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揭秘:古人说话也是用文言文交流吗?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080
转发:0
评论:0
揭秘:古人说话也是用文言文交流吗?,小学五年级,刚接触文言文时,那叫一个头疼。虽然句子文章看起来确实简洁,省了不

  小学五年级,刚接触文言文时,那叫一个头疼。虽然句子文章看起来确实简洁,省了不少篇幅,但是那几十个字,实在拗口,读都不容易,更别说背下来,比白话文难太多了。后面接触到《过秦论》《曹刿论战》等几乎崩溃,心里不知道把古人埋怨了多少次。

  于是,一个问题就出现了:难道古人说话也都是用文言文吗?

  当然不是。实际上,古人说话和记录是两回事,所用的语言文字是不同的两套,文言文就是用于记录的,尤其是修史。为何要用文言文记录呢?

  早在先秦时期,还没有纸,所以大都是用竹简记录事情,或刻或写。竹简所用的竹子并不是随手可取,而且需要烤、削、刻、编等手段处理,再加上古人敬畏自然,所以需要尽量用最少的竹简记录最多的事情。

  还有一点,记录的历史是为了让后人看到、看懂。

  文言文言简意赅,三五个字就能记录一件事,而且自有一套系统,意思不会随着时间的改变而改变,能够满足这些要求,所以用文言文来记录,再合适不过。

  《左传》记载过这样一件事,晋景公做了个梦,找人算命。算命的来了之后,认为他活不到今年吃新麦子的时候。到了新麦成熟的时候,晋景公特意把算命的喊来,要当着他面吃新麦粥,然后杀了他。结果,刚要吃,就觉得肚子不舒服,上厕所居然掉茅坑里死了,真是窝囊。

  历史记载就八个字:将食,涨,如厕,陷而卒。

  这八个字,稍微有点文言文基础的人都能懂。要知道,那可是两千多年前记录的事啊,为什么今天的人还能看懂?这就是文言文的功劳。

  但是,说话和记录是完全不一样的,要是你以为古人说话也是这样,那就大错特错了!

  以皇帝为例,他们说话办事都代表着国家颜面,看看他们怎么说话的。

  据《齐东野语》记载,赵匡胤的寝宫梁柱坏了,需要换一根大木头。有关人员知道后,就说其他木头可能不行,必须要截断一根巨木用。赵匡胤一听,顿时大怒:截你爷头,截你娘头。这是原话,可不是翻译。

  太祖时,以寝殿梁损,须大木换易。三司奏闻,恐他木不堪,乞以模枋一条截用。上批曰:截你爷头,截你娘头,别寻进来。于是止。

  或许你会说:这是皇帝着急,一时口不择言,所以顾不上许多。那再来看看雍正批阅奏折的批语,你就懂了,皇帝也是人,不会费工夫想着文言文的,都是用大白话,跟今天毫无区别。

  雍正时期,曾打算从北方搞点小米卖到南方。田文镜认为不可行,毕竟南方人不吃小米,换成小麦还差不多。张廷玉说试试才知道,结果果然没卖掉。后来雍正认为田文镜不错,就大大表扬了一番。

  田文镜听了之后,写了个折子感谢雍正,雍正批语颇为有趣:朕就是这样汉子,就是这样秉性!就是这样皇帝!尔等大臣若不负朕,朕再不负尔等也。勉之!

  实际上,雍正批语有很多,大多都是类似,比如“知道了”,至于他爸爸和儿子,那也是差不多,康熙还经常写错别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揭秘:古时候的人说话真的是文言文交流吗?
教育是一个非常需要花费时期和精力的事业。在生产力低下的古代,教育更是成为了贵族特有的特权。即使到了清朝晚期,甚至是民国,中国依然有大量的文盲人口存在,这是因为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整个社会为之付出大量的财富和精力。在生产力低下的古代,人们终日劳作,连基本的温饱问题都得不到解决,哪儿还有余力去学习呢?另外,作为思想控制的一个手段,教育历来也被当政者认为是愚民政策的重要一环,他们特地限制了平民教育的发展。所以孔子之所以伟大,并非是说他写下了《春秋》,而是它开辟了平民教育的先河。但是孔子所收的弟子,尽管号称平民,但是他们依然也是没落的王公贵族。因为孔子虽然不收学费,但是当时也有一个说法,叫做“束脩”,意思就是要上学,还要给老师背一些肉干、肉脯之类的礼物。连饭都吃不饱,还能吃得起肉,你看这样的家庭肯定就不是等闲之辈了吧!(至圣先师孔子)那么从古到今那么多的文盲人口,他们的日常交流是怎么做的呢?难...
· 揭秘:古人交易真的是用银子吗?
现今,在诸多的古装剧中,白银都被作为一种货币流通,经常动不动就是百八十银两的“大场面”。影视剧多是为了吸引观众的眼球,夸大说法,收到更好的收视效果。然而,在现实中,却不是这样。首先,中国古代的百姓,大多数都比较贫穷,很少有闲置的白银,更别说,一下子就拿出这么多了;再者,白银也不属于流通货币,就算老百姓手中有白银,店家也不会收。一是不愿,二是不敢,白银不仅难以出手,还容易惹来祸事。尽管如此,在明、清时期,朝廷征收赋税却常常以白银为主,这一标准给百姓带来了许多的灾难,让本来生活就不富裕的老百姓无路可走。我国国土面积广阔,资源丰富,以至于,乾隆在面对外交使臣之时,就曾说出“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的狂妄之语。但是,中国的银矿石却一直处于稀缺的状态,在中南地区几乎绝迹,只有在内蒙古地区和西北地区稍微多一些。然而,这些地区,多半都是在少数名族的控制之下,其余的地方也都处在两军交战之地。再加上,当时的...
· 古人说话的“艺术”
中国人历来讲究语言的艺术,尽管有“巧言令色鲜矣仁”的古训,但还是极大地发展了辩论的艺术。春秋战国时期名家的辩论术十分发达,他们利用语言的不严密性来偷换概念,使得辩论的逻辑陷于混乱,一般未经过专门训练的人是无法与他们进行辩论的。其实,不只是名家善于辩论,就是一般人如果会说话,也会博得皇帝或上级的青睐。至于说的是否是事实,则无关紧要了。这方面的例子很多,古人多有荟集,冯梦龙《智囊》中就列有许多。三国时期,著名书法家钟繇的儿子钟毓、钟会兄弟两人,少年时即有美名,且才学也非常出众,当时名闻遐迩。十三岁时,魏文帝(曹丕)听说了此事,对他们的父亲钟繇说:“带你的两个儿子来见我吧!”就下令召见了他们。召见时,钟毓十分紧张,脸上出汗,文帝问他:“你的脸上为什么出汗呢?”钟毓仍然不失机智,随口应道:“天子威严,心中紧张,所以汗如水出。”而钟会镇定自若,脸上一点汗也没有,即使想出也出不来。文帝见他不出汗,就问...
· 古代平时说话到底是什么样的真的全部都是文言文吗
古人说话用文言文吗,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大家都知道民国时期由胡适、陈独秀、鲁迅、钱玄同、李大钊等一起发起的新文化运动,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新青年》杂志刊登都是采用新式标点符号的白话文。从此之后,我们的文学创作开始使用白话。而古书上的记载,留下的历史,基本上都是文言文,不管是人物对话也好,还是事情的记载,都是文言文,那么问题来了。古代人平时说话也是用文言文吗?答案肯定不是的,古人说话与现在说话其实区别不大,最多是一些现代的词语古代没有罢了,哪怕是朝堂之上的大官虽然在庙堂之上侃侃而谈,引经据典,但他们在私下交流也是说的大白话。古代人们受教育率很低,十个人里有一次认字的就不错了,一百个人里只有三四个“先生”,老百姓不懂文言文,说的都是方言型白话文,为了能使的朝廷的政令不出现误解,官员们都是用一种通用的口音来当作官话和官腔,类似于现在...
· 说话有分寸也是一种修养!
《菜根谭》中说:“使人有面前之誉,不若使其无背后之毁;使人有乍交之欢,不若使其无久处之厌。”在说话上,这告诉我们要懂得一些门道、把握一种分寸,才能做到初见让人喜欢,长久不让人讨厌。会说话是一门学问,说话有分寸是一种修养。这样的人,更受欢迎。急事,慢慢说“中华第一望族”琅琊王氏的家规只有6个字——“言宜慢,心宜善”,却让这个家族1700年间出了36个皇后、36个驸马、35个宰相,足见话慢慢说的巨大力量了。这体现的,是一种不浮躁,和谨慎。尤其在遇到急事时,话更要慢慢说。因为越急,越可能说得前言不搭后语和不得体,容易误事,也容易让人觉得你冲动不稳重。急事慢慢说,才能把事处理地更好,也才能给人留下遇事不乱、成熟稳重、可堪信任的印象。小事,幽默说在你想对别人有一些善意的提醒时,用开玩笑的轻松方式说出来,不但可以让人愉快地接受,还能增进彼此间的亲密感。没把握的事,谨慎说《礼记》中说:“君子约言,小人先...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