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顿国一开始不是投靠陈国的吗?为什么最后又投靠楚国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540
转发:0
评论:0
顿国一开始不是投靠陈国的吗?为什么最后又投靠楚国,顿国,姬姓,西周初封子爵国,据考证,其始封地在今河南商水县境内,与陈、项、沈

  顿国,姬姓,西周初封子爵国,据考证,其始封地在今河南商水县境内,与陈、项、沈等国为邻。商水县地处淮水中上游段,是前朝殷商之地,周建立后,为了监管殷商旧民,武王分封了许多姬姓子爵国,集中在淮水流域,包括顿、沈、项、息、番、蔡、道、蒋、曾、唐等等。春秋中期顿国由于陈国所迫,向南迁徙,至今河南项城南顿镇,历史上称为南顿。

  “顿”字由来,“顿”字由“屯”和“页”组成,“屯”的甲骨文看上去就像一粒嫩芽,下有根须,上面一横表示大地,故“屯”的造字本义就是从地面上冒出一粒幼芽,所以《易经》六十四卦的第四卦便是以“屯”命名,表示事物的起始阶段。而“页”的甲骨文看上去就像一个人跪着的状态,《说文解字》释义:“页,头也。”“屯”和“页”联起来就是屈膝跪地,将头低下去。即“顿首”,古代“顿首”是一种高级礼仪,无论在祭祀或接待上司等高级场合都是必须的,《周礼》谓“九拜”:“一曰稽首,二曰顿首……”,很有可能,顿国的“顿”字就是因此而来。

  西周时期,周王室威望尚高,各地诸侯还能相互并存,顿国当时依附比其强盛的姒姓陈国,两国关系还不错。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河南商水县出土春秋早期青铜器“原仲簠”,其铭文记载:“惟正月初吉丁亥,原仲作沦仲妫家母媵簠(fǔ)。用祈眉寿,万年无疆,永寿之。”从铭文可以看出,陈国大夫原仲将女儿仲妫嫁往顿国,“原仲簠”是作为陪嫁物随往顿国的,是陈顿政治联姻的一个佐证。

  那为何后来陈顿两国会反目?这就要关系到当时复杂的列国格局了。春秋初期,楚国在雄主楚武王的治理下逐渐强盛。当时陈国的地缘位置被南北两大强国夹持着,北为郑国,南为楚国,陈国只好怀柔身边一系列小国来的实力,顿国大概也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与陈国联姻的。但是好景不长,随着南边楚国北上图霸的日益逼迫,淮上一纵小国惶惶不安,为保自安,只得见风使舵,纷纷开始倒向楚国,顿国也没有坚持住,弃陈国而去,投靠了楚大哥。陈国大怒,发兵攻打顿国,顿国应该是在这个时候被迫开始南迁的。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记载:“秋,楚成得臣帅师伐陈,讨其贰于宋也。取焦、夷,城顿而还。”说得是,公元前637年秋季,楚国令尹成得臣帅师讨伐陈国,理由是陈国倾向于宋国,得了陈国的焦(见姜姓焦国篇)、夷之地,在顿地筑城后回国。《左传·僖公二十五年》记载:“楚人围陈,纳顿子于顿。”说得是,公元前635年,楚国包围陈国,然后将顿国国君顿子护送到新邑,使顿国复国。不过这个时候的顿国已经不在原址上,据上述“(楚人)城顿而还”来看,顿国原来的都城成了楚地了。很显然,顿国背叛陈国,陈国讨伐顿国,顿国被迫南迁,后来楚国借此出面干预攻打陈国,将顿国故地据为己有,然后安排逃亡到楚国的顿子南迁另建顿国。

  据清代《春秋大事年表》记载:“顿子迫于陈,南奔楚,自顿南徙,故曰南顿。”南迁后的顿国到了项城县(今项城市)境内。南顿国实际上是楚国扶立的,之后南顿国事事唯楚大哥马首是瞻,春秋后期,顿国经常跟着楚大哥鞍前马后,只要楚国跟他国发生战争,小顿的身影必会出现。《左传·襄公四年》记载:“楚人使顿间陈而侵伐之,故陈人围顿。”说得是公元前568年,楚国教唆顿国占空子去打陈国,因此陈军包围了顿国。

  《左传·昭公四年》记载:“楚子、蔡侯、陈侯、许男、顿子、胡子、沈子、淮夷伐吴。”说得是公元前538年,楚国率领一班淮上小国讨伐吴国,其中就包括顿国。顿国本就弱小,再经连经兵乱折腾,可怜的小顿已经消耗得差不多了。到了《左传·定公十四年》:“顿子牂(zāng)欲事晋,背楚而绝陈好。二月,楚灭顿。”公元前496年,顿国国君牂想要事奉晋国,背叛楚国以及断绝与陈国的友好,二月,楚国灭亡顿国,国土划入楚国版图。

  顿国亡国后,国人以国名为氏,但顿姓人极为少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贾诩为什么投靠段煨投靠段煨的原因是什么
其实,贾诩的这一次离去并不是其政治生涯的结束,他在离开李傕、郭汜之后,也没有回到自己的故乡武威,而是在华银地区停留了下来,投靠了当时的宁辑将军段煨。说起这位段煨,和早年贾诩急中生智抬出了的招牌——段颎有着亲属关系,当初他也是董卓所属的凉州势力的主要将领之一,曾经在董卓时期担任过中郎将一职,但是到了李傕、郭汜时期他却并未受到重用,被打发到华阴地区驻扎。不过这位段煨与其他凉州势力的代表人物有着显著的不同,他既不滥杀无辜,也不抢掠百姓,只是安心的在华阴地区治理农田,一心一意种庄稼,自给自足,维持着一支为数不多的武装。献帝东归时,段煨还在必经之路上专门提供食物迎接,并规规矩矩的将献帝接进自己的军营休息。此人后来还被朝廷授予大鸿胪、光禄大夫等职,并在曹操的授意下于建安三年(公元198年)将李傕诛杀。当然,这只不过是后话了。原本贾诩这位在凉州人士中具有很高知名度、且足智多谋的智士来到段煨营中,段煨应该...
· 伍子胥身为楚国人,为什么要投靠吴国鞭尸楚平王?
伍子胥身为楚国人,为什么要投靠吴国鞭尸楚平王?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伍子胥是春秋末期吴国大夫,也是一个著名的军事家,他后来帮助吴国灭了楚国,而且还将死去的楚平王挖出来鞭尸,但是其实他自己本人就是楚国人,那么,伍子胥为何要鞭尸自己曾经的君王呢?伍子胥的父亲叫做伍奢,是楚平王儿子的太傅。但是,伍奢被权臣费无极陷害,被关进了大牢。费无极为了斩草除根,就对楚平王说:“伍奢有两个儿子,都很有才能。如果不把他们俩一起搞死,以后就会成为祸害。”于是,楚平王对伍奢说:“你把你的两个儿子叫来,我就免你的死罪。”伍奢很明白楚平王的意图,对他说:“我大儿子伍尚为人很老实,我叫他来他一定来。但是二儿子伍员不一样,从小就能忍辱负重,他肯定不会来。”果然,伍子胥接到父亲的信就对大哥说:“楚平王根本就是想杀我满门,不能去!”伍尚说:“我也知道去了是死路一条,但是老爹召唤我们,不去的话老爹心寒,是为不孝。好在我们是兄...
· 章邯最后为什么会投靠楚国自称为王?
“秦之亡也,诸侯并起,争先入关,秦遣章邯出兵击之。秦虽无道,而其兵力强,诸侯虽锐,而皆乌台之众,其不敌秦明矣。然诸侯皆起于群盗,不习兵势,凌籍郡县,狃于亟胜,不知秦之未可废也。于是章邯一出,而杀周章、破陈涉、降魏咎、毙田儋,兵锋所至,如猎狐兔,皆不劳而定。后乃与项梁遇,苦战再三,然后破之。梁虽死,而秦之锐锋亦略尽矣”这是明代学者张燧对秦朝章邯的评价。他指出秦国虽然历经了秦始皇和秦二世的两代后,秦国的百姓民不聊生掀起了叛乱起义,但是秦国的军队实力还是较为强大的。网络配图秦始皇时期,他重用几大武将,蒙恬、王翦、李信等人,这三大家族都是秦始皇一手扶持起来的,尤其是蒙氏。蒙氏兄弟二人在朝中被人称为“忠信”,以彰显秦始皇对他们的信任。秦朝军政一体的政治体系,使得皇帝能够将军权握在手里,再将兵力分给自己信任的部下。放眼望去,秦国时候,战将云集。秦朝时期,武将也呈现一股朝气蓬勃的气势,欣欣向荣。而秦二世...
· 陈宫为什么投靠吕布?他是什么想法
对陈宫为什么投靠吕布这种反复无常之辈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东汉是一个风化最美的朝代,儒学大盛,时人重气节,以君子之道自律。由于察举制的原因,很多出现了很多名士、评论家。一经名士品评,士人身价百倍,以致于朝廷授官,风光无限。为此,很多青年才俊,都不远万里去访求名士,让曹操很是满意。当时的评论家有几个,汝南许靖、睢阳乔玄,颍川司马徽、陈留边让等,都是一时名士。在何进平反党锢之祸后,士人的权势再次兴盛起来。山东梓县的陈宫以君子自诩,平常素喜交往名士,如诸葛亮醉卧隆中一样,在兖州也有很多名士朋友。对于名士,曹操有自己的看法。乱世中那些庸俗的纲理伦长已经没有了生存空间,人人都毁之曰奸雄,却都拿他没有办法。曹操的种种做法,为当时名士所轻,他在兖州刺史任上被名士毁谤,说什么曹操本身宦官之后,不懂诗书礼仪。当时的曹操38岁,还没有修炼成曹丞相的大肚能容,就把这些名士给杀了不少,...
· 诸葛亮为什么不投靠曹操反而投靠刘备
俗话说良禽择木而栖,可诸葛亮这个大才却没有选择曹操这个大集团,反而跟了落魄不堪的刘备。这是为何呢?难道是面对人才济济的曹魏集团,诸葛亮自卑了么?网络配图其一,在三国那个时候,人才地域的影响很大。先看曹操手下的荀彧、陈群、郭嘉等人都是颍川的精英,再看袁绍的田丰、沮授等大都是河北的名士。而诸葛亮乃荆州人士,想要进入曹操集团就必须要有人引荐,而诸葛亮似乎没有这方面的路子,想去也是去不了。再者,当时的曹操势力较大,已经拥有了郭嘉、荀彧这样的国士之才,说白了三个字:不缺人!其二,诸葛亮多少有点自卑。诸葛来亮虽说有才,但家道没落,当时住在南阳耕田种地。而在那个时代,阶层很明显,各地的诸侯都是和豪强、士族结交在一起。网络配图而诸葛亮仅仅是一介落魄才子,没有什么背景支撑,恐怕投了曹操,也不一定受重视。其三,追随刘备才是最佳选择。诸葛亮虽然偏居乡野,但对天下局势洞若观火。而且自诩为卧龙先生,可以看出他似乎有...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