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揭秘:徐偃王是怎么让徐国灭亡的?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2146
转发:0
评论:0
揭秘:徐偃王是怎么让徐国灭亡的?,当初,东方夷人之国——徐国的国君叛周作乱,率342领东方夷人之族的军队来攻打

  当初,东方夷人之国——徐国的国君叛周作乱,率342 领东方夷人之族的军队来攻打宗周城洛邑,他们往西一直挺进到黄河岸边。周穆王看到夷人气势很盛,害怕难以抵敌,就同徐子讲和,把东部地区的诸侯国划归徐子管辖,任命他为这些诸侯国的首领,也就是所谓的牧伯。徐子姓赢,他在现在的江苏省泗洪一带建国,国土面积有方圆五百里之广。由于他笃行仁义,施惠于民,所以深受百姓的拥戴,国势也就变得越来越强大。于是,他征调民夫,开沟掘河,使水道一直通到陈国和蔡国,想以此来同西方的一些等级和地位较高的诸侯国进行交往。也就在这时,徐子得到了一幅朱红色的弓矢,这当然是一种很少见的稀罕物,他便认为这大概是上天赐予自己的一种祥瑞征兆,于是就僭号为王,自称徐偃王。一时间,东海沿岸一带有三十六个诸侯国全都臣服于徐国,前来向徐子朝拜。

  从前,蜚廉的儿子恶来有一个弟弟名叫季胜,季胜也生有一子叫孟增。这个孟增深得周成王的宠爱,据说成王把他封在个叫皋狼的地方,因此,后世之人便称他为“宅皋狼”。宅皋狼生下衡父,衡父又生下造父。造父因为驾车技术高超,又善于驯养马匹,也受到了周穆王的重用。后来,穆王得到了四匹千里马,一个叫桃林,一个叫温骊,一个叫骅骝,一个叫騄耳。并让这四匹马为自己驾车。于是,他就让造父驾驭着这四匹骏马,西行巡视各诸侯国。他们一直到了遥远的昆仑山一带。异地的风光人物新奇刺激,令人着迷,穆王竟然流连徘徊,乐而忘返。可就在这时,徐国国君徐子在东方僭称王号,自称徐偃王,要与周穆王分庭抗礼。周穆王得到这个消息后,立刻驱车驾马,日夜兼程,长途跋涉,赶回周国,以平定叛乱。

  回到镐京后,他就令造父即刻前往楚国,让楚国出兵攻打徐国。随同前往的王孙厉对楚国国君说:“徐国国君,崇尚仁义,施行善政,很得民心。您如果不去讨伐他,楚国将来一定会臣服于徐国的。”楚国国君说:“如果真像您说的这样,我就更不能前往征讨这样的有道明君了。”王孙厉却说:“大国攻打小国,强国讨伐弱国,就好像拿石块投向鸡蛋,又好比猛虎捕食小猪,哪里有什么道理可讲呢?”于是,楚国就大举进兵攻讨徐国。徐国国君徐子非常爱护徐国的百姓,又不会耍弄权术,更不忍心让百姓们舍弃性命同楚国人进行拼争。这样一来,徐国就被楚国打败,徐子只得往北逃命而去,一直逃到了彭城东边的一座小山下,百姓们随同他来到这里的有好几万人。后来,人们就把这座山叫做徐山。徐子临死的时候对人说:“我只是依靠仁义之道立国施政,却对武力军备的作用没有足够的认识;而仁义治国的不足之处又恰恰在于不知道玩弄权术,用诡计和诈术对付敌人。这也就是我落到今天这个地步的原因啊!”

  徐偃王以“仁义”兴国,又以“仁义”亡国,在他身上既有可资借鉴的宝贵治国经验,又有“有筋无骨”、乃至因行仁义而亡国的惨痛历史教训。民心是立国之本,所谓“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民心者得天下”。徐偃王深知民心向背的利害关系,因此,他行仁义,施惠政,衷心爱民,甚得民心,故而由一个边远的子爵小国一跃成为东方诸侯之长。然而,徐偃王身上却有一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不能达权知变,更没有诈人之心。他只看到了以“文德”为教、广行仁义在立国为政中的重要意义,却没有意识到军备和武力在保家卫国上所起的巨大作用;他只知道“行仁义之道”可以赢取民心,得到美誉,可不知道耍权弄诈,因时为变,却能远身避祸,求得自保。这就是所谓的“有筋无骨”,它正是导致徐偃王亡国败身的根本原因。

  由于造父在消灭徐国这一重大行动中建有大功,周穆王就把赵城封给了他,造父的后人便由此改姓赵氏,战国七雄之一的赵国就是造父的后人。而恶来革(就是恶来)的五世孙非子。也因为穆王对造父的宠爱而沾光受益,也迁到赵城,改姓赵氏。后来非子在周孝王时,因为养马有功,被封在秦地,秦国也由此建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徐氏名人-徐偃王
徐偃王,嬴姓徐氏,名诞。西周时徐戎的首领。统辖今淮、泗一带。《后汉书》称:“地方五百里”,向他朝贡的“三十有六国”。曾联合九夷伐周。穆王因其势大,承认其为东方霸主。后为楚所败。在战争与和平之间选择了仁义避战。其事载《竹书纪年》、《后汉书》、《尸子》、《博物志》、《路史》诸书。《尸子》谓:“徐偃王有筋而无骨。”《博物志》谓:“徐君宫人有娠而生卵,以为不祥,弃之水滨。孤独母有犬鹄苍,猎于水滨,得所弃卵,衔以来归。孤独母以为异,覆暖之,遂孵成儿。生时正偃,故以为名。”徐偃王僭越“伯”位而称“王”之后,实质上即是与周王(天子)分庭抗礼。作为“徐文化”的代表人物,徐偃出生之谜彭城郡,古徐国也,昔徐君宫人生一大卵,弃于野。徐有犬,名后苍,衔归。温之卵开。内有一儿,有筋而无骨。后为徐君,号曰偃王,为政而行仁义。(原载《述异记》)按《述异记》里的记载,徐偃王应该出生于彭城。他说,彭城,是古徐国所在地。以前...
· 西周时徐国国君:徐偃王的生平简介
徐偃王,嬴姓徐氏,名诞,是西周时徐国国君。徐国统辖今淮、泗一带。建都下邳,(今更名为"睢宁县古邳镇)。周穆王末年,徐君偃好行仁义,前来归顺的东夷国家有四十多个。周穆王巡视各国,听闻徐君威德日远,遣楚国袭其不备,大破之,杀偃王。其子遂北徙彭城,百姓从之者数万。《后汉书·东夷传》称:"地方五百里",向他朝贡的"三十有六国"。曾联合九夷伐周。穆王因其势大,承认其为东方霸主。后为楚所败。在战争与和平之间选择了仁义避战。其事载《竹书纪年》、《后汉书》、《尸子》、《博物志》、《路史》诸书。《尸子》谓:"徐偃王有筋而无骨。"《博物志》谓:"徐君宫人有娠而生卵,以为不祥,弃之水滨。孤独母有犬鹄苍,猎于水滨,得所弃卵,衔以来归。孤独母以为异,覆暖之,遂孵成儿。生时正偃,故以为名。"徐偃王僭越"伯"位而称"王"之后,实质上即是与周王(天子)分庭抗礼。作为徐国的代表人物,徐偃王当之无愧是徐国文明史的奠基人、开拓...
· 源流-姓氏溯源徐偃王
姓氏起源徐氏最早姓“嬴”相对于其他姓氏,徐姓的血脉一直都算比较单纯的。绝大部分的徐姓家谱在“姓氏溯源”这个问题上,纷纷追至徐偃王。正如韩愈所说“徐氏十望其九,皆本于偃王”。徐氏源自嬴姓,得姓始祖为徐若木。乃伯益之子,伯益曾佐大禹治水,为禹治水成功立下了汗马功劳,因此在论功行赏时,伯益的儿子若木被封到古代的徐城,建立了徐国(今安徽省东北部一带)。传到三十二世徐偃王时,由于他爱护百姓,施行仁政,结果不仅徐国,连周围三十几个诸侯国都非常拥戴他。适逢当时周穆王不理朝政,整日沉迷于游玩打猎,徐偃王起了代周为天子的想法,起兵造**,此时周穆王适时赶回。眼看就要兵戎相见,徐偃王不忍心士兵流血牺牲,于是弃国出走于彭城(今江苏徐州)一带的山中。由于他深得民心,跟他进山的百姓数以万计。周穆王获悉徐偃王如此深得民心,大为感触,于是便让偃王之子继续治理徐国。因若木首封徐国,其后代便以国为氏,称为徐氏,徐若木便为徐...
· 龙泉市徐氏(徐偃王)文化研究会成立
2016年12月24日,龙泉市徐氏(徐偃王)文化研究会在浙江省龙泉市上镇源底村文化礼堂正式成立。研究会代表、源底村宗亲和瑞安、景宁等地的徐偃王后裔代表共800多人欢聚一堂,举族同庆。龙泉徐氏是偃王的后裔,徐偃王是儒家的开拓者,是南方文明的奠基人和传播者。组建龙泉市徐氏(徐偃王)文化研究会在于把先辈优良的思想、文化加以挖掘继承,并使之代代相传、发扬光大。下一步,研究会将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社会传播正能量,推进广大宗亲积极投身于龙泉经济发展的改革创新、转型升级和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之中,为建设美丽幸福好龙泉作出贡献。(中华家谱新闻采编记者曾文静)
· 历史上真实的徐偃王,是仁义之君还是越礼之徒?
徐国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跨越千年的诸侯国,历经了1600余年,共有君主44任,但在后人口中,最强大的徐偃王却有很大争议。周王室称其为“越礼之徒”,不服从周礼,规格超越周天子,然而百姓和后世的学者却认为其为仁义之君,乐善好施,不乏好评。徐国与秦国同为一个祖先,嬴姓徐氏,均为伯益的后代,启即位以后,便分封伯益的后人在山东南部一带,这就是徐国的雏形。徐国历史悠久,是最早的诸侯国之一,从夏朝开始,及至周朝灭亡。众所周知,每一个朝代对前朝遗民都是十分提防的,尤其是到了商朝末年,徐国发展较为强盛,《后汉书》载:“地方五百里”,向他朝贡的“三十有六国”。自己是天下共主,但子诸侯国却这么强大,这在任何朝代都是不被君王允许的。所以是周王室对徐国更加不放心,频频出兵征讨。《诗经》中记载,徐国君主南逃后继续发展实力,不断壮大,与周穆王对峙,直至周穆王不得不承认其为一方霸主的地位。及至徐偃王一代,徐国实力空前强...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