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清朝的绿营是一支什么样的队伍?清代军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867
转发:0
评论:0
清朝的绿营是一支什么样的队伍?清代军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清朝在人关期间,陆续收编了一些明朝军队。这些军队,按照明朝的编制,以营为基本

  清朝在人关期间,陆续收编了一些明朝军队。这些军队,按照明朝的编制,以营为基本单位,以绿旗为旗号,称绿营。

  清军人关之后,绿营分驻各地,被清朝统治者当成地方治安部队。由于绿营是明军投降部队收编而来,编制与明军相同,但明末军队的编制已经混乱,所以绿营兵的编制也比较混乱。虽然绿营以营为单位,但是各营的兵员数量又各不相同,多的有一千多人,少的只有二百人。营以下的编制也不统一,而是按照地区,分“汛”驻防,各“汛”分设千总和把总,所辖兵员数量也各不相同。各省的绿营兵归本省的提督统领,而不设提督的省则由巡抚统领。若干省的绿营兵则组成类似于军区的总督辖区,由总督统领。各总督辖区的绿营兵员额也不一致,统领兵力最多的为直隶总督和两江总督。

  总的来说,清朝的绿营兵制比较混乱,具有相当大的随意性。而且朝廷也没有改变这种状况的想法,这就使得绿营的编制混乱状况一直延续到清末。

  绿营在建立时,是八旗的辅助力量,在作战中配合八旗的行动。但是随着清军人关后八旗迅速衰落,战斗力不复从前,绿营兵就成了主要作战力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几次平叛战争,都是以绿营兵为主力。整个清朝绿营兵一般保持在五六十万的规模,而八旗兵则只有十几万。

  一些清朝题材的影视剧往往给人们一种印象,八旗似乎都是骑兵,而绿营则都是步兵。其实八旗当中也有步兵,绿营当中也有骑兵。绿营兵是由政府发给军饷的职业化军队。他们的饷银不如八旗,但比起当时的普通农民来说,也算是收入丰厚了,因此从军也算是一种出路。可是清朝严格控制绿营兵的数量,招募比较严格,一般是缺一补一,而且招募的对象主要是原绿营士兵的子弟,以避免像宋朝那样军队无限制扩张的弊端。在这些措施下,绿营兵也带有世兵制的色彩。

  在清朝中期以后,政治腐败,绿营中吃空铜等现象相当普遍,绿营的战斗力也急剧下滑。再加上绿营的兵制本身就具有很大的缺陷,在面对大规模战争时往往不堪使用。嘉庆年间白莲教起义的战争中,绿营基本不能发挥作用,朝廷只好在当地临时征集兵员,组建军队,这种临时招募的士兵,被称为“勇”。此后,咸丰年间太平天国起义,也是靠湘军、淮军等勇营的力量。清末,绿营数经裁汰,被改编为巡防营,完全成为地方治安力量,失去了国防军的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绿营在清朝占据什么样的地位?他们有多重要
绿营兵,这是清朝入关以后,重新组建的一支军队。这支军队的前身,主要来自明朝降军。他们投靠清朝后,被重新改编整顿,重新组成一支军队。绿营军主要是由步兵组成。这也是清朝前期,绿营兵跟八旗军相比,战斗力比较差的一个原因。八旗军主要以骑兵为主,而步兵为主的绿营兵,具有天然的劣势。当然,在绿营兵内部,也有少量的水师和骑兵。一开始的时候,绿营兵确实不是很受重视。在前几任清朝皇帝眼中,绿营兵的战斗力其实是很差的。非常值得吐槽。虽但是到了康熙、乾隆时期,绿营兵的重要性,开始被快速提高,甚至超过八旗军,成为清朝军队征战的主要力量。绿营兵的地位被快速提高,有两个因素是非常关键的。第一点:跟八旗军相比,绿营兵的数量更多一些。这自然是跟两支军队的组成有关。八旗是以蒙古、汉人、满族三支八旗组成的。他们的人数,原本就比较少。而绿营兵的挑选,直接来自汉人。在人数上,拥有天然的优势。在清朝军队的组成人数中,八旗军队的数量...
· 十字军简介这样的一支队伍的征募历史是什么样的
十字军(TheCrusaders),由天主教士兵组成的军队,曾参加十字军东征,士兵都佩有十字标志,因此称为十字军。十字军东征的目的以保护朝圣者和反对吉哈德扩张,以及从诸国手中拯救半奴隶与奴隶。历史征募十字军一事激起欧洲骑士的热烈回应,一方面是出于本身激烈的信仰,一方面教皇也保证只要为圣战而死均可得到赎清信仰意义上的罪孽的回报。到了1097年,一支含及朝圣者和教派信徒的三万大军由君士坦丁堡横越到小亚细亚。尽管领袖之间一直争斗不休,而十字军与拜占庭支持者间的承诺也告破裂,这支东征的队伍依旧踉跄前进。在此过程中,土耳其人只受到程度不高的侵乱。法兰克的重骑士和步兵并没有跟阿拉伯的轻骑兵和弓兵作战的经验,但骑士的战术和训练传统让他们赢得一连串彻底胜利的战役。安提阿于1098年因内部变节被占领,耶路撒冷则在1099年因驻军虚弱不足以抵挡攻击而沦陷。虽然许多十字军在战后返回家园,但也有若干强悍的战团留下...
· 原始社会是先秦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中国原始社会的历史,历来就是先秦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徐中舒根据他多年的研究心得,写成《中国古代的父系家庭及其亲属称谓》他认为,中国古代的父系家庭即一夫一妻制的家庭,在远古时代一一至迟在夏代就已经出现了。《竹书纪年》所载夏代世系和《史记﹒夏本纪》中的世系是一致的。古代原始的父系家庭,总是先从妇居,待生子长大后,再由丈夫挈其妇子返回他故居的父系家庭。历史上长期使用的亲属称谓,如“舅”、“姑”、“出”“侄”等,可以充分说明这种情况。父系外婚制,是从母系外婚制逐渐转化而来。这种转化,虽然极其迂缓曲折,但终究以达到一夫一妻制为终极。现在我们还保留父、子、甥三个最原始的亲属名称,舅甥与父子关系的转化,就是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过渡的一个标志。赵俪生的《有关井田制的一些辨析》认为,井田制并不是什么土地国有制,认它的存在不限于奴隶制时代,以前就有了,并且,后代还有残余。很早在阶级出现以后,井田制是公社的土...
· 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风水
庞子博先生:今天我们主题讲是风水,我看到很多新面孔,先大概给你们说一下。目前很多人讲风水,讲命理,把它当成传统文化了。实际上,风水只是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什么叫传统文化呢?什么叫国学呢?国学,实际上是让中国人活得更好的这么一种学问。如果你相信科学,你活得很好,我觉得它应该也是很好的文化。但问题是,我们现在的状态是越活越倒退,越活越不开心。所以我觉得,你现在景仰和崇尚的那个东西肯定是有问题的。比如,刚才我说的“给钱就干”,这也算是一种信仰。还有就是科学,科学家认为的很多观点,问题是这些观点很快就被新的观点否认了。风水,刚才主持人说起源有上万年,他说得不太准确,要论起源,最起码应该有几万年了。只是我们现在没有办法论证它产生那么久,就好像你不能论证爷爷的爷爷是谁,那也不能说明你就没有爷爷了。所以科学是有局限的,而风水这个东西没有。现在量子科学出现了,原来那些科学被推翻了,现在的科学家都不愿意,说...
· 为何说家族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家族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存在与变更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变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今天,我们重新注视社会的演变,展望文化的前方,不得忽视家族文化在其中的重要性。同样,在迈向二十一世纪的法学前沿阵地里,也是要注重对家族文化的开发与研究。家族是指在农业社会经济结构里为了满足一定的生产实践与生存的需要建立在血缘关系或边缘关系基础上的具有一定政治法律功能与伦理约束力的民间社会组织。日积月累的文化底蕴和高贵荣耀的外部形象是家族的完美标准。如何把一个家族发展成为外人所推崇的意识整体,是一个家族最根本的使命。不管是在物质缺乏的古代还是在物质和精神文明高度发展的现代,家族文化都是一种令人自豪的资本。家族以血统关系为基础而形成的社会组织,包括同一血统的几辈人。家族文化价值观使家族成员更容易形成共同的目标,并对实现目标构成强烈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也就是一条心。每一个家族都有着自己的文化,比如中国第一家族孔府...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