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康熙为什么要裁撤三藩?原因是什么?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844
转发:0
评论:0
康熙为什么要裁撤三藩?原因是什么?,玄烨是一个很勤政的帝王,他亲政后,日理万机,其中首要的则是解决三藩。三藩,是

  玄烨是一个很勤政的帝王,他亲政后,日理万机,其中首要的则是解决三藩。三藩,是指明朝降将吴三桂、尚可喜、耿仲明三人,他们在明末清初先后降清,为清朝入关定都北京立下了汗马功劳,分别被清朝封为平西王、平南王和靖南王,并分别拥有云南、广东、福建三个省区。机会终于来了,康熙十二年春,平南王尚可喜以“年老多病”为由上书,请求回辽东老家养老,早已有撤藩之心的玄烨遂命令撤掉尚藩,将其全部士兵撤回原籍。

  消息传出,平西王吴三桂和已承袭靖南王封号的耿精忠(耿仲明之孙)都惊恐不安,他们也上书假意要求撤藩,来试探朝廷的动向。此时的玄烨内心是非常坚决的,他召集众臣再三议论撤藩之事,其中大部分人持反对意见,只有兵部尚书明珠、户部尚书米思翰、刑部尚书莫洛等少数人坚决主张撤藩。玄烨最后裁决:“从其所请,将三藩全部迁到山海关以外。”理由是:三藩王手中都握有重兵,已经形成了尾大不掉之势,吴三桂等人怀有野心,蓄谋已久,如果不及早除掉三藩,势必养痈成患,危害天下。于是,玄烨派侍郎折尔肯和学士傅迈礼赴云南、户部尚书梁清标赴广东、吏部传郎陈一炳赴福建,催促办理撤藩之事。

  没有把年轻的帝王放在眼中的吴三桂接到撤藩令之后,气急败坏。他原以为玄烨接到撤藩的上疏,一定会对他劝慰挽留,世守云南,哪里想得到会弄巧成拙、弄假成真,使自己骑虎难下,他是看轻了年轻的玄烨。吴三桂事明叛明,降清后又心怀异志,镇守云南后,不断扩充势力,是三藩中力量最为强大的一个。如今玄烨决意撤藩,吴三桂则自恃势力强大,决定起兵谋反。康熙十二年冬天,吴三桂起兵造反,自封为“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举起“兴明讨虏”的旗帜,公开叛乱。

  随即杀害了坚决执行撤藩令的巡抚朱国治、又将反对叛乱的官员全部投进监狱。吴三桂公开叛乱后,他分布在各地的党羽纷纷响应,其他两藩也步其后尘策兵谋反。各地的告急文书频频传至京城,举朝震惊。有的大臣公开提出要追究撤藩之人;有的鼓吹用招抚妥协的办法,反对出兵讨叛;更有不少汉官偷偷地把家眷迁回原籍,连的也修书玄烨,建议“裂土罢兵”,真可谓形势严峻,时局艰难。年方二十岁的玄烨临危不惧,严厉驳斥了各种护藩论调,同时指出:“三藩势焰日炽,撤亦反,不撤亦反,因此决不仿效汉景帝诛晁错以平七国之乱的做法。”随后,玄烨下达了武装平叛的命令。刚开始平叛的时候,玄烨把吴三桂作为重点打击的对象,他认为:吴三桂是三藩祸首,灭掉吴,其他叛军则会不打自散。

  他命勒尔锦由南进剿叛军,严防叛军东犯湖广;命瓦尔洛进驻四川,断绝叛军入川之路;命经略莫洛兵驻西安阻止叛军进兵。但八旗兵的不堪任使和满洲统帅的怯儒畏战,致使叛军进驻四川、拥有陕西、危及湖广。面メ对此情此景,玄烨及时调整部署,大胆破格提拔了一批汉将,利用绿营兵为主力,剿灭三藩叛军。其中最成功的便是起用河西三将军张勇、赵良栋、王进宝,这也使康熙朝是整个清王朝中名将最多的时期。结果,清军于康熙十五年收复陕西全境。在这同时,康亲王杰书消灭了江西、浙江境内的吴军,迫使耿精忠投降。清军乘胜进军,又于康熈十七年(1678)收复了测阳、平江。这个时候,曾经嚣张一日时的吴三桂见大势已去,急急忙忙地演出了一幕登基的丑剧。

  康熙十七年即1678年三月二十八日,吴三挂在衡阳以匆匆修建的几间草舍作为皇宫举行登基大典,改国号为周,年号为昭武。正值此时,风雨大作,草舍大殿被刮得东摇西晃,恰似这刚刚建立的吴氏周朝。此时,清军攻势更加锐不可当,年已六十七岁的吴三桂惶惶不可终日,患中风噎嗝症而死,仅仅做道了不到五个月的“皇帝”。吴三桂死后,其孙吴世璠继承皇位,继续进行抵抗。这时候的玄烨又表现出了难得的清醒。为了瓦解叛军,玄烨下令对参与叛乱的协从者宽大处理,如能及早反正,不只将功折罪,还可论功行赏。这样来,叛军的上气就更加低落了。只有少数顽固分子还主张向北进攻,与清军决死战。吴世璠只得率领残兵败将退守云贵,做最后的垂死挣扎,但已成强弩方之末了。

  康熙十九年,玄烨下令清军分兵三路进军云南,向叛军发起总攻。第一路大军由章泰率领进军贵阳,吴世璠被迫逃往昆明,清军乘胜收复了贵州全境境。第二路大军由赖培率领从广兵云南,同第一路大军会合后,分兵攻打昆明,此时的昆明已处在风雨飘摇之中,但吴世璠仍拼死顽抗,他修书一封要求四川援军和的人前来解围。殊不知求援信被刚刚收复了四川的第三路大军的首领赵良栋截获。接着,三路大军齐集昆明城下,猛攻昆明。食尽授绝的南门守敌首先向清军投降,清军攻入城内,吴世璠被迫服毒自杀。康熙二十年,历时八年、祸及大半个中国的三藩之乱终于平定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康熙年轻气盛裁撤三藩竟差点招致灭国
满清入关后,为了对付李自成的农民军和南方的南明政权不得不借助明朝降将的力量。因此,清朝初年就封了三位汉族藩王,他们分别是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和靖南王耿精忠。但是到了康熙朝的时候,三藩已经成为清廷不可小视的一股力量。网络配图在康熙智擒鳌拜亲政之后,康熙皇帝雄心万丈,想成为流传千古的有为之君。于是康熙就矛头对准了当时势力不断膨胀的三藩,因为此时的三藩已经对朝廷构成巨大的威胁。三藩之乱的导火索是:平南王尚可喜上疏请归老辽东,让其子尚之信继续镇守广东。但是经户、兵两部和议政王贝勒大臣集议后,认为如果尚之信拥兵留镇广东,跋扈难制,于是康熙帝在朝廷没有完全准备好的情况下贸然下诏令尽撤全藩。吴三桂和耿精忠得知后不能自安,于是先后上疏请求撤兵,以此来试探朝廷,希望朝廷能够撤回撤藩的命令。但是朝廷非但没有撤回命令,还顺水推舟地批准了吴三桂和耿精忠的上疏,并要求三藩所属人员全部搬迁至山海关之外。在得知朝...
· 康熙为什么要废掉容妃?原因是什么
很多人都不了解康熙为何要废掉自己最喜爱的容妃?其真相很简单!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自古以来都说帝王无情,可是历史上并不是所有的皇帝都是无情的,更多的反而是多情,只有少部分皇帝痴情,在清朝皇帝中,有很多皇帝都吃痴情的代表,为首的就是皇太极和顺治,作为千古一帝的康熙,他的妃子众多,但是他也算是一个多情皇帝,而在他众多妃子中,最爱的是赫舍里皇后,最宠爱的妃子是容妃,只不过这个妃子竟然是被马桶砸死的,而这一切的主要原因都是因为孝庄的一道懿旨。容妃是一个善解人意贤良淑德蕙质兰心的女子,算是一个美貌与智慧并存的女子,这样的女子不可多得,康熙更是十分宠爱,只不过却因为一件政治上的事情,她却被康熙处罚了,受尽冷落。当年索额图位高权重,竟然有了想要谋反的心思,太子明明知道他要造反,却没有如实禀告皇帝,康熙知道此事之后非常的伤心,认为自己养了一个不孝的儿子,竟然胳膊肘往外拐,而且太子竟然还想联合他的党羽一起...
· 康熙为什么要免除鳌拜的死罪?原因是什么
康熙用一群少年抓住鳌拜,本想立即处死,看到鳌拜脱衣:免他死罪。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清军入关以后,打败李自成,主宰中原。不过这时候的清朝并不安稳,国内的战乱以及尖锐的民族矛盾是摆在清朝统治者面前的棘手问题。而就在这关键的时刻,顺治帝驾崩,继承皇位的,是年幼的玄烨,也就是康熙。顺治帝在去世以后,为康熙留下四位顾命大臣,而鳌拜就是其中一位。众所周知,鳌拜是清朝有名的权臣,几乎可以与多尔衮相提并论,那么顺治帝为何会让他辅佐小皇帝呢,他不怕康熙被夺权吗?事实上鳌拜的乱政,很难归咎于顺治。对于康熙来说,鳌拜是可恨的权臣,但对于顺治来说,鳌拜的忠心令他不会产生任何怀疑。毕竟,就连顺治皇帝的帝位,都是依靠鳌拜得来的。皇太极死后,多尔衮想要篡位,与豪格展开夺权之争。鳌拜是皇太极的心腹,他在年轻时追随皇太极南征北战,立下许多功勋,在军中威望很高。而更加重要的是,鳌拜手中有兵权,这使得他在肃亲王与...
· 康熙帝为什么要平定三藩的前因后果
南明最后一个政权灭亡的那年,顺治帝已经病死,他的儿子玄烨(音yè)即位,这就是清圣祖,也叫康熙帝。康熙帝即位的时候,年纪才八岁。按照顺治帝的遗诏,由四个满族大臣帮助他处理国家大事,叫做辅政大臣。四个辅政大臣中,有个叫鳌拜(鳌音áo),仗着自己掌握兵权,又欺负康熙帝年幼,独断专横。别的大臣和他意见不合,就遭到排挤打击。清王朝进关后,用强迫手段圈了农民大片土地,分给八旗贵族。鳌拜掌权以后,仗势扩大占地,还用差地强换别旗的好地,遭到地方官的反对。鳌拜诬陷这些官员大逆不道,把反对他的三名地方官处死了。康熙帝满十四岁的时候,亲自执政。这时候,另一个辅政大臣苏克萨哈和鳌拜发生争执。鳌拜怀恨在心,勾结同党诬告苏克萨哈犯了大罪,奏请康熙帝把苏克萨哈处死。康熙帝不肯批准。鳌拜在朝堂上跟康熙帝争了起来,后来竟揎(音xuān)起袖子,拔出拳头,大吵大嚷。康熙帝非常生气,但是一想鳌拜势力不小,只好暂时忍耐,由他把...
· 三藩之乱的兵力如何呢三藩之乱的原因
三藩之乱中,三藩和清政府都投入了大量的兵力,在八年的对峙中,消耗了极大的人力物力。三藩之乱兵力的对比,现在已经没有一个明确的史料。但是从清史以及地方史记中,依然能看出不少端倪。在三藩之乱开始初期,清朝廷只是调集了7万军队。这些军队,包括满洲八旗、科尔沁、察哈尔等地的兵马。因为当时的清廷还不知道八旗军的战斗力已经下降,因此对于吴三桂的叛乱并没有太大的重视,最终导致了三藩之乱前期的失败。清廷不知道,吴三桂在长沙、萍乡等地这些地方,就有7.3万军队。吴三桂手下的将领王屏藩进攻丙北的汉军就有2万人以上,足见吴三桂兵力的可怕。不止如此,当陕西提督王辅臣反叛清朝以后,吴三桂的实力就更加的强大。吴三桂只是三藩中的一番,实际兵力已经超过了十万。三藩之二的耿精忠手下有15万军队,包括程风手下7万和郭应辅手下的8万人;尚之信手下也有10万人以上。因此,三藩之乱三藩兵力已经达到了35万以上。清政府在战争初期遭受...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