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应国:西周武王姬发封四子姬达为应侯,尔后立国为应国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2373
转发:1
评论:0
应国:西周武王姬发封四子姬达为应侯,尔后立国为应国,公元前1122年至公元前1120年间,西周武王姬发封四子姬达(出自雍妃)为应

  公元前1122年至公元前1120年间,西周武王姬发封四子姬达(出自雍妃)为应侯,尔后立国为应国(今河南省宝丰以东、鲁山东南及平顶山市区、叶县、郏县、襄城一带),并以鹰为族徽,子孙以国为姓。姬达更名为应叔,字儒林,号仁寿讳韩,即应氏太始祖。应叔等先祖们在应国历经430余年的治国安邦,创造了西周时期应国的辉煌历史,为中华民族的崛起作出了重大贡献。

  浩瀚的数千年中国历史,要想从累累史册中,看点应国历史真是困难。从春秋五霸到战国七雄,没有古应国的半点影子。因为作为炎黄文明的肇始——古应国文明已经早就淹没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之中。但历史掩盖不住真实,寒流挡不住春风。辉煌灿烂的应国文明终于揭开了她神秘的面纱,呈现在世人面前。

  周代应国从应叔立国至东周早期灭国历经350余年。然而古应国的历史自黄帝时期应龙氏朔州市应县立国至东周早期灭国已历数3000年之久。古应国文明隐藏着我国古代方国中最神秘,最深厚,最具魅力的精彩和灿烂。古应国是中华文明从传说到记载的历史见证,是黄河长江文明的交融地,是中华失落文明的中轴线,是中华文明的肇始,是中华文明的中心所在。

  应国历史面目的全揭开使炎黄文明不被疑惑,不受指摘。使拥有5000年历史文明的华夏文明和人类最古老的古埃及文明并列成为全人类的文化瑰宝和骄傲。应国文明是中华文明的灿烂篇章,是炎黄子孙的共同财富。寻找失落的应国文明是新世纪的重大工程,是中华文化复兴的关键所在。应国文明不在是历史的盲区,因为应国文明正在受到国内外无数的历史学家探测研究。

  平顶山别名鹰城的来由,是周武王儿子的封地应国(滍zhì阳)。应yīng,国名,侯爵。夏商时期,在今山西省朔州市应县一带有古应国,后古应国的子民迁至河南平顶山定居。西周初期,应叔被封应侯,因封地属应国,国名为应国(鹰国)。在西周、春秋时期,滍阳是应国国都的所在地。

  应yīng国【西周初期应叔立国~东周早期灭国;历350余年历史】以鹰为图腾。史书中记载:天子之门曰应门。”古典汉语“应”“鹰”同源(不通假),平顶山因此又称鹰城。《括地志》故应城,因应山为名,在汝州叶县。武王代商,封其后於应,或谓弟。周公平武庚管蔡之乱,封武王子叔韩於应。《左传》僖公二十四年:“邘、晋、应、韩,武之穆也”。应的分封,当在周公东征之后。应的地望,据引《水经注》,在河南省滍水之北。西周末年,王室衰微,诸侯间征伐不断,应国于东周早期灭国。在应国贵族墓地考古发现了许多珍贵文物,证实应都位于滍阳,证明应国与邓、申等国以相互联姻的形式结成政治联盟的历史事实。应都滍阳在明清时期,是宛洛间的交通要道,是物资贸易的中转地,是商业发达的中州名镇。史籍最早见于公元前1324年,《左传》、《诗经》、《史记》等书皆有记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古应国的考证
古应国的考证应国,是一个古代诸侯小国,其方园也不过百里,它很少留下历史资料,给后世史学界、考古学界探索研究其兴亡历史,造成很大困难。据史籍记载,应国始为殷商所设置。周灭商后武王将自己的一个儿子改封于此,从而应国便成为周朝姬姓的嫡系子孙诸侯国。对此,《括地志》与《春秋左传》均有记载。关于应国的地理位置,晋代的杜预在注解《春秋左传》时说,应国在襄阳城父县西南。徐广则解为:应,今颍川父城县应乡是也。据《括地志》:“故应城因应山为名,古之应国,在汝州鲁山县东三十里。”而杜预所说的“襄阳”实为“襄城”之误,与后两说是一致的。笔者经过多年的实地考古与研究,确认现居平顶山市郊薛庄乡南面的原硌粽颍即古之应国都城所在地;它又是后来的汉代父城县应乡。从地望来说,它居于宝丰县东38华里翟集村南的古父城遗址西南方向,与杜预所述相吻合。一些人认为应城在鲁山县梁洼一带,是毫无根据的。硌簦位于硭之阳,自古为繁华之地。商...
· 古应国的考证
应国,是一个古代诸侯小国,其方园也不过百里,它很少留下历史资料,给后世史学界、考古学界探索研究其兴亡历史,造成很大困难。据史籍记载,应国始为殷商所设置。周灭商后武王将自己的一个儿子改封于此,从而应国便成为周朝姬姓的嫡系子孙诸侯国。对此,《括地志》与《春秋左传》均有记载。关于应国的地理位置,晋代的杜预在注解《春秋左传》时说,应国在襄阳城父县西南。徐广则解为:应,今颍川父城县应乡是也。据《括地志》:“故应城因应山为名,古之应国,在汝州鲁山县东三十里。”而杜预所说的“襄阳”实为“襄城”之误,与后两说是一致的。笔者经过多年的实地考古与研究,确认现居平顶山市郊薛庄乡南面的原硌粽颍即古之应国都城所在地;它又是后来的汉代父城县应乡。从地望来说,它居于宝丰县东38华里翟集村南的古父城遗址西南方向,与杜预所述相吻合。一些人认为应城在鲁山县梁洼一带,是毫无根据的。硌簦位于硭之阳,自古为繁华之地。商、周、秦三代...
· 应子勇
应子勇男,1941年生,浙江缙云人。主任医师。毕业于浙江医学院。现任浙江省武义县一院传染科主任,系中华医学会会员、民革金华市委会会员。曾发现金华市首例肺吸虫病、鼠咬热、成骨不全症,武义县首例流行性出血热病人。1981年参加由《新医学》杂志编辑部举办的疑难病例讨论,分别获得一、二等奖各一次。首创以鲁米那治疗黄疸性肝炎取得良好的退黄效果,提出各种中毒抢救时阿托品合理用量。1985年获得市优秀论文奖;“有关疾病对人民危害性探讨”1992年被评为《东方医学》编辑部优秀论文三等奖;创以环磷酰胺治疗乙型脑炎,使医院乙脑病死率由13.7%降到3.3%,获得浙江省人事厅、浙江省科协优秀论文三等奖。先后在全国、全省性医学杂志上发表“1982—1991年浙江省住院部死亡病例中主要传染病分析”、“对高血压与健康关系的思考”等20余篇论文。另外在全国、全省学术会议上交流的有“肝硬化并发肝源性糖尿病五例报告”、“肝...
· 应子材
应子材(1493~1553),号警庵,桃溪(今应村)人。明嘉靖五年(1526)中进士。精刑律,善决狱,兼长赋役、水利、养马之政,尤以治军果敢闻名。任刑部主事时,审理惠安伯张某赃案,张使其部下私谒,遗金七百,被严词拒绝,并依法惩处之;赴吴清理狱四,按律平反数百人,释放囚犯干余。知常州任内,适值定册,橱究极利弊,详定规划,丁据黄册,粮据实征。减轻民负。任苑马卿管理辽阳马政时,令养马吏按季详报生死马匹,实地查核,纠正隐瞒吞没之弊。后任山东参政,处理会党起事,只惩要犯,胁从犯数千释放,事件平息。迁为山东布政使,擢都御史巡抚山东。旋改抚山西兼督三关。嘉靖二十九年八月,北方部族俺答侵入长城古北口,进犯京郊,危及京都。梗率兵数千参与勤王之师,为京城解围。后复任都御史督理淮上大运河漕政,开凿五里沟,引洒水入淮。再任兵部侍郎,总督两广军务,剿抚乱事.绥靖地方。病卒于广西苍梧军中,赠兵部尚书衔。
· 混应滥应
【成语】混应滥应【成语】混应滥应【拼音】hùnyīnglànyīng【解释】意思是指随便答应别人的请求。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