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张若虚一生只写了两首诗,其中一首压倒全唐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201
转发:0
评论:0
张若虚一生只写了两首诗,其中一首压倒全唐,唐朝时一个文艺复兴的朝代,出现了很多的名人,也出现了很多的诗词,像耳熟能详的

  唐朝时一个文艺复兴的朝代,出现了很多的名人,也出现了很多的诗词,像耳熟能详的李白,白居易等等,比比皆是,这些都是唐朝产量很大的大诗人,但是偏偏就有一些产量很少的诗人,他们一生可能就有一首,但是能被世人所记住,比如刘希夷的《带白头翁》中的,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就被人深知。

  张若虚,初唐的一位诗人,与当时的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为“吴中四士”虽然也是才华比较出众,但是留下的诗词却是少之又少,并不像李白,杜甫那样的高产诗人。

  被誉为“孤篇压倒全唐”的张若虚,凭借一首《春江花月夜》,更是立足了孤篇压倒全唐的称号,整片诗语言清闲优美,给人以澄澈空明、清丽自然的感觉。

  让我们一起看一下《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春江花月夜》这个题目,据说是,始创于陈后主陈叔宝,却因诗已失传,无从知晓。隋炀帝杨广倒留下了现存最早的两首《春江花月夜》,不过只五言四句,短浅空洞,也是不被后人所追随,陈叔宝还写过一首《玉树后庭花》虽是七言,却仅六句,况且肉麻得紧,与隋炀帝如出一辙,都是臭名昭著的宫体诗。

  这首《春江花月夜》也是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更是被称为古代宫体诗的救赎,既富裕了南方民歌的色彩与调调,又运用了齐梁到唐初百年酝酿接近完成的新诗格律,糅合是那样完美,给后来的诗人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本。这理所当然是个顶峰。

  这首诗背身就如同光耀千古的一轮高天朗月,照亮了盛唐的路,是一千多年过去了,仍然无人能把一夕江月渲染得这般淋漓尽致,历尽沧桑变幻,诗篇不朽而江月依旧。无数读者为之倾倒。一生仅留下两首诗的张若虚,也因这一首诗,“孤篇横绝,竟为大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汉高祖刘邦一生仅做了两首诗其中有一首称为千古绝唱
还不知道:刘邦的诗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自秦汉以来,中国有五百多位皇帝,其中刘邦、成吉思汗、朱元璋三人,被公认为没有文化的皇帝。其实并不是这样的,朱元璋一生作了30多首诗,有几首很有名气,比如《咏菊》,至于汉高祖刘邦,一生仅作了两首诗,其中一首却成为千古绝唱,这就是《大风歌》。《大风歌》仅有三句话,二十三个字:大风起兮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译文:大风劲吹啊浮扬,我统一了天下啊衣锦还乡,怎样才能得到勇士啊为国家镇守四方!刘邦出身草莽,教育程度不高,身上有股痞子气,谁都没想到,他能写出这种好诗歌。前两句气势磅礴,雄豪自放,充满王霸之气,后面的一句,隐隐约约折射出对国家的担心,为何有这种担心呢?这就涉及到刘邦创作这首诗歌的背景。公元前196年,韩信、彭越这两个异性诸侯王被刘邦铲除之后,英布也察觉到该到自己了。于是先发制人,起初进展十分顺利,英布英勇...
· 刘宴:8岁时写了一首诗,成为唐朝最小官员
刘宴是唐朝有名的神童,他也开创过一个记录,那就是唐朝年纪最小的官员。刘宴8岁那一年,唐玄宗就亲自册封他为太子正字,总管宫内书籍的编纂。刘宴从小就有神童的美誉,他自小过目不忘,行事作风都跟大人一样,性格十分成熟。8岁那年,唐玄宗率领文武百官来到泰山封禅。刘宴跟随父亲一起参加了这次盛典。他感慨于泰山的雄伟壮观,还有封禅的仪式之繁复,于是亲自写了一篇贺表,进献给唐玄宗。当时随行的官员们大多都写了贺表,唐玄宗却唯独看上了刘宴写的这一篇。他宣召刘宴的父亲前来听赏,刘宴的父亲说这篇贺表不是他写的,而是刚满8岁的刘宴所写。唐玄宗听说之后更加感兴趣,立刻宣召刘宴觐见。刘宴虽然只是个8岁的小孩子,但是面对天子,一点也不怯场。唐玄宗又命刘宴当场做了一首诗,刘宴不假思索脱口就出。唐玄宗见刘宴聪明伶俐,心中对他非常喜欢。他不仅称赞刘宴是“国宝”,而且还授予他太子正字的官职。刘宴就这样成为了唐朝年纪最小的文官。后来...
· 清代诗人袁枚:一生只写了一首词的清代大文豪
在中国古代,吟诗作词是文学家的一大爱好和雅趣,殊不知,历史上却有一位只对诗歌有着极其兴趣的文人,一生写作无数,但却不爱好写词,留下了其人生中唯一的一首词。这个人就是清代著名的大文学家袁枚。袁枚一生勤于读书写作,且有所造诣,受到当时人们的肯定。袁枚的文章个人风格很浓厚,所以与纪晓岚并称为“南袁北纪”。袁枚的一生全部奉献给了写作,他最著名的作品集是《小苍山房集》,一共80卷,此外还有24卷的《子不语》,16卷的《随园诗话》和10卷的《补遗》等。其中,袁枚共创作诗词4000多首,但仅有一首是词,其余全部是诗。这在文坛中,不得不说是一个奇闻。袁枚不写词的原因,是因为他主张“性灵说”。袁枚认为人应该是无拘无束的,不应该受到各种限制,写作这件事亦如此。而诗词这种文学体裁,袁枚认为束缚了人的思想,尤其是词,需要严格按照规则来写,所以袁枚从不写词。袁枚唯一的一首词是在他33岁那年所作,源于一个动人的故事。...
· 大才子袁枚为何一生只写了一首词?
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位清代的著名诗人,他就是袁枚,一起来看阿奎那吧。袁枚是清代诗人、散文家,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袁枚字子才,人如其字,袁枚是位不折不扣的大才子,他是乾嘉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乾隆三大家”。袁枚为文自成一家,与纪晓岚齐名,时称“南袁北纪”。袁枚的散文代表作《祭妹文》哀婉真挚,流传久远,古文论者将其与唐代韩愈的《祭十二郎文》并提。(袁枚之妹袁机亦甚具学识,《杭州府志》、《清史稿?列女传》皆有传,于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卒。)袁枚年轻时即为一名饱学之士。在他十九岁的时候,浙江督学帅兰皋考他典故,问他:“国马”、“公马”何解?袁枚说:“出自《国语》注自韦昭。至作何解,枚实不知。”这时的袁枚确实不知,态度是十分谦虚老实的。帅兰皋夸奖袁枚说:“你很年轻,但能够知道‘国马’、‘公马’这两个典故的出处也就可以了,何必一定要你解说呢?”接着帅又...
· 古代最没文化的皇帝,一生只写过两首诗,一首竟成千古绝唱
中国历史五千年,诞生了许许多多的朝代。同时也留下来数百位皇帝,有的为圣贤明君而青史留名,也有点专制无道随意杀戮臣民而遗臭万年。而今天为大家讲的是位出身农家的皇帝,他奋斗了半生最终成为了九五之尊,其人生作的一首诗更是成为了千古绝唱。自秦汉以来,中国有五百多位皇帝,其中刘邦、成吉思汗、朱元璋三人,被公认为没有文化的皇帝。其实并不是这样的,朱元璋一生作了30多首诗,有几首很有名气,比如《咏菊》,至于汉高祖刘邦,一生仅作了两首诗,其中一首却成为千古绝唱,这就是《大风歌》。汉高祖刘邦,出身于一个普通农民家庭,而他却不喜欢干农活,对读书也不敢兴趣,整天到大街上瞎溜达,不仅乡里人说他不务正业,就连父亲刘太公也骂他为“无赖”。后来,他成为泗水亭长,其实也就是一个芝麻大的小官,权力很小,俸禄也极少,加上他喜欢结交朋友,基本就是月光族。因是农民出身,所以汉高祖刘邦其实是个文盲。通俗点来讲,其实他是不识字的。但...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