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封邦建国:由共主或中央王朝给王室成员、王族和功臣分封领地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422
转发:0
评论:0
封邦建国:由共主或中央王朝给王室成员、王族和功臣分封领地,封邦建国即“封土建国”,简称“封建”。即天子把自已直接管辖的王畿以外的土地,

  封邦建国即“封土建国”,简称“封建”。即天子把自已直接管辖的王畿以外的土地,分封给诸侯,并授予他们爵位,诸侯再分封贵族,诸侯和贵族在自己的领地上有相当的自主权。分封的目的是让他们建立封国和军队,保卫中央,收买人心。

  封邦建国是一种社会制度。由共主或中央王朝给王室成员、王族和功臣分封领地,属于政治制度范畴。武王灭纣后,论功行赏,大封功臣昆弟,作为周王室的屏藩。姜太公为首功,被封在齐,以营丘为。周初封邦建国,前后共有71个,其中姬姓之国占去53个,中原地区有康叔等,东方有太公望和伯禽,河东地区有唐叔,北方有召公长子,南方有“汉阳诸姬”和周文王两个伯父。

  “封建”一辞,最早见于春秋时富辰之说:“周公吊二叔之不咸,固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封建制度”中“封建”的原始含义,即“封”土而“建”国,“封”之本义起始于“丰”字,在甲骨文与金文中,其字形状如“植树于土堆”,故“封”是“疆界”“田界”之意。“建”乃由“封”而来,“建”字可见于金文,指“建国立法”;古文献中之“封建”即“分封制”。

  “封建”,简单言之是指王者以爵土分封诸侯,而使之建国于封建的区域。这是上古时代战胜的部族对于战败的土地和人口施行的一种统治方式。所谓封建,自应有部族战争以来已有雏形。封建制正式起源时间尚有争议,有人主张始于西周。封建制度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起源时间已经难以考证。根据史记记载,黄帝时代,“诸侯咸来宾从”、“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黄帝“置左右大监,监于万国”,这是早期的封建制度。五帝三代时期不断发展,到周朝时封建制度的完善程度达到顶峰。柳翼谋谓:“自唐、虞至周皆封建时代,帝王与诸侯分而治之”,即从尧、舜经夏、商到周朝,采用的都是封建制度。

  汉语对古代中国的中原王朝,所封之地称为“诸侯”(“诸侯国”、“封国”或“王国”),统治诸侯(王国)的君主称为“诸侯王”、“君”或“国君”,也使用“国王”的称谓。同时,汉语对欧洲从中世纪起的君主制国家也称为“王国”,君主称为“国王”,尽管两者有所不同,但从纯粹的土地分封来看两者都是一致的。

  西周施行分封制,建立藩屏,拱卫周畿,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一政治策略的实施,在东亚大陆形成了覆盖广大地域的青铜文化交流网。这一文化交流网络的扩展,构成以周王朝为代表的中国青铜文明的进一步拓展,乃至秦汉版图形成的前提。

  周室鉴于当时诸侯之众而又各据要津,后世必为共主之患,乃著兴灭国,继绝世之名义,封建诸侯,分封周姓和功臣到各要地,利用各地原来的氏族部落建立国家,势力始自上达下,周天子正式成为天下共主,周朝的封建规模正式完成。传说中圣王的后裔和商的遗民以及立功的将士,让他们在地方作“诸侯”,分区管理,辅佐周王,被封的“诸侯”在“封国”内继续分封,通过这种逐级分封,下级对上级承担缴纳贡物,军事保卫,服从命令等义务。

  为了控制广阔的新征服区,周初沿用商的分封制,把王族、功臣以及先代的贵族分封到各地做诸侯,建立诸侯国。先后分封的有鲁、齐、燕、卫、宋、晋、虢等71个诸侯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周王室是怎么由盛转衰?天下共主的地位是怎么失去的?
周王室是怎么由盛转衰的?天下共主的地位是怎么失去的?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西周先后分封过3000诸侯,当然那时候的诸侯国差不多相当于三千个部落,并且三千这个数量也属于夸张的说辞。成康盛世之后,以‘国’为基本单位的井田制度逐渐走向瓦解,大的诸侯国不断的吞噬周遭的缩小诸侯,所以到了西周末年幽王时期其实只有几百个诸侯国了。当时周朝诸侯以中原地区为核心,囊括了许、卫、陈、蔡、郑等最早被分封的一批姬姓诸侯。在这片区域内还有同样较早被分封的宋国,不过宋国国君并非周王室宗亲,而是当初武王伐纣期间叛敌投降的商朝王室成员,商纣王帝辛的庶母兄长微子启一脉。周幽王末年,朝局突变,申侯叛乱,犬戎入侵。周幽王的王叔郑恒公虽然战死镐京,但是郑国却继续执行他的政策,将曾经让地于郑的虢、郐两国彻底吞并,成为中原地区日益强大的新兴大国。就在郑国日益强大的同时,华夏区域边缘的一些诸侯也开始崭露头角。这些地处边缘的诸侯...
· 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关系分封制与中央关系介绍
分封制是历史上比较重要的一项重要的制度,纵观整个封建社会分封制都占据着很大的分量,而这项制度也是贯穿整个封建时代的。那么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关系是什么呢?宗法制又是怎样的一种制度呢?分封制和宗法制示意图其实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关系很容易理解,先来说说宗法制是个什么样的制度,从字面意义上理解宗法制就是根据宗族来划分的一种制度,而这种制度从根本上来说就是血缘占据着主导地位。宗法制就是根据亲族之间的血缘来分配的一种政治制度,主要的目的还是将统治阶级内部的冲突解决,让权力、财产等问题都能够得以解决,这样一来就可以加强分封制统治之下的政治制度,让君主的专制制度也能够更加稳定。其实这样一说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关系就很清晰了,分封制就是建立在以宗法制为基础的前提之上的的,有了宗法制分封制才能得以顺利的实行,而宗法制中也规定了分封制的一些继承和传承的方式,在所有的等级之中宗法制就是以嫡长子的利益为主要利益的,无论是君...
· 周平王东迁,周朝由盛转衰的开始,从天下共主变成傀儡王室
平王东迁是东周初期周王室把都城由镐京迁到洛邑的历史事件。周幽王时,废掉申后及太子宜臼,立其宠爱的褒姒为后,伯服为太子。公元前771年,申后之父申侯勾结犬戎攻破镐京。周幽王点起烽火求援,众诸侯因以前被烽火所戏而不加理会。周幽王最后被杀于骊山,西周灭亡。其后众诸侯拥立太子宜臼为王,是为周平王。因镐京曾发生过地震受损,残破不堪,又接近戎、狄等外患威胁之下,于是平王在即位后第二年(公元前770年),在郑、秦、晋等诸侯的护卫下,将国都迁至洛邑,开始了东周的历史。平王东迁是历史学家划分时段的重要事件,亦是周朝国势的转折点。平王迁都之后的周朝被称为东周,而由周武王立国至周幽王被杀的时期则称为西周。平王东迁后,周天子王权开始衰落,不能担当共主的责任,诸侯势力不断坐大。因为平王是由申侯拥立的,间接犯了弑父罪名,开始得不到诸侯的尊重。而且,周天子无力自保和抗拒外族入侵,须依赖诸侯国保护,致周天子地位不断衰落,...
· 共主
共主,自人类文明早期阶段、国家形成过程中或产生国家以后,各个部落或共同体所共同承认或推崇的盟主,或封建时代各个王国、诸侯国共同承认的中央政权。近现代用语,共主也可叫“宗主国”。但这里所指的盟主并不是拥有完整的统治权,而只是相当于一个“首领”,某些权力被分散到了各个诸侯手里,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前的历代“君主”都是“首领”,其并不具备“皇帝”的特征与权力。
· 朱希忠不是王室成员,为什么张居正为何给朱希忠封王?
张居正身为大明一代名相,功名显赫,政绩卓然,却屡次被学生弹劾,称为大明开国以来第一位被学生弹劾的内阁首辅,在他的学生御史刘台弹劾张居正的奏疏中,第一条就是指控张居正违反大明祖制,违规给不是王室成员的朱希忠追封王爵,此事也引起其他文武官员的反对,但为什么张居正一意孤行,非要给这个朱希忠封王呢,这个朱希忠又是何方神圣,能够让位高权重的张居正力排众议,封王赠爵,还亲自撰文纪念他呢?一、朱希忠是何方神圣?朱棣靖难之役的时候,手下猛将如云,其中有一个叫朱能的,是猛将中猛将,在历次战役中立有极大的战功,朱棣继位后,封朱能为成国公。我们今天要讲的朱希忠,就是朱能的玄孙。他于嘉靖十五年(1536)继承了成国公的爵位。朱希忠这个人,性格非常机敏,善于结纳各种高官名流,在各方势力之间左右逢源,谁也不得罪,于是名声不错,官运也很亨通,先后掌管五军都督府后、右两府,总神机营,提督十二团营及五军营,历事三朝,先后六...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