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十字军东征时最喜欢的盾牌叫什么?这些盾牌有着怎样的用处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2023
转发:0
评论:0
十字军东征时最喜欢的盾牌叫什么?这些盾牌有着怎样的用处,鸢尾盾也被称为“leaf-shapedshield(叶型盾)”或者“almo

  鸢尾盾也被称为“leaf-shaped shield(叶型盾)”或者“almond shield(杏仁盾)”,这些名字的由来,无一不是因为这种盾牌近似三角形的造型,确实容易让人联想到这些小部件。鸢尾盾目前已知最早的记录,是在10世纪末期的奥托三世福音书中的插图里,出现了手持鸢尾盾的骑士形象。以此作为推断,在10世纪末期,鸢尾盾已经是有一定普及度的盾牌。不过这种盾牌究竟是何时,诞生于何地,目前还缺乏具体的文献和考古记载。

  ▲奥托三世福音书中,手持鸢尾盾的骑士形象

  有趣的是,鸢尾盾自诞生开始,其目的性就非常明确,那便是为骑士们骑马发动冲锋时,为骑士提供正面的防护。因此早期鸢尾盾在设计上,不仅可以套在左手手臂上,以便骑兵一边使用盾牌同时还可以操作缰绳。鸢尾盾的长度,也正好可以对骑士的从右肩斜着遮住包括和大部分腹部,而盾牌较窄的三角形部分,则可以对左腿的正面提供防护。在材质上,鸢尾盾的盾身基本都是木质,并在表面覆盖有皮革,一些鸢尾盾,还会在盾牌表面上镶嵌铁质部件,以此来加强鸢尾盾的抗击打能力。不过与鸢尾盾的防御能力相对应的,鸢尾盾自身的重量,也是相当沉重。

  ▲现代战争重演中,使用鸢尾盾的表演者

  不过鸢尾盾本身,可以说还是有着很多的问题。比如巨大的盾身,会给使用者带来巨大的负担。除此之外,由于鸢尾盾在战场上很多时候,实际上并不能完全按照它们的设计者们所想的那样,为骑士们提供大面积的正面防护。因为如果将鸢尾盾完全挡在身前,那么会对右手使用武器的灵活,带来极大的阻碍。因此许多骑士在使用时鸢尾盾时,更多的是用盾牌来遮蔽自己的左半身,只有在遭遇弓箭等远程武器射击时,才会用鸢尾盾进行完全的正面遮蔽。

  ▲贝叶挂毯中,使用鸢尾盾的诺曼骑士

  不过即使如此,得益于鸢尾盾优雅的造型,和本身在防护面积上的优势。鸢尾盾在11世纪开始在欧洲得以大范围流行开来。甚至于在英格兰地区的步兵,也常常使用这种对于步兵来说,过于笨重的鸢尾盾来进行作战。而之后伴随着十字军东征的开始,鸢尾盾更是被十字军们传播到了拜占庭帝国,以及中东,甚至是东欧的罗斯地区。

  ▲德国教堂铜雕中,手持鸢尾盾的骑士形象

  尤其是其中的拜占庭人,更是鸢尾盾的忠实用户。鸢尾盾在拜占庭帝国和英格兰一样,不仅仅是作为骑兵的专属,很多拜占庭步兵也会和英格兰步兵,使用鸢尾盾来进行作战。而且在十二世纪开始,西欧的鸢尾盾逐渐出现大小缩减的情况下,拜占庭帝国依然使用着老式鸢尾盾。这种盾牌在拜占庭帝国一直延续到了13世纪之后,直到拜占庭帝国军队开始吸纳大量人,并开始逐渐化之后,才最终淘汰。

  ▲拜占庭帝国对于老式鸢尾盾钟爱有加

  不过鸢尾盾在西欧,却在12世纪中后期开始走向衰落。由于这种盾牌被越来越多的步兵使用,因此鸢尾盾在外形上开始出现了变化,过去鸢尾盾顶部的圆弧曲线消失,改为直线,以此来防止步兵使用时,会对视线产生不利的影响。然而即使如此,伴随着13世纪出现全新更小的骑兵盾牌,以及新的,防护面积更大的步兵盾出现,鸢尾盾逐渐在西欧被淘汰。并最终在14世纪,逐渐从拜占庭帝国和罗斯人的军队消失。鸢尾盾也就此彻底离开了战争舞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中国古代盔甲与盾牌
至此,甲片叠压、阴线和阳线的规范就基本形成了,此后中国甲会沿着这条路发展下去。魏晋南北朝是甲式发展的重要过渡,接踵出现的筒袖铠、两当铠、明光铠,在汉与隋唐仿佛毫不相干的甲式间补充了舒缓的乐章。战乱的激励令铁甲质量有了近乎神奇的提高,传说诸葛亮筒袖铠竟能抵御拉力近670公斤的强弩射击,真不知何人能开动此弩,既无人能开又何必指标定这么高。传说可以商榷,但其中至少体现了当时对铁甲质量的重视。隋唐最著名的甲是明光铠,其身甲由4块底板组成,胸背各2块,每块上有一面大圆护,从明光之名推测,圆护应由质量较高的钢铁制成,而底板大概是皮甲。尽管这种设计有图省事的嫌疑,但隋唐明光铠一改之前历代偷工减料的陋习,将护臂和延长的护腿纳入甲式基本要素,对后世却有重要影响。进入晚唐明光铠衰落了,整体化的身甲被札甲取代,经过五代的战乱,到宋代再次形成了成熟的制式。宋代甲胄通常只分成胄、护臂和身甲叁部分,身甲为山字形,融合...
· 既然弓箭无法射穿盾牌为何古人还要执意弓箭射敌人的盾牌
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弓箭遇到盾牌会怎么样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在冷兵器时代,有两种武器是相生相克的,他们一个是远程进攻武器,另一个是便捷防御武器。他们就是弓箭和盾牌了。相信看过电视剧里演的古战争的人都看过两军对垒时的阵法和壮观场面吧?弓箭的发明,主要是为了抵抗骑兵的冲击。大家都知道,北方人善骑马,骑兵便成了威胁中原的一个重大的存在!宋朝是弓箭史上使用的巅峰期。因为辽国、金国、元朝,都是以骑兵为主的游牧民族。而盾牌就是针对弓箭而生的防御性武器,在两军对垒的时候,将一排盾牌当在大军的前方,就可以形成一道盾墙,极大的保护了己方的进攻部队。那么当弓箭遇到盾牌的时候,究竟孰强孰弱呢?弓箭和盾牌都是不断进化的,随着弓箭的弹性越来越紧绷,威力也愈来愈大!而盾牌的材质,也从藤盾、木盾到了铁盾,但同一时期的弓箭是无法射穿盾牌的。因为一般的士兵是无法把弓箭的威力发挥到最大化的。而即使像项羽一样...
· 赣文化—地方特色—盾牌舞
盾牌舞又叫男子群舞,主要在吉安的永新、安福等县流行。它源于古代军中的盾牌战术。据传,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著的《纪效新书》中的“藤牌总说篇”应为其源头。关于其何时传入江西,至今尚无定论,有一种说法为秦朝黄河流域居民大规模南迁时传入的;还有一种说法是此舞为三国时期名将黄盖所创的《团牌武》而来。江西永新盾牌舞表演据吉安群艺馆工作人员介绍,该馆在近十几年的调查中发现,许多盾牌艺人的祖先都是行伍出身的,发展到后来,该舞又被戏剧吸收和改造。表演时舞者左手执盾牌,右手握长或短的兵器。盾牌形状有圆、椭圆、燕尾、长方等,牌面绘制的图案,大都是各种动物的首形,呈威武可怖之貌。制作盾牌的材料因地制宜,多为竹、藤编扎,蒙上兽皮后更加坚固。盾牌舞组织形式为“班”、“队”,宗族性十分浓厚。如永新县泮中乡南塘村盾牌队,全由村里同姓族人组成,全村参加盾牌舞的人达百余人,一家三代,同胞手足同台表演者比比皆是,村民中素有“不练...
· 第七次十字军东征过程是怎样的
1248年法国和埃及之间爆发了一场战争,是由法国国王路易九世发动的。这位国王在位期间,因为其诸多要求高标准的举措,被奉为中世纪时期法国乃至当时整个欧洲国王中的楷模,被称为“完美怪物”。他的征战心愿得到了国内教皇英诺森四世支持,开始率军远征埃及,战争持续到1254年,被称为第七次十字军东征。第七次十字军东征图片这场战争能够完全发动得益于法国国王路易九世的努力,他有一次得了重病给自己许愿说康复后就发动十字军远征。上帝似乎听到了他虔诚的许愿,让他的病很快痊愈了,然后他真的就开始了第七次十字军东征的具体组织工作。路易九世用了接近3年的时间,向社会各界征收各种税,此时也正值法国经济最繁荣的阶段,东征的财源都逐步到位了。1249年的6月4日,路易九世带领的十字军就成功在埃及登陆了,很快就攻陷了达米埃塔,但不幸的是此后不久全军就感染了瘟疫,延缓了进攻的脚步。待全军熬过了瘟疫,十字军迅速进攻开罗,结果战败...
· 古代弓箭射不穿盾牌,为什么还要不停的放箭?
在冷兵器时代,弓箭和盾牌永远是一对冤家,一个是传统的远射武器,一个是比盔甲更便捷的防御性武器。弓箭可以有效防御骑兵的冲击(骑兵无法配重甲冲锋),所以弓箭发展的第一个顶峰出现在宋朝,因为宋朝要长期面对北方游牧骑兵的威胁,马步军士兵百分之八十是弓弩手。盾牌则是甲胄的一种,因为拿在手上,轻便性比穿在身上的铠甲强,所以盾牌又被叫做“秉甲”,更主要的是,盾牌可以构成一道盾墙,远比铠甲保护单兵要实用的多。有意思的是,古人在形容自己兵力强大时,总是喜欢用“带甲百万”、“甲士”、“披甲持盾”等词汇,却没人用“带弓百万”来形容强盛。那么当弓箭面对盾牌时,究竟能不能射穿盾牌呢?弓箭分为直拉、反曲、复合等很多种,同时又要受到做工、距离、臂力、平射还是抛射等因素影响,而盾牌根据材质可分为藤盾、木盾、铁盾等等,不同种类的弓箭面对不同的盾牌,效果自然大不一样。但总体而言,弓箭是无法射穿盾牌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弓箭...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