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宋辽第二次幽州之战发生于什么时候?结果怎么样?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609
转发:0
评论:0
宋辽第二次幽州之战发生于什么时候?结果怎么样?,宋辽第二次幽州之战是宋朝第二次主动进攻辽朝的战争,这场战争彻底改变了双方的军

  宋辽第二次幽州之战是宋朝第二次主动进攻辽朝的战争,这场战争彻底改变了双方的军事力量对比。宋朝开始由攻势转为守势。使宋朝"积贫积弱"彻底暴露出来。

  战争背景

  幽州之战是北宋与辽国争夺幽州的大战。宋军在高梁河战役及瓦桥关之役失败后,积极备战,以图再取幽州(今北京)。

  "雍熙三年(公元986 年),辽圣宗耶律隆绪继位,年仅12 岁,其母萧太后摄政。赵光义及一些臣僚认为,辽"主少国疑",母后专权,宠幸用事,大臣不附,内部不稳,此乃夺取幽州的天赐良机。于是不顾一些大臣的反对,作出再次进攻幽州的决策。萧太后是一个具有统治经验的人物,她"明达治道,闻善必从,故群臣咸竭其忠,习知军政"。在摄政之初,即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缓和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和民族矛盾;发展生产,整顿军队,大修武备。任命北院大王耶律休哥为南面行军都统,南院大王勃古哲总领山后军政,同政事门下平章事萧道宁驻守幽州。耶律休哥受命后;积极训练军队,"立更休法,劝农桑,修武备,边境大治"。因此,辽的国势正在复兴,政治、经济、军事各方面的情况,较之"畋猎无厌"、"嗜杀不已"的穆宗时期,已有较大程度的改变。但赵光义未进行认真的了解和研究,仅从母后专政这一表象出发,便武断地认为辽内顾不暇,有机可趁,在几个臣僚的怂恿下,贸然作出了北伐决策。

  经过

  雍熙三年(公元986年)正月二十一日至二十三日,宋军兵分3 路开始出动,其部署是:东路以曹彬为主将,崔彦进为副,自保州(今河北保定)趋涿州;另一支则由米信、杜彦圭率领,自雄州趋新城(今河北新城)。西路由潘美为主将,杨业为副,自雁门趋云州,尔后会合田重进部东下,从北面会攻幽州。中路以田重进为主将,谭延美为副,自定州北上趋飞狐口。与此同时,派使者到高丽,联络高丽向辽东进攻(该路后未行动)。曹彬等出发前,赵光义对他们说:"潘美之师,但令先趋云、应,卿等以十余万众声言取幽州,且持重缓行,毋贪小利以要敌。敌闻大兵至,必萃劲兵于幽州。兵既聚,则不暇为援于山后矣。"赵光义的战略意图是:先令潘美夺取云、应等山后诸州,曹彬部则实施战略佯动,持重缓行,扬言攻取幽州,以吸引辽军主力于幽州以南,无力增援山后诸州。待潘美、田重进两路东进会师,再迂回幽州之北,切断幽州与山后辽军的联系,最后合攻幽州。辽直到三月初六才得知宋军大规模发动进攻的消息。萧太后针对宋军的情况,以一部兵力先对西线宋军进行牵制性作战,而以主力对幽州威胁最大的东路宋军主力进行决战,尔后再向山后转移兵力,击破两路宋军。其具体部署是:命南京留守耶律休哥率领部队阻止曹彬部北上,东京留守耶律抹只率军继进;同时下令征诸道兵增援幽州。以耶律斜珍率山西兵马进援山后,阻击田重进、潘美军;以耶律勤德守备平州(今河北卢龙)海岸,巩固后方,防备宋水师从海上进击辽东。萧后与辽圣宗耶律隆绪率军进驻驼罗口(今北京南口附近),作为策应。宋军发起进攻后,开始时各路进展比较顺利。中路田重进军自定州沿滱水(今河北唐河)河谷北上后,于三月初九进至飞狐北。辽冀州、康州军往援,宋军全歼援军。二十三日,辽飞狐守将投降。二十八日,辽灵丘(今山西灵丘)守将也举城降。四月十七日,宋军进攻并攻占蔚州。西路军潘美部出雁门关后,三月初九在寰州击败辽军。十三日朔州辽军守将投降。十九日,应州辽军投降。四月十三日,宋军又攻克云州。东路米信部自雄州出发后,渡过巨马河,于四月初四在新城击败辽军。曹彬率东路军主力约10 万人,三月初五攻克固安(今河北固安),十三日攻占涿州,全歼守军。

  结果

  赵光义得知曹彬军进展过速,违背"持重缓行"的作战意图,即担心辽军切断粮道。当曹彬进占涿州后,辽耶律休哥因兵力不足,采取避免决战,疲惫消耗宋军的方针。夜间用轻骑袭击骚扰,白天用精兵虚张声势以迷惑宋军,同时派兵绕至宋军后方,截断宋军粮道。曹彬军在涿州10 余天,因粮尽不得已退回雄州。曹彬军的后退使本已有利的战局发生逆转。赵光义得知曹彬军后退就食后大惊,认为大敌当前而退军就食,甚为失策。于是急令曹彬率军沿巨马河向米信军靠近,"按兵蓄锐以张西师之势,待美等尽略山后之地,会重进东下趋幽州","以全师制敌",会攻幽州。但是,曹彬部下诸将听说中、西两路军连克州县,屡战屡胜,耻于东路兵不能有所攻取,纷纷主张出战。曹彬不能制止,遂听信诸将意见,补充粮食后,又向涿州进攻。耶律休哥以一部兵力对曹军进行阻击,且走且战,以迟滞曹军行动。这时正值夏天,曹彬大军行进途中缺水,士卒困乏不堪。到达涿州后,曹彬得知萧太后率援军从驼罗口南进,有会同耶律休哥军钳击宋东路军之势,于是命部将带城中民众先行向西南撤退,曹彬亲率主力断后。但撤退中宋军混乱不堪,耶律休哥全力追击。五月初三,在歧沟关大败曹彬军。曹军溃退,夜间涉渡巨马河时,被辽军追上,溺死者甚多。余部继续向高阳(今河北高阳)溃退,途中又被耶律休哥追上,死伤数万人。曹军遗弃大量兵器、军资,残部退到高阳。赵光义得知歧沟关战败的消息,即令宋中路田重进军退驻定州,西路潘美军退驻代州(今山西代县),以避免中西两路再曹败绩。同时增兵北境,阻止辽军南进。辽军在歧沟关获胜后,于七月初以10 余万兵力西移,先后攻占了蔚州、飞狐、应州、寰州等地。赵光义令潘美等派兵掩护云、朔、寰、应4 州居民南迁。潘美在兵力对比悬殊的情况下,令杨业出击。杨业根据辽军攻占寰州后兵势正锐的形势,不同意出击,认为可领兵出大石路(今代县崞阳石峡口)配合云、朔两州守将率民众伺机撤退。监军王侁谴责杨业见敌"逗挠不战",杨业无奈率兵出战,并与潘美等约定在陈家谷口(今山西朔县南)派兵接应。杨业孤军北进,辽军伏击而大败,退至陈家谷口时,接应兵已撤走,以致全军被歼。杨业受重伤被俘,不屈而死。宋王朝对辽发动的第二次幽州之战,又惨遭失败,仅中路军顺利退回。

  战争影响

  宋辽战争,先后25年余,以和议告终。宋不仅未获燕云,反而每年要向辽输银10万两、绢20万匹。宋之所以失败,首先是因宋太宗低估辽的军事实力,在其全盛时期贸然决战。二是在作战指导上一错再错,进攻时仓促出战,轻敌冒进;防御时消极专守,被动应付。加之作战中各部相互协调支援不力,不能集中优势兵力,致屡战失利,最终导致了屈辱的城下之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观泽之战发生于什么时候?结果怎么样?
战国时期,秦国为了挑战齐国的东方霸权,透过韩、魏两国向齐国发起战争,为齐将匡章所败,匡章胜利后又向魏国发动进攻,击败魏国于观泽。秦惠文王年间,纵横家张仪劝说韩国、魏国连横投靠秦国。秦国拉拢韩、魏两国后,试图挑战东方的齐国,就越过韩魏进攻齐国。齐威王派匡章(章子)为将应战。章子与秦军对阵,军使来往频繁,章子把军旗换成秦军的样子,然后派部分将士混入秦军。秦军又担心魏、韩的反应,匡章趁机发动进攻,秦军败。匡章联合宋军,击败魏国于观泽。在匡章与秦交战时,齐的探兵回来说章子率齐降秦,齐威王听了之后没什么反应。不一会儿,又一个探兵来报告,说章子已经率齐军降秦,齐威王听了之后没什么反应。。不一会儿,又一个探兵又来报告,说章子已经率齐军降秦,可是威王仍然没有什么反应。如此经过几次报告,一个朝臣就请求威王说:"都说章子打了败仗,报告的人虽然不同,可是内容却相同。君王为何不遣将发兵攻打?"齐威王回答说:"章子...
· 秦救楚之战发生于什么时候?简介其结果及影响
公元前506年,吴军大败楚军,攻入楚国都城郢,楚向秦国求救,申包胥哭秦庭,感动秦哀公。秦国发兵救援楚国,帮助楚国收复都城复国。历史背景公元前506年,有周王大臣参加的中原十八国诸侯会于召陵,准备攻楚。因盟主晋国临时改变主张,未能实现。原楚属国蔡、唐自愿助吴攻楚。吴王阖闾以伍子胥为谋主,大军事家、齐国人孙武为将军,统帅数万大军攻楚。孙武等认为楚已完全孤立,实力亦大有削弱,遂与蔡、唐联合进攻,发动了"涉淮逾泗,越千里而战"的战略决战。在柏举(今湖北麻城东北)击败楚军主力后,尾随追击,五战五胜,仅10天即进入楚都郢城。(详见吴破楚入郢之战及柏举之战)。吴军进入郢都后,纪律松弛,抢掠奸淫,君臣各分居于楚君臣之宫,各妻楚君臣之妻。吴君臣贪恋楚国财富与女色,数月不归。伍员(伍子胥)为报仇掘墓鞭尸,怂恿吴人在楚都城胡作非为。吴王阖闾听信伍员(伍子胥)之言,焚毁楚国宗庙。吴军暴行激起了楚国百姓的愤慨,平民...
· 宋平刘子勋之战发生于什么时候?结果如何?
宋平刘子勋之战,宋泰始二年(466年),宋明帝刘彧与晋安王刘子勋为争夺刘宋帝位,在今江西、江苏、浙江、安徽地区展开的一场大规模决战,以刘子勋失败而告终。经过宋泰始元年(465年)十一月,宋前废帝刘子业被刺杀。十二月,湘东王刘彧即帝位,年少的晋安王刘子勋被谋主邓琬左右,在寻阳(今江西九江西南)拒受新命,战争一触即发。次年正月初六,刘彧下令内外,以司徒、建安王刘休仁为都督征讨诸军事,车骑将军、江州刺吏王玄谟为副手。刘休仁驻军南州。以沈攸之为寻阳太守,兵屯虎槛。前锋各军共十路兵马络绎继至,准备进攻刘子勋。正月初七,在镇军长史邓琬的主持下,刘子勋即帝位于寻阳,改元义嘉。刘子勋称帝后,以安陆王刘子绥为司徒、扬州刺史,邓琬为尚书右仆射,张悦为吏部尚书,袁颇为尚书左仆射。宋徐州刺史薛安都、冀州刺史崔道固、青州刺史沈文秀等均起兵响应刘子勋。湘、广、梁等州郡亦皆归顺寻阳。刘或仅有丹阳、淮南等数郡之地。正月二...
· 后唐灭前蜀之战发生于什么时候?结果如何?
后唐灭前蜀之战是925年(后唐同光三年)九至十一月,后唐庄宗李存勖遣军攻灭前蜀的战争。后唐(923-936年[1])是五代政权之一,李存勖所建,定都洛阳,历三世四帝,国祚共十四年。它取代了后梁,不久又为后晋所取代。后唐的前身是唐末五代十国初期的晋国,891年,河东节度使李克用被册立为晋王。907年,朱温篡唐建立后梁,成为北方最大的割据政权。李克用拒不承认,仍奉唐天佑正朔。908年,李克用去世,子李存勖即位。923年,晋王李存勖在魏州(今河北大名县)称帝,改国号唐,史称后唐,同年底,灭梁,定都洛阳。起因同光元年(923年),后唐灭后梁之战后,后唐实力大增,军队士气高涨,后唐庄宗李存勖欲乘胜兴师兼并前蜀,因蜀境山川地势险固,未轻举。遂取先疲后击之策,佯与其约好。三年六月,前蜀主王衍果撤除边地守备,庄宗即乘机部署发兵。过程九月初十,命魏王李继岌充西川四面行营都统,枢密使郭崇韬充东北面行营都招讨制...
· 蓝田之战发生于什么时候?简介其结果及历史意义
蓝田之战,又称秦楚丹阳、兰田之战,指公元前312年,秦国和楚国的一场战役。前312年,秦国张仪欺诈楚怀王,许割地六百里,楚怀王信以为真,与齐国绝交。张仪却说,他答应给楚国的只是六里土地,楚怀王不由得怒火冲天,楚国和齐国断交,楚国发动大军进攻秦国,樗里疾率秦军与韩军在雍氏击败楚国景翠的军队,继而与韩国魏章的部队会合。秦、韩联军与楚军在丹阳(今河南省淅川县丹水和淅水交汇处一带)作战,楚军被斩首八万,楚将屈匄等七十余名将领被俘。秦军在楚国汉中之地六百里设立汉中郡。楚怀王大怒,调集全国军队发动进攻,于蓝田大战秦军,秦军再胜。秦楚丹阳,蓝田之战,实是公元前313年秋七月(楚怀王十六年)到公元前312年秋九月(楚怀王十七年),整个战局的一部分。战争前一阶段是秦、魏、韩,联盟对楚齐联盟,战争的后一阶段是齐军反戈,变成楚战六国。蓝田之战,以楚军败退,楚军先撤退宣告结束。背景春秋时期,出于遏制强大晋国的需要...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