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秦收复河西之战的历史背景是什么?其具体经过及结果如何?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248
转发:0
评论:0
秦收复河西之战的历史背景是什么?其具体经过及结果如何?,秦收复河西之战是公元前366年至公元前330年(周显王三年至三十九年),秦国

  秦收复河西之战是公元前366年至公元前330年(周显王三年至三十九年),秦国收复被魏国夺取的河西地区(今山西、陕西两省间黄河南段以西地区)的作战。

  战争背景

  魏国位于今山西省西南、陕西省东部及河南省中部及北部地区,是三家分晋后建立的诸侯国,自魏文侯魏斯执政以来,政治上重用李悝、吴起、西门豹等一批贤臣、名将,致力于国家与军队的改革,使国家日益富强。军事上魏国联合韩国、赵国,西击秦,东击齐,南击楚,创建了由魏国领导而由韩、赵辅佐的中原霸权。

  秦国是西部诸侯大国,自秦厉共公之后,国内频繁更换君主,不能形成强有力的集权统治,亦未完成社会变革。公元前419年,欲向西扩张的魏文侯任用吴起为大将军,于公元前408年成功夺取了秦国的河西地区,建立河西郡,成为秦国东进的心腹大患。为收复河西地区,秦国耗时近36年,历经秦献公、秦孝公、秦惠文王三位君主。

  第一次战争

  公元前384年,秦献公继位后,进行了国内改革:取消国野界限,将在野农民按照军事组织形式以五家一伍编入户籍,使服兵役,扩大兵源,内地开始设置军、政合一的县级组织,便于征集兵员;将国都由远在关中西部的雍(今陕西省凤翔县),东迁至栎阳(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东北),便于对魏作战。

  公元前366年,魏国在武城(今陕西省华县东)筑城,为秦所败。秦国在洛阴(今陕西省大荔县南)击败来援的魏、韩联军。公元前364年,秦献公亲率主力攻入魏河东腹心地区,在石门(今山西省运城市西南)歼灭魏军6万,获得大胜。魏国惨败,诸侯震动,周显王亦祝贺"献公称伯"。公元前362年,秦乘魏军在浍水(今山西省翼城县南)北岸与韩、赵联军大战之机,派庶长国出兵攻魏,在少梁(今陕西省韩城市南)大败魏援军,俘其主将公孙痤,占领庞城(今陕西省韩城市东南)。

  在秦、赵、韩三国的夹击下,前365年,魏惠王被迫从安邑(今山西省夏县西北)迁都大梁(今河南省开封市),同时修筑河西长城(南起今陕西省华阴县,经大荔西、澄城东、合阳北,在韩城南与黄河西岸相接),对秦采取守势。秦军一度围攻陕城(今河南省陕县),企图切断河东与魏新都大梁间的联系,但未成功。

  第二次战争

  秦献公死后,其子秦孝公继位,下令求贤。魏相家臣卫鞅(即商鞅),因未被重用离魏投秦,被秦孝公重用为左庶长,辅佐秦孝公进行改革。他以严吏峻法保障重农、重战政策的执行。军事方面实行军功授爵制及临阵有罪重罚等,将秦全国军民纳入战争轨道,有效地提高了军队战斗力。

  公元前355年,魏在大梁以西修筑了河南长城(南由今河南省密县北境,经郑州东、原阳南,向西与黄河南岸相接)。公元前354年,当魏军分别在邯郸(今河北省邯郸市)、襄陵(今河南省睢县南)与赵、齐作战时,秦军进攻魏河西长城重要据点元里(今陕西省澄城县东南),歼守军7千人,并攻占少梁。同时派公孙壮伐韩,深入韩地,占领上枳、安陵(今河南省鄢陵县北)、山氏(今河南省新郑市东北)并筑城,插入魏、韩两国交界地区。公元前352年,秦乘魏军在桂陵之战大败于齐军之机,由庞城东渡黄河,包围了魏故都安邑,魏守军降。公元前351年,商鞅率军进围固阳(今陕西省延安市东)。魏惠王立即派军在固阳东修建了崤山长城(东南起崤山,西北至黄河),以阻止秦军东进,保障河东地区与大梁的联系。

  公元前350年,魏国陆续与齐、赵两国讲和后,遂集中兵力反攻固阳。秦孝公用商鞅以退为进之策,与魏惠王在彤(今陕西省华县西南)会盟修好,将安邑及河西部分土地归还魏国。为便于尔后东进中原,将国都又迁至咸阳(今陕西省咸阳市东北)。

  第三次战争

  公元前341年,魏10万大军在马陵之战被齐全歼,秦乘机于次年进攻河西,大败魏军,诱俘魏主将公子卬。公元前339年,秦军再由庞城渡河进攻,于岸门(今山西省河津县南)击败魏援军,俘主将魏错。同年,秦孝公死,秦惠文王继位,杀商鞅,重用魏人公孙衍。公元前332年,秦惠文王派任命公孙衍(犀首)为大良造,率军攻魏上郡重地雕阴(今陕西省甘泉县南),经过两年激战,魏军大败,死伤达8万之余,主将龙贾被俘。魏国被迫于次年将河西地区的剩余部分全部归还给秦国。至此,秦全部收复了被魏夺占的河西地区。

  秦国收复河西地区之后并未因此停止攻魏。公元前329年,秦两路出兵,北路以河西为基地,渡河攻魏河东,占领汾阴(今山西省万荣县西)、皮氏(今山西省河津县西);南路以阴晋(今陕西省华阴县东)为基地,沿黄河南岸原桃林塞通道,攻占曲沃(今河南省三门峡市西南)及焦(今河南省三门峡市西),直抵魏崤山长城。次年,秦军继续攻河东,又占蒲阳(今山西省隰县)。魏求和,将上郡15县全部献秦,黄河以西全为秦有。秦亦将曲沃及焦归还魏国,不久又攻占陕城。至此,秦完全掌握了黄河天险,控制了东进中原的要道,战略上居于优势地位,奠定了进军中原的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秦收复河西之战打了几次?具体经过是怎样的?
秦魏百年河西之战,中间断断续续,一共打了五次,魏国先胜后败,秦国先败后胜。最终秦国打赢了战争,奠定了统一六国的基业,魏国元气大伤,从此失去了争霸天下的能力,沦为二流小国。要了解河西之战,就要先搞清楚河西这块地方在哪里。通俗的讲,就是关中平原东面的一大块区域,因为这块区域在黄河以西,所以被称为河西之地。河西地对秦国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占据河西,就可以对关东六国进可攻,退可守;如果没有河西之地,秦国这个国家还能不能维持都是一个疑问。当然了,这个问题对于早先的秦国来说,还不是问题。因为当时的秦国还是个西垂小国,势力范围还没有深入到河西。但是到了秦穆公时期,由于秦国崛起,秦穆公有了独霸整个关中平原的野心。只不过当时霸占河西的是巅峰时期的晋国,秦国为了跟晋国抢河西,打了多次战争,无一次取胜。无奈之下,秦穆公才转而向西发展,成为西戎霸主。这也就是说,在春秋时期,晋国就占了河西之地。到了战国时期,秦国的头...
· 秦收复河西之战
周显王三年至四十七年(公元前366年―前322年),秦军收复被魏国夺占的河西地区(今山西、陕西间黄河南段以西地区)的作战。秦献公即位(公元前384年)后,即欲收复河西,作为东进中原的准备。为增强国力,实行了改革。与军事密切相关的主要内容有,取消国野界限,将在野农民按照军事组织形式以五家一伍编入户籍,使服兵役,扩大兵源,内地开始设置军、政合一的县级组织,便于征集兵员;将国都由远在关中西部的雍(今陕西凤翔),东迁至栎阳(今陕西临潼东北),便于对魏作战。三年,韩、魏国君在宅阳相会。秦军开始攻魏,在洛阴(今陕西大荔南)击败来援的魏、韩联军。五年,献公亲率主力攻入魏河东腹心地区,在石门(今山西运城西南)歼灭魏军六万,获得大胜。魏国惨败,震动了各国诸侯。周显王亦祝贺“献公称伯”,进入了战国七雄行列。七年(前362年),秦乘魏军在浍水(今山西翼城南)北岸与韩、赵联军大战之机,出兵攻魏,在少梁(今陕西韩城...
· 公孙衍收复河西之战的具体过程是怎样的
魏攻秦河西之战是在公元前419至公元前408年时期,是魏国攻取秦国河西地区的大规模作战。魏国位于今天的山西省西南、陕西省东部及河南省中部及北部的那片地区,是三家分晋后建立的诸侯国,建都安邑。自从魏文侯魏斯开始执政魏国以来,在政治上重用贤臣、名将,来致力于在国家与军队方面的改革,来共同使国家逐渐富强起来。在军事上面魏国采取联合韩国、赵国来共同西击秦国,东击齐国,南击楚国,并创立了由魏国领导、韩赵辅佐的中原霸权。对此,魏国并不满足,想要向西扩张自己的国土,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要夺取秦国东部的河西地区。当时秦国是西部诸侯大国,建都泾阳。自秦朝以来,国内就频繁的更换君主,不能够强有力的形成完善的集权统治,因此就没有完成社会变革。秦国虽有东进攻的意思,但他的军事实力明显要弱于魏国。在公元前413年,魏军就开始了向河西地区的倾国军队发出进攻的信号,与此同时还深入到至秦纵深的郑地附近,一场战争较量下,将秦...
· 公孙衍收复河西之战的具体过程是怎样的
魏攻秦河西之战是在公元前419至公元前408年时期,是魏国攻取秦国河西地区的大规模作战。图片来源于网络魏国位于今天的山西省西南、陕西省东部及河南省中部及北部的那片地区,是三家分晋后建立的诸侯国,建都安邑。自从魏文侯魏斯开始执政魏国以来,在政治上重用贤臣、名将,来致力于在国家与军队方面的改革,来共同使国家逐渐富强起来。在军事上面魏国采取联合韩国、赵国来共同西击秦国,东击齐国,南击楚国,并创立了由魏国领导、韩赵辅佐的中原霸权。对此,魏国并不满足,想要向西扩张自己的国土,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要夺取秦国东部的河西地区。当时秦国是西部诸侯大国,建都泾阳。自秦朝以来,国内就频繁的更换君主,不能够强有力的形成完善的集权统治,因此就没有完成社会变革。秦国虽有东进攻的意思,但他的军事实力明显要弱于魏国。在公元前413年,魏军就开始了向河西地区的倾国军队发出进攻的信号,与此同时还深入到至秦纵深的郑地附近,一场战...
· 秦国和魏国的秦收复河西之战,最后结果谁赢了?
战国初期,魏国魏文侯在位时礼贤下士,师事儒门子弟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等人,任用李悝、翟璜为相,乐羊、吴起等为将。通过在战国七雄中率先实行的“李悝变法”,魏国成为战国前中期的霸主,在整体实力上超越了韩国、赵国、齐国、燕国、楚国、秦国等诸侯国。在此基础上,魏国朝着多个方向展开扩张。其中,就原本属于秦国的河西之地,就被魏国攻占了。围绕着河西之地,魏国和秦国展开了接近百年的长期较量。那么,问题来了,对于秦国和魏国之间的河西之战,最后谁赢了呢?第一次河西之战首先,河西之战是中国战国时代,魏国与秦国为争夺关中河西(今山西、陕西两省间黄河南段以西地区)地区发生的大规模战争,前后反复交战数次,主要分为五个阶段。在第一次河西之战爆发时,魏国不仅经济实力因为变法而明显增强,而且吴起已经为训练了一批精锐的魏武卒。与此相对应的是,战国初期的秦国,则因为等因素,在整体国力上落后于魏国等山东六国。所以,第一次河西之...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