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英国工业革命竟然和中国元朝的水转大纺车有关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114
转发:0
评论:0
英国工业革命竟然和中国元朝的水转大纺车有关,但是,世界上最早的水力纺纱机并不是18世纪的英国人发明的,而是在4个世纪之前

  但是,世界上最早的水力纺纱机并不是18世纪的英国人发明的,而是在4个世纪之前的中国元代发明的。这种水力纺纱机在王祯的《农书》中被称为“水转大纺车”,性能优越,效率极高,有32个纺锤,每车日产量100斤。要知道,珍妮纺纱机最初只有8个纱锭,而水转大纺车却有32个纱锭,以至李约瑟称赞其“足以使任何经济史家叹为观止”。

  (图)水转大纺车

  水转大纺车也并非在元代不经意发明而出,之前的千年都是纺车改进积累的时期,南宋已经用水力取代了人力,到了元代就不得不发明而出。水转大纺车发明后在中原地区广为流行,只要临水的地方,就能看到它的影子。但令人不解的是,元代之后这种优越的水转大纺车就销声匿迹了,终究未能在中国引发工业革命。有学者推测是因为“大纺车上没有牵伸机构,因此只能用于对纤维较长的麻、丝进行合股、加捻和卷绕, 而不能用来纺纤维较短的棉(特别是纤维短、拉力小的亚洲棉)。元代以后, 麻纺织业逐渐让位于棉纺织业, 因此不能从事棉纺的水转大纺车也随之销声匿迹, 似乎是很合乎逻辑的。”还有的学者认为中国劳动力过剩,没有技术革新的需要。

  (图)阿克莱水力纺纱机

  谁也没有料到的是,阿克莱水力纺纱机的发明却渊源于水力大纺车。要知道,1716 —1717 年英国安装的第一部捻丝机,是英国人在意大利刺探了两年工业情报后仿制的,而意大利的捻丝机是在元代时期由中国传入。旅行者、商人、耶稣会士都可能是传播媒介,尤其是在华的耶稣会士,掌握着西方最为先进的科学知识,眼光独到,在中国挖掘各种智慧宝藏,刺探各类情报,打包后直接邮回国内。如今巴黎国立图书馆还保留着18 世纪在华耶稣会士对中国的纺织技术绘制的大量织机图。李重光说:

  这些纺织机具图种类繁多, 是迄今为止最为详细的织机图谱。此外, 还介绍了从经纬线的准备, 到拔更、放更、扳更、穿箱、续更、刮绸, 直至成衣的各个工序的生产操作情况。有关技术资料的来源除了实际调查之外, 传教士们也广泛地利用了中国已刊出的科技著作。在其中, 明末身居相位的基督徒徐光启的科技著作(特别是《农政全书》), 更是他们注意的对象。1735 年出版的杜赫德的《中华帝国通志》, 详细谈到了养蚕与丝织业技术。从此书刊载的养蚕、缫丝和织机插图看, 显然采用了《农政全书》卷31 —34 蚕桑及卷35 —36 蚕桑广类的内容。元代水转大纺车的有关图文, 几乎原封不动地保存在《农政全书》中。因此水转大纺车在18 世纪中叶以前, 已通过传教士介绍到西欧,应是无可置疑的。

  正是中国农业科技向西方的传播,引起了英国纺纱机的改良,进而引爆了工业革命,正如马克思所说:“一个工业部门生产方式的变革,必定引起其他部门生产方式的变革。……有了机器纺纱,就必须有机器织布,而这二者又使漂白业、印花业和染色业必须进行力学和化学革命。”从此,东方不亮西方亮。

  (图)珍妮纺纱机

  虽然伊懋可在评论水转大纺车时说:“虽然这种机器还不是非常有效, 但如沿其所代表的方向进一步发展的话, 那么中古时代的中国很可能会比西方早四百多年就出现一场纺织品生产上的真正的工业革命。”但是,工业革命毕竟是人口、经济、科技、文化等多种因素发生反应后的结果,单纯的技术革新,恐怕还不足以引发工业革命。李约瑟难题,历史已经作答,不需假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水力大纺车
古代纺车的锭子数目一般是2至3枚,最多为5枚。宋元之际,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各种传世纺车机具的基础上,逐渐产生了一种有几十个锭子的大纺车。大纺车与原有的纺车不同,其特点是:锭子数目多达几十枚,及利用水力驱动。这些特点使大纺车具备了近代纺纱机械的雏形,适应大规模的专业化生产。以纺麻为例,通用纺车每天最多纺纱3斤,而大纺车一昼夜可纺一百多斤。纺绩时,需使用足够的麻才能满足其生产能力。水力大纺车是中国古代将自然力运用于纺织机械的一项重要发明,如单就以水力作原动力的纺纱机具而论,中国比西方早了四个多世纪。
· 英国工业革命
简介英国工业革命始于18世纪60年代,以棉纺织业的技术革新为始,以瓦特蒸汽机的改良和广泛使用为枢纽,以19世纪30、40年代机器制造业机械化的实现为基本完成的标志。英国工业革命的主要表现是大机器工业代替手工业,机器工厂代替手工工场。它使得英国社会结构和生产关系发生重大改变,生产力迅速提高。这次革命从开始到完成,大致经历了一百年的时间,影响范围不仅扩展到西欧和北美,推动了法、美、德等国的技术革新,而且还扩展到东欧和亚洲,俄国和日本也出现了工业革命的高潮,它标志着世界整体化新高潮的到来。背景家庭工厂化殖民地掠夺与奴隶贸易,给英国带来了巨量的外地资源,为工业革命做好了准备。从十六世纪到十九世纪,英国持续了近三个世纪的圈地运动,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大批廉价的劳动力。此外,英国过去是以国王名义借债,来弥补宫廷财政运转的不足的。1694年,英格兰银行的成立,标志着由国王债务制度过渡到国家债务制度,这从另一...
· 古代生活用具-水力大纺车
古代纺车的锭子数目一般是2至3枚,最多为5枚。宋元之际,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各种传世纺车机具的基础上,逐渐产生了一种有几十个锭子的大纺车。大纺车与原有的纺车不同,其特点是:锭子数目多达几十枚,及利用水力驱动。这些特点使大纺车具备了近代纺纱机械的雏形,适应大规模的专业化生产。以纺麻为例,通用纺车每天最多纺纱3斤,而大纺车一昼夜可纺一百多斤。纺绩时,需使用足够的麻才能满足其生产能力。水力大纺车是中国古代将自然力运用于纺织机械的一项重要发明,如单就以水力作原动力的纺纱机具而论,中国比西方早了四个多世纪。
· 汉代纺织技术发展纺车和织机出现
[纺车]汉代纺织技术在先秦基础上迅速发展,出现了各种不同功能的织机,主要有斜织机、多综多蹑花织机、束综提花机、罗织机、立织机等。斜织机只能织出平纺织物,为满足社会需要,人们又发明了多综多蹑提花机,汉代,这种机械已十分复杂,可织出对称、循环的复杂图案。而对一些大型的花卉、动物图案、多综多蹑提花机就难以用途了,大约在战国秦汉之际,发明了束综提花机。由片综提花到束综提花,是提花工艺一次大的飞跃,它提高了提花机工作能力,为花纹大型化、复杂化开辟了广阔道路。罗是我国古代非常古老的织物之一。秦汉时罗织机的出现,生产出美观的四经绞素罗和菱纹罗。立织机也是织机的一种,它的经纱面与地面垂直,主要用于织造地毯、绒毯等毛织物。由于多种织机的使用和事个纺织技术的提高,汉代生产出了纱、罗、绮、绫、锦等许多色泽鲜艳、图纹华茂的织物,不但满足国内社会的大量需要,而且流向世界各地,推动了国际纺织技术的发展。
· 中国人为什么喜欢和热水?中国人喝热水的三大原因?
中国人为什么喜欢和热水?中国人喝热水的三大原因?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全世界为什么只有中国人喝热水?这3个原因可能导致了进化差异这是一个经常能说到的一个问题,那就是为什么只有我们中国的人才会喝热的水,那些别的国家的人却从来不会吃,也可以用距离较远文化差异来解释也行,但是和我们一起接受儒文化的日本和韩国为什么也不呢?并且不仅不喝还要在生水里面再加上冰块,这就让人更加觉得差异了。热水这个恭喜在我们国就是类似于神水一样的存在,不管你是觉得哪里不太对劲了,总会有人让你多喝点热水,好像它能治好所有病一样。但是多喝热水真的有用处吗?说实话较多情况下是有用的,而且喝热的水好处也是有很多的,当然啦也会有人是觉得个人的体质问题本国人喝是因为体质相对于较弱,而那些老外是相反,事实上决定的因素还是很多的。我们国家的人开始喝热水是在很早以前,据了解是早四千年以前的时候在埃及就有发现他们用陶罐来储物以...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