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五胡十六国时期政权:后秦的建立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2980
转发:0
评论:0
五胡十六国时期政权:后秦的建立,后秦(384年-417年)是十六国时期羌人贵族姚苌建立的政权。传三世共三帝,

  后秦(384年-417年)是十六国时期羌人贵族姚苌建立的政权。传三世共三帝,历经三十四年。

  前秦苻坚淝水兵败后,关中空虚,原降于前秦的羌人贵族姚苌在渭北叛秦,晋太元九年(384年)自称"万年秦王",都北地(今陕西耀县东南),次年擒杀苻坚。

  太元十一年(386年)姚苌称帝于长安(今陕西西安汉长安城遗址),国号秦,史称后秦。统治地区包括今陕西、甘肃东部和河南部分地区。

  后秦建初七年(393年)姚苌卒,子姚兴继位,攻杀前秦苻登,扫除前秦残部;又乘后燕灭西燕,尽占原西燕河东之地;弘始元年(399年)乘东晋内乱,陷洛阳,淮汉以北诸城多请降,国势遂与后燕相当。伐后凉,得鸠摩罗什。是年,法显从长安出发西行求经。

  弘始十八年(416年)姚兴卒,子姚泓继位。国内曾归降的多族势力趁机反叛,乘丧发兵。同年八月,东晋太尉刘裕亲率大军分四路北伐,克许昌,收复洛阳。后秦宗室皇弟为夺位反叛,被姚泓消灭。

  义熙十三年(417年)刘裕大军攻破潼关,围攻长安,姚泓举国投降,后秦亡。

  西晋永嘉(307年~312年)年间,前朝大将羌族豪酋姚弋仲率本部从赤亭(今甘肃陇西)迁徙到榆眉(今陕西千阳)一带居住,自称护西羌校尉、雍州刺史、扶风公。所统领不仅有羌人,还有汉人和其它族人。姚弋仲率部进入关中后,与其它割据势力相比,仍较弱小,因而不得不处于附庸地位,先后归附于前赵刘曜和后赵石勒。后赵时石虎徙关中豪杰及氐、羌于关东,333年,以姚弋仲为西羌大都督,率羌众数万迁于清河之滠头(今河北枣强东北)。

  永和五年(349年)四月,石虎去世,太子石世继位,征梁犊归来的姚弋仲、蒲(苻)洪等人与彭城王石遵相遇于李城(今河南温县),共同劝说石遵起兵夺位。石遵随后起兵,不久就杀石世继位。然而不久冉闵就废杀石遵,立石鉴为帝,掌握朝政。新兴王石祗于是与姚弋仲及蒲洪连兵,移檄讨伐冉闵。

  永和六年(350年),冉闵杀石鉴并诛杀石氏宗室,姚弋仲率众讨伐,移兵至混桥。石祗于襄国即帝位,以姚弋仲为右丞相,封亲赵王,殊有礼待。

  永和七年(351年),冉闵围攻襄国,姚弋仲命其子姚襄率兵救援,并配合太尉张举,遣使向前燕求援。在汝阴王石琨、姚襄、前燕以及襄国守军夹击之下,冉闵兵败,败退邺城。

  永和七年(351年)四月,石祗被杀,后赵灭亡。弋仲有子四十二人,常戒诸子曰:"吾本以晋室大乱,石氏待吾厚,故欲讨其贼臣以报其德。今石氏已灭,中原无主,自古以来未有戎狄作天子者。我死,汝便归晋,当竭尽臣节,无为不义之事。"乃遣使请降。永和七年,拜弋仲使持节、六夷大都督、都督江、淮诸军事、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大单于,封高陵郡公。 永和八年(352年),姚弋仲病逝,享年七十三岁。姚弋仲的灵柩后为苻生所获,以王礼葬于甘肃天水冀县。

  东晋义熙十二年(后秦永和元年,416),刘裕在攻灭南燕和益州割据势力、巩固其朝内地位后,欲扬威于外,谋北伐后秦。义熙十二年正月,后秦主姚兴遣兵攻东晋雍州之襄阳,被东晋雍州刺史赵伦之击败,为刘裕北伐找到借口。加之此时姚兴病死,姚泓新立,兄弟相杀,关中骚乱。西秦又袭扰其西,胡夏威胁其北。与其有姻亲关系的北魏因连年灾荒和受柔然进扰,无力对其支援。刘裕获悉后秦内外交困,遂于三月拜中外大都督,筹备伐后秦。

  八月十二,刘裕率大军从建康(今南京)出发,兵分五路,水陆并进。龙骧将军王镇恶、冠军将军檀道济率步兵为前锋,自淮、淝一带向许昌、洛阳(今河南许昌东、洛阳东北)方向进击;建武将军沈林子、彭城内史刘遵考率水军趋石门(今荥阳北),自汴水入河水(黄河);新野太守朱超石、宁朔将军胡藩率部由襄阳趋阳城(今河南登封东南);振武将军沈田子、建威将军傅弘之率部由襄阳挺进武关(今陕西商南西南);冀州刺史王仲德督前锋诸军,经泗水开巨野泽(今山东巨野北)入河水。刘裕告诫王镇恶等:若克洛阳,须待大军至,未可轻前。

  九月,刘裕至彭城(今江苏徐州),东晋各路军进展顺利 。时后秦于潼关(今陕西潼关东北)以东置有豫、徐、兖三州,屯兵薄弱,且缺乏防备。王镇恶、檀道济进入后秦境,所向皆捷,取后秦徐州(治今河南商丘南),进克许昌。沈林子部攻克后秦兖州州治仓垣(今开封东北)。王仲德部入河水,将逼滑台(今滑县东),北魏兖州刺史尉建畏惧,率众弃城,北渡河水。仲德据滑台。后秦直到东晋军向其豫州州治洛阳逼近时,仍与大夏、西秦交战。十月,东秦阳城、荥阳(今荥阳东北)二城皆降于东晋。王镇恶、檀道济会师于成皋(今荥阳西北)。镇守洛阳的后秦征南将军姚洸急向长安求援;但又不纳部将赵玄聚诸戍之兵固守金墉(今洛阳东北,魏、晋洛阳故城西北隅)以待西援的建议,分兵出战,皆被击败。道济部进逼洛阳,姚洸出降。晋军俘得后秦4000余人,众议欲尽坑之,道济皆释缚遣归。后秦民归附者甚众。十三年正月,刘裕率水军自彭城出发。后秦在洛阳失守后,拟派兵增援潼关,不料接连发生两起内乱。王镇恶等见有机可乘,不待后续大军到达,即于二月由洛阳兵分二路:自率所部西攻潼关,檀道济、沈林子率另一部北渡河,攻蒲阪(今山西永济西南)。蒲阪城坚兵多,一时难下。檀道济等遂挥师南下,与王镇恶并力攻潼关。三月,夺取潼关,乘胜追击。后秦大将军姚绍率兵退至定城(在潼关西30里)据险固守,先后两次派兵断东晋军粮道、封锁水路,皆为沈林子部所败。东晋军前锋因历旬不得进,后续大军又未至,军中乏粮。王镇恶遂至弘农(今河南灵宝东北)劝督民租,军食得以续给。四月,姚绍又遣将率骑企图切断弘农诸县的粮援,仍为东晋军所破,将士死亡殆尽。姚绍虽为后秦名将,但已年迈力衰,近又屡遭挫败,不禁愤愧而卒。后秦东平公姚赞统其众,引兵出战遭败,退而坚守。

  三月,刘裕率水军自泗水经清水(古济水下游别名,故道起今山东梁山,经东阿等,以至于海)入河水。北魏不肯假道,遣振威将军娥清、冀州刺史阿薄干率步骑10万屯于河水北岸,以遏晋师;并派数千骑紧随刘裕军之后,

  不断袭扰。四月,刘裕为排除阻遏,遣其将丁旿率壮勇700人,车100乘,登岸设半月阵,再命宁朔将军朱超石率领弓弩手2000,登车环射北魏兵。当魏军逼近以肉搏攻阵时,东晋军即用大锤短矟,左右猛击,大败北魏兵,斩阿薄干。刘裕大军至洛阳,于八月进抵潼关,以朱超石为河东太守,使与振武将军徐猗之率军北渡河,攻蒲阪,掩护主力北翼。

  时沈田子、傅弘之等率兵千余已袭破武关,占据青泥(今陕西蓝田)。姚泓原拟亲率大军至定城迎击刘裕军,又恐沈田子等袭其侧后,故决定先灭沈田子、傅弘之部后再合力迎击东晋军主力。沈田子闻姚泓率数万步骑来攻,欲击之。傅弘之以敌众我寡为由,劝阻出战。沈田子认为,兵贵用奇,不在众,乘其营阵未立,攻之可破。即率部出战,傅弘之跟进。后秦兵合围数重,沈田子激励士卒决死奋战。东晋军踊跃奋击,大败后秦兵,斩万余人。姚泓败奔霸上(今西安东)。时刘裕遣沈林子率万余精骑增援也到,随即追击。关中郡县多暗地来归。此战胜利,有力地策应了主力。但攻蒲阪的朱超石部失利,退至潼关。

  适逢连日大雨,河水暴涨。刘裕依王镇恶所请,命其率水军溯渭水趋长安。驻定城的姚赞和屯于香城 (今陕西大荔东南)的恢武将军姚难,为王镇恶部所逼,引师西退。因渭水泛滥,姚赞等北渡不成。王镇恶部水陆并进,追及姚难。姚泓由霸上进至石桥(长安东北)接应姚难,并派镇北将军姚强与姚难合兵屯泾上(今高陵境)以拒之。王镇恶遣部将毛德祖率兵进击,破之。姚强战死,姚难逃往长安。姚赞退至郑城(今华县),刘裕率大军进逼。时后秦军在长安附近尚有数万人。

  姚泓急令姚赞守霸东(今灞河之东),将军姚丕守长安城北之渭桥,辅国将军胡翼度守城东北之石积,姚泓自守城西逍遥园。王镇恶部乘蒙冲小舰逆渭水而进,兵皆隐于舰内。后秦兵只见舰进而未见人,十分惊异。舰至渭桥,王镇恶即令军士食毕皆执兵器弃舰登岸,背水死战,大败姚丕所部。姚泓引兵往救,因逼水地狭,又遇姚丕部败退,自相践踏,不战而溃,单骑逃还王宫。王镇恶率众从长安北门入城,姚泓领数百骑逃奔石桥。姚赞得悉姚泓兵败,当夜急率诸军驰救,拟会姚泓于石桥,但长安城诸门已为晋军所据。姚赞部不得过,一时惊散。是月二十四,姚泓被迫请降,后秦灭亡。历三主,三十四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五胡十六国时期政权:西凉的建立和发展
西凉(400年-421年),河西走廊一带曾先后产生过五个凉政权,史家为区别其他的4个,将中心位于凉州西部酒泉的李氏政权称为西凉。西凉,今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自西汉建武威郡以来名字换了多次,匈奴族统治河西走廊时称姑臧,西汉占领后建武威郡,东汉称西凉,其疆域也时大时小,大时把大半甘肃都占了,还扩延周围几省,史称凉州。李广后裔李暠,公元400年建立了西凉王朝,在敦煌称"凉公"。405年迁都酒泉,逼近北凉。疆域在今中国甘肃西部及新疆部分。417年,武昭王李暠卒,子李歆嗣位。420年,李歆与北凉交战被杀,其弟敦煌太守李恂在敦煌嗣位。次年北凉军继续围攻敦煌,李恂战败,乞降不成后自杀。西凉就此被北凉攻灭。西凉太祖李暠被唐朝皇室尊为先祖,唐玄宗李隆基天宝二年(753年)追尊为兴圣皇帝。因其统治地区古为凉州,故国号为"凉",又位于凉州西部,故名"西凉"。李氏为西州大姓。李暠先祖仕晋为郡守。北凉神玺元年(39...
· 十六国时期西蜀政权建立者谯纵
简要介绍:谯纵(?D413年),巴西南充(今四川南部县)人,十六国时期西蜀政权建立者。谯纵出身世家大族,初为东晋安西府参军。义熙元年(405年),益州刺史毛璩遣谯纵等领诸县氐兵东下征讨桓玄,士兵不愿离乡,谯纵当时在军中担任参军,个性一向和蔼谨慎,大家都很喜欢他,侯晖、阳昧逼其反叛,推举他为首领。同年,谯纵自称成都王,建立西蜀政权。义熙九年(413年),东晋刘裕派兵讨伐谯纵,谯纵兵败自杀,西蜀政权灭亡。中文名谯纵国籍东晋民族汉族出生地巴西南充(今四川南充)逝世日期413年主要成就建立西蜀在位时间405年D413年称号成都王谯纵人物生平]谯纵早年经历谯纵生活在东晋后期,那是一个各方势力混战的年代,谯纵从小目睹了军阀混战,当时是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他立志要做一番事业,救民于水火之中;他聪明好学有谋,为人小心,重义气,乐于助困扶危。深得朋友百姓敬爱。谯纵怀着济世安民之志投军,武艺高强,足智多谋,他...
· 姚苌简介十六国时期后秦政权的开国君主姚苌生平
后秦武昭帝姚苌(330-393),字景茂,南安赤亭(今甘肃陇西西)人,羌族。十六国时期后秦政权的开国君主,384-393年在位。姚苌是羌族首领姚弋仲的第二十四子,姚襄之弟。姚苌年少时已聪慧明智,多有权略,豁达率性,并没有专注於德行和学业之上,而其众位兄长都认为他很特别。後来姚苌跟随姚襄四处出兵,经常参与重要的决策。永和八年(352年),姚襄在麻田败於前秦军,其坐骑更中箭死亡,姚苌冒险将自己的坐骑送给姚襄助其出逃。最後姚苌因援军赶至才得幸免。升平元年(357年),姚襄谋取关中失败,在三原(今陕西三原县)与前秦将领苻黄眉、邓羌等的交战中战死。姚苌当时就率姚襄馀众尽降前秦。同年前秦宗室苻坚推翻皇帝苻生,自任天王,并以姚苌为扬武将军。太和二年(367年),姚苌随同王猛参与讨伐以略阳郡叛变的羌人敛岐,并因姚弋仲昔日统领敛岐的部落,大量部众知道姚苌到来都向前秦归降,令得前秦顺利取下略阳。太和六年(37...
· 解析十六国时期冉魏政权的建立者冉闵大帝
中国历史上因屠尽五胡,挽救了中华国运而被称为“汉家英魂”的北魏皇帝冉闵,于公元352年就义于遏陉山,至此,轰轰烈烈的冉魏王朝,如一颗光芒璀璨的流星,瞬间的惊艳过后,立刻在华夏历史的长河中陨落。冉闵死后,被追封为武悼天王,其后人为躲避战乱而隐姓埋名,散落西南各地。相传,后世学者通过对南方冉氏世系的调查,认为现在冉氏一族的后代主体主要为聚居在武陵山区的土家族。据史料记载,土家族人的先祖冉守忠在南宋徽宗皇帝时期,曾奉命征讨苗族部落而进入川东南的蛮荒之地,后因种种原因落户,因而冉氏一族血脉流落于此,也不难理解。光阴流转千年,至新中国建国后,民族划分,现在当地冉姓居民绝大部分是土家族或其他少数民族居民,鲜有汉人。他们绝大多为冉闵的后人,即使是目不识丁的文盲,也知晓他们的先辈之中曾出现过一位皇帝,尽管后代子孙经历了颠沛流离的逃亡之苦,然而至要提起先祖的丰功伟绩,他们依旧带着一份难掩的自豪感。当然,除可...
· 揭秘:十六国时期五胡都建立了哪些政权?
两汉魏晋时期,为了补充兵源和便于控制,朝廷内迁了许多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西自今青海、甘肃,经宁夏、内蒙古、陕西、河南、山西、河北以至辽宁,都有少数民族与汉人杂居。西晋灭亡时,天下大乱,参与的少数民族有很多,但规模比较大的有匈奴、鲜卑、羯、氐、羌五个少数民族,史称五胡。五胡分部的主要地区包括:匈奴人居住在山西的中部和南部;鲜卑居住在辽西和辽东以及陇西;羯人原是入关匈奴的一支,散居在山西的东南部;氐人住在甘肃东南部、甘肃东部和陕西;羌人分散在关中诸郡中。到晋惠帝后期,朝廷统治力衰减,西晋王朝开始崩溃。从304年巴蜀李雄和匈奴刘渊分别建立政权开始,直到439年北魏灭北凉为止,共136年的时间中,在中国北部先后建立了被称为十六国的各族割据政权。十六国中,汉族人建立了前凉、西凉、北燕(不包含冉闵建立的冉魏);匈奴人建立了前赵、北凉和夏;鲜卑人建立了前燕、后燕、南燕、西秦和南凉;氐人建立了成汉、前秦、...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