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罗常培:与赵元任、李方桂同称为早期中国语言学界的“三巨头”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3579
转发:0
评论:0
罗常培:与赵元任、李方桂同称为早期中国语言学界的“三巨头”,罗常培(1899年8月9日-1958年12月13日),萨克达氏,满族,属正黄

  罗常培(1899年8月9日-1958年12月13日),萨克达氏,满族,属正黄旗,北京人。字莘田,号恬庵,笔名贾尹耕,斋名未济斋。北京大学毕业。语言学家、语言教育家。历任西北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大学教授,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所长。

  罗常培毕生从事语言教学、少数民族语言研究,方言调查、音韵学研究。与赵元任、李方桂同称为早期中国语言学界的“三巨头”。其学术成就对当代中国语言学及音韵学研究影响极为深远。1950年,筹建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今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并任第一任所长。还曾任《中国语文》总编辑、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委员、普通话审音委员会委员和召集人、1954年和1958年两届全国人大代表、《语言研究》常务编委等。他曾参加制订《汉语拼音方案》的讨论,创办了北京大学语言专修科。

  1899年8月9日,罗常培出生于北京一个没落的满族家庭,原姓萨克达,正黄旗人。家境的贫寒促使他从小发愤图强,刻苦学习。

  1907年,考入京师公立第二两等小学堂,与舒庆春(老舍)同学。

  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

  1919年,从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又到哲学系学习了两年,接受了西方的学术思想和治学方法。曾历任北京第一中学校长、西安西北大学教授、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大学教授、西南联合大学中文系主任等。

  1921年,毕业后于北京及天津的中学任教。

  1926年至1928年,先后赴西安的西北大学、厦门大学及广州的中山大学任教。

  1929年,傅斯年成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罗常培与赵元任、李方桂为该所语言组第一批聘用的研究员。

  1934年,罗常培于北京大学中国文学系出任教授。

  1937年,因战争爆发,随北大转至由北大、清华、南开共同组成的长沙临时大学。

  1938年,该校迁往云南,易名西南联合大学,罗常培也随校到云南。

  1944年,到美国讲学。

  1948年,在得知闻一多先生被刺的消息后,毅然回国。继续于北大任教。

  1950年,罗常培获任命负责筹建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今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并任第一任所长。

  1958年12月13日逝世,享年59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山东“羊氏三巨头”
山东“羊氏三巨头”据马东盈介绍,羊虽是一个少见姓氏,如今也不再是泰山一带的大姓,但历史上却涌现出不少名人,其中最具影响力的“羊氏三巨头”分别是东汉为官清正廉洁的羊续,西晋著名的战略家、军事家和政治家羊祜,以及南宋的著名书法家羊欣。羊续,今新泰人。羊续曾任任庐江太守,他的清正廉洁广为后人传颂,还催生了“羊续悬鱼”的成语典故:某日,羊续的下属焦俭不忍羊续清苦节俭的生活便送给他一条活鲤鱼。面对这条“礼鱼”,羊续左右为难,不收对不住下属的一片好意,接受则有悖自己为官清廉的准则。盛情实在难却,羊续只好暂时收下。等下属一走,羊续便令下人把鲤鱼悬挂在大厅屋檐之下。不几日,活鱼变成了干鱼,羊续也不令人取下,直到某日焦俭拎着另一条鲤鱼再次登门。焦俭看看门檐上高悬的干鱼,领悟到了羊续的苦心,从此再也不给羊续送东西了。热衷于三国故事的人一定不会忘记羊祜。他出身于汉魏名门士族之家。羊祜的祖父就是曾经悬鱼与屋檐的羊...
· 李四光与地质学界的历史纠结
事实表明,李四光的种种表现,并非在思想改造运动的压力之下被迫做出的,他没有承受过大多数知识分子在思改运动中曾经承受的压力,不仅如此,对于一般科学家来说,李四光倒是以他先前发明的“海归-买办”论而成为一位施压者。作者曾任中国科学院院史研究室主任20世纪初年的教育变革,国人实现了从传统经学知识结构向现代科学知识结构的大转变。与此同时,清末民初持续的留学,则为中国造就了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代科学家。他们怀抱“科学救国”的理想,把现代科学的种子带回祖国,开始了拓荒、播种的漫漫历程。在诸多领域的科学家中,走在最前面的是地质学家。中国地质学界的形成1913年6月,在丁文江的策划下,北洋政府工商部矿政司把原来管理地质事业的行政机构“地质科”,改作拟行调查研究功能的“地质调查所”,并同时成立了以培养人才为目标的教育机构“地质研究所”。1922年2月,以地质调查所人员为主体,北京大学地质系教师和外国学者等积极参...
· 吴三桂悲剧:引清兵入关的吴三桂如何走入死胡同
公元1644年3月19日的凌晨,明帝国走到了油枯灯灭的最后时刻。此时的大明皇宫里一片死寂,饥饿愤怒的农民军已经相继攻陷了外城,冲天的火光将紫禁城映照得更加金碧辉煌。崇祯皇帝听着宫外传来隐约的厮杀声,在火光的映照下踉踉跄跄地走到了煤山,结束了自己三十四岁的生命,也结束啊了一个延绵276年的庞大帝国。就在崇祯怀着绝望的眼神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平西伯辽东总兵吴三桂正亲率关宁铁骑星夜奔驰,准备进京勤王。当吴三桂的大军到达河北丰润的时候,崇祯帝身死国灭的消息便已传开,李自成和他的百万大军已经攻入了明帝国的首都,成为这个皇城新的主人。网络配图闻此消息,吴三桂赶紧调转马头,回防山海关。跟随吴三桂后脚跟到达山海关的,还有李自成的四万两白银和父亲吴襄的劝降信。此时的吴三桂已经是无国可依、无家可归,大明朝已经亡了,皇帝已经死了,包括自己在北京城里的家人也已成为李自成大顺政权下的臣民。面对李自成的百万兵锋,吴三...
· 周培公吴三桂的反清计划,为什么他还是要死?
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周培公说服一个将领,吴三桂的反清计划,为何皇帝还要杀他?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有人说历史上的周培公乃康熙帝身旁的“智囊”,当初吴三桂欲反,就是他以过人口才说服一位将领才吴军的反清大计,因此事后被皇帝立了一个大功。就算如此,周培公还是落得一个悲惨收场,有人说周培公的死说跟雍正帝有关,也有后人认为他是被康熙弄死的,因此发出疑问,大清皇上为什么要杀死这样一位老功臣呢?下面将给大家仔细讲解一番。周培公生于公元1632年的中原荆门,他小时候就失去了亲爸,唯有跟老娘一直相依为命,两人一直都过着清苦的生活,周培公10岁那年刚好是明朝灭亡之际,闯王李自成领大军四处反清,老娘在战乱里意外暴毙,周培公就因此变成一个无父无娘的野孩子,在一次机缘之下他有幸当上衙门的小差。并且从此奋力图强,结识各种官场好友,一路升职当上了高官,后来一个姓伍的老学者看出周培公是一个人才,就把他引荐给了当今皇...
· 揭秘:中国各朝代的官方语言是什么?
导读:历史上不同时期的官话有一定继承性,但因政权变迁、定都不同等因素,官话也在不断变化。各个朝代的官方语言一般是按照定都的地点来定,都城在哪里,那这个朝代就使用这里的话作为官方语言。也有例外。网络配图一:先秦时期上古时代,五帝时期和后来的夏、商时期,中原黄河流域地区是华夏先民的主要活动地带。周以前汉语的具体形式已无可考,据传当时的标准语是周时期标准语的前身。周期的汉语标准语,一般认为就是《诗经》的语言,即雅言。雅言主要流行于黄河流域中原地区。据专家称,周代文字学的是殷商文字。而殷人又是向夏人学习的。古代的雅言(我国最早的古代通用语,相当于现在的普通话)就是夏言。夏建都在洛阳,然后殷代建都也在洛阳周边。所以历代雅言标准音的基础就是在洛阳一带,可以说古代的普通话是以古洛阳话为标准音的。二:秦汉两朝秦朝具体用什么语言无法考证。汉代国语为“洛语”,洛语承袭先秦时代的雅言。汉朝的汉语标准语称“正音”...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