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张璁七次科考都没考上,最后却成了大明一代首辅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157
转发:0
评论:0
张璁七次科考都没考上,最后却成了大明一代首辅,张璁1475年生人,字秉用,温州府永嘉人。张璁绝对是一个大帅哥,史书记载“身

  张璁1475年生人,字秉用,温州府永嘉人。张璁绝对是一个大帅哥,史书记载“身材高大,相貌秀美”。

  除了帅之外,张璁还非常聪明,他在二十多岁的时候就考上了举人,举人考试毕竟是地方的考试,所以对这样的学霸来说,地方考试根本难不倒他。

  可是,考进士的过程中张璁遇到了很大的麻烦,让他感到绝望的麻烦。

  不过张璁是屡败屡战、屡战屡败。公元1518年,张璁再次前往北京参加考试,意料之中的是,张璁再一次失败了,这一次失败,张璁不想考试了。

  张璁回望自己的科考之旅,一想四十多年过去了,自己一无所有,科举害死人啊。

  但是,古代的举人是可以到吏部去等官当的,前面的官员如果死了,如果出了事故,举人就可以成为候补官员,所以张璁准备去吏部找候补官员当了。

  就在他垂头丧气之时,他遇到了一个算命先生(兼职的),这个算命先生叫萧鸣凤,萧鸣凤告诉张璁,老兄不要放弃,你再去参加考试一定会考中进士。

  当时萧鸣凤给张璁说的非常玄乎:“从此三载成进士,又三载当骤贵”。

  萧先生给张璁算卦说,你如果在奋斗几年,一定能够成为进士,成为进士后,再奋斗几年,一定可以迅速富贵。

  张璁被萧先生说服了,于是他继续屡败屡战。果然如萧先生所言,在正德十六年的时候,张璁考上了进士。

  这一年,张璁四十七岁。

  一个人能够有几个四十七岁啊,张璁为了科举考试,他一直奋斗到了四十七岁。这一点是值得我们敬佩的。

  虽然张璁考上了进士,但是他并不相信萧鸣凤的话,因为自己已经四十七岁了,而且考试成绩也不好,根本当不了翰林,当不了翰林如何突然富贵呢?

  但毕竟张璁成为了进士,他毫无意外的被分配到了没有任何油水的礼部去上班了。

  然而,就是他工作的地方彻底改变了张璁的命运。

  礼部每天也没有什么活干,只有遇到朝中礼仪的时候,礼部的官员才有动静,有动静也不会轮到这个刚刚进入礼部的小学生身上。

  所以,上班期间的张璁非常无聊,我们知道,人一旦无聊了,就会胡思乱想,想着想着张璁就想到了皇帝要认爹的事情上。

  张璁机会来啦,四十七年的风雨沧桑,四十七年的苦苦等待,让张璁意识到,这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我要凭借这次机会彻底翻身。

  所以,在无数官员都远离嘉靖,跟着杨廷和的时候,张璁毅然决然的站到了嘉靖皇帝这一边,他要为这个年轻的皇帝摇旗呐喊,这个年轻的皇帝一定会成为自己的伯乐。

  于是张璁开始向无可撼动的杨廷和发起了进攻,大礼议的高潮也就此拉开序幕!

  公元1521年,即正德十六年七月初三,新科进士张璁上疏支持嘉靖皇帝,他开篇就说,明世宗嘉靖是来继承皇统的,不是来继承皇嗣的。

  之后,张璁亮出自己的立场,和杨廷和针锋相对:明世宗仍以其生父为考,并且还要在北京为兴献王建庙祭。

  听到张先生的这些话,年轻的嘉靖皇帝高兴了:我终于能证明我爸是我爸了。“此论出,吾父子获全矣!”

  张璁的这一论断出来后,在当时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杨一清(后面我们要说的重量级人物)说:“张生此议,圣人复起,不能易也。”

  心学大家王阳明:“心悦其说”。

  后世史学家对张璁的奏折也是评价极高,《国史传》直接说:“出所真见,非以阿世”。

  不过,当时最高兴的还是嘉靖皇帝,当时嘉靖非常激动,他非要让杨廷和看看这篇文章不可。

  在天真的嘉靖皇帝看来,这个杨老头子一定会被张璁的这篇文章所折服。

  嘉靖还是小看了杨廷和这个老油条,当杨廷和看了张璁的奏折后,杨廷和扔下了这样一句话,张璁算个什么东西,我定的路线岂能让这样的无名之辈随意更改。

  嘉靖皇帝火冒三丈,杨廷和扬长而去。

  愤怒之中的嘉靖皇帝不管不顾了,你杨廷和毕竟是臣子,我皇帝做什么事还非得和你商量吗?

  之后,嘉靖皇帝在母亲蒋妃入京的典礼上,以迎皇太后的礼仪来迎接自己的母亲,杨廷和强硬的拒绝了嘉靖皇帝的行为。

  此时的嘉靖皇帝痛哭流涕,他对杨廷和说,我不当皇帝了,愿意即可辞位,和自己的母亲一起会安陆。

  在杨廷和看来,小孩确实好欺负,可是大人就没那么好欺负了。

  这时候,嘉靖皇帝的母亲发飙了。女人一旦发飙,有时候比男人还害怕。

  蒋女士随即命令下人,把杨廷和给我叫出来,如果不给我一个名分,我不进这北京城,在蒋女士的怒吼下,嘉靖皇帝也趁着火候加劲:我要回安陆,我要回安陆。

  张璁一看这形势,他又拿起了自己的笔杆子,继续为嘉靖皇帝摇旗呐喊,张璁、嘉靖、蒋氏、杨廷和,四方混战,闹的不亦乐乎。

  在嘉靖看来,我们都这样了,你杨先生一定会妥协了。可嘉靖还是小看了杨廷和。

  毕竟人家母子这样闹了,所以杨廷和稍有让步,蒋氏按照皇太后的礼仪进宫了。但是,杨廷和并没有忘记张璁。

  杨廷和:张璁何许人也,让他到南京养老,永远不要出现在我面前,就这样张璁被杨廷和发配到了南京,担任南京刑部主事。

  我杨廷和不能把皇帝还有皇帝他娘怎么样,你一个小小的礼部官员我还废不了你。就这样,张璁这个小人物消停了。

  张璁的消停,再一次彰显了杨廷和的威猛,小人物的呐喊真是微不足道啊!

  嘉靖皇帝此时也高兴了一下。他认为牺牲一个张璁换来自己一次胜利,这是值得的,何不趁着胜利一鼓作气。

  于是,嘉靖和母亲商量,一定让母亲皇太后的名号坐实,毕竟杨廷和只是以皇太后的礼仪让母亲进宫的,我嘉靖要做的是,让母亲彻底成为皇太后。

  当嘉靖将这一想法告诉杨廷和的时候,杨廷和也没有吃惊,他非常平静的告诉嘉靖母子,这天下是你嘉靖的,不管我杨廷和什么事,我还是告老还乡吧。

  此时的嘉靖无语了,我们孤儿寡母,你杨廷和走了,我们可怎么办啊?

  当杨廷和提出要辞职的时候,嘉靖彻底乱了阵脚,以嘉靖的聪明程度,他是知道首辅不干的严重后果的。最后嘉靖让步了,嘉靖不给母亲封皇太后的名号了。

  此时的嘉靖向杨廷和亮了白旗,杨廷和凭借自己的智谋、威信取得了阶段性胜利。

  而我们的小人物张璁现在如何了呢?此时的张璁正在南京养老。

  养老毕竟是一个清闲的话,说是清闲,其实张璁也没有闲着,他在闲暇之中,他遇到了两个志同道合之人,其实都是失意之人。

  然而,就是这两个失意之人,帮助张璁实现了“又三载当骤贵”,也就是大富大贵的人生理想,因为在这两个人的帮帮助下,张璁入阁了,并在之后成为了内阁首辅。

  而萧鸣凤这位半仙儿的预言也彻底成真了。

  这两个失意的人,一个叫桂萼,一个叫胡铎。

  桂萼这个人和张璁的经历非常相似,虽然桂萼没有考八次才考上进士,但是他的遭遇同样不幸。

  当时桂萼考试成绩很不理想,所以就当了个芝麻官,因为能力有限,所以在官场上也混不开,后得罪上司,被发配到了南京刑部。

  没多久他就看到张璁垂头丧气的来到了南京,这样一对儿兄弟走到一起,所以他们是“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啊,人生悲惨,命运不公的话题,兄弟两人是无所不谈。

  谈着谈着他们就想到了杨廷和,此时他们志同道合,一致认定光脚的不怕穿鞋的,他们要向杨廷和这个庞然大物发动进攻!

  然而,事实是残酷的!

  我们可以看看张璁、桂萼是什么段位,再来看看杨廷和是什么段位。

  桂萼县官一个,张璁好不容易考上了进士,还被发配到南京了,而杨廷和是什么样的呢?倾轧皇帝的大明首辅。

  再看两人的成绩,桂萼三甲,也就是进士中最不行的一档,张璁呢?八年考了一个进士,而且是二甲七十名以后了。

  人家杨廷和成绩如何呢?二十岁就在翰林中摸爬滚打了,三朝元老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用“蚍蜉撼大树”来形容张桂二人毫不为过,真是一个青铜,一个王者啊!

  然而,小人物有时候也是有着强大威力的。

  在决定撼动杨廷和之时,芝麻官的桂萼还有失意的张璁就开始了他们的隐忍之路,开始了他们的谋划之旅。

  两人在远离北京的长江边上瑶摇旗呐喊,争取了无数士子加入了他们的阵营。这些人走到一起,只有一个宗旨,只有一个目的,铲除掣肘皇帝的杨廷和,让大明天子得以解放。

  一场血雨腥风即将到来!小人物的呐喊即将撼动庞然大物的杨廷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明朝内阁首辅张璁简介张璁是怎么死的?
张璁又叫张孚敬,“孚敬”这个名是因为与嘉靖帝朱厚熜同名,为避圣讳,嘉靖帝为其改名“孚敬”,又赐字茂恭。他是明世宗嘉靖帝时期的首辅,曾经前后三次在朝为相,对明朝政治和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张璁为永嘉永强人氏,生于公元1475年,去世于公元1539年,少时聪慧而勤奋读书,长大后得以博学多才,文采出众。他曾经在十三岁的时候作《题族兄便面》:“有个卧龙人,平生尚高洁。手持白羽扇,濯濯光如雪。动时生清风,静时悬明月。清风明月只在动静间,肯使天下苍生苦炎热。”此时已少见学识。张璁自幼接受儒家教育,对经学知之甚详,却不知为何七次进京参加科举考试,都以失败告终。一直到正德十五年,他第八次参加礼部考试,才最终得以高中进士。张璁高中进士的第二年,正德皇帝就在豹房去世。因为生前无子,因此正德皇帝遗诏,命从弟朱厚熜嗣皇帝位。于是在同年四月,十四岁的朱厚熜在奉天殿继承皇位,是为明世宗,也就是嘉靖皇帝,这个时候张...
· 明朝内阁首辅张璁简介张璁是怎么死的?
张璁又叫张孚敬,“孚敬”这个名是因为与嘉靖帝朱厚熜同名,为避圣讳,嘉靖帝为其改名“孚敬”,又赐字茂恭。他是明世宗嘉靖帝时期的首辅,曾经前后三次在朝为相,对明朝政治和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张璁为永嘉永强人氏,生于公元1475年,去世于公元1539年,少时聪慧而勤奋读书,长大后得以博学多才,文采出众。他曾经在十三岁的时候作《题族兄便面》:“有个卧龙人,平生尚高洁。手持白羽扇,濯濯光如雪。动时生清风,静时悬明月。清风明月只在动静间,肯使天下苍生苦炎热。”此时已少见学识。张璁自幼接受儒家教育,对经学知之甚详,却不知为何七次进京参加科举考试,都以失败告终。一直到正德十五年,他第八次参加礼部考试,才最终得以高中进士。张璁高中进士的第二年,正德皇帝就在豹房去世。因为生前无子,因此正德皇帝遗诏,命从弟朱厚熜嗣皇帝位。于是在同年四月,十四岁的朱厚熜在奉天殿继承皇位,是为明世宗,也就是嘉靖皇帝,这个时候张...
· 明朝首辅——张璁生平的主要成就
步入政坛张璁少好经学,博学多才,13岁作《题族兄便面》诗云:“有个卧龙人,平生尚高洁。手持白羽扇,濯濯光如雪。动时生清风,静时悬明月。清风明月只在动静间,肯使天下苍生苦炎热。”并对《三礼》(《周礼》、《仪礼》、《礼记》)造诣颇深。但七次进京科,名落孙山,曾在温州罗峰学院聚徒讲学。正德十五年二月,八应礼部试,获隽。正德十六年三月十四日,明武宗朱厚照卒于豹房。遗诏迎取武宗从弟朱厚熜嗣皇帝位。四月二十二日,14岁的朱厚熜在奉天殿即皇帝位,颁诏大赦天下,以明年为嘉靖元年。五月十五日,张璁于奉天殿补行殿试,中二甲进士,观政礼部,从此进入仕途,年已四十七岁。大礼议因杨廷和集团要求明世宗改换父母,引发了大礼议之争。“有异议者即奸邪,当斩”(注:《明史》卷190,《杨廷和传》)正德十六年(1521年)七月一日,观政进士张璁上疏表示异议:“朝议谓皇上入嗣大宗,宜称孝宗皇帝为皇考,改称兴献王为皇叔父兴献大王,...
· 明首辅张璁为什么能平步青云?张璁的历史成就
张璁是明朝嘉靖帝时期的首辅,深受嘉靖皇帝的信任,升迁迅速,平步青云。张璁一生三次担任宰相,年迈之时请辞还受到皇帝挽留,在张璁归家之后,还多次下旨召他官复原职。张璁四十多岁的时候才高中进士,他凭什么能让嘉靖帝青睐,从而平步青云呢?让嘉靖帝看中张璁,源于一个非常著名的历史事件,也就是嘉靖帝时期的“大议礼”。嘉靖帝上头是正德皇帝,但他却不是正德帝的儿子,而是葱弟。正德帝去世之后,因为没有留下子嗣,所以遗诏嘉靖帝登基。嘉靖帝杠杠的登基不久,杨廷和等人就上奏请求嘉靖帝认明孝宗为父。嘉靖帝的的父亲是兴献王,从本质上他是不愿意认明孝宗为父的。然而杨廷和带领的朝中大臣,步步紧逼,尽管嘉靖帝一直反对,但也只是勉力支持。嘉靖帝继位的时候,张璁刚刚高中进士不久,位卑势微。尽管力量弱小,但是张璁还是选择了站在嘉靖帝这边,帮助嘉靖帝反驳杨廷和等人的建议,提出“继统不继嗣”。张璁建议嘉靖帝仍然以生父为考,在北京别立兴...
· “清勋戚庄田”——明朝首辅张璁轶事
大礼仪事件张璁还是新科进士时,便上疏支持明世宗朱厚熜,认为世宗即位是继承皇统,而非继承皇嗣,即所谓“继统不继嗣”,皇统不一定非得父子相继不可,而且汉定陶王、宋濮王都是预先立为太子,养在宫中,实际上已经是过继给汉成帝和宋仁宗,“其为人后之义甚明”。张璁建议朱厚熜仍以生父为考,在北京别立兴献王庙(兴献王为明宪宗次子,明世宗父)。世宗见此奏章后大喜,称“我父子得以保全了”。但张璁人单势孤,难以动众,世宗唯有先行妥协。张璁也被外放,任南京刑部主事。三年之后,世宗的地位已稳固,试图为父母封号加“皇”字。这时已被贬至南京刑部主事,与桂萼、胡铎等相互考证经史的张璁,与同僚等揣测帝意,纷纷上书重提旧事。嘉靖三年(1524年),张璁得以奉召赴京,获世宗重用,委为翰林学士,专负责礼仪事项,并迫使杨廷和辞职,而其他反对者都被下狱、贬官夺俸。张璁和桂萼等在朝廷中形成了“议礼派”,支持、奉迎皇帝,将议礼当作起家的政...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