援军也是从四面八方陆陆续续出发,然后在聚集地集合,然后一波波地上战场。在古代,可以迅速集结并长途奔袭的只有骑兵一个兵种。但是骑兵的建制实在是太过于的好费财力了,国家一般是培养不起太多的。所以在当时会出现这样一种状况——双方相遇之后,不会立即开始战斗,反而是双方各自后退一定的距离,安营扎寨,做好防...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