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长公主到沙皇御姐:揭秘历史上真实的女摄政索菲娅公主
《鹿鼎记》第三十六回现的“鄂罗斯国摄政女王苏飞霞固伦长公主殿下”,美艳风流,被金庸称作“犵鸟蛮花”。她与韦小宝相遇在中俄边境的雅克萨城,结下一段雾水姻缘。历史中,这位公主确有其人,她的原型就是俄国历史上的女摄政索菲娅公主。
小说中索菲娅公主,身材高挑、白肤高鼻、金发碧眼,有着一双纤纤玉指,美艳聪慧,不负她名字的希腊语义“智慧”。其实,历史上的她体态肥胖、满脸横肉,黑粗高大,活脱脱悍妇一名。只生性放纵、毛发茂密两点,与小说描述相合。
索菲娅,1657年出生,是沙皇俄国罗曼诺夫王朝第二任沙皇阿列克谢一世与第一任妻子玛丽·米洛斯拉夫斯卡娅所生的长女,在同母的六个姐妹中,算是出类拔萃的一位。母亲生下的男孩,大部分夭折,只剩患败血症的费多尔和先天弱视的伊凡。1670年,母亲去世。过了两年后,父亲娶了20岁的娜塔丽·纳雷什金娜,1672年5月30日,索菲娅的同父异母弟弟彼得出生。
1676年,老沙皇去世,14岁的长子费多尔继任沙皇。整个米洛斯拉夫斯基家族恢复了在宫廷中的权势。包括已故沙皇的遗孀和幼子彼得在内的纳雷什金家族被赶走了。费多尔拖着久病的残躯,有时不得不在卧榻之上,处理政务。1682年,多病而意志薄弱的费多尔去世,年仅20岁,没有留下子嗣。皇位在15岁的伊凡和10岁的彼得中产生。当时沙俄还没有王位继承法,两个皇嗣母亲的家族,即米洛斯拉夫斯基家族和纳雷什金家族,开始了争夺王位的斗争。纳雷什金家族因为得到了大主教和领主们的支持赢得胜利。10岁的彼得坐上沙皇宝座,由母亲娜塔莉摄政。这一年,索菲娅21岁。
按照礼法,莫斯科的公主们被禁锢在一个称作“泰廊”的修道院中,与祈祷为伴,受的教育很少。她们不被允许下嫁沙皇的臣民,也不允许外嫁给异国王子以免背叛自己的宗教。索菲娅与其他公主截然不同,她学习波兰文,读波兰书,公开在交际场合出现,甚至在有外国人参加的场合出现。
小说里,韦小宝凭着戏文里听来的小计谋,控制火枪营,帮助索菲娅坐上女摄政的位子。这火枪营就是历史上,索菲娅公主夺权时所倚仗的射击军。
射击军是俄国历史上第一位沙皇伊凡四世创建的一支军队,又称弓箭队、火枪队,共分编成二十个团,每团一千人,大部分驻扎在莫斯科。射击军因战功卓著享受着优厚的待遇。阿列克谢一世在位时,射击军士兵已经长期领不到薪饷、并受贵族出身的射击军官压迫,怨声载道。
极具权力欲的索菲娅,对拥立异母弟弟彼得为沙皇和后母摄政,心怀不满。1682年5月15日,索菲娅公主和党羽制造了纳雷什金家族绞死皇太子伊凡的消息,射击军得知后发动军事叛乱,冲向克里姆林宫。虽然士兵看到了彼得的母亲、皇后纳塔利娅·纳雷什金娜领着伊凡和彼得两兄弟出现,证实伊凡没有被害。但是已经被煽动的情绪和受压迫的仇恨没有中止他们的进攻,纳雷什金家族的主要成员被杀。一直持续到深夜。
射击军的五月事变之后,俄国发生了广泛的群众运动。纳雷什金家族不得不让位给米洛斯拉夫斯基家族。公主索菲娅利用混乱局面夺取了政权。她答应了射击军的全部要求,把过去三十五年的欠饷发给他们。依照射击军的要求,贵族组成的议会杜马推举病弱低能的伊凡为第一沙皇,10岁的彼得为第二沙皇,索菲娅为摄政王。
索菲娅和米洛斯拉夫斯基家族得到了政权,莫斯科的实权却落在以射击军政厅总监伊万·安备列耶维奇·霍万斯基为首的军队手里,他们还要求在红场上立“纪功碑”以记载他们在五月事变中的功绩。索菲娅表面上忍气吞声,忽视霍万斯基的傲慢无礼,一一满足军队的要求,私下开始网罗贵族。
1682年8月,索菲娅带两个小沙皇到谢尔盖圣三一修道院,一面召集贵族的民团,一面命霍万斯基前往,在途中派人将他逮捕并就地处决。接着,索菲娅任命自己的心腹瓦西里·戈利岑为民团的总指挥,摆脱了受制于人的局面。
索菲娅摄政时期,沙皇伊凡平庸无才,彼得和母亲及其亲信住在莫斯科近郊的离宫,远离朝政。混迹在乡村里、披头散发、一身粗犷的彼得,终日和同辈的游伴们做军事游戏。这让索菲娅放松了警惕,她得意地认为,这位四肢发达、勇武好斗的同父异母弟弟,并未抱有多少统治世界的愿望。
索菲娅最亲信的人是她的“首要大臣”瓦西里·瓦西里耶维奇·戈利岑公爵,也是她的情人,就是《鹿鼎记》中雅克萨城出现的三十岁左右、身材魁梧的年轻军官高里津总督。小说中的他英俊倜傥,有勇有谋。
历史上,戈利岑是一位开明、仁慈的贤臣,会几国外语,崇尚欧洲文明。他胸怀大志,有意改革。因为索菲娅害怕改革会引起保守的实力派领主的不满,危及权力,他的改革理想统统没有实现。瓦西里·戈利岑的堂弟鲍里斯·戈利岑,恰好是陪彼得做军事游戏的儿童兵团的一员,后来成为彼得一世的主要谋臣。
索菲娅摄政后期,宠臣戈利岑带兵两次出征,接连失利,开始动摇政权和民心。1687年,俄国和波兰签订一个永久和平条约:确认了俄罗斯几十年对外扩张的成果,包括对基辅的占领;同时,俄国保证立即对土耳其的藩属克里木开战,因为土耳其在黑海封锁了俄国,而克里木的鞑靼人也在不断地侵犯俄国南部疆土。1687年,不顾军民的反对,索菲娅命令戈利岑公爵率十万大军,远征克里木,在南方草原遭遇鞑靼人火攻,加之沼泽遍布,受挫班师回朝。1689年初春,戈利岑又一次率军队进攻克里木,围攻鞑靼人的军事要塞,又铩羽而归。贵族们对因战争引起的困难和毫无意义的损失公开表示不满,拥护彼得的人日益增多。
同年,戈利岑在外交领域又做了一件让本国利益受损的事情。他与清朝签订了《涅尔琴斯克条约》(即中俄《尼布楚条约》),承认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阔地区是清朝领土。俄国还保证拆毁雅克萨城堡,把军队撤离中国领土。随着戈利岑军事和外交上的败绩,他在索菲娅面前也逐渐失宠。
在外交和军事的失利前夕,索菲娅急于取代沙皇的位子。1689年,皇家成员做完弥撒后,索菲娅不顾彼得的反对,执意代替伊凡沙皇参加了只有男性可以参加的迎神队伍,手举圣像的她俨然像一个君主。索菲娅从手下的报告中得知,彼得在市民中日益得人心。索菲娅按捺不住,预谋在1689年8月7日,围剿彼得住的村子。但消息走漏,彼得逃到谢尔盖耶夫三圣修道院。索菲娅率军队前去围攻,遭到支持彼得的军队阻挠,修道院坚固的防御工事也难以进攻。
索菲娅又施计,想诱使彼得到莫斯科和平谈判。彼得拒绝,他还通过传令官命令所有的射击军拒绝服从索菲娅。索菲娅想要亲自率军队前往,质问彼得,先要争取军队的支持。但当年陪彼得游戏的娃娃军团,在他的用心经营下,已经锤炼成一支不可小觑的军事力量。索菲娅恩威并施的演说没有感动军队,越来越多的人弃她而投奔彼得。
在这关键时刻,索菲娅带几个卫士亲自前往修道院,劝弟弟彼得返回莫斯科,共掌大权,但吃了闭门羹,灰溜溜地回到了莫斯科。随后的几天,贵族及军团、主教、射击军的几个团纷纷归附到彼得身边。9月7日,在射击军的威逼下,索菲娅交出她的新宠臣夏克洛维兹上校,上校在四天后被斩首。
索菲娅众叛亲离,向弟弟投降。彼得几乎未费一枪一弹就挫败了索菲娅的宫廷政变。此后索菲娅被监禁在诺沃捷维奇修道院,默默无闻熬完后半生。戈利岑因为堂弟鲍里斯·戈利岑的求情,被削爵、流放到北方的村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