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宋国和辽国的第一次幽州之战,结局如何?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682
转发:0
评论:0
宋国和辽国的第一次幽州之战,结局如何?,宋辽两国,一直都是宋朝时期的死对头,第一次幽州之战就是宋辽两国间的重大战役之

  宋辽两国,一直都是宋朝时期的死对头,第一次幽州之战就是宋辽两国间的重大战役之一。这场战争使得宋朝并没能统一全国,辽国变成了宋朝的眼中钉,想灭掉辽国却有心无力。在公元979年5月,宋朝灭亡北汉后,辽国就变成了统一全国的最大障碍,是在宋辽边境中,幽州就是辽国十分重视的对象,所以这里有着很多的辽国大臣和将领驻守幽州,还对幽州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从而把幽州成为辽国的陪都和政治军事的重镇。当时宋军灭亡北汉之后士气大增,赵光义集结了数十万军队想进攻幽云地区。但是宋军已经很是疲劳,士气有所下降,故需要休息调整。

  当时有一些官员建议赵光义北伐攻打辽国,但是辽国哪是那么好惹的,宋军便以幽州为主要作战目标,想乘辽无防备后实施突袭,一举攻占幽州。在979年5月29日,宋军抵达镇州进入河北平原。在6月初7赵光义调动宋军前往最前线。在19日进入辽国境内后攻占了金台,20日便抵达了歧沟关。

  当时由于宋军每天用很快的速度向辽国推进,同时也使得宋军侧后的辽东易州守军力量弱小。辽军当得知宋军动向后在沙河迎击,阻止宋军向幽州推进,结果被宋军击败。在公元979年5月21日宋军成功攻占了涿州。两天后的黎明宋军就已经到达幽州的城南了。辽军将领不敢和宋军正面对抗,所以辽国方面只能不断地支援幽州,以保住重要的幽州城,也提高了幽州辽军固守待援的决心。

  不过赵光义只认为辽军只能凭险固守,并不能打败宋军,就在979年6月25日对幽州展开围攻,但是宋军攻城十余日还是攻不下来。宋军围攻幽州不下后士气就有点低迷了,后来辽军分左右两翼向宋军实施猛烈反击,宋军也只能撤退围城部队了。驻守幽州城内的辽军乘宋军撤围后便开城列阵,四面鸣鼓呐喊助威。宋军惊慌失措而被辽军打败,赵光义还因此中箭受伤而逃。

  赵光义在前期的胜利而过度自信,导致了在幽州的接连失利,况且对辽军的实力还是估计不足,在不了解自己军队的疲惫状况下就胡乱出兵,这种轻率鲁莽和侥幸取胜的动机,最后遭到失败也是情理中事。宋军在作战指导上移师幽州,仅是一个方向的进攻,并没有从幽州北面出兵配合牵制辽军,也没有控制一定的预备兵力。其次是对幽州城的防御力量估计也很不足。幽州是辽国的战略要地,辽国肯定是重兵把守,而宋军远程急进,没有攻坚准备,使得宋军有心无力的困境。

  幽州既然是辽国的陪都,在受到围困时肯定有重兵增援。但赵光义却别一些大臣怂恿,没有发现宋军的现状如何,也没有作出任何阻援部署,只顾倾全力攻城,最后只能是失败而已了。反观辽军虽然在宋军进攻早期时遭到挫败,但能采取一些有效措施来弥补时间上的不足。在战役中运用了有效的战法扭转战局,从而能够解围幽州的困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君子馆之战的过程:辽军有备而来大破宋国北线
986年(宋太宗雍熙三年,辽圣宗统和四年)十一月二十八日,辽军至唐兴县,开始与宋军交锋。当时宋军屯于滹沱桥北,辽选将出击,纵兵齐射,并进焚滹沱桥。二十九日,辽楮特部节度使卢补古、都监耶律盼与宋军于满城交锋,由于卢补古临阵脱逃,辽军失败。另一方面辽将拽刺双骨里在望都与宋军先锋所部遭遇,一阵厮杀,擒九人,获甲马十一。几次小规模战斗结束后,辽圣宗便行赏罚:对于由于临阵脱逃而战败的卢补古,夺其告身,向全军宣布其罪状,其通判、都监一下一律施以杖责,并且以御盏郎君化哥权楮特部节度使,横帐郎君佛留为都监,分别代替卢补古和耶律盼;而获胜的拽刺双骨里则“赐酒及银器”。宋朝实际上早已得知辽军将要来犯,并已做好准备,不过辽军刚开始时的进攻非常零散,战斗规模颇小,而不象大战来临。从十一月下旬到十二月初,久久没有大战发生,宋太宗在汴京便有些急不可耐,于是命令定州都部署田重进主动出击,攻辽歧沟关,又命令瀛州兵马都部署...
· 泓水之战中,楚国怎么击溃宋国的?
楚国因长期被视为南方蛮族,为周王室和天下诸侯轻慢。楚国不堪受辱,为证明自己不是蛮夷,是华夏后裔,数代国君筚路蓝缕,厉兵秣马,不断扩充领地,西征庸国,东征扬越。楚国实力得到显著提高,楚君熊渠干脆把自己的三个儿子都封为王,并且向天下宣称“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再到楚成王时楚国已经有了争霸天下的实力了。而此时历史进入春秋时代久。周王室衰落,诸侯国纷纷崛起,而诸侯之中的第一位霸主就是齐桓公的去世给了楚成王争霸的机会,然而盯着这个霸主位置的并不是只有他一个人。在争夺第二代霸主的路上,动作最快的的宋襄公。齐桓公刚刚疑似,齐国就陷入了内乱,诸公子争立的局面,太子昭逃到了宋国,向宋襄公求助。宋襄公就着帮助齐国平叛的契机,他送立太子昭回国,想以此来扶立一个亲宋的齐国,让太子昭即位后听命于自己,借助齐国强大的国力称霸诸侯。宋襄公在鹿地会盟诸侯,他自认为会盟的盟主,抢先执牛耳,这一举动引发了楚成王和齐孝公...
· 宋辽幽州之战:让宋太宗一生恐惧的大败
北汉灭亡之后,彻底结束了五代十国割据的局面,完成了一统大业。不过,对于宋太宗伐北汉的这场胜利,历史上却有不同的声音。讨伐北汉之处,宰相薛居正就表示反对,以为要谨慎一些。太宗于是询问枢密使曹彬,为何在太祖朝两次进攻北汉没有取得胜利。曹彬说,太祖进兵时军营驻扎在甘草地,中原士兵多因水土不服,上吐下泻,军中引发疫病,战斗力大减,只能中途退军。作为将军的曹彬,当然希望尽早和北汉决战。而宋太祖在世之时,就和赵普商议过先南后北的国策,而对于北汉,也一直是把他作为宋契丹之间的缓冲地区。宋太祖一直把收复燕云十六州作为自己的目标。只要燕云之地收复,就割断了北汉和契丹的联系,北汉自然不战而降。而当宋军以倾国进攻北汉之后,在以疲惫之师进攻强敌契丹,却屡遭败绩,最终只能退兵。宋太宗所率宋军虽平灭北汉,但是几个月围攻太原,宋军粮饷将尽,将士疲乏。宋太宗想乘大胜之势,一鼓作气,攻取幽蓟之地。曹彬、潘美等宿将多不言语,...
· 春秋时期,宋国是如何灭掉曹国的?
曹国是武王的弟弟振铎的封国,国都是定陶,与齐、晋、宋、卫、郑等国接壤。在春秋时期,曹国作为“华夏村”里的小个子,之所以总是被人殴打,除了地理位置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太皮了”!1.“老宋啊,我才不服你呢”!曹国跟宋国是邻居,但这哥俩似乎关系并不好。春秋初期,齐桓公称霸诸侯,这时的曹国和宋国都是齐国的小弟,两人跟随齐老大南征北战,击败了楚国的马仔陈国和蔡国,联军顺势南下,对楚成王不尊周王的行为进行了批评教育,一时间也算是风光无两。这一时期两人的关系还算是融洽,然而好景不长,齐桓公因病去世,齐国内乱,中原诸侯群龙无首。这时的宋国国君宋襄公遵从齐桓公葵丘会盟时的嘱托,向各诸侯国发出了讨伐齐国,拥立公子昭的通知。然而树倒猢狲散,过去的小弟看见老大倒了,都作壁上观想从中渔利,只有曹国、卫国、邾国这几个国家出兵帮助齐国平定的内乱。成功拥立了公子昭的宋襄公经过此次事件,竟然自我膨胀了,想自立山头,从齐国...
· 张辽和马邑之战的关系马邑之战是谁的错
公元前133年汉朝马邑之战爆发。马邑之战又被称作马邑之围,也有人称马邑之谋。这场战役的目的是敌人进而歼灭敌军。是西汉汉武帝在位时,由王恢进言策划的准备消灭匈奴的大战。正如《续资治通鉴长编》所记载的那样:昔汉之王恢,欲徼一时之幸于匈奴,故为马邑之役,孝武许之,是恢欲奉诏以从事也。然后以谋出于恢,故下吏不赦,使恢自杀。马邑之战的形势当时汉武帝采取王恢的建议,准备进攻匈奴。当匈奴单于准备进入汉朝的埋伏圈内时,当时的一个守卫却私下向匈奴单于告发了汉军打算偷袭匈奴部队的计策,匈奴单于接到告密就马上下令让还未抵达汉军包围圈的匈奴大军立刻撤退,就这样王恢的计策失败,匈奴未受到任何损失,反而变本加厉的残害大汉边境百姓。汉朝马邑之战失败的影响巨大,从此匈奴发狠,四处出兵侵扰汉朝的边境,致使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匈奴用这个方式来报复汉武帝对他们采取的马邑之围。汉武帝因马邑之战没有成功伏击匈奴,反而使黎民百姓陷...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