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周代诸侯国之一:代国的历史简介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433
转发:0
评论:0
商代、周代诸侯国之一,范围在今山西大同与河北蔚县一代。汤封同姓,代子立国。春秋时代末期,公元前475年赵襄子使人请代王。使厨人操铜枓以食代王及从者,行斟,阴令宰人各以枓击杀代王及从官,遂兴兵平代地,代郡始。代王城周长20里,城垣两道,分外城与宫城两层。城设九门,分别是:正南荣阳门,东南兴隆门;正东宝源门,东北迎海门;正北富农门、文胜门,西北兴圃门;正西钟秀门,西南崇德门。城内平面布局椭圆形。城内宫殿、官邸区位于西南隅高高隆起的缓坡台地上。台地西南侧文化堆积厚两米余,遗物丰富,残陶片堆积如山。东城门侧,绿荫掩映下的水神塘幽深别致,清澈见底。内宫西墙下树林边的金波泉流水淙淙,浮光掠影,金色射。城西南的涌金泉,溪水汇聚而成钓鱼池。现为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代王城遗址。赵襄子灭代赵简子病重,把太子赵襄子召来,对他说:"如果我死了,等安葬完毕,你就穿着孝服登上夏屋山去眺望。"太子答应了。赵简子死了...

  商代、周代诸侯国之一,范围在今山西大同与河北蔚县一代。汤封同姓,代子立国。春秋时代末期, 公元前475年赵襄子使人请代王。使厨人操铜枓以食代王及从者,行斟,阴令宰人各以枓击杀代王及从官,遂兴兵平代地,代郡始。

  代王城周长20里,城垣两道,分外城与宫城两层。城设九门,分别是:正南荣阳门,东南兴隆门;正东宝源门,东北迎海门;正北富农门、文胜门,西北兴圃门;正西钟秀门,西南崇德门。城内平面布局椭圆形。城内宫殿、官邸区位于西南隅高高隆起的缓坡台地上。台地西南侧文化堆积厚两米余,遗物丰富,残陶片堆积如山。东城门侧,绿荫掩映下的水神塘幽深别致,清澈见底。内宫西墙下树林边的金波泉流水淙淙,浮光掠影,金色射。城西南的涌金泉,溪水汇聚而成钓鱼池。现为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代王城遗址。

  赵襄子灭代

  赵简子病重,把太子赵襄子召来,对他说:"如果我死了,等安葬完毕,你就穿着孝服登上夏屋山去眺望。"太子答应了。赵简子死了,安葬完毕后,太子赵襄子穿着孝服登上夏屋山,远眺代国的土地,景色十分优美,于是襄子说道:"先君一定是用这种办法来教诲我啊!"回来以后,他就谋划夺取代国,于是先对代君表示友好。代君好色,赵襄子就把自己的姐姐嫁给他。赵襄子的姐姐嫁过去以后,赵襄子更是万般讨好代君。代国产马,代君就以良马回赠赵襄子。不久,襄子去谒见代君。襄子事先让数百名跳舞的人把兵器藏在用羽毛做的舞具里,并准备了一个盛酒用的大金斗。代君到了以后,等酒喝到兴致正浓的时候,斟酒的人翻过大金斗猛击代君,一下就砸死了代君。跳舞的人也都从舞具中取出兵器,杀光了代君的全部随从。于是襄子就用代君的车子去接代君的妻子,代君的妻子在远处得到这个消息,就在路上磨尖了插发的簪子,自刺而死。所以赵国这个地方至今还有"刺笄山"和"反斗"的名号,可以证明这事。

  原文:

  赵简子病,召太子而告之曰:"我死,已葬,服衰而上夏屋之山以望。"太子敬诺。简子死,已葬,服衰,召大臣而告之曰:"愿登夏屋以望。"大臣皆谏曰:"登夏屋以望,是游也。服衰以游,不可。"襄子曰:"此先君之命也,寡人弗敢废。"群臣敬诺。襄子上于夏屋以望代俗,其乐甚美,于是襄子曰:"先君必以此教之也。"及归,虑所以取代,乃先善之。代君好色,请以其弟姊妻之,代君许诺。弟姊已往,所以善代者乃万故。马郡宜马,代君以善马奉襄子,襄子谒于代君而请觞之,马郡尽,先令舞者置兵其羽中数百人,先具大金斗。代君至,酒酣,反斗而击之,一成,脑涂地。舞,尽杀其从者。因以代君之车迎其妻,其妻遥闻之状,磨笄以自刺,故赵氏至今'者操兵以有刺笄之证与"反斗"之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晋国(周代诸侯国)
晋国(周代诸侯国)晋国,是周代的姬姓诸侯国,原名唐,领地在今山西省,始封君为周武王之子、周成王同母弟――唐叔虞。晋是重要的封国,是春秋五霸之一,也是称霸时间最长的一个。晋国国都最初为唐(今山西翼城西,一说太原西南),晋献公迁都绛(今翼城东南),别都为曲沃(今山西闻喜)。晋景公时迁都新田,称之为新绛,遗址在今山西省侯马市。因为春秋初年晋国发生过小宗曲沃篡夺大宗的曲沃克晋,以及晋献公时的骊姬之乱两件宗室事件,为避免历史重演,晋文公开始除太子以外,国君其他儿子及兄弟皆要迁离晋国,《左传》称“晋无公族”,有别于其他国家。晋灵公时,晋的卿大夫势力开始壮大,成公即位后,封异姓卿大夫为公族大夫,令卿族逐渐成为晋国政权的主导力量。晋平公以后,六卿的实力凌驾于国君之上,形成了六卿执政。晋定公时,六卿中的范氏和中行氏被灭,卿族的平衡被打破。到晋出公时,魏氏、韩氏反戈一击联合赵氏灭掉最强大的知氏,晋国名存实亡。...
· 周代诸侯国:鲁国的发展与灭亡
鲁国,周朝的诸侯国,国君为姬姓,侯爵,首封国君为周武王弟弟周公旦之子伯禽。西周初年周公辅佐天子周成王东征灭掉了伙同武庚叛乱的奄国,受封于奄国故土,由于周公要留在镐京辅佐周成王,于是让自己的长子伯禽代为赴任,建立鲁国,国都为曲阜。鲁国始封时疆域较小,"封土不过百里",后来陆续吞并了周边的极、项、须句、根牟等小国,并夺占了曹、邾、莒、宋等国部分土地,成了"方百里者五"的大国。国力最强时其疆域北至泰山,南达徐淮,东至黄海,西抵定陶一带,其统治核心区大都位于今山东省济宁市境内,亦包括泰安南部宁阳,菏泽东部单县、郓城,临沂平邑等市县。为周王朝控制东方的一个重要邦国。鲁桓公、鲁庄公、鲁僖公时期是鲁国最为强盛的时期,一度与齐国争夺东方的霸主,鲁僖公更曾领导诸侯抗衡过楚成王与晋文公。直至战国初期,仍有数个诸侯国向鲁国进贡。鲁国先后传二十五世,三十四位君主,历时790年。鲁顷公二十四年(公元前256年),鲁...
· 周代的姬姓诸侯国:曾国是现在的哪里?
曾国,是周王(成王或康王)分封给周朝开国功臣南宫适(即南宫括)之子、周朝宗室曾谏的封国,周代姬姓诸侯国,史书称为随国。大约存在于西周成康时期至战国末期。后世推测,立国之初的曾国是周王朝在江汉地域控制铜资源运输的重要据点和遏制楚国等南蛮扩张的重要诸侯。按史书记载,春秋时期,曾国在楚国兴起的过程中沦为盟国和楚国的保护国,吴王阖闾伐楚,攻破占领楚都城郢后,楚昭王逃到"曾"国,吴军追来,楚昭王被曾国保护。战国时期,曾国仍然保留独立性,延续至战国末期。曾国不见于传世文献,由最新的随州叶家山晚商西周墓地的研究发现,西周早期的曾国仅存于随州的漂水流域,但随着鄂国被周的消灭,曾国迅速扩展至汉北及河南新野一带,成为替代鄂国的汉东第一大国。综合历次考古发现来看:西周早期的有随州叶家山西周墓地,两周之际的有荆门京山县苏家垅曾国墓地,春秋早期的有襄阳郭家庙擂鼓墩曾侯墓,战国时期的有随州擂鼓墩曾侯乙墓,还有随州文峰...
· 赖国:中国周代分封的诸侯国,国君为姬姓,子爵,被封在赖地
赖国,中国周代分封的诸侯国,国君为姬姓,子爵。被封在赖地(今河南省息县包信镇),故又称赖叔颖。《左传·昭公四年》记载公元前538年赖国亡于楚国楚灵王。遂以诸侯灭赖。赖子面缚衔璧,士袒,舆榇从之,造于中军。王问诸椒(伍)举,对曰:”成王克许,许僖公如是,王亲释其缚,受其璧,焚其榇。“王从之。迁赖于鄢。楚子欲迁许于赖,使斗韦龟与公子弃疾城之而还。《左传·昭公》记载:“遂以诸侯灭赖.赖子面缚衔璧.士袒舆榇.从之.造于中军.王问诸椒举.对曰.成王克许.许僖公如是.王亲释其缚.受其璧.焚其榇.王从之.迁赖于鄢.楚子欲迁许于赖.使斗韦龟与公子弃疾.城之而还.申无宇曰.楚祸之首.将在此矣.召诸侯而来.伐国而克.城竟莫校.王心不违.民其居乎.民之不处.其谁堪之.不堪王命.乃祸乱也.”赖国是先秦时期的割据国家之一,也是传说中赖姓的受姓渊源所在。由于这一国家过于弱小,加上史书记载颇多歧异,故为后人的研究带来诸...
· 周朝诸侯国之一:郐国的历史发展
郐(kuài)国或作会国、桧国,妘姓。一、在帝喾时为有郐氏,共工之后。二、周朝诸侯国之一。存在时间至前767年,约在今河南新郑西北、密县东南。按《今本竹书》帝喾时代曾灭郐,一般则采用陆终之后的说法。相传商朝时,陆终第四子会人(求言)被封于郐。后来周灭商,承认妘姓的统治,再封于郐。《毛诗谱》云:"昔高辛之士,祝融之虚,历唐至周,重黎之后妘姓处其地,是为郐国。"前767年,郑武公灭郐国。起源1.吴回生陆终。陆终生子六人,坼剖而产焉。其长一曰昆吾;二曰参胡;三曰彭祖;四曰会人;五曰曹姓;六曰季连,芈姓,楚其后也。集解世本曰:"会人者,郑是也。"索隐系本云:"四曰求言,是为郐人。郐人者,郑是。"宋忠曰:"求言,名也。妘姓所出,郐国也。"2.《史记·楚世家》:高阳(即颛顼)生称,称生卷章,卷章生重黎。重黎为帝喾高辛居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喾命曰祝融。共工氏作乱,帝喾使重黎诛之而不尽。帝乃以庚寅...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