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南唐第一谋士:宋齐丘的一生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662
转发:0
评论:0
南唐第一谋士:宋齐丘的一生,徐知诰能够凭借养子的身份一揽大权,最终坐上南唐开国皇帝的宝座,与其自身的努力

  徐知诰能够凭借养子的身份一揽大权,最终坐上南唐开国皇帝的宝座,与其自身的努力分不开,但是有一个人也不能忽视——南唐丞相宋齐丘。

  宋齐丘,字昭回,后改字子嵩,原籍庐陵(今江西吉安),随父移居洪州(今江西南昌)。

  如不是宋齐丘劝徐知诰隐忍待机,恐怕历史就要改写了。

  宋齐丘的身世可谓是倒霉透顶。

  其父宋诚本是唐末镇南节度使钟传的副手,算是名副其实的“官二代”。

  可郁闷的是,他爹死得早,没亲没故的宋齐丘只好投靠了钟传。钟传一看,这孩子挺好,照顾照顾也是应该的。就在宋齐丘19岁那年,洪州遭到吴国军队攻击,钟传阵亡,“官二代”一下子成了流浪儿。

  这种大起大落的身世,倒是没有让宋齐丘对人生失望,他依然坚信自己有飞黄腾达的一天。

  等他遇到徐知诰的时候,他就更加坚信了这一点。

  909年,徐温掌权。

  徐知诰被任命为升州(今江苏南京)刺史,开幕府,纳贤士。

  宋齐丘感到机会来了。与他人不同的是,宋齐丘“面试”时只说了二十个字,“养花如养贤,去草如去恶。松竹无时衰,蒲柳先秋落。”

  一首别致的小诗,让徐知诰很是欣赏,于是便留宋齐丘在身边。

  看见自己的养子收留了一个雄才多谋的人在身边,这让徐温很不高兴,他认为这种乱世,这种人留在身边始终是一个祸患。

  于是徐温开始摸宋齐丘的底,打听到他寄住在石头大师的寺院内,立即拜托大师留心观察。宋齐丘嗅觉敏感,很快体会到徐温的用心,以韬光养晦之计自保,借酒色混淆石头大师的视听。这是宋齐丘的拿手好戏,喝得摇摇晃晃的,还拿些花街柳巷的淫词俚曲给和尚看。石头大师向徐温汇报:“姓宋的小子原来是个酒色狂徒,不值得忧虑。”

  虽然自己主子的爹不喜欢自己,但是宋齐丘还是耐下性子来辅佐徐知诰。

  918年,徐知诰被养父调任润州(今江苏镇江),徐知诰很不高兴,想辞职不干了。

  这时,宋齐丘用拨火棍在炭灰上画了润州、扬州的简图,扬州旁注上“徐知训”三个字。徐知诰思索片刻,会心一笑,次日即启程赴职。

  宋齐丘的意思其实是说,徐温将亲生儿子徐知训放在吴国的首都扬州,此人志大才疏,必会出事,而润州与扬州仅一江之隔,扬州若有事,可以迅速摆平。

  果不其然,没过多久徐知训被大将朱瑾所杀。扬州大乱,火光冲天。徐知诰在润州得报,立即引军渡江,杀了朱瑾,平息。

  从此,徐知诰的继承人地位稳固,宋齐丘自然跟着平步青云。

  927年,徐温身死,徐知诰独揽大权。

  宋齐丘也当上了宰相。

  又过了十年,吴帝杨溥脱下黄袍,让位徐知诰。宋齐丘献策,将废帝一家幽禁在泰州。

  徐知诰改名李昪,成为南唐开国之君。

  他虽然不是徐温的亲儿子,可脾气秉性却是一模一样。

  在乱世生存久了,徐知诰发现不能让宋齐丘这个怪才太过耀眼,必须时不时一下,挫挫他的锐气和傲气。

  可是,宋齐丘又是个暴脾气,忘记了官场上不可有个性,如果不低调、孤芳自赏,就会带来伤害。

  他忘了以前礼贤下士的叫徐知诰,现在做皇上的是李昪——已然是李唐王室的子孙,承袭的是大唐王朝一脉——这主意还是宋齐丘出的呢。

  徐知诰封官,对当年的“首席参谋长”宋齐丘,给他加司徒的空衔,位高,但无权,不准他参与政事。

  宣读拜官制书,徐知诰称宋齐丘为“布衣之交”时,宋齐丘不顾朝礼,大声道:“臣是布衣时,陛下也不过是一名刺史,今做了天子,可以不用老臣了。”

  他随即拂袖而去。

  宋齐丘“拂袖”也不是一次两次了——

  徐知诰镇守润州时,在府邸后花园里的池塘上修建一座亭子,搭上木板。他与宋齐丘常在亭中议事,命人撤去木板,所议何事,外人不得而知。又或者,他们在堂上置一座灰炉,终日拥炉而坐,用炉灰写写画画,旋即抹去,将保密工作做到了极致。

  宋齐丘性格急躁,“或议不合,则拂衣径起”。

  史书上这样写徐知诰当时的反应,“烈祖(徐知诰死后的庙号)谢之,乃已”。

  宋齐丘以为发个牢骚,耍个小脾气,皇帝肯定给个面子。

  谁知皇帝已经不是当年的刺史了,不吃这一套。

  宋齐丘无可奈何,只好回家喝闷酒。

  943年,徐知诰中毒而死,儿子李璟即位。

  李璟,也就是我们熟悉的南唐中主,“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的作者。他的宰相,是“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的作者冯延已。

  冯延已是宋齐丘的学生,才识远逊于师父。

  不过,李璟也是才具平平,与冯延已倒是君臣相得,而担心宋齐丘计谋老辣,给自己下绊子。

  于是,宋齐丘只好慨叹着“鸟尽兔死,弓藏犬烹”,归隐九华山了。

  冯延己写写花间词还行,执政能力实在太差。

  他当政期间,南唐先是进攻湖南,又进攻福建,以干戈为儿戏,“外乏师旅,内竭帑藏”。

  南唐人恨极了冯延己,以及李璟宠爱的其他几位文臣——陈觉、魏岑、查文徽,称作“五鬼”。

  他们都是宋齐丘的学生,又被称为“宋党”。

  不可否认的是,当时南唐党争激烈。“宋党”的坏名声,有被对手抹黑的成分在内。敌对一派,以翰林学士常梦锡为首,孙晟、韩熙载等人为骨干。韩熙载,就是《韩熙载夜宴图》里的主人公。

  此时,中原政局一变,后周世宗柴荣上台。

  柴荣少年英雄,是五代君主中的佼佼者。历史学家的说法是,如果他多活十年,天下就是姓柴的,根本没有时任殿前都虞侯(相当于皇家侍卫队队长)赵匡胤什么事。

  在位六年,柴荣南征北战,西败后蜀,北破契丹,南取南唐江北十四州。

  “淮甸疆境弃如土芥”。李璟愤恨不已,将冯延己等人也如土芥一样抛弃了。

  宋齐丘成了被殃及的池鱼,皇帝一纸诏书,将他在九华山。

  最后的一击来自敌党。

  钟谟出使后周求和,回到金陵,告诉皇帝:“对方说了,‘朕与江南分义既定,然宋齐丘不死,殆难保其久永’。留着宋齐丘,总是个祸害。”

  这显然是个谣言,栽赃嫁祸于柴荣。

  但李璟相信了,随即命人断了宋齐丘的粮食供应。

  959年正月,绝粮七日之后,宋齐丘被活活饿死,享年七十三岁。

  他生前曾说:“至于千恳万端,只为饥寒两字。”

  人们说,这是“自谶”。

  还有一说,涉及因果报应——

  因宋齐丘之策,杨吴废帝一家幽居泰州。李璟继位后,想想不放心,派人杀了废帝一家,就连幼童也未幸免。庐州(今安徽合肥)人李家明,时为乐部头(宫廷乐队领队),为讽词道:“安排唐祚革强吴,尽是先生作计谟;一个孩儿撂不得,让皇百口合如何?”宋齐丘见了,“惭感乃止”。而他晚年得子,也夭折了。

  据说,宋齐丘机变如神,“可当十万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南唐时期宰相:宋齐丘的简介
宋齐丘(887年-959年),本字超回,改字子嵩,豫章(今南昌)人。世出洪州(今南昌)官僚世家,祖居庐陵(今吉安)。烈祖建国(九三七)以为左丞相,迁司空,卒年七十三,谥缪丑。为文有天才,自以古今独步,书札亦自矜炫,而嗤鄙欧、虞之徒。历任吴国和南唐左右仆射平章事(宰相),晚年隐居九华山。南宋著名诗人陆游曾在乾道六年七月二十三日《入蜀记第三》中写道:"南唐宋子篱辞政柄归隐此山,号'九华先生',封'青阳公',由是九华之名益盛"。齐丘好学,工属文,尤喜纵横长短之说。烈祖为升州刺史,齐丘因骑将姚克赡得见。暇日陪燕游,赋诗以献曰:养花如养贤,去草如去恶。松竹无时衰,蒲柳先秋落。烈祖奇其志,待以国士。从镇京口,入定朱瑾之难,常参秘书。因说烈祖讲典礼、明赏罚、礼贤能、宽征赋,多见听用。烈祖为筑小亭池中,以桥度,至则撤之,独与齐丘议事。率至夜分,又为高堂,不设屏障,中置灰炉而不设火。两人终日拥炉,书灰为字,...
· 宋齐丘
参考资料《南唐书》宋齐丘传
· 宋齐丘
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宰相宋齐丘简介,宋齐丘的诗作有哪些?宋齐丘(887年-959年),本字超回,改字子嵩,豫章(今南昌)人。世出洪州(今南昌)官僚世家,祖居庐陵(今吉安)。烈祖建国(九三七)以为左丞相,迁司空,卒年七十三,谥缪丑。为文有天才,自以古今独步,书札亦自矜炫,而嗤鄙欧、虞之徒。历任吴国和南唐左右仆射平章事(宰相),晚年隐居九华山。南宋著名诗人陆游曾在乾道六年七月二十三日《入蜀记第三》中写道:“南唐宋子篱辞政柄归隐此山,号‘九华先生’,封‘青阳公’,由是九华之名益盛”。早年事迹齐丘好学,工属文,尤喜纵横长短之说。烈祖为升州刺史,齐丘因骑将姚克赡得见。暇日陪燕游,赋诗以献曰:养花如养贤,去草如去恶。松竹无时衰,蒲柳先秋落。烈祖奇其志,待以国士。从镇京口,入定朱瑾之难,常参秘书。因说烈祖讲典礼、明赏罚、礼贤能、宽征赋,多见听用。烈祖为筑小亭池中,以桥度,至则撤之,独与齐丘议事。率至夜分,又...
· 揭秘:南唐第一名臣宋齐丘为什么会被活活饿死?
宋齐丘(887年-959年),本字超回,改字子嵩,豫章(今南昌)人。世出洪州(今南昌)官僚世家,祖居庐陵(今吉安)。烈祖建国(九三七)以为左丞相,迁司空,卒年七十三,谥缪丑。为文有天才,自以古今独步,书札亦自矜炫,而嗤鄙欧、虞之徒。历任吴国和南唐左右仆射平章事(宰相),晚年隐居九华山。真实的历史上,因为总揽朝政时间过长,又大搞党争。在南唐紫金山之败后,李璟要找替罪羊,加上他当年在李璟当太子时没少打小报告-他拥立陈王那段也是史实。遂使李璟动了杀心。顺便说一句,李璟和李煜从行为上而言,说是昏君并不为过。虽然表面上诗词风流,但杀起手下大臣来也是毫不手软,尤其是到了李璟朝后期,紫金山一战被柴荣杀的大败,丢掉江北十四州,李昪打下的基业被挥霍殆尽。李璟忽然发现南唐竟然已经千疮百孔,素来引以为豪的富庶也成了过眼烟云,以至于他不得不动用德昌宫的内帑来修复江宁的城墙。这时的李璟,似乎成了崇祯的化身“百官有罪...
· 他是宋灭南唐第一功臣:也是祖国被灭第一罪臣
南唐人樊若水,屡试不第,仕进无望,上书言事又不被理睬,因为国主李煜喜欢的是风花雪月的诗词。“大丈夫抱经世之才,岂可空老于林泉之下?”于是,他决定弃南投北。只是,拿什么作为见面礼呢?经过一番思考,他认为北宋立国已有十年之久,先后灭掉各路诸侯,只是苦于长江天堑之阻隔,才迟迟未对南唐用兵。因此他想:“若能用竹筏、大船架起浮桥渡兵,帮助宋廷完成统一大业,岂不正是扬名立万之举?”网络配图这种设想妙则妙矣,却不啻是异想天开。首先,这浮桥架在何处最为合适?这个难题就曾让樊若水彻夜难眠。经过一番考察和研究,他认为:采石江面比瓜洲江面狭窄,可作为架设浮桥的首选地点。但采石江面“惊波一起三山动”,要在这样一个“甲险塞于东南”的奇险之地架设浮桥,谈何容易!何况,要架桥,不仅要先测量出江面的准确宽度,还要在岸边建起浮桥固定物,而且还是在南唐驻军的眼皮底下行事。樊若水自有妙计,他经人介绍,来到采石广济教寺落发为僧。...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