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邢国与其他国家的关系怎么样?有着怎样的往来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225
转发:0
评论:0
邢国与其他国家的关系怎么样?有着怎样的往来,邢国与燕国、中山国、鲁国、齐国、卫国、晋国的关系:邢国与燕国邢国和燕

  邢国与燕国、中山国、鲁国、齐国、卫国、晋国的关系:

  邢国与燕国

  邢国和燕国是同一时期封建的姊妹之国,燕国为召公之嗣,邢国为周公之嗣,是河北省在西周时期的两大侯国和文化源流,其中邢国尤是姬姓封国。邢国与燕国的封建比燕赵文化中的赵国早建立六百多年。

  邢国与鲁国

  邢国与鲁国是一对兄弟之国,皆为周公的嗣国,鲁国为周公长子伯禽代父封国,邢国是周公四子靖渊的封国,周公创建礼制,其嗣国鲁国、邢国是严格按周礼之制建立的国度,是礼仪之邦的典范。

  邢国与齐国

  邢国与齐国是世代联姻的盟国,邢国是周公的嗣国,是王室姬姓的封国,齐国是太公的嗣国,是姜姓封国,两国地域相邻,隔河而望,为世代姻国和歃盟之国,关系亲密,历史上既有齐桓公为救邢而大战中山国之事,也有邢侯为了齐国而开战卫国的记载,并且亲桓公救邢在历史上被称作“救中国”,可见当时“中国”这个词的内涵核心就包含了邢国在内。邢台也是齐国的盟国,两国曾于邢国夷仪正式结盟。

  邢国与中山国(戎狄

  邢国与中山国是世代的敌国,中山国前称戎狄,早在邢国封建初期,周王便有以邢国为纽带,联络燕齐晋卫、屏藩戎狄之意,因而特赐邢侯王命,肇建邢侯之台,统领周边诸侯,在太行山之东有开征伐战事之权,西周至东周时期,邢侯以一己之力,数次打败戎狄,与戎狄抗衡四百年,得到诸侯的广泛赞誉,很好的屏藩了周邦,东周末期,邢国衰落,狄人在晋国暗中支持下多次伐邢,邢国被迫迁都夷仪。

  邢国与卫国

  邢国与卫国关系复杂,由于同为姬姓封国,又同为齐国的联姻之国,也都得到过齐国的救助,邢国还曾收留卫国的太子晋(卫宣公),助其登位,长期以来两国关系密切,后来因卫国与齐国反目,当时已经衰落的邢国毅然选择了站在齐国这一边,并曾在邢陪都夷仪城与齐国歃盟谋卫,使得卫国怀恨在心,并处心积虑,派去间谍入邢,最终灭掉了邢,然而邢卫反目的结果,固然使得邢国国灭,却也使得卫侯背上了灭同宗的骂名,史称“卫灭同宗,春秋无义战”,开启了一个很不好的没有正义可言的中国混乱时代。

  邢国与晋国(赵

  邢国自建国开始,与河北中部的戎狄长期征战。同为姬姓封国的晋国本有携手一起抗御戎狄之责任和义务,然而面对山戎的威胁,晋国为了保存和发展自己,选择了自私不做战略策应,邢国以一己之力,独抗戎狄四百年。鲁庄公三十二年(前662年),戎狄更是在晋国暗中支持下大举进攻邢国,邢国告急齐国,齐桓公高居霸主之位,老谋深算,蓄而不发。鲁闵公元年(前661年),等邢国首都被攻占后,齐桓公才姗姗出兵援助,将邢国君臣迁到夷仪。鲁僖公二十五年(前635年),卫国灭邢。鲁僖公二十八年(前631年),晋文公伐卫国,四月,晋国、齐国、宋国、秦国联军与楚国、卫国展开城濮之战。六月,晋执卫候于京师,改立卫国公子瑖为候,卫国成为晋国附庸,原邢国地域转归于晋国。后楚国大夫申公巫臣(芈姓,屈氏,名巫,一名巫臣,字子灵)投奔晋国,被晋景公封于邢国,先为邢大夫,后升邢伯、邢侯,邢国成为屏藩晋国的附庸国。

  邢国与吴楚

  邢侯巫臣,字子灵,后为申氏,又称屈巫,原是楚国的大夫。后辅佐晋景公,封为邢侯,建议晋国联合吴

  国,夹击楚国。又亲自到吴国,教吴国人驾驶战车。这成为楚国衰落、吴国崛起的序幕。

  邢国与曹宋

  孔子《春秋经》:“(前659年)齐师、宋师、曹师次于聂北,救邢。”时邢国都城已被烧毁,乃一起帮邢迁都到夷仪。虽然曹国、宋国不如齐国强大,但是能站在民族大义的立场一同参与救助邢国,因此后人评论说:“聂北之会,曹宋同功“。

  邢国与鱼国

  鱼伯本是在周人京畿内一个非姬姓异姓小方国的诸侯,国家不大,当鱼伯受西周王室的册封后,作为外姓人的鱼伯深感在周人京畿内立足不易,于是他试图通过婚姻外交来的地位。这样他就相中了由周公旦嫡后执政的邢国,邢国自建国以来一直为大镇诸侯的元侯(诸侯之长),并且邢侯也是在周朝辅政的卿士贵族,地位显赫,鱼伯迎娶了邢侯之女井(邢)姬为妻(正室)。

  鱼国和邢国能攀上关系,还在于周成王对邢侯的一次接待,《邢侯簋》记载“(周成王)舍邢侯服,锡臣三品,州人、重人、庸人。”换言之,州、重、庸三个小国从此臣属于邢侯管理,而鱼邑当时属于庸之三邑之一,后来受封为鱼国后自然也是臣属于大镇诸侯邢国的小诸侯,因此为了地位稳固,巴结上司,迎娶邢国公主是合情合理的。

  邢人与郑国

  春秋末期邢被卫国所灭,不久晋伐卫国取邢地后,邢国后裔被迁于“邢丘”,此地并非是邢侯的原居,而是自襄国(今河北省邢台一带)迁此,是邢国历史的一个延续,邢丘属晋国,与郑国相邻,关系好时,晋曲沃庄伯使郑人、邢人伐翼,关系不好时,郑国欺负邢人时,邢人地小人少无兵无将,只好与“邢人郑门举火“的方式来泄愤”。

  邢国与莒国

  成公八年(前583年),晋景公派遣申公巫臣出使吴国,借道于莒国。巫臣和莒君渠丘公站在城池边说话,巫臣说:“城墙看起来很破败了!”莒君说:“敝国偏远穷陋,处在蛮夷之地,哪个会打我的主意呢?”申公巫臣回答:“那些处心积虑企图开疆辟土以求有处于自己国家的,什么地方没有呢?正因为如此,才会有这么多的大国。只是这些大国有的打小国的主意,有的暂时顾不上而已。一个重敢的匹夫尚且知道关闭好内外门户,何况是一个诸侯国呢?”鲁成公九年冬十一月,楚国令尹子重从陈国出兵征讨莒国,围困国都渠丘。果然如巫臣的预料,渠丘城防失修,很快就兵败城陷。城中百姓溃逃到莒城。初五日,楚军进入渠丘城。楚军进而围困莒城,莒城的城守也很差,十七日,莒城也被攻陷了。楚军乘胜进入郓城,这都是莒国没有战备的缘故。

  鲁襄公三十一年(前542年)十一月,莒国发生政变,吴国通过邢伯狐庸致意晋平公,欲立吴女所生长公子展舆为国君,这是邢伯狐庸平衡诸侯关系,左右莒国内政的一件大事,狐庸为邢大夫巫臣之子,晋国七卿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真腊在古代与中国的关系怎么样?有着怎样的往来
真腊同中国长期保持友好关系。隋大业二年(606年)真腊国王派遣大使朝贡。623年(武德六年),真腊派使者来唐。628年(贞观二年)又同林邑一起派使者来唐,唐太宗回赐了很多礼品。以后真腊国的使者屡次携带贵重的礼物来聘问。650至655年间,仅是珍贵的白象就送来了三十二头。它们都经过特殊训练,会跪拜舞蹈,每逢节日常在宫苑中表演。唐神龙年间(705年—707年)真腊国分裂为北方的陆真腊(又名文单国)和南方的水真腊;水真腊国都婆罗提拔,陆真腊国都在今老挝境内。中国唐代时期﹐陆真腊王子和副王先后来长安﹐赠送驯象给中国。753年(天宝十二年),真腊王子还曾率领随员访唐,唐玄宗赠以“果毅都尉”的荣誉称号。稍后,真腊副王婆弥和王后又亲自来中国访问。唐代宗对这次访问极为重视,以国宾礼接待,并特赠以汉名“宾汉”(中国的上宾)作为纪念。随着中柬关系的发展,扶南音乐也传入我国。唐王朝置有扶南乐,由扶南乐师传授后宫...
· 苴国与古蜀国有着怎样的恩怨?两国之间的关系怎么样
地理名称苴国路现今在广元市辖利州区仍然保留着一条对苴国的记忆,它就是位于利州区东坝片区,全长约2.4公里的苴国路。或许是后人对于历史的怀念吧?不过,由于‘苴’字用的少,加之年代久远,苴国(CháGuó)的本音已被后人读作苴(jū)国路了。2009年,这条路建成了广元的桂花大道。五百余株桂花映道,两千多年历史悠长。苴国广场位于苴国路附近。苴国后人苴国之地,自秦、汉可考盛产茶叶。国人在国灭后,不堪秦法的南下逃亡者有以“葭萌”、“苴”(后改为”茶“)为姓氏者,特别是在由古羌族演化出的彝族人中,茶姓更是为多。如明、清时期云南大理府保山县鲁掌土千总的茶氏,即系该支彝族茶姓人。氐族人则往西北迁移,如今的白马藏族实则氐族直属后裔,聚居地点正好符合。本是人数最多的蜀族人没有记录,由于元初和清初的两次四川大,四川土著族人已很少。蜀苴两国的恩怨有些历史作品因为年代间隔的原因记载不一定准确,因为有些史料都不一定...
· 阮朝与中国的关系怎么样?阮朝有着怎样的文化
外交方面,阮朝恢复与中国清朝的宗藩关系,与法国从交好到交恶,在印度半岛则积极增加影响力。嘉隆帝立国之始,便派使到清,求封为“南越国王”,清朝嘉庆帝不认同“南越”二字,改封阮福映为“越南国王”,于是开始以“越南”为国名。对于法国,因嘉隆帝曾在开国战争中求助于法人,故此阮朝初年优待朝中的法籍人士,并让法国商船到越南贸易。但对于《越法凡尔赛条约》,嘉隆则称法国政府并未履行为由而作废。明命时,禁止欧洲传教士在越南传教,越法关系转差,法国人便对明命有所不满,批评他“将法国人的恩惠抛之脑后,与欧洲人为敌”。对印支半岛上邻国高棉,阮朝继承阮主时期的入侵政策,嘉隆时期便迫使其成为朝贡国,由阮廷册封高棉国王。暹罗(今泰国)亦企图干涉高棉内政,嘉隆乃派军进驻高棉,由其亲信黎文悦负责率领,又在南荣(即金边)修建城池,以“詟服”暹人,达至阮朝“保护”高棉的目的。到明命时改变高棉的行政区划,使之同化于越南。此外,明...
· 流鬼国与唐朝的关系如何?双方有着怎样的来往
唐代开辟堪察加的航线唐玄宗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以安东都护薛泰请在黑水靺鞨内置黑水军,以其最大的部落为黑水府,其首领为都督并派遣了内地长史(都督的副职)等官员协助当地少数民族首领管辖,开元十四年唐朝在这里设置了黑水都督府。开元十六年赐都督姓李名献诚,对黑水靺鞨地区实施有效的行政管辖。治所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伯力)。黑水靺鞨开辟了对堪察加的航线即库页岛与堪察加半岛的鄂霍次克海航线。航线起点在莫曳靺鞨(莫曳皆部)所在的库页岛。开始了对流鬼国的交往,其民族就是今天勘察加半岛上的堪察加族。中国最早发现堪察加半岛和千岛群岛《新唐书·靺鞨传》载,黑水西北有思慕部,往北走10天到郡利部,再往东北走10天到窟设部,再往东南走10天就到莫曳皆部即莫曳靺鞨了。终点在流鬼国。这条航线从库页岛出发后,顺着海流趁西北风向东南航行,到择捉岛后,则转向东北而后到堪察加半岛南端,全长918海里(1700余公里)...
· 羌族历史羌族与藏族有着怎样的关系
现代的藏族和羌族都起源于几千年前的古羌族,他们的语言同属于汉藏语系的藏缅语族。古羌族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在6000年以前就已经生活在甘肃、青海、川西北一代。“羌”字指古羌人以牧羊为生。大约在5000年前,古羌族人口繁衍,开始向四周迁徙。陆续向东方迁移的羌人先后进入中原成为汉族先祖的一部分,许多学者相信炎黄部落出于古羌人。汉族中的姓氏“姜”起源于“羌”。向西方迁徙的几支羌人部落进入境内,其中史书有记载的是“牦牛部”,他们的后裔在建立了吐蕃王国,是藏族的祖先。吐蕃建国后又反过来向川西、青海、甘南扩张,将生活在这些地区的羌族大部分征服,最终同化在藏族里。现代生活在川西北的羌族仅是古羌族一支“白狼部”的后裔,因紧邻汉族居住而幸免于被藏族征服同化。羌族还有一支“党项羌”,在宋代建立了西夏国(今宁夏境内),后被蒙古所灭,遗民迁于内地与汉族杂居融合,有一支逃亡川西混迹于藏族中,至今保留有独特的风...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