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秦收复河西之战中为何秦军不敢正面应战?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803
转发:0
评论:0
秦收复河西之战中为何秦军不敢正面应战?,关于战国时秦国的地理屏障,大家都熟悉的是秦国的函谷关、武关、终南山、黄河等天

  关于战国时秦国的地理屏障,大家都熟悉的是秦国的函谷关、武关、终南山、黄河等天然地理位置。但秦国能够在战国合纵中能够独善其身而不是如魏、楚、齐、赵、韩等国或一战击溃或战略要地被占。除去函谷关、武关、黄河、终南山等天然地理,更重要的是秦国牢牢控制着这块关键战略要地——河西之地。

  河西之战,并不是单纯的一场战争,而是以秦魏双方争夺为代表的一系列战役。除此之外,从战争的开始到结束,时间跨度也大,并非只有短短几年的时期。

  河西之地的位置为:关中平原东部、黄河以西的地区。以下图中的地点为魏国夺取秦国河西之地时的地点。

  河西之战历史进程

  河西之战从公元前419年魏国夺取秦国少梁开始,直到公元前329年魏惠王因为龙贾之役失败被迫割让河西之地给秦国,历时90年。历经的国君有:秦国:秦灵公、秦简公、秦惠公、秦出公、秦献公、秦孝公、秦惠文王等7位国君;魏国:魏文侯、魏武侯、魏惠王等3位国君。

  以下是河西之战的历程:

  1、公元前419年魏军突袭秦国少梁(今陝西省韩城市西南)),并修筑城池,秦军反扑争夺,直到公元前417年魏军才击败秦军,成功修筑少梁城,失败的秦军只能在少梁南方的黄河地带修建防御工事,希望阻止魏军南下;

  2、公元前415年,秦灵公修补繁庞(今陕西省韩城市东南)、修筑籍姑城(今陕西省韩城市北),继续防堵魏军;

  3、公元前413年,上地郡郡守李悝在郑县(今陕西省华县)大败秦军;

  4、公元前412年,魏国太子击攻占秦国繁庞,迁移出其居民;

  5、公元前409年,魏文侯任命吴起为主将,攻克临晋(今陕西省大荔县东南)、元里(今陕西省澄城县东南),并且修筑城池防守;

  6、公元前408年,吴起攻打秦国,一直攻打到郑县,攻占并修筑洛阴(今陕西省大荔县西南)、郃阳(今陕西省合阳县东南);秦军不得不退守到洛水(陕西境内流入渭河的洛河),并修筑重泉城(今陕西省蒲城县东南),至此,魏国夺取了原本属于秦国的河西之地,吴起担任首任西河郡郡守;

  7、公元前401年,秦简公派军攻打魏国,到达阳狐(有观点认为是河东地区,但河西已经被魏国控制,秦军怎么可能穿越河西而到达河东?);即位的魏武侯和吴起、王错视察西河郡;

  8、公元前393年,魏军在汪(陝西省澄城縣境内)击败秦军;

  9、公元前390年,魏军和秦军在武城(今陕西省华县东)作战;秦惠公设立陕县((今河南省三门峡市西);

  10、公元前389年,秦惠公以号称50万秦军攻打魏国临晋(今陕西省华阴市),但被吴起以步兵5万、战车500辆、骑兵3000所击败;

  11、公元前386年,魏国继续攻打秦国,虽然秦军击退魏军,但主将识被俘虏;

  12、公元前384年,因为赵国攻打卫国,魏国、齐国救援卫国,攻打赵国;赵国和楚国联合,对抗魏国和齐国;双方大战四年,正是这四年,才给了秦献公即位后能够进行秦国改革,并把都城从雍(今陕西凤翔县)迁移到栎阳(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北),可以说这四年是秦国能够扭转局势的关键时刻;

  13、公元前366年,魏国和韩国联合进攻秦国,魏国甚至还在武城修筑城池;秦军在洛阴击败魏韩联军,一改自公元前419年秦军处处败战的局面;

  14、公元前364年,秦献公率军亲征魏国河东,章蟜在石门山(今山西省运城市西南)之役大败魏军,斩首6万,由于赵国出军,秦军才退;此战诸侯震动,秦献公也因此战被周显王“天子贺以襜霡”;

  15、公元前363年,秦军试图夺取魏国少梁,但因赵国出军而作罢;

  16、公元前362年,秦军趁韩国、赵国在沧水之战击败魏国的大好时机,以庶长国为将军攻打少梁,击败魏军,俘虏其主将公孙痤,夺下了繁庞;

  17、公元前361年,魏国因为都城安邑所处的河东受到秦、赵、韩三国包围,加上韩、赵、魏三国交换土地后,于是迁都大梁,在河西之地修筑长城抵御秦军,对秦国采取守势;

  18、公元前354年,秦军再次利用魏国援助卫国对抗赵国、出兵包围赵国邯郸、并在邯郸、襄陵((今河南省睢县南)和齐国、宋国、赵国联军激战时,袭击魏国西河之地,夺取魏国西河长城主要据点元里,歼灭7000守军,从而占领少梁;同时派遣公孙壮攻占韩国上枳、安陵(今河南省鄢陵县北)、山氏(今河南新郑市東北),并修建城池;

  19、公元前352年,商鞅趁魏国还在和齐、宋、赵胜负未分时,率军渡过黄河,攻占魏国旧日都城安邑;

  20、公元前251年,商鞅再次率军攻下魏国上郡要点固阳(今陝西省延安市东);魏国攻破赵国都城邯郸,并联合韩军在襄陵击败齐、宋、赵联军;齐国不得不要求楚国景舍出面调停修好;

  21、在楚国的调停下,魏国和齐国、赵国讲和后,重新夺回了秦国所攻占的安邑和少梁,并包围固阳;

  22、公元前350年,秦孝公在商鞅的建议下,和魏国修好,归还部分河西之地给魏国,又将都城从栎阳迁都到咸阳;魏国则在固阳修建东南起崤山,西北至黃河的崤山长城阻止秦军东进;

  23、公元前344年,面对魏惠王以朝见周天子名义召集小国诸侯图谋攻打秦国,秦孝公派遣商鞅向魏惠王提出称王建议,将魏国的注意力由秦国转向齐国和楚国;

  24、公元前341年,商鞅趁魏国在马陵之战败给齐国的机会,攻打魏国西部,击败魏惠王亲率之军;

  25、公元前340年,商鞅攻打魏国河东,秦军和魏军在吴城(今山西省平陆县北)对峙;商鞅以相会为名扣押魏军主将公子卬,从而击败魏军;

  26、公元前338年,秦国在岸门(今山西省河津县南)击败魏军,俘虏主将魏错;

  27、公元前332年到公元前330年,秦惠文王所任命的大良造公孙衍在魏国上郡雕阴(今陕西省甘泉县南)和魏将龙贾激战2年,最后斩首4.5万,龙贾被俘虏,此战魏国防守河西、上郡的兵力均被歼灭;无力防守河西的魏惠王不得不在公元前329年割让河西之地给秦国,至此秦国完全收复了河西之地。

  综述,从河西之战的历程可以得到:

  1、魏国夺取秦国河西,主要是由吴起攻取,吴起之前魏国基本上就是花费了2年时间修建少梁城;

  2、公元前384年魏国为救卫国而卷入魏齐、赵楚四国四年大混战,注意力东向,给了秦国进行秦献公迁都和改革的时间,为秦国扭转从公元前419年以来秦军处处败战的态势提供了国力基础;

  3、秦献公时对魏国的洛阴之战、石门山之战、少梁之战三大战,由于是独力对战魏国,虽然取胜,但国力损耗太大,因此秦国不得不进行二次变法——商鞅变法,以进一步提升国力;相比秦孝公时期,虽然商鞅变法已经成功,但商鞅率领的秦军从未独力对战魏军:商鞅夺取魏国元里、少梁、安邑、固阳等,都是在魏国全力和齐、宋、赵三国大战时期进行偷袭的,击败魏惠王是趁魏国在马陵大败之机,击败公子卬军更是采用欺骗手段。秦献公时秦军独战魏军、秦孝公时秦军偷袭魏军,这不同时期秦军的表现都说明了秦献公、秦孝公时期魏国战力强于秦军;

  4、秦国能够夺取河西之地,完全是因为商鞅的政治操作——劝魏惠王称王,引导魏国注意力到齐国和楚国两大强国,减少对秦国的关注。在魏国和齐国、楚国相互争斗时,秦国从中取利。商鞅之所以采取这种策略,而不是直接军事攻打已经处于守势的魏国河西之地,根本的原因在于:即便经过商鞅变法,秦国实力还是不如魏国,秦军战力还是不如魏军。

  5、在孙皓辉所写的《大秦帝国》小说中,魏国意图灭秦是在商鞅变法之前。但实际上,魏国是在商鞅变法成功之后才有意图攻秦灭秦的打算。

  一句话就是:河西之战见证了秦国由弱变强的过程。如果秦国没有能够让魏国将注意力从秦国身上转移到齐国和楚国上,无力夺取魏国控制的河西之地,秦国国都咸阳在六国合纵攻秦时早就成为了废墟。秦国想要以山河之固来保存实力,也是不可能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秦收复河西之战
周显王三年至四十七年(公元前366年―前322年),秦军收复被魏国夺占的河西地区(今山西、陕西间黄河南段以西地区)的作战。秦献公即位(公元前384年)后,即欲收复河西,作为东进中原的准备。为增强国力,实行了改革。与军事密切相关的主要内容有,取消国野界限,将在野农民按照军事组织形式以五家一伍编入户籍,使服兵役,扩大兵源,内地开始设置军、政合一的县级组织,便于征集兵员;将国都由远在关中西部的雍(今陕西凤翔),东迁至栎阳(今陕西临潼东北),便于对魏作战。三年,韩、魏国君在宅阳相会。秦军开始攻魏,在洛阴(今陕西大荔南)击败来援的魏、韩联军。五年,献公亲率主力攻入魏河东腹心地区,在石门(今山西运城西南)歼灭魏军六万,获得大胜。魏国惨败,震动了各国诸侯。周显王亦祝贺“献公称伯”,进入了战国七雄行列。七年(前362年),秦乘魏军在浍水(今山西翼城南)北岸与韩、赵联军大战之机,出兵攻魏,在少梁(今陕西韩城...
· 河西之战:吴起以少胜多打退秦军
失去河西之地的保护,强大的魏国就守在了秦国门口,这让秦国感觉到了威胁,于是公元前401年,秦国攻魏,试图夺回河西之地,然而秦国这场反击战却以大败告终。50万秦军被吴起的五万余人给杀退了。吴起到底是怎样以少胜多打退秦军反击战的呢?魏国攻下河西之地后,给秦国以重创,但是魏国却没有进一步攻击秦国。在魏文侯去世之后,魏国的扩张步伐指向了中原,主力部队也调去了中原地区,这给了秦国喘息的机会。据第一次河西之战七年之后,秦国决定反击,于公元前401年攻魏。公元前393年与魏交战于汪,公元前390年又战于武城。魏国全力应战,所以秦国前后历经十一年都没成功逆转,比起魏国十一年拿下河西地区来说,秦国实力确实不敌魏国,尤其要注意的是,这个时候魏国的主力部队还在中原战场上。也许是久攻不下让秦国有些恼怒,所以公元前389年,秦国再次调集超过50万的大军进攻军事要地阴晋。当时西河郡由吴起把守,并驻守了一支精锐部队。吴...
· 第五次河西之战简介:秦军趁魏国衰弱收回河西
背景魏国携大战胜利之余威,力压诸侯,魏惠王便骄傲自大起来,于前344年召集天下诸侯自立为王。齐、楚等大国不来还情有可原,但一向是魏国小弟的韩国没参加就让魏惠王生气了。于是魏国发兵攻韩,韩国向齐国求援,齐国再次以田忌,孙膑为将率军救韩,庞涓率魏军追击齐军,在马陵到遭埋伏,魏太子申被俘,魏军全军覆没,庞涓自刎而死。魏国在兵力缺乏、国力大衰的情况下,无暇对付秦军。经过公元前341年,魏10万大军在马陵之战被齐全歼,秦乘机于次年进攻河西,大败魏军,诱俘魏主将公子卬。公元前339年,秦军再由庞城渡河进攻,于岸门(今山西省河津县南)击败魏援军,俘主将魏错。同年,秦孝公死,秦惠文王继位,杀商鞅,重用魏人公孙衍。公元前332年,秦惠王派军攻魏上郡重地雕阴(今陕西甘泉南)。魏防守河西的主将龙贾,集中兵力迎战。经2年激战,至三十九年(公元前330年),全歼魏军,斩首4.5万(此据《史记.魏世家》,《秦本纪》为...
· 秦收复河西之战打了几次?具体经过是怎样的?
秦魏百年河西之战,中间断断续续,一共打了五次,魏国先胜后败,秦国先败后胜。最终秦国打赢了战争,奠定了统一六国的基业,魏国元气大伤,从此失去了争霸天下的能力,沦为二流小国。要了解河西之战,就要先搞清楚河西这块地方在哪里。通俗的讲,就是关中平原东面的一大块区域,因为这块区域在黄河以西,所以被称为河西之地。河西地对秦国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占据河西,就可以对关东六国进可攻,退可守;如果没有河西之地,秦国这个国家还能不能维持都是一个疑问。当然了,这个问题对于早先的秦国来说,还不是问题。因为当时的秦国还是个西垂小国,势力范围还没有深入到河西。但是到了秦穆公时期,由于秦国崛起,秦穆公有了独霸整个关中平原的野心。只不过当时霸占河西的是巅峰时期的晋国,秦国为了跟晋国抢河西,打了多次战争,无一次取胜。无奈之下,秦穆公才转而向西发展,成为西戎霸主。这也就是说,在春秋时期,晋国就占了河西之地。到了战国时期,秦国的头...
· 揭秘:秦国的第一步就是收复河西之战
河西地区位于陕西东侧洛河以西的广大地区,地形以高原平原为主,地理位置险要,土地肥沃易守难攻,又是连接西北挺进中原的重要通道,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公元前419年魏国率先变法国力迅速强大起来,为了打通的通道,以吴起为帅向秦国河西地区挺进,以5万兵力,击败秦军20万大军,成为秦国历史上最大的耻辱,就此魏国完全控制了河西地区,为耗时近百年的河西之战拉开了大幕。秦国数次出兵想要收复河西都被击败。秦穆公含恨而死,秦孝公即位之后,收复河西之地出现了转机。秦孝公重用商鞅任为大良造,秦国就此开始变法,内修法度、废除活人殉葬制度,扩大生产奖励农耕,商业国有化。推行连坐制度,扩大国家赋税和兵役来源,使秦国的经济实力有了快速的提升。经过几年的发展秦国现在是要钱有钱要人有人了,好了,可以洗洗开打了,兵发河西。公元前354年秦军趁魏军主力和赵国齐国打仗的时候,出兵河西攻占了少梁,公元前352年占领魏国安阳,一年后又...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