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魏收:南北朝时期史学家,北地三才之一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465
转发:0
评论:0
魏收:南北朝时期史学家,北地三才之一,魏收(507年-572年),字伯起,小字佛助。钜鹿郡下曲阳县(今河北晋州)人

  魏收(507年-572年),字伯起,小字佛助。钜鹿郡下曲阳县(今河北晋州)人 。南北朝时期史学家、文学家,北魏骠骑大将军魏子建之子。

  魏收历仕北魏、东魏、北齐三朝,与温子升、邢邵并称"北地三才子"。累官至尚书右仆射,掌诏诰,总议监五礼事,位特进。曾参修律令。天保八年(557年)迁太子少傅。武平三年(572年),魏收去世。获赠司空、尚书左仆射,谥号"文贞"。

  天保二年(551年),魏收受命撰魏史,他与房延佑、辛元植、刁柔、裴昂之、高孝干等"博总斟酌",撰成《魏书》一百三十篇,记载了鲜卑拓跋部早期至东魏被北齐取代这一阶段时期的历史。书成之后,众口喧嚷,指为"秽史",魏收三易其稿,方成定本。另存《魏特进集》辑本。

  魏收的先祖是汉朝初年的高良侯魏无知。祖父魏悦是魏无知的六世孙,他性情深沉厚重,胸怀宽阔,宣城公李孝伯对他深为器重,把女儿嫁给了他。魏悦担任济阴太守,政绩斐然。魏收的父亲魏子建官至左光禄大夫,加散骑常侍、骠骑大将军,死后获赠仪同三司、定州刺史,谥号"文静"。

  魏收从小机警敏捷,不拘小节。他十五岁时,已经熟悉了文章的写法,以文采扬名。 魏收最初出仕时,被任命为太学博士。河阴之变时,尔朱荣大肆捕杀朝臣,他凭借智慧逃脱,侥幸免于一死。吏部尚书李神隽很器重他的才学,奏请朝廷授他为司徒记室参军。节闵帝即位后,下诏测试群臣,让魏收起草封禅书,他提笔一挥而就,连草稿都没要。文章近千言,改动的地方寥寥无几。这时,黄门郎贾思同侍立在天子旁边,他十分激赏魏收的才学,对节闵帝说:"即便有七步成诗的才华,也不能超过魏收。"又升任散骑侍郎,不久,受命掌管天子的起居注的记录,并参与国史的编纂。很快后,又兼任中书侍郎。此时,魏收年二十六岁。

  北魏孝武帝初年,朝廷又下诏命魏收担任原来的官职。朝廷堆积了许多文书诰命,魏收一一处理,事事都能让孝武帝满意。

  起初,高欢坚持辞让天柱大将军的职务,孝武帝命魏收起草诏书,以顺从他的请求,想再加封他为相国,问魏收相国的品秩有多高,魏收据实回答,孝武帝便作罢了。魏收没有揣测出主子和丞相的心思,心里很不安稳,请求解去自己的官职,朝廷下诏同意。过了很久,朝廷命他任孝武帝哥哥的儿子广平王高赞的开府从事中郎,魏收不敢拒绝,便作《庭竹赋》以抒发自己的心情。不久,他被任命为中书舍人,与济阳的温子升、河间的邢子才齐名驰誉,世人称他们为"三才子"。这时,孝武帝对魏收已有猜疑,他便以有病为由坚决辞去官职。

  后来,魏收被召至晋阳,任中外府主簿,不断受到嫌弃和斥责,并遭到鞭打,很久都不能施展抱负。适逢司马子如奉命来到高欢的朝堂,利用宴会的机会同高欢开玩笑说:"魏收,是天子的中书郎,国之俊杰,希望大王您给他点好的脸色。"他因此转为府属的官员,然而,高欢对他并不优待。魏收因为不得重用,又请求撰修国史。同僚崔暹在高澄面前推荐他说:"国家的历史事关重大,你们父子二人建立的霸王的丰功伟业,都需要记载下来,这件事非魏收不能胜任。"高澄便启奏朝廷,命魏收为兼散骑常侍,修撰国史。武定二年(544年),他担任正常侍,领兼中书侍郎,仍旧负责修撰国史。

  后来,高欢回到朝廷,东魏孝静帝命他为相国,高欢坚决推辞,让魏收代他写奏章。奏章写好后送给他,这时高澄在旁边,高欢指着魏收说:"这个人应当又是一个崔光。"武定四年(546年),高欢在西门豹祠宴集群臣,对司马子如说:"魏收任史官,写我的善与恶。听说北伐的时候,权贵们常常送给史官吃的东西,司马仆射你是否也曾宴请过史官呢?"因而两人一起大笑。高欢对魏收说:"你不要见元康这些人在我面前奔走,我就认为他们很勤劳。我今后的名誉地位在你手里,不要认为我不知道。"不久,加封魏收为兼著作郎。

  侯景背叛了北魏,攻击南部边境。高澄当时在晋阳,命魏收写下五十余页纸的一篇檄文,他不到一天就写完。朝廷又要送给南梁檄书,让南梁朝廷送给侯景。魏收刚入夜执笔起草,三更就已写完,文章写满了七张纸。高澄很赞赏他。魏孝静帝曾在秋季举行射箭,让群臣赋诗。魏收诗的末一句是:"尺书征建业,折简召长安。"高澄非常欣赏诗的雄壮豪迈,对周围的人说:"现在有魏收,便是国家的光彩。雅俗共赏的文章,析理通达,气势纵横。我也让邢子才、温子升不断写作,才情词气都赶不上他。我有时心有所思,忘了而没有说出,说出来了词语又不详备,不能完全把意思表达出来。魏收呈上他起草的文章,都把我的想法说得完完全全。这种人才真难得。"又命魏收兼任主客令,接待梁朝的使者谢珽、徐陵。侯景投降南梁,梁朝的鄱阳王萧范当时任合州刺史。高澄命魏收写信劝谕萧范。萧范得到书信后,便率领所部西上,州刺史崔圣念占据了这座城池。高澄对魏收说:"今天平定一州,你出了很大力,但遗憾的是'尺书征建业'还没有实现啊!"

  魏收性格急躁,不能公平待人。过去同他有冤仇的,大多隐去人家的善政美德,不载入史册。他写史时常洋洋自得地说:"你是个什么样的小东西,敢同我魏收作对!我的史笔要抬举你能让你上天,要贬低你能让你入地。"

  因为贵族子弟议论认为魏收撰述史书不公平,文宣帝便命他在尚书省与贵家的子弟儿孙们一起共同讨论。前后投诉史书问题的有一百多人,有人说遗漏了他们家的世系职位;有的说他的家人没有被记载入史;有的说书中有随便诋毁的地方。魏收都根据情况一一解答。范阳卢斐的父亲卢同的传略附在他的族祖卢玄的传后;顿丘的李庶家的事传,称他本来是梁国蒙地人。卢斐、李庶对他颇有讥讽,说他写的史书不真实。魏收性情急躁,非常气愤,启奏朝廷说他们诬告,想对自己加以。文宣帝早先就看中了魏收的才学,不想加罪于他。这时,太原的王松年也批评魏收,和卢斐、李庶一起获罪,各被鞭打,流配在街巷市坊,卢思道也被罪罚。然而,终因众口铄金,议论纷纷,朝廷下令命《魏书》停止传播发行,让群臣们共同商议。允许史书中牵涉到家事的人进入史局,不真实的地方可以陈述吁请。于是,贵族子弟众口传扬,称《魏书》为"秽史",投递诉状的人一个接一个,魏收应接不暇,无法抗拒。这时,左仆射杨愔、右仆射高德正二倾朝野,与魏收关系密切。魏收也为他们家里的人作过传,这两个人不愿说《魏书》不真实,便堵塞言路,终文宣帝一世,不再议论这件事。

  孝昭帝认为《魏书》没有刊行,命魏收进一步研讨审改,他奉诏后对《魏书》作了很多修改。朝廷下诏允许《魏书》传行,魏收认为书稿藏之秘阁,外人无法看见。于是,朝廷命送一本交付并省,一本放在邺城,任凭人们翻阅改易。

  太宁元年(561年),朝廷加魏收为开府。河清二年(563年),他兼任右仆射。这时,武成帝终日沉湎酒乡,朝中大事委付侍中高元海。高元海凡俗平庸,不堪大任。因魏收的才名震动世俗,都官尚书毕义云善于处理繁琐的事务,元海便虚心依赖他们。魏收畏祸保身,不能匡救时弊,被人们所讥讽。

  武成帝在华林另外建造玄洲苑,极尽山水台阁的壮丽,下诏命在台阁中画上魏收的像。

  武平三年(572年),魏收去世,朝廷追赠他为司空、尚书左仆射,谥号文贞。魏收因为写史书得罪了一些人,在北齐灭亡之后,魏收的坟墓被仇家挖掘,遗骨被丢出坟墓外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北地三才之一:邢邵的生平简介
邢邵(496─561),北朝魏、齐时无神论者、文学家,"邵"一作"劭",字子才,河间鄚(今河北任丘北)人,代表作《冬日伤志篇》。曾经在北魏、北齐做官,官至中书监(官名,与中书令职务相等而位置略高,同掌机要,为事实上的宰相),摄国子祭酒,授特进。邢邵,字子才,小字吉少,河间郑人。生于魏孝文帝太和二十年(公元四九六年),卒年不详。(北齐书魏收传云:"收少子才十岁。"据以推定邵之生年)十岁能属文,雅有才思,日诵万言,一览便记。有书甚多,不甚譬校,尝谓:"日思误书,更是一适。"少在洛阳,承平无事,与时流专以山水游宴为娱。文章典丽,既博且速。他博览群籍,善于为文。年末二十,动公卿。常与阳固、裴伯茂等相唱。。每一文初出,京师为之纸贵,传遍远近。邢邵的文词宏远典丽,独步当时,时温子升为文士之冠,世谓之"温邢。"魏书以天才艳发后出,及温死,方称"邢魏"。初仕魏为著作郎,累迁中书侍郎。尔朱兆为乱,邵避居嵩山...
· 史学家-魏收
魏收(507年―572年)字伯起,小字佛助,钜鹿下曲阳(今河北晋州)人,南北朝时期史学家、文学家。北魏骠骑大将军魏子建之子。与温子升、邢邵并称“北地三才子”。魏收历仕北魏、东魏、北齐三朝。天保二年(551年),他正式受命撰魏史,魏收与房延v、辛元植、刁柔、裴昂之、高孝干等“博总斟酌”,撰成《魏书》一百三十篇,记载了鲜卑拓跋部早期至公元550年东魏被北齐取代这一阶段的历史。书成之后,众口喧嚷,指为“秽史”,魏收三易其稿,方成定本。后官至尚书右仆射,天保八年(557年)迁太子少傅。武平三年(572年)去世,朝廷追赠他为司空、尚书左仆射,谥文贞。人物生平编辑年少成名魏收的先祖是汉朝初年的高良侯魏无知。祖父魏悦是魏无知的六世孙,他性情深沉厚重,胸怀宽阔,宣城公李孝伯对他深为器重,把女儿嫁给了他。魏悦担任济阴太守,政绩斐然。魏收的父亲魏子建历任左光禄大夫,加封为散骑常侍、骠骑大将军。去世后,追赠为仪...
· 他是“北地三才”之一,写的一手好文章却被饿死
名门之后温子升,小时候跟随名儒崔灵恩、刘澜学习,本身非常聪慧,加之勤奋好学,成年之后博览群书,能写出一手风格清婉的好文章,小有名气,与邢邵、魏收一同被称为“北地三才”,备受世人赞赏。公元516年,温子升22岁,东平王元框广招文士,想要从中选择御史。当时参加应试的有八百多人,但只有温子升、卢仲宣等二十四人成绩最好,但是经过激烈的竞争,其它人都已失败告终,温子升胜出当选了御史,亲手草拟台中重要文件,一举成名。与当时被称为“人物宗主”的李神筠关系非常融洽,经常开玩笑,后来朝廷要调温子升去外省,李神筠上书请求留下温子升,但最终没能留下。做官后的温子升仕途并不平坦,常被欺负,当时的黄门郎徐纥特别嫉妒比自己本事高的人,得知温子升要来广阳府便做好了挤兑他的准备,一次魏军打了胜仗获得大量珍宝,但是却只给了温子升四十匹绢。后来,魏军战败,温子升被抓,因为有老朋友得以被放回,回来后的温子升再无心做官,闭门读书...
· 北地三才是哪三个人?北朝时期正统的诗文作家简介
魏至北齐时期,北朝出现了几位比较正统的诗文作家,模仿南朝诗文创作,虽然水平有限,难与南朝相比,但它却标志着北朝文学开始复苏,也迈开了南北文学融合的第一步。其中较著名的是温子升、邢邵、魏收。号称北地三才。温子升温子升(495-547)字鹏举,济阴冤句人【今山东菏泽】,祖籍太原(今太原)人北魏著名文学家,官至中军大将军。温子升是晋朝将军温峤的后世子孙,父亲温晖,曾任兖州左将军长史,行济阴郡事。北魏孝明帝初,在全国选拔辞人补充御史之职时,他在8000名应考人中名列榜首,一举成名,补为御史,时年22岁。他的诗文与当时的文学家邢勋齐名,时称温、邢、魏(魏收)为"北地三才"。当时济阴王王元晖赞扬温子升的诗文超过宋朝的谢灵运、梁朝沈约的作品,南朝梁武帝也大加称赞说:"曹植、陆机复生于北土。"温子升在军事上也有卓识,曾得孝庄帝及上党王天穆的赏识,封为伏波将军、侍读兼舍人、金紫光禄大夫、后迁升为散骑常侍、中...
· 南北朝史学家魏收最初的梦想竟然是当武将?
魏收在南北朝时期十分的有名气,父亲虽然是个骠骑大将军,但是他却并没有依靠父亲,而是选择了辛苦地钻研文学,终于凭借着自己的文采而成为朝廷的官员,也因为文采出众而被人们称为是北地三才子之一,曾经在朝中担任过尚书右仆射以及司空等职位。那么魏收是个什么样的人呢?魏收图片关于魏收是个什么样的人这个问题历史上有着明确的记载,历史上对他的评价也非常的崇高,认为他从小就非常的好学而有才华,行事起来不拘小节,一直努力奋发的读书,他的学识可以说是博古通今,是个才华横溢的人才。在他刚刚进入仕途的时候贾思同就非常的看好他,认为他的才华即便是七步成诗也无法比拟。而魏收还是一个擅长用文辞讽刺时政的人,当他看到朝臣和后妃总是喜欢穿着异服的时候便用讽喻的形式上书进谏给皇帝,而他的文章则让皇帝十分的赞赏,从中也可以看出他不畏权势一心为国的精神。另外魏收的才华横溢让高欢父子都十分的赞赏,在高欢刚刚回到朝廷的时候,魏收一直担任...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