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赵匡胤雪夜拜访赵普是为何?一心想着天下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552
转发:0
评论:0
赵匡胤雪夜拜访赵普是为何?一心想着天下,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长河中,由篡位而来的政权大都短命,唯有宋朝例外,而且在其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长河中,由篡位而来的政权大都短命,唯有宋朝例外,而且在其鼎盛时期,经济、文化和科技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被今人评为最想生活在其中的十大历史王朝之一。大宋的开创者正是赵匡胤。他的传奇经历和雄才大略,向来被后人津津乐道。今天小编就给大家讲讲赵匡胤的历史。

  当时,赵匡胤29岁,任职殿前都虞候,领严州刺史,他十分赞赏王朴的深谋大略,更钦佩周世宗的果断决策,现在,当他也像当年周世宗那样矢志统一的时候,多么渴盼能有王朴这样的近臣为他出谋划策!遗憾的是,斯人已去,往者已矣,赵匡胤的心头不免袭上几分伤感,几分落寂。在赵匡胤眼里,后周臣僚,也即昔日的同事中,能得到他敬重的人不多,而王朴却是一个。赵匡胤曾坦言:“此人若在,朕不得着此袍。”老辣的赵匡胤对王朴如此敬畏,在统一问题上,对王朴提出的“先南后北”战略,不会意气用事地将它完全舍弃。特别是他作为这一战略目标的主要实施者,对其中的得失体会应当多于常人。

  不过,赵匡胤在采取何种统一方针上还是颇费周章,一时难以决定。或许是从周世宗身上受到启发,赵匡胤也打算遍询近臣,集思广益。他首先向被他亲切地以“驸马”呼之的武胜军节度使张永德密访进攻北汉之策,张永德以为不妥。原因是,北汉兵虽少,但很强悍,“加以契丹为援,未易取也”。他的想法是,“每岁多设游兵,扰其农事”,再“发间以谋契丹,绝其援”。对此骚扰离间之计,赵匡胤表示赞同,不过一时未决。此后,在一次宴会上,赵匡胤又对宰相魏仁浦说起打算攻打北汉之事,魏仁浦回答说:“欲速不达,唯陛下慎之。”这番话,引起了赵匡胤的深思。

  在平灭李筠之后,赵匡胤曾以用兵河东事召见了华州团练使张晖,张晖主张鉴于泽、潞战争创伤尚未恢复,军务复兴,恐不堪命,不如收兵育民,等时机成熟再图进取。由此看来,赵匡胤在制定统一大计的过程中,曾一度欲将北汉作为首要的进攻方向,然而,经过多次征询朝臣的意见和深思熟虑之后,他渐改初衷,开始了对统一方略的通盘设计。赵匡胤最终定下决心是在走访了谋臣权相赵普之后。当年十一月,李重进的反叛得以平定,统一战略问题又提到了议事日程。一天夜晚,赵匡胤和弟弟殿前都虞候赵匡义踏着漫天大雪敲开了赵普家门。

  皇帝雪夜来访,赵普深为惊异,询问原因,赵匡胤如实相告:“吾睡不能着,一榻之外,皆他人家也,故来见卿。”于是三人席地而坐,商议统一之策。赵匡胤称:“吾欲收太原。”赵普听罢,猛地愣住了。他用惊异的眼光看看赵匡胤,道:“陛下何有此想?非臣所知也!”赵匡胤忙问其故,赵普道:“陛下欲先攻太原,臣以为大不可。太原势强,一时难下,况太原当西北二边,即便一举攻下,则边患我独当之,依臣之见,莫不如先易后难,先南后北,待削平南方诸国,彼弹丸黑子之地,将何所逃?”

  赵匡胤道:“卿言之有理。朕曾言王朴谢世,谋臣绝矣,今闻爱卿一席话,岂非王朴再生!”赵普道:“臣不敢妄比王朴,愿效赤诚而已。陛下推重王朴,想必是因那篇誉满天下的《平边策》,但陛下却欲先收太原,此与王朴之谋可谓南辕北辙,臣实不解也!”赵普所持理由,实际上也是赵匡胤长期考虑的一个难题,是张永德和张晖等人想说而未说出的一层忧虑。所以,首攻北汉的用兵设想,赵匡胤正式将它放弃了。

  但是,他又不愿在赵普面前丢了面子,便故作坦然之态,笑道:“吾意正与卿同,姑且试卿耳。”赵普道:“陛下神武,愚臣远不及也!”一席长谈,确定了先南后北统一全国的战略方针。当然,一个关系到赵宋千秋大业的战略方针,不可能就这样简单而富有戏剧性地制定出来,而是经过两年多的酝酿和反复求证,才最终形成的。早在赵匡胤即位不人,就开始“密访策略”,就统一方针问题广泛征求臣僚们的意见。当时的官员大半不赞成先攻北边,而主张应兵锋南指。正是因为他们的建议,才促使赵匡胤定下了先南后北的战略方针。

  这个战略方针的制定,根基于赵匡胤君臣对当时各方实力的冷峻思考。战争,首先是交战各方军事力量的竞赛。宋王朝建立之时,神州大地依旧是四分五裂,政权鼎峙。宋和辽虽然都是力量最强的政权,可就辽和宋的力量对比而言,辽的经济、军事实力又显然占据了优势。仅从军力方面讲,辽有军队30万,以擅长骑射的骑兵为主力;宋初军队只有19.3万,其中步兵占大多数。在燕山以南华北的旷野平原上作战,辽军不仅在数量上,而且在兵种构成上,均处于有利地位。

  再看北汉,兵力不多,却精悍无比,又有辽朝作为后盾,也不是可以轻取的对象。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贸然将兵锋北向,不仅毫无取胜的把握弄不好还有可能损兵折将,动摇新建宋王朝的根基,对此,赵匡胤不能不认真考虑。战争,还是双方经济实力的较量。没有雄厚的财力做保障,要支撑长期战争,完成国家统一,也不过是一句欺人的大话。赵宋政权虽有后周所奠定的良好基础,不过中原地区自唐中叶以来,兵连祸结,战乱不断,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恢复和发展生产,增强财力,又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办到的。

  而这个时期的南方,虽也有政权的更迭和军事上的冲突杀伐,但时间较短,规模也较小,有些地方甚至几十年干戈不及,对社会经济没有造成特别严重的破坏。加上由于累朝的人口南移,地力开发,经济重心转到南方,南方的经济实力胜过北方。更重要的是,南方各政权政治腐败,军力衰弱,容易攻取。在上述情况下,赵匡胤选择了南方,不过是顺理成章,形势使然。先南后北的战略到底包括哪些内容呢?赵匡胤本人对此做过较为完整的表述,他说:“中原地区自五代以来,兵连祸结,国库空虚。必先取巴蜀,其次取广南、江南。这样,国家储藏才能富饶。北汉与辽接壤,如先攻取北汉,那么辽国之患,就会由我独自承担,还不如先让它苟延残喘,作为我们的屏障,等到我财用富饶后,再攻取它,为时不晚。”

  这一战略的着眼点是先弱后强,也就是先易后难,北守南攻,待取得南方雄厚的人力物力资源后,再集中力量对付北面的强敌。当然,任何战略方针的制定,都离不开当时的环境和主客观方面的条件,同时,也会随情况的变化而发生变化。赵匡胤在实施这一战略的过程中,并不是一成不变,而是视当时的情况进行了不断的调整。战略已经制定,余下的问题就是如何付诸实施了。荆湖地区的武平和南平割据势力,成为赵匡胤牛刀小试的初选对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赵匡胤——雪夜访赵普
赵匡胤在加强禁军、削弱藩镇和集权朝廷的同时,一项更重大的任务总是萦绕在他的脑海里。这项任务就是统一天下。这时候的宋朝国土还仅为黄河和淮河流域一带,长江以南的南唐、吴越、荆南和南汉诸国还都割据一方。此外,于四川有后蜀,北方山西境内是北汉,而燕云地区被契丹所占。他在考虑着用什么办法把他们都统一过来……先从何处下手呢?是否依照当年周世宗柴荣的路子走,继续对北方作战?他一时委决不下,他也为此向多方征求意见。在赵匡胤建国后的第八个月,他就这一问题密访过张永德。赵匡胤这时候非常想把北汉给统一过来,可是他还未最后拿定主意。张永德说:“陛下,臣觉得北汉军队虽然不多,但是却极力强悍,并且后边还有契丹撑腰。若没有完全的把握就贸然用兵,只怕一时也难见成效。”赵匡胤说:“驸马看应如何打法呢?”张永德说:“每年可多遣一些小股的兵士对他们进行骚扰,让他们无法安定地生活,更无法进行正常的军士训练。然后,派人到契丹千方百...
· 宋太祖为何雪夜访赵普?太祖雪夜访赵普的故事
太祖为何雪夜访赵普?宋太祖巩固了帝位后,将全国统一的工作提上了重要的议事日程。那时,宋的周围,南有荆南、武平、南汉,西有后蜀,东南有吴越、南唐,北有北汉,依然是群雄并峙的局面。加上北边还有契丹族建立的辽国、西北有党项族建立的夏国,虎视眈眈。面对小国林立、群雄割据,统一工作千头万绪。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所以,制定一个统一的长远计划,是实现统一目标的坚强基础。这便有了“太祖雪夜访赵普”的故事。《宋史赵普传》有一段这样的话:太祖数微行过功臣家,普每退朝,不敢便衣冠。一日,大雪向夜,普意帝不出。久之,闻叩门声,普亟出(急切),帝立风雪中,普惶惧迎拜。帝曰:“已约晋王矣。”已而太宗至,设重裀地坐堂中(双层的坐卧垫褥),炽炭烧肉。普妻行酒,帝以嫂呼之。因与普计下太原(北汉)。普曰:“太原当西北二面,太原既下,则我独当之,不如姑俟削平诸国,则弹丸黑子(喻极小)之地,将安逃乎?”帝笑曰:“吾意正...
· 了两次:为何是赵匡胤最终得到了天下?
五代十国是一个残酷的时代,在这段时期真正是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只要你的拳头够硬,你就可以做皇帝,而百姓也习惯了换皇帝,大臣么也习惯了换皇帝,反正皇帝换了,大臣还是那些大臣,百姓依然种地交皇粮,只是皇帝不一样而已,有点像现在换总统一样。网络配图而结束这一切的人就是宋太祖赵匡胤,也就是的那一个,而本来这一切应该落在郭威的头上,又或者是柴荣的头上,但是很不幸,这两个人败给了命运,命运是每个人至今没有办法掌控的。从公元951年,郭威第一次开始,后周建立。到公元960年,赵匡胤再次,北宋建立。仅仅9年的时间,换了四次皇帝,两次改朝换代,不过从北宋建立,赵匡胤开始了统一全国的进程。但是这里有一个问题,会那么巧合,在九年的时间里可以复制一次,还有就是郭威和柴荣可不是庸主,那可都是雄才大略的人,有些历史学家甚至认为柴荣和郭威的能耐远在赵匡胤之上,如果是郭威或者柴荣可能会收回幽云十六州哦,那这一切是怎么...
· 发生两次为何是赵匡胤得到了天下
五代十国是一个残酷的时代,在这段时期真正是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只要你的拳头够硬,你就可以做皇帝,而百姓也习惯了换皇帝,大臣么也习惯了换皇帝,反正皇帝换了,大臣还是那些大臣,百姓依然种地交皇粮,只是皇帝不一样而已,有点像现在换总统一样。而结束这一切的人就是宋太祖赵匡胤,也就是的那一个,而本来这一切应该落在郭威的头上,又或者是柴荣的头上,但是很不幸,这两个人败给了命运,命运是每个人至今没有办法掌控的。网络配图从公元951年,郭威第一次开始,后周建立。到公元960年,赵匡胤再次,北宋建立。仅仅9年的时间,换了四次皇帝,两次改朝换代,不过从北宋建立,赵匡胤开始了统一全国的进程。但是这里有一个问题,会那么巧合,在九年的时间里可以复制一次,还有就是郭威和柴荣可不是庸主,那可都是雄才大略的人,有些历史学家甚至认为柴荣和郭威的能耐远在赵匡胤之上,如果是郭威或者柴荣可能会收回幽云十六州哦,那这一切是怎么...
· 赵普冒死荐贤的故事雪夜访赵普的典故是怎样的
说起北宋时期的宰相赵普,大概最让人称赞的就是他刚正不阿、不畏强权的性格了。而赵普冒死荐贤的故事也是被世人口口相传。据传有一次赵普发现了一个人才,这个人十分有才能,但是却一直没被发现。于是赵普就给宋太祖写了一个类似推荐信的报告,并且希望宋太祖把这个人招到朝廷里为官。但宋太祖看了赵普的报告以后并没有十分注意,因为他从没听说过这个人,因此就把报告随手扔在了旁边。而赵普看皇帝没有反应,于是第二天又重新写了一份报告上去,内容和前一天那份大致相同,但是宋太祖对此还是没有同意。于是第三天赵普又一次呈上报告,而这也让宋太祖十分恼怒,他觉得自己作为一个皇帝,难道连一个人能不能做官的事情还不能决定,不想用就是不想用,凭什么要一再的来烦自己。于是当着赵普的面宋太祖把报告给撕了,扔还给赵普,并告诉赵普,自己就是不想用这个人,没有任何理由,就是不喜欢。结果第四天赵普又呈上了报告,宋太祖本来以为是其他事情,结果一打开...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